2014北京海淀高考模擬題:語文

字號:

2014北京海淀高考模擬題:語文
    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語文(2013.1)
    第一部分(27分)
    一、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翻舊賬 行同陌路 蔭(yìn)佑 解(xiè)甲歸田
     B.掃瞄儀 振聾發(fā)聵 檔(dǎng)次 卷帙(zhì)浩繁
     C.屏蔽門 囊螢映雪 瓶頸(jǐng) 數(shù)(shǔ)典忘祖
     D.水蒸氣 開源截流 挾(xiá)制 罄(qìng)竹難書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BR>     ①電影《咆哮無聲》以現(xiàn)代人的視角來解讀歷史,讓觀眾在現(xiàn)實與歷史的比照中有所 ,從而冷靜客觀地對待生活。
     ②繼開封斥巨資重建汴梁城后,許多城市紛紛行動,這種群起 的做法是以復興文化之名,行敗壞文化之實。
     ③中國的文人對大自然總有一種鄉(xiāng)愁式的 ,他們常常把自然中的靈山秀水作為自己抒寫情懷的寄托之物。
     A.省悟 效尤 眷戀 B.醒悟 效尤 眷顧
     C.醒悟 效法 眷顧 D.省悟 效法 眷戀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BR>     A.近幾年,網絡文學日漸流行,但由于創(chuàng)作者水平參差不齊,所以盡管作品數(shù)量眾多,也難免泥沙俱下。
     B.冬泳能增強體質,提高肌體免疫力,但初學者在牛刀小試前必須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以防意外情況的發(fā)生。
     C.某些媒體常常不惜人力、物力,連篇累牘地講述一些無聊瑣事來進行新聞炒作,這有悖于新聞報道的本質。
     D.一名黑客勾結網管利用木馬軟件盜取網吧上網費用,兩人將贓款二一添作五,雖然手段高明,但仍難逃法網。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國內一家的視頻分享網站已經與美國職業(yè)籃球聯(lián)盟正式達成了合作協(xié)議,雙方將攜手打造NBA專題報道。
     B.藝術家應懷著對藝術的真誠來創(chuàng)作富有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作品,不要一味去追求華而不實的所謂的大制作。
     C.高血脂癥人群年輕化,與年輕人工作壓力過大、過量食用高熱量食物、缺乏鍛煉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
     D.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交規(guī),對闖黃燈、開車打電話等行為嚴厲進行處罰,被稱為“最嚴的交規(guī)”。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又稱長短句。宋代是詞的鼎盛期,婉約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是宋詞的代表作家。
     B.“四大名著”是指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水滸傳》,明代的《西游記》和清代的《紅樓夢》這四部章回體小說。
     C.西班牙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將主人公性格中內在的矛盾和悲劇因素用喜劇形式表現(xiàn)出來,諷刺了騎士文化和現(xiàn)實社會。
     D.中國現(xiàn)代劇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茶館》等,其中《雷雨》表現(xiàn)了周、魯兩家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
    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9題。
     古之所謂公無私者,其取舍進退無擇于親疏遠邇,惟其宜可焉。其下之視上也,亦惟視其舉黜之當否,不以親疏遠邇疑乎其上之人。故上之人行志擇誼,坦乎其無憂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確乎其無惑于上也。是故為君不勞,而為臣甚易:見一善焉,可得詳而舉也;見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
     及道之衰,上下交疑,于是乎舉仇、舉子之事①,載 之傳中而稱美之,而謂之忠。見一善焉,若親與邇,不敢舉也;見一不善焉,若疏與遠,不敢去也。眾之所同好焉,矯而黜之乃公也;眾之所同惡焉,激而舉之乃忠也。于是乎有違心之行,有怫志之言,有內愧之名。若然者,俗所謂良有司也。
     嗚呼!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勞乎!為有司者,不亦難乎!為人向道者,不亦勤乎!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之過也;則曰有司焉,則非有司之過也;則曰今舉天下人焉,則非今舉天下人之過也。蓋其漸有因,其本有根,生于私其親,成于私其身。以己之不直,而謂人皆然。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實難,非百年必世②,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已矣乎,其終能復古乎!若高陽齊生③者,其起④予者乎?齊生之兄,為時名相,出藩于南,朝之碩臣皆其舊交。齊生舉進士,有司用是連枉齊生,齊生不以云,乃曰:“我之未至也,有司其枉我哉?我將利吾器而俟其時耳?!北ж撈錁I(yè),東歸于家。吾觀于人,有不得志則非其上者眾矣,亦莫計其身之短長也。若齊生者,既至矣,而曰“我未也”,不以閔于有司,其不亦鮮乎哉!吾用是知齊生后日誠良有司也,能復古者也,公無私者也,知命不惑者也。
     (韓愈《送高陽齊啤下第序》)
    [注]①舉仇、舉子之事:指《呂氏春秋》記載的祁黃羊向晉平公推薦仇人解狐做南陽縣令,推薦兒子午做國家廷尉的事。②世:三十年。齊生:指齊嗥,其兄齊映曾為當朝宰相。起:啟發(fā)。
    6.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見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 去:離開
     B.有怫志之言 怫:同“?!?,違反
     C.其植之也固久 植:確立
     D.亦莫計其身之短長也 計:考慮
    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其下之視上也 始臣之解牛之時
    B.若親與邇,不敢舉也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C.蓋其漸有因,其本有根 實迷途其未遠
    D.為時名相,出藩于南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故上之人行志擇誼,坦乎其無憂于下也
     所以上司選擇合理的標準實施自己的想法,內心坦蕩不用擔心下屬猜疑。
     B.眾之所同惡焉,激而舉之乃忠也
     大家共同討厭的人,要激勵他并且舉薦他才顯得自己忠誠。
     C.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之過也
     因此坐下來好好地想一想這種情況,然后就去指責統(tǒng)治天下的人所犯的過錯。
     D.不以閔于有司,其不亦鮮乎哉
     (齊生)不因為自己受委屈而向有司博取同情,這不也太少見了嗎!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作者肯定古代用人不分關系親疏遠近、唯“宜”是舉的原則,批評當今之世為避嫌唯“親邇”不舉的做法。
     B.本文第三段深入一層,進一步探究上文中“俗所謂良有司”所作所為的原因,指出其根源在于一個“私”字。
     C.在作者眼中,齊生是一個能改變時風、復興古風之人,但因為他的哥哥到南方去做官了,有司就沒有錄用他。
     D.本文是一篇贈序,作者縱論古今在用人問題上的公私之別,以古襯今,是一篇內涵豐富、說理透徹的佳作。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題共6小題,共36分。
    10.齊生科舉落第后說:“我之未至也,有司其枉我哉?我將利吾器而俟其時耳?!币馑际钦f:我沒有達到標準,有司哪里會冤枉我?我將精進我的學業(yè)以等待時機。請結合本文并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齊生說法的認識與思考。(不少于200字)(12分)
    11.用斜線(/)給下面短文中的畫線處斷句。(5分)
    老子送孔子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雖不能富貴,而竊仁者之號,請送子以言乎。凡當今之士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譏議人者也博辯閎達而危其身好發(fā)人之惡者也無以有己為人子者無以惡己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魯?shù)缽涀鹨?。遠方弟子之進,蓋三千焉。
     (取材于《孔子家語》)
    12.在橫線處寫出詩文原句(限選其中4道題)。(8分)
    ① , ,用心躁也。(《荀子鴠曬》)
    ②千呼萬喚始出來, 。 ,未成曲調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③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宮賦》)
    ④ ,歸去, 。(蘇軾《定風波》)
    ⑤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 , ,感極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陽樓記》)
     ⑥ , ,人道寄奴 曾住。(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3-15題。(11分)
    醉落魄①
    范成大
    棲鳥飛絕,絳河②綠霧星明滅。燒香曳簟眠清樾③。花影吹笙,滿地淡黃月。
    好風碎竹聲如雪,昭華④三弄臨風咽。鬢絲撩亂綸巾折。涼滿北窗,休共軟紅⑤說。
    [注]①此詞寫于作者歸隱石湖后。 ②絳河:天河。 ③樾:交相掩映的樹木。昭華:古管樂器名,此處指笙。 ⑤軟紅:即紅塵,指熱衷于功名利祿的人。
    13.下列對本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詞的第一句以飛鳥歸林棲息暗示時間已是夜晚,此時天河中的星光在霧靄中時隱時現(xiàn),閃爍不定。
     B.“燒香曳簟眠清樾”句寫出了詞人于清蔭之下,點 燃香爐,展開竹席,獨自享受夜晚的寧謐清涼的情景。
     C.“鬢絲撩亂綸巾折”一句,側面寫出了詞人的形貌,其中“撩亂”“折”又與“好風”“臨風"相呼應。
     D.詞中的花影、月色與音樂相映相襯,眼前景、耳邊笙與詞人的心中情相契相合,可謂情景交融,意蘊悠長。
     14.“涼滿北窗,休共軟紅說”一句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概括作答。(3分)
     15.“好風碎竹聲如雪”一句歷來為人所稱道,請賞析此句的妙處。(5分)
    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12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題。
     ①蜜蜂通過一種近似舞蹈的形式將食物的方位、距離等信息傳遞給同伴,這被稱為非靈長類動物中最為復雜的行為。它在相當程度上承載了語言傳遞信息的功效,稱之為“舞蹈語言”。這一奇特行為早在200多年前就為人 類所觀察到,但一直沒有被深入研究。
     ②直到20世紀40年代,奧地利的動物行為學家弗里施經過多年的試驗研究,解釋了蜜蜂舞蹈這一通訊模式的細節(jié)。他的研究發(fā)現(xiàn),蜜蜂回巢后,跳起8字形的擺尾舞:如果蜜源位于太陽的同一方向,它就頭朝上爬直線;反之,它就頭朝下爬直線;蜜源與太陽方位存在一定夾角時,跳舞蜂也會同樣爬一個夾角來表明蜜源的方位。它仿佛在說:“嗨,這個方向有好吃的?!碑斎唬皇且粋€大致的方向。
     ③此外,跳舞蜂還以舞蹈的速度來表示食物的遠近:距離越近,舞蹈過程中轉彎越急,爬行越快;距離越遠,轉彎越緩,動作也慢。有趣的是,如果那只蜜蜂為了尋找食物而飛了彎路的話,它向同伴們指引的方向,不是它所飛過的彎路,而是調整過的直接飛向食物的方向。
    ④后來,科學家又發(fā)現(xiàn)了舞蹈蜂會利用翅膀發(fā)出嗡嗡的聲音,在人們都認為蜜蜂是聾子的時代,有些科學家提出了這樣的假說:跳舞蜂在扇動翅膀時可以將某種微 弱的振動傳遞到蜂房,目的是提醒大家去注意它。其實,不同于人耳對聲音的感知,蜜蜂不能感知到聲音,但感知物體振動的能力卻相當靈敏,它們可以用觸角梗節(jié)上的約翰斯通氏器來檢測空氣粒子的振動。蜜蜂在進行擺尾舞時靠翅膀產生一系列脈沖聲音,追隨的蜜蜂以觸角接近舞蹈蜂腹部空氣振動的地方,來靜靜地感知這一信息。
    ⑤跳舞蜂并不能引起蜂房的振動,而圍觀的蜜蜂接到信息后會將胸壓在蜂房上,發(fā)出短暫的尖叫,讓蜂房顫動。似乎在告訴舞蹈蜂:“你該停下來了!”跳舞蜂隨后吐出一點它所收集的食物,讓同伴感受一下“樣品"。這真是一個巧妙的安排,跳舞蜂通過拍動翅膀傳遞信息,同伴則通過振動蜂房告訴它何時停止,兩種信息的傳遞互不干擾。
    ⑥隨后,有人又提出了另一個假設:蜜蜂也可能利用攜帶的食物氣味信息來通訊。普林斯頓大學的詹姆斯古爾德否定了氣味假說。他在黑暗的蜂房里設置一個燈,把黑色的膠涂在跳舞蜂的眼睛上,讓它看不見燈泡,仍按照正常的太陽規(guī)則跳舞。但其他蜜蜂沒有被蒙住眼睛,能夠看見燈。注視舞蹈的蜜蜂們測量著“舞步”相對于光源的角度,而跳舞蜂則根據(jù)重力線和太陽方位來調整角度。這個實驗的結果是,蜜蜂們按照錯誤的指示去尋找食物,它們排除了氣味等其他因素的干擾。
    ⑦現(xiàn)在,讓我們把所有的線索拼湊起來,看看蜜蜂是怎樣利用舞蹈語言來工作的: 。
    16.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舞蹈語言"是蜜蜂傳遞食物信息的方式,它被稱為非靈長類動物中最為復雜的行為。
    B.蜜蜂8字形的擺尾舞,不僅能傳達空間方位和距離遠近的信息,還能傳達路線的曲直信息。
    C.蜂巢中的其他蜜蜂是用約翰斯通氏器來檢測空氣粒子的振動從而感知跳舞蜂傳達的信息的。
    D.詹姆斯古爾德所作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證明跳舞蜂在被蒙住眼睛后會向同伴傳達錯誤信息。
    17.下列的推斷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按照弗里施的理論,蜜蜂們依據(jù)跳舞蜂傳達的舞蹈信息,就能毫不費力地找到食物的準確方位。
    B.跳舞蜂在舞蹈后吐出一點它所收集的食物“樣品”給同伴,以便讓它們知道食物的味道和種類。
    C.剪掉一點跳舞蜂的翅膀,盡管它依舊跳舞,但因聲音波形不同,其他蜜蜂接收的信息可能有誤。
    D.在跳舞蜂發(fā)出信息后,如果改變食物的位置,其他蜜蜂仍會按照舞蹈指令去原地尋找蜜源。
    18.根據(jù)文意,用簡明的語言將結尾段畫線處補充完整。(6分)
    五、本大題共3小題,共15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9-21題。
    冬夜重讀史鐵生
     ①史鐵生是前年年底離開我們的。去年年底,弟弟離開了我。這種時候,別的書都看不下去,只忍不住要翻看鐵生的書。他們都是我的兄弟,十指連心的疼痛,彌漫在紙頁間。
    ②《我與地壇》的開篇,鐵生這樣寫地壇:“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比缓螅o接著說:“這時候想必是我該來了?!?BR>    ③每次讀到這里,我都格外心動??傆X得像電影一樣,在地壇頹敗而靜謐的空鏡頭之后,他搖著輪椅出場了?;蛘?,恰如定音鼓響徹在寂靜的地壇古園里,將悠揚的回音蕩漾在我的心里。我清楚他與地壇命中契合難舍的關系,當代作家中,哪一位有如此一個和自己撕心裂肺打斷了骨頭連著筋的特定場景,從而使得一個普通的場景具有了文學和人生超拔的意義,而成為了一個獨特的意象?史鐵生的地壇,就像陸放翁的沈園、魯迅的百草園,就像約翰列儂的草莓園、梵高的阿爾鎮(zhèn)。
    ④我想起我的弟弟,17歲獨自去了青海油田,他臨終前囑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撤回柴達木。我慶幸,他和鐵生一樣都能魂歸其所,而不像我們很多人神不守舍,魂無所依。
    ⑤在史鐵生的作品里,母親是最動人的形象,她49歲時過早地離開了人世?!段遗c地壇》中有這樣的描寫:“搖著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照的白晝。我只想著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墻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后,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后再漸漸浮起月光,心里才有點兒明白:母親已經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BR>    ⑥“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痹谶@樣重復的喟然長嘆中,地壇中的老柏樹、草地的頹墻、蟲鳴的午后、鳥兒歸巢的傍晚……才一一都有了意義,因為這一切都附著母親的身影。可以說,地壇是史鐵生的,也是母親的,因有這樣的一位母親而讓地壇具有傷感無奈卻又堅韌偉大的別樣情懷。
    ⑦每次讀到這里,我都會想起他《一個人形空白》里的一段:“我雙腿癱瘓后悄悄地學寫作,母親知道了,跟我說:她年輕時的理想也是寫作。這樣說時,我見她臉上的笑……那樣慚愧地張望四周,看窗 上的夕陽,看院中的老海棠樹。但老海棠樹已經枯死,枝干上爬滿豆蔓,開著單薄的豆花?!?BR>    ⑧窗上的夕陽,枯死的老海棠樹,老海棠樹枝干上爬滿的豆蔓,單薄的豆花,便一下子都成為了母親那一刻百感交集又無法訴說的情感的對應物,好像它們就是為了襯托母親的心情與感情,故意立在院子里,幫助鐵生點石成金。可以這樣說,是母親的悲慘命運和與生俱來 的氣質與情懷,造就了作家的史鐵生。我堅定地認為,沒有母親,便沒有史鐵生的地壇。
    ⑨由生活具象而思考為帶有哲理性的抽象,是鐵生愿意做的,也是鐵生作品的魅力,更是和我們一般寫作者的區(qū)別,如同真正的大海一步邁過了貌似精致卻雕琢的蘑菇泳池。他從一己的命運擴大為更為軒豁的世界,使得他的作品融有了思想的含量。
    ⑩他想念地壇里的老柏樹,他從它們“歷無數(shù)春秋寒暑依舊鎮(zhèn)定自若,不為流光掠影所迷”中,將其品質出人意料地抽象為“柔弱”。他說:“柔弱是愛者的獨信。”“柔弱,是信者仰慕神恩的心情,靜聆神命的姿態(tài)。”
    ○11由老柏樹的“柔弱”,他寫到世風的喧囂,他說:“惟柔弱是愛愿的識別,正如放棄是喧囂的解劑?!敝杂伞叭崛酢睂懙健靶鷩獭保€是要寫地壇,因為地壇曾經是銷蝕喧囂回歸寧靜的一塊寶地,一個解劑——“我說的是當年的地壇。”他特意補充道。
    ○12我不知道弟弟執(zhí)著地夢回的柴達木,是否還是他17歲時的柴達木。我只知道他和鐵生所說的“柔弱”一樣,敏感而堅信惟有那里是“愛愿的識別”,是“喧囂的解劑”。
    ○13在《想念地壇》最后,鐵生寫道:“靠想念去邁過它,只要一邁過它便有清純之氣撲面而來。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边@最后的“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如一支沉穩(wěn)的鐵錨,將地壇如一艘 古船牢牢地停泊在新時期文學的岸邊,也將思念深深埋在我的心里。
     (取材于肖復興的同名散文)
    19.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弟弟的離世觸發(fā)作者重新去捧讀史鐵生的作品,沉浸在悲痛中的作者從史鐵生的作品中獲得了新的感悟。
    B.作者引用史鐵生對地壇頹敗而靜謐景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哀傷的氛圍,也暗示了史鐵生的不幸命運。
    C.弟弟臨終前要求將骨灰撒回青海柴達木與史鐵生對地壇的依戀,表現(xiàn)出人們對自己精神歸所的渴望。
    D.窗上的夕陽、枯死的海棠樹、單薄的豆花讓母親觸景生情,百感交集,同時激發(fā)了史鐵生創(chuàng)作的靈感。
    E.本文多處引用史鐵生作品的內容,使文章的內涵豐富,情感飽滿,讓作者的感悟具體真切而有所依托。
    20.根據(jù)文意,概括作者“冬夜重讀史鐵生”獲得了哪些感悟。(6分)
    21.文章結尾說,“‘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如一支沉穩(wěn)的鐵錨,將地壇如一艘古船牢牢地停泊在新時期文學的岸邊。”請解釋這句話有哪些含義。(5分)
    六、本大題共1小題,共60分。
    22.作文(60分)
     請以“為你亮起一盞燈”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