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學生不宜過早出國

字號:

中學生不宜過早出國
    “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第三批出國熱,很多同學在高一、高二就開始考托福、SAT。另外還有一部分同學希望考港校。請問兩位校長對此有何看法?”山東省實驗中學的學生提出了自己困惑。
    “我不太主張中學生高一、二年級就去國外深造。 ”曹德明校長表示,他曾從事法語教育,送出去過大批學生。通過對以往經歷的總結,曹校長建議中學生待大學后階段、或研究生階段再出國學習。
    “第一,中學生在思辨能力、世界觀的形成等方面都沒有達到成人的程度。對于社會中的一些現(xiàn)象可能還辨不清好與壞。第二,在國外的學習、生活完全處于新的狀態(tài),而大部分青少年的自理能力、處事能力都不太成熟。”曹校長指出,“如果是為了學習外語而出國,那大可在國內學,我們國內的外語基礎教學在全世界可稱得上是的。如果語言基礎不扎實,就冒然直接奔赴國外,并無多大益處。 ”
    了解興趣再選擇
    現(xiàn)代社會學生面臨很多選擇,但他們總覺得是蒙著眼睛前進。對此,兩位校長特別在論壇的最后,為學生提出了一些簡單、實在的擇校建議。
    “首先,在目前招生的制度框架下,要衡量自己的實力,清楚地知道自己該考哪一層次的學校。第二,在選擇專業(yè)的時候,不要將父母的選擇作為自己的首選,要最先考慮自己的興趣。如果選擇了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yè),將可能直接影響到今后的學習成績。 ”
    對于不少學生希望在進入大學后再換專業(yè)的想法,曹校長特別指出,“不要抱太多的希望在換專業(yè)上。在我們現(xiàn)在的體制下,換專業(yè)難度非常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前期,學生一定要對專業(yè)有所了解?,F(xiàn)在了解的途徑也非常多,互聯(lián)網上可以傳遞很多信息。如果是上海的同學,要利用好上海市教委在填志愿之前召開招生咨詢會,同時關注各學校自己召開的專題咨詢會,這些都是你了解學校的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