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經濟法基礎知識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經濟法獨有的特征的是( )
A、綜合性
B、行政主導性
C、應有的強制性
D、政策性
2、下列經濟法的各種形式中,不屬于部門規(guī)章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yè)登記管理辦法
B、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
C、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D、企業(yè)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
3、在我國法的淵源中,由國務院制定、發(fā)布的規(guī)范性文件是( )
A、法律
B、行政法規(guī)
C、部分規(guī)章
D、地方性法規(guī)
4、法律行為是指以( )為要素,設立、變更、終止權利義務的合法行為
A、法律規(guī)范
B、意思表示
C、權利義務
D、實現(xiàn)目的
5、下列行為中,屬于代理行為的是( )
A、居間行為
B、行紀行為
C、代人保管物品行為
D、保險公司業(yè)務員的攬保行為
6、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對于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未在法定期間內行使撤銷權,該行為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可行使撤銷權的法定期間為( )
A、行為成立起6個月內
B、行為成立起1年內
C、知道或應當知道起2年內
D、知道或應當知道起1年內
7、根據(jù)有關法律規(guī)定,下列爭議中,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的是( )
A、國際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
B、貸款擔保合同爭議
C、因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引起的爭議
D、因寄存或運輸?shù)纳唐穪G失或損毀引起的爭議
8、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有關代理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濫用代理權的行為,視為無效代理
B、在無權代理的情況下,如果經過本人追認,無權代理人所為代理行為的法律后果歸屬于被代理人
C、違法行為不得適用代理
D、授權委托書授權不明的,代理人應當對善意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
9、張某于2006年12月1日從A公司購買了一臺電熱水器,2006年12月10日在首次使用時因產品質量問題身體受到傷害,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張某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期間為( )
A、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12月1日
B、2006年12月1日至2008年12月1日
C、2006年12月10日至2007年12月10日
D、2006年12月10日至2008年12月10日
10、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1、法律規(guī)定撤銷權的權利的存續(xù)期間。根據(jù)《合同法》規(guī)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撤銷權消滅。這種權利的存續(xù)期間在法律上稱為( )
A、除斥期間
B、訴訟時效期間
C、保護時效期間
D、失效期間
12、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個人應承擔的行政責任種類的是( )
A、記過
B、罰款
C、警告
D、開除
13、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該法定期限是指( )
A、裁定書作出之日起10日內
B、裁定書作出之日起15日內
C、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
D、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
14、2007年5月5日,甲拒絕向乙支付到期租金,乙忙于事務一直未向甲主張權利。2007年12月,乙因出差遇險無法行使請求權的時間為20天。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乙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是( )
A、自2007年5月5日至2008年5月5日
B、自2007年5月5日至2008年5月25日
C、自2007年5月5日至2009年5月5日
D、自2007年5月5日至2009年5月25日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規(guī)范性文件中,屬于行政法規(guī)的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B、國務院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深圳經濟特區(qū)注冊會計師條例》
D、國務院制定的《關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內上市外資股的規(guī)定》
2、下列選項中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系中經濟活動主體的有( )
A、企、事業(yè)單位
B、公民個人
C、國家機關
D、社會團體
3、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系客體的有( )
A、空氣
B、房屋
C、經濟決策行為
D、專利權
4、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可以采用下列方式確認( )
A、依照憲法和法律由國家權力機關批準成立
B、依照法律和法規(guī)由國家行政機關批準成立
C、依照法律、法規(guī)或章程由經濟組織自身批準成立
D、依照法律、法規(guī)由主體自己向國家有關機關申請并經核準登記成立
5、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選項中,屬于無效民事行為的有( )
A、九周歲的小學生獨自在商場用壓歲錢購買游戲機的行為
B、李某因認識上的錯誤而買回一雙不能穿的鞋
C、甲企業(yè)的業(yè)務員黃某自己得到乙企業(yè)給予的回扣款1000元而代理甲企業(yè)向乙企業(yè)購買了10噸劣質煤
D、丙公司向丁公司轉讓一輛無牌照的走私車
6、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對于附條件的法律行為,下列各項中,不能作為所附條件的是( )
A、已經發(fā)生的事實
B、確定的事實
C、法定的事實
D、違法的事實
7、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以下對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表述,其中正確的是( )
A、該行為撤銷前,其效力已經發(fā)生,未經撤銷,其效力不消滅
B、如果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則該行為視同有效的法律行為,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C、該行為一經撤銷,其效力自被撤銷之日起無效
D、如果自行為知道或應當知道時起超過1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8、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行為中,不可以進行代理的是( )
A、遺囑
B、婚姻登記
C、收養(yǎng)子女
D、簽訂買賣合同
9、按法律行為是否必須采取一定形式或者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可以將法律行為分為( )
A、諾成性的法律行為
B、實踐性的法律行為
C、要式的法律行為
D、不要式的法律行為
10、法律行為的特殊書面表現(xiàn)形式為( )
A、公證形式
B、審核批準形式
C、登記形式
D、公告形式
11、乙以甲公司的名義采取下列方式與他人訂立的合同,法律效果歸屬于甲公司的有( )
A、乙使用偷盜的甲公司合同專用章,與善意的丙公司訂立的合同
B、乙使用偽造的甲公司合同專用章,與善意的丁公司訂立的合同
C、乙使用甲公司交給的合同專用章,超越甲公司授權范圍與善意的戊公司訂立的合同
D、乙使用甲公司交給的合同專用章,在代理權終止后,與善意的庚公司訂立的合同
12、下列代理行為中,屬于無效代理的有( )
A、超越代理權進行代理
B、代理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
C、代理雙方當事人進行同一民事行為
D、代理他人與自己進行民事行為
13、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選項中,適用于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的情形有( )
A、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B、拒付租金的
C、拒不履行買賣合同的
D、寄存財務被毀損的
14、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判決自送達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
B、當事人對生效的判決仍不服的,可以在1年內申請再審,但不影響判決的執(zhí)行
C、判決可以采用書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頭形式
D、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作出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15、下列各項中,能夠引起訴訟時效期間中斷的法定事由包括( )
A、權利人提起訴訟
B、不可抗力
C、當事人一方同意履行義務
D、當事人一方提出履行義務的要求
16、下列有關訴訟時效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B、權利人提起訴訟是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只有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發(fā)生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時效的進行
D、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發(fā)生之后,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tǒng)歸無效
三、判斷題
1、地方性法規(guī)不得與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 )
2、土地使用權只能作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不能作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
3、主法律行為無效,從法律行為也無效。所以,主法律行為履行完畢,則從法律行為的效力喪失。( )
4、經濟法律關系中的權力就是指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在經濟管理和經濟協(xié)調關系依法具有的要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資格。 ( )
5、代理他人與自己進行民事活動,屬于濫用代理權,視為無權代理。( )
6、如果甲基于某種錯誤認識而導致意思表示與內在意志不一致,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撤銷。( )
7、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 )
8、甲公司與乙銀行訂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還本付息。乙銀行于還本付息期限屆滿后1年零6個月時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對甲公司提起訴訟,要求甲公司償還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擔違約責任。乙銀行的行為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
9、我國的仲裁機構是由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商會統(tǒng)一組建的仲裁委員會,但獨立于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各省、市、自治區(qū)的仲裁機構由國家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領導,隸屬于國家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
10、當事人對人民法院二審作出的判決不服的,可在4年內申請再審,但不影響該判決的執(zhí)行。( )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經濟法獨有的特征的是( )
A、綜合性
B、行政主導性
C、應有的強制性
D、政策性
2、下列經濟法的各種形式中,不屬于部門規(guī)章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yè)登記管理辦法
B、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
C、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D、企業(yè)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
3、在我國法的淵源中,由國務院制定、發(fā)布的規(guī)范性文件是( )
A、法律
B、行政法規(guī)
C、部分規(guī)章
D、地方性法規(guī)
4、法律行為是指以( )為要素,設立、變更、終止權利義務的合法行為
A、法律規(guī)范
B、意思表示
C、權利義務
D、實現(xiàn)目的
5、下列行為中,屬于代理行為的是( )
A、居間行為
B、行紀行為
C、代人保管物品行為
D、保險公司業(yè)務員的攬保行為
6、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對于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未在法定期間內行使撤銷權,該行為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可行使撤銷權的法定期間為( )
A、行為成立起6個月內
B、行為成立起1年內
C、知道或應當知道起2年內
D、知道或應當知道起1年內
7、根據(jù)有關法律規(guī)定,下列爭議中,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的是( )
A、國際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
B、貸款擔保合同爭議
C、因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引起的爭議
D、因寄存或運輸?shù)纳唐穪G失或損毀引起的爭議
8、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有關代理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濫用代理權的行為,視為無效代理
B、在無權代理的情況下,如果經過本人追認,無權代理人所為代理行為的法律后果歸屬于被代理人
C、違法行為不得適用代理
D、授權委托書授權不明的,代理人應當對善意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
9、張某于2006年12月1日從A公司購買了一臺電熱水器,2006年12月10日在首次使用時因產品質量問題身體受到傷害,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張某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期間為( )
A、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12月1日
B、2006年12月1日至2008年12月1日
C、2006年12月10日至2007年12月10日
D、2006年12月10日至2008年12月10日
10、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1、法律規(guī)定撤銷權的權利的存續(xù)期間。根據(jù)《合同法》規(guī)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撤銷權消滅。這種權利的存續(xù)期間在法律上稱為( )
A、除斥期間
B、訴訟時效期間
C、保護時效期間
D、失效期間
12、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個人應承擔的行政責任種類的是( )
A、記過
B、罰款
C、警告
D、開除
13、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該法定期限是指( )
A、裁定書作出之日起10日內
B、裁定書作出之日起15日內
C、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
D、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
14、2007年5月5日,甲拒絕向乙支付到期租金,乙忙于事務一直未向甲主張權利。2007年12月,乙因出差遇險無法行使請求權的時間為20天。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乙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是( )
A、自2007年5月5日至2008年5月5日
B、自2007年5月5日至2008年5月25日
C、自2007年5月5日至2009年5月5日
D、自2007年5月5日至2009年5月25日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規(guī)范性文件中,屬于行政法規(guī)的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B、國務院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深圳經濟特區(qū)注冊會計師條例》
D、國務院制定的《關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內上市外資股的規(guī)定》
2、下列選項中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系中經濟活動主體的有( )
A、企、事業(yè)單位
B、公民個人
C、國家機關
D、社會團體
3、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系客體的有( )
A、空氣
B、房屋
C、經濟決策行為
D、專利權
4、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可以采用下列方式確認( )
A、依照憲法和法律由國家權力機關批準成立
B、依照法律和法規(guī)由國家行政機關批準成立
C、依照法律、法規(guī)或章程由經濟組織自身批準成立
D、依照法律、法規(guī)由主體自己向國家有關機關申請并經核準登記成立
5、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選項中,屬于無效民事行為的有( )
A、九周歲的小學生獨自在商場用壓歲錢購買游戲機的行為
B、李某因認識上的錯誤而買回一雙不能穿的鞋
C、甲企業(yè)的業(yè)務員黃某自己得到乙企業(yè)給予的回扣款1000元而代理甲企業(yè)向乙企業(yè)購買了10噸劣質煤
D、丙公司向丁公司轉讓一輛無牌照的走私車
6、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對于附條件的法律行為,下列各項中,不能作為所附條件的是( )
A、已經發(fā)生的事實
B、確定的事實
C、法定的事實
D、違法的事實
7、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以下對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表述,其中正確的是( )
A、該行為撤銷前,其效力已經發(fā)生,未經撤銷,其效力不消滅
B、如果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則該行為視同有效的法律行為,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C、該行為一經撤銷,其效力自被撤銷之日起無效
D、如果自行為知道或應當知道時起超過1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8、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行為中,不可以進行代理的是( )
A、遺囑
B、婚姻登記
C、收養(yǎng)子女
D、簽訂買賣合同
9、按法律行為是否必須采取一定形式或者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可以將法律行為分為( )
A、諾成性的法律行為
B、實踐性的法律行為
C、要式的法律行為
D、不要式的法律行為
10、法律行為的特殊書面表現(xiàn)形式為( )
A、公證形式
B、審核批準形式
C、登記形式
D、公告形式
11、乙以甲公司的名義采取下列方式與他人訂立的合同,法律效果歸屬于甲公司的有( )
A、乙使用偷盜的甲公司合同專用章,與善意的丙公司訂立的合同
B、乙使用偽造的甲公司合同專用章,與善意的丁公司訂立的合同
C、乙使用甲公司交給的合同專用章,超越甲公司授權范圍與善意的戊公司訂立的合同
D、乙使用甲公司交給的合同專用章,在代理權終止后,與善意的庚公司訂立的合同
12、下列代理行為中,屬于無效代理的有( )
A、超越代理權進行代理
B、代理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
C、代理雙方當事人進行同一民事行為
D、代理他人與自己進行民事行為
13、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選項中,適用于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的情形有( )
A、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B、拒付租金的
C、拒不履行買賣合同的
D、寄存財務被毀損的
14、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判決自送達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
B、當事人對生效的判決仍不服的,可以在1年內申請再審,但不影響判決的執(zhí)行
C、判決可以采用書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頭形式
D、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作出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15、下列各項中,能夠引起訴訟時效期間中斷的法定事由包括( )
A、權利人提起訴訟
B、不可抗力
C、當事人一方同意履行義務
D、當事人一方提出履行義務的要求
16、下列有關訴訟時效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B、權利人提起訴訟是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只有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發(fā)生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時效的進行
D、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發(fā)生之后,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tǒng)歸無效
三、判斷題
1、地方性法規(guī)不得與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 )
2、土地使用權只能作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不能作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
3、主法律行為無效,從法律行為也無效。所以,主法律行為履行完畢,則從法律行為的效力喪失。( )
4、經濟法律關系中的權力就是指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在經濟管理和經濟協(xié)調關系依法具有的要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資格。 ( )
5、代理他人與自己進行民事活動,屬于濫用代理權,視為無權代理。( )
6、如果甲基于某種錯誤認識而導致意思表示與內在意志不一致,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撤銷。( )
7、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 )
8、甲公司與乙銀行訂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還本付息。乙銀行于還本付息期限屆滿后1年零6個月時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對甲公司提起訴訟,要求甲公司償還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擔違約責任。乙銀行的行為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
9、我國的仲裁機構是由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商會統(tǒng)一組建的仲裁委員會,但獨立于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各省、市、自治區(qū)的仲裁機構由國家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領導,隸屬于國家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
10、當事人對人民法院二審作出的判決不服的,可在4年內申請再審,但不影響該判決的執(zhí)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