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筆試verbal從未低于600分,而機考只有460分?”“為什么網(wǎng)上有人機考閱讀8道題錯了6道題,但是分數(shù)卻是680分?”“機考時間不夠的話,是做完全部的題目,還是做對前面的題目?”“前五題真的有傳說中的那么重要嗎?我的能力很差,機考能己寐穡俊薄?
很多G友問過這樣的問題。我想,以下的這篇文章或許能對回答這些問題有所裨益。(因為verbal對中國考生的重要性,以下文章如無特別聲明,均指Verbal部分。)
平心而論,我覺得ETS的機考對中國考生的Verbal是很不公平的,這是因為我們的準備方法所致(后面具體討論)。機考的實施使得運氣對于分數(shù)的影響比后期準備的影響甚至還要大。
自適應機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給考生一系列的題目,從最簡單到最難的,做錯一道題目就給一道簡單一點的,做對的話就給難一點的。最后從考生答題穩(wěn)定的難度級別給出考試成績。但是由于多方面的限制(如考生最多能夠答題的個數(shù)、猜題、時間),為了達到ETS所確定的公平原則,機考采用了一系列的策略,用來減少確定考生成績所需的題數(shù)。我覺得ETS主要的策略有以下幾點:
第一題難度級別較低
一般為2,但是題型多為句子填空,這一題成為大多數(shù)考砸了的中國考生的鬼門關。這是因為機考的第一題對整個考試有著無比重要的影響,第一題如果錯的話,一般而言,這個考生的成績不會多于600分。如果一定要給第一題定一個分數(shù)的話,這題的價值大于50分。
前五題(或前六、七題)決定著整個考試的基調(diào)
實際上,我覺得在機考的屏幕背后,有一個ETS對考生能力的估計值,這個值基本上在考生做完第一篇閱讀時就定下來了。如果給一個定量值的話,大概考生如果前面的這些題目發(fā)揮一樣的話,后面的題目做得好的(錯2-3題)和做得差的(錯10題左右)的分數(shù)相差不會多于100分。而且前面做得越好,后面的對錯就越無所謂。
這個階段,別再練聽力了,不過,閱讀材料成了問題:你會發(fā)現(xiàn),過去看的東西太淺沒意思,看其他深的東西又看不懂。你還會發(fā)現(xiàn)一個新的有趣現(xiàn)象:那就是你想看的文章里,現(xiàn)在全是第一個等級的那些詞,每個詞你都確切知道它的含義,但整個文章你就是看不懂。那你該看什么呢?就看第二個等級的那些淺顯文章啊。雖然淺顯,但能幫助你不至于忘了過去背出來的成果。至于你看不懂的那些文章,別著急,等你和老外交流(需要亂說!)多了,你自然就懂了,那都是一些詞組、俚語或文法組成的文章。
第四條,聯(lián)想,聯(lián)想,聯(lián)想……
聯(lián)想它和其他背過的詞有沒有外表類似的?讀音類似的?意思類似或相反的?如果有,就趕緊記在旁邊,在另外那些詞旁邊也把這個詞加上。這樣,以后看見其他詞,也會聯(lián)想起這個詞,等于又增加了一次見面機會。而且,有許多單詞是由“前綴”,“詞根”,“后綴”組成的,前綴比如“re”,“in”, “pseud”……,后綴比如“er”,“a”,“oid”……,然后共同組成一個新詞。如果掌握了這些前后綴,就可以很方便地猜出一個生詞到底什么意思。另外,有很多讀音相近的詞也有相似的意思,這在俚語、詩歌和兒童用語中更普遍。如果每天記80個單詞,一個月只能背2400個單詞,但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后,實際上背的速度越來越快,幾乎一萬多單詞都是不用背就會了的。
第五條,復習!
記得快,忘得也就快,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規(guī)律。在背單詞的過程中,復習就顯得非常重要。你可以十個單詞復習一遍,然后三十個單詞,然后是以前所有沒背下來的單詞。復習的時候,同樣不必細摳,粗略地掃一遍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想它的讀音(因為英語是象聲的)。最后背不下來的單詞,一定是不常用的,因為老外一樣背不下來。
【閱讀】
閱讀水平可由低到高分為三個層次:第一,看懂整篇文章的大意;第二,看懂每段的大意;第三,記住細節(jié)的位置。第三點對于長文章特別有用,它可以節(jié)省你的大量時間。ETS也不是考你將文章完全讀懂,而是考你在短時間內(nèi)根據(jù)問題找到答案的能力。
單題,填空,甚至數(shù)學都要仰仗你的閱讀能力。推薦使用中英對照讀物,其好處在于,選材廣泛,難度合適。不明白時可以看翻譯,GRE的閱讀題則要多看類似的文章。讀了大量的文章后感覺較靈。
【寫作】
GRE改機考后確實要加試作文,但是作文部分和GENERAL是分開的,正如TWE和TOEFL是分開的一樣。ETS加試作文的目的是在 PERSONAL STATEMENT之外,考察學生的寫作能力,因為,各學校的ADMISSION OFFICE已經(jīng)不再相信中國學生能寫出如此優(yōu)美的自傳。但各學校對寫作成績的要求只能在寫作考試大規(guī)模普及后才可能實現(xiàn),大概要幾年后,所以高年級的同學不必著急,低年級的同學現(xiàn)在可要好好練練寫作了。
加速特性
這個策略比較難講清楚,舉個例子吧,如果考生錯了一題,那么ETS會假裝認為這是由于考生粗心造成的,過一會兒又錯一題了, ETS仍然認為這題只是考生點錯鼠標了,與考生能力無關,但是你再錯一題呢?哈哈,新賬老賬一起算,把你錯的三道題目一起計算起來,算你的總賬。這就是加速特性。當然,題目的難度級別也有很大的影響。
獎勵好的,打擊差的(尤其是中等水平的)
這是所有標準化考試都必須遵守的一條原則。ETS是通過賦予不同難度級別的題目做錯和做對的完全不同的效果來實現(xiàn)的。舉個例子,ETS認為你的能力符合做難度級別是3的題目的話,你做對了一道題難度級別為2的題目,這種情況下做對這道題目對你的分數(shù)帶來的好處可以忽略不計,但萬一你做錯了呢?再給你一道這樣的題目,用上面的那種加速特性。如果你再錯,哼,把你的難度級別降一個檔次。這就是打擊差的。相反,如果你做錯一道難度級別為5的題目,你的分數(shù)基本上不會有影響,但是喪失了一次很好的加分機會,因為如果你做對的話,你的分數(shù)會因此而大有長進。這就是鼓勵好的。
難度陷阱
這也是ETS為了實現(xiàn)它的公平目標而附加給中國考生的一個難題。難度陷阱人為的在考題中加入一些隨機因素,以增添考試的公正性。它就是在整體的出題難度同考生水平一致的原則下,隨機地給出一些過難和過易的考題,我把這些非正常難度的考題叫做難度陷阱。難度陷阱中對于能力較強的考生而言,是有好處的,這是因為做對額外的超難題目可以得到較高的加分。但是對于一般考生而言,做錯一兩道低難度的題目會導致災難性的后果(例如總分低50分)。
可見,在機考中考生要面對無數(shù)的機關和陷阱,而我們大多數(shù)考生由于對機考的準備不充分,以及不當?shù)膽嚥呗?,使得他們在ETS狡詐的測試伎倆前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
很多G友問過這樣的問題。我想,以下的這篇文章或許能對回答這些問題有所裨益。(因為verbal對中國考生的重要性,以下文章如無特別聲明,均指Verbal部分。)
平心而論,我覺得ETS的機考對中國考生的Verbal是很不公平的,這是因為我們的準備方法所致(后面具體討論)。機考的實施使得運氣對于分數(shù)的影響比后期準備的影響甚至還要大。
自適應機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給考生一系列的題目,從最簡單到最難的,做錯一道題目就給一道簡單一點的,做對的話就給難一點的。最后從考生答題穩(wěn)定的難度級別給出考試成績。但是由于多方面的限制(如考生最多能夠答題的個數(shù)、猜題、時間),為了達到ETS所確定的公平原則,機考采用了一系列的策略,用來減少確定考生成績所需的題數(shù)。我覺得ETS主要的策略有以下幾點:
第一題難度級別較低
一般為2,但是題型多為句子填空,這一題成為大多數(shù)考砸了的中國考生的鬼門關。這是因為機考的第一題對整個考試有著無比重要的影響,第一題如果錯的話,一般而言,這個考生的成績不會多于600分。如果一定要給第一題定一個分數(shù)的話,這題的價值大于50分。
前五題(或前六、七題)決定著整個考試的基調(diào)
實際上,我覺得在機考的屏幕背后,有一個ETS對考生能力的估計值,這個值基本上在考生做完第一篇閱讀時就定下來了。如果給一個定量值的話,大概考生如果前面的這些題目發(fā)揮一樣的話,后面的題目做得好的(錯2-3題)和做得差的(錯10題左右)的分數(shù)相差不會多于100分。而且前面做得越好,后面的對錯就越無所謂。
這個階段,別再練聽力了,不過,閱讀材料成了問題:你會發(fā)現(xiàn),過去看的東西太淺沒意思,看其他深的東西又看不懂。你還會發(fā)現(xiàn)一個新的有趣現(xiàn)象:那就是你想看的文章里,現(xiàn)在全是第一個等級的那些詞,每個詞你都確切知道它的含義,但整個文章你就是看不懂。那你該看什么呢?就看第二個等級的那些淺顯文章啊。雖然淺顯,但能幫助你不至于忘了過去背出來的成果。至于你看不懂的那些文章,別著急,等你和老外交流(需要亂說!)多了,你自然就懂了,那都是一些詞組、俚語或文法組成的文章。
第四條,聯(lián)想,聯(lián)想,聯(lián)想……
聯(lián)想它和其他背過的詞有沒有外表類似的?讀音類似的?意思類似或相反的?如果有,就趕緊記在旁邊,在另外那些詞旁邊也把這個詞加上。這樣,以后看見其他詞,也會聯(lián)想起這個詞,等于又增加了一次見面機會。而且,有許多單詞是由“前綴”,“詞根”,“后綴”組成的,前綴比如“re”,“in”, “pseud”……,后綴比如“er”,“a”,“oid”……,然后共同組成一個新詞。如果掌握了這些前后綴,就可以很方便地猜出一個生詞到底什么意思。另外,有很多讀音相近的詞也有相似的意思,這在俚語、詩歌和兒童用語中更普遍。如果每天記80個單詞,一個月只能背2400個單詞,但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后,實際上背的速度越來越快,幾乎一萬多單詞都是不用背就會了的。
第五條,復習!
記得快,忘得也就快,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規(guī)律。在背單詞的過程中,復習就顯得非常重要。你可以十個單詞復習一遍,然后三十個單詞,然后是以前所有沒背下來的單詞。復習的時候,同樣不必細摳,粗略地掃一遍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想它的讀音(因為英語是象聲的)。最后背不下來的單詞,一定是不常用的,因為老外一樣背不下來。
【閱讀】
閱讀水平可由低到高分為三個層次:第一,看懂整篇文章的大意;第二,看懂每段的大意;第三,記住細節(jié)的位置。第三點對于長文章特別有用,它可以節(jié)省你的大量時間。ETS也不是考你將文章完全讀懂,而是考你在短時間內(nèi)根據(jù)問題找到答案的能力。
單題,填空,甚至數(shù)學都要仰仗你的閱讀能力。推薦使用中英對照讀物,其好處在于,選材廣泛,難度合適。不明白時可以看翻譯,GRE的閱讀題則要多看類似的文章。讀了大量的文章后感覺較靈。
【寫作】
GRE改機考后確實要加試作文,但是作文部分和GENERAL是分開的,正如TWE和TOEFL是分開的一樣。ETS加試作文的目的是在 PERSONAL STATEMENT之外,考察學生的寫作能力,因為,各學校的ADMISSION OFFICE已經(jīng)不再相信中國學生能寫出如此優(yōu)美的自傳。但各學校對寫作成績的要求只能在寫作考試大規(guī)模普及后才可能實現(xiàn),大概要幾年后,所以高年級的同學不必著急,低年級的同學現(xiàn)在可要好好練練寫作了。
加速特性
這個策略比較難講清楚,舉個例子吧,如果考生錯了一題,那么ETS會假裝認為這是由于考生粗心造成的,過一會兒又錯一題了, ETS仍然認為這題只是考生點錯鼠標了,與考生能力無關,但是你再錯一題呢?哈哈,新賬老賬一起算,把你錯的三道題目一起計算起來,算你的總賬。這就是加速特性。當然,題目的難度級別也有很大的影響。
獎勵好的,打擊差的(尤其是中等水平的)
這是所有標準化考試都必須遵守的一條原則。ETS是通過賦予不同難度級別的題目做錯和做對的完全不同的效果來實現(xiàn)的。舉個例子,ETS認為你的能力符合做難度級別是3的題目的話,你做對了一道題難度級別為2的題目,這種情況下做對這道題目對你的分數(shù)帶來的好處可以忽略不計,但萬一你做錯了呢?再給你一道這樣的題目,用上面的那種加速特性。如果你再錯,哼,把你的難度級別降一個檔次。這就是打擊差的。相反,如果你做錯一道難度級別為5的題目,你的分數(shù)基本上不會有影響,但是喪失了一次很好的加分機會,因為如果你做對的話,你的分數(shù)會因此而大有長進。這就是鼓勵好的。
難度陷阱
這也是ETS為了實現(xiàn)它的公平目標而附加給中國考生的一個難題。難度陷阱人為的在考題中加入一些隨機因素,以增添考試的公正性。它就是在整體的出題難度同考生水平一致的原則下,隨機地給出一些過難和過易的考題,我把這些非正常難度的考題叫做難度陷阱。難度陷阱中對于能力較強的考生而言,是有好處的,這是因為做對額外的超難題目可以得到較高的加分。但是對于一般考生而言,做錯一兩道低難度的題目會導致災難性的后果(例如總分低50分)。
可見,在機考中考生要面對無數(shù)的機關和陷阱,而我們大多數(shù)考生由于對機考的準備不充分,以及不當?shù)膽嚥呗?,使得他們在ETS狡詐的測試伎倆前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