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在大陸讀書時,曾有一位學友,在公交車上,熱情主動地替同行的一位美國留學生買了一張兩毛錢的車票。老美非但不領情,反而生氣地質(zhì)問學友為何把他小瞧成連兩毛錢都付不起的人。我們?yōu)榱舜耸?,都為學友叫屈,同時也覺得老美的反應有些不近人情。
如今移民到美國,長期生活在獨立意識強烈的老美中,當年視為奇談怪論的車票事件,現(xiàn)在看來既平常也合乎情理了。
三年前,我和朋友一家到風景小城Carmel度假。期間,朋友洋的老公意外地發(fā)現(xiàn)其兄嫂也正在此地旅游,于是大家相約到某飯店共進午餐,以敘情意。弟兄兩家異地相逢格外親切,又是擁抱又是親吻,餐廳服務生招呼點菜時,大家仍是話語不斷。我和朋友一家點完自己的飯菜,輪到大哥夫婦。大哥請大嫂先點,然后自己點。大哥點完飯菜,一面將菜譜交給服務生,一面語氣平緩地交待服務生說,請把他們夫婦的賬單與他人的分列出來,他們將單獨付賬。
朋友老公兄弟倆人皆屬高薪階層,一頓飯的花費對他們來說如同九牛一毛,但此時卻都不肯主動為對方付賬。我不由得想,倘若換成中國人,且不說親兄弟、就是普通的朋友,恐怕也會搶著付這桌的飯錢。
更有甚者,今年母親節(jié)過后,我的一位美國朋友得意地對我說,她給老母買的禮物極受歡迎,而且她父親因為無暇給老妻買禮物,所以讓朋友把所買禮物算他一份,并要求承擔朋友一半的禮物費用。
我問朋友,倘若她父親給她禮物錢,她是否會拿?朋友說﹕“為什么不?錢包的錢多了有什么不好?”我又問﹕“要是你真的拿了你父親的錢,他不會生氣嗎?”朋友干脆地說﹕“當然不會。倒是我不要父親的錢,他才會生氣呢。他會認為我瞧不起他的經(jīng)濟能力?!?BR> “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美國人的經(jīng)濟獨立意識的形成,與強調(diào)個體的西方傳統(tǒng)文化有關,但更與普遍富裕的國民經(jīng)濟密不可分。就中國人的觀點來看,窮富有天壤之別的兄弟二人,異地相逢時如果在飯桌上也各付其帳,恐怕就不再是什么經(jīng)濟獨立意識的流露,而會被人看成為富不仁和窮要面子了。尚有溫飽之憂的父母,對子女期望的將是養(yǎng)老送終的基本孝道,而并非是朋友父親所注重的經(jīng)濟獨立意識。
如今移民到美國,長期生活在獨立意識強烈的老美中,當年視為奇談怪論的車票事件,現(xiàn)在看來既平常也合乎情理了。
三年前,我和朋友一家到風景小城Carmel度假。期間,朋友洋的老公意外地發(fā)現(xiàn)其兄嫂也正在此地旅游,于是大家相約到某飯店共進午餐,以敘情意。弟兄兩家異地相逢格外親切,又是擁抱又是親吻,餐廳服務生招呼點菜時,大家仍是話語不斷。我和朋友一家點完自己的飯菜,輪到大哥夫婦。大哥請大嫂先點,然后自己點。大哥點完飯菜,一面將菜譜交給服務生,一面語氣平緩地交待服務生說,請把他們夫婦的賬單與他人的分列出來,他們將單獨付賬。
朋友老公兄弟倆人皆屬高薪階層,一頓飯的花費對他們來說如同九牛一毛,但此時卻都不肯主動為對方付賬。我不由得想,倘若換成中國人,且不說親兄弟、就是普通的朋友,恐怕也會搶著付這桌的飯錢。
更有甚者,今年母親節(jié)過后,我的一位美國朋友得意地對我說,她給老母買的禮物極受歡迎,而且她父親因為無暇給老妻買禮物,所以讓朋友把所買禮物算他一份,并要求承擔朋友一半的禮物費用。
我問朋友,倘若她父親給她禮物錢,她是否會拿?朋友說﹕“為什么不?錢包的錢多了有什么不好?”我又問﹕“要是你真的拿了你父親的錢,他不會生氣嗎?”朋友干脆地說﹕“當然不會。倒是我不要父親的錢,他才會生氣呢。他會認為我瞧不起他的經(jīng)濟能力?!?BR> “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美國人的經(jīng)濟獨立意識的形成,與強調(diào)個體的西方傳統(tǒng)文化有關,但更與普遍富裕的國民經(jīng)濟密不可分。就中國人的觀點來看,窮富有天壤之別的兄弟二人,異地相逢時如果在飯桌上也各付其帳,恐怕就不再是什么經(jīng)濟獨立意識的流露,而會被人看成為富不仁和窮要面子了。尚有溫飽之憂的父母,對子女期望的將是養(yǎng)老送終的基本孝道,而并非是朋友父親所注重的經(jīng)濟獨立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