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稱考前沖刺資料(集中版)六十一

字號:

④ 計算甲企業(yè)B商品的實際成本,成本差異,并編制入庫的分錄。
    B商品實際成本=2480+2940=5420
    成本差異=5420-6000=-580
    借:庫存商品 6000
     貸:委托加工物資 5420
    材料成本差異
    ⑤ 編制與銷售有關的分錄。銷售=700×8=5600
    銷項=5600×17%=952
    消費稅=5600×10%=560
    已銷商品的計劃成本=8×600=4800
    分攤的成本差異=4800×(-580÷6000)=-464
    主營業(yè)務成本=4800-464=4336
    借:銀行存款 6552
     貸:營業(yè)務收入 56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952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4336
     貸:庫存商品 4800
     材料成本差異 -464
    借:主營業(yè)務稅金及附加 560
     貸:應交稅金—應交消費稅 560
    二、甲公司原由投資者A、B共同出資成立,注冊資本800萬,其中A出資480萬,占60%的股份,B出資320萬,占40%的股份,甲公司經營兩年后,實收資本帳面余額800萬,其中A占60%,B占40%,資本公積400萬,其中撥款轉入100萬,股權投資準備110萬,關聯(lián)交易差價60萬,其他資本公積130萬,盈余公積220萬,未分配利潤180萬,公司決定吸收新投資者C的投資。將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同時增加到1000萬元。經批準后,甲公司實施增資方案,C以一批原材料和一臺設備投入甲公司做為增資,享有公司10%的股權,該批材料經投資各方確認的不含可 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部分的價值為100萬,稅務部門認定應交增值稅17萬,已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該設備原價120萬已提折舊30萬,評估確認的凈值95萬。要求:
    1、 計算甲公司接受C的投資所形成實收資本,資本公積。
    C出資=100+17+95=212
    C擁有實收資本:1000×10%=100
    A按比例:100×60%=60
    B按比例:100×40%=40
    公司增加資本公積=212-100-60-40=12
    2、 計算甲公司接受投資前后實收資本構成比例的變動情況。
    A比例 [(480+60)÷1000]×100%=54%
    B比例 [(320+40)÷1000]×100%=36%
    C比例 100÷1000×100%=10%
    3、 計算甲公司在接受投資后的資本公積總額和可轉增資本的資本公積數(shù)額。接受后資本公積總額=400+12=412
    可轉增資本=100+130+12=242
    4、 編制甲公司與接受投資有關的業(yè)務。
    借:原材料 1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
     固定資產 95
     貸:實收資本—C 100
     實收資本—A 60
     實收資本—B 40
     資本公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