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協(xié)會日前指出,美國學校普遍實行的“零容忍”規(guī)定可能導致學生更感焦慮,不良行為增多。該協(xié)會呼吁美國學校應(yīng)只把“零容忍”規(guī)定用于極其嚴重地危害學校安全的行為。
《今日美國報》報道說,所謂“零容忍”,就是上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為了打擊校園吸毒和暴力行為,勒令那些攜帶武器、毒品或某些藥品上學的學生停學或退學。
美國得克薩斯農(nóng)業(yè)和機械大學教育心理學家塞西爾·雷諾說,如今在美國中小學,言語威脅、打架或性騷擾都可能成為學生被開除的原因。這種“一刀切”做法不可取。
雷諾說,“零容忍”導致美國學校的停退學率很高,學生安全感降低,學習成績也因此下降。此外,與犯了類似過錯但未被停學的學生相比,停過學的學生重犯同樣錯誤和考試不及格的可能性更大。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育心理學家魯塞爾·斯基布阿說,各種跡象表明,“零容忍”規(guī)定正在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推向青少年法庭。他說:“過去,校長可以自行處理犯了某些過失的學生,如今這些學生卻要被送到青少年法庭。”
在美國全國中學校長協(xié)會工作的理查德·弗拉納里表示,一些想靈活運用“零容忍”規(guī)定的校長“可能會左右為難”,因為如果不遵守學校董事會的嚴格規(guī)定,校長本人要冒被解雇的風險;而照章辦事又會遭到社會的責難,被批評為對犯錯誤的學生處罰過重。
《今日美國報》報道說,所謂“零容忍”,就是上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為了打擊校園吸毒和暴力行為,勒令那些攜帶武器、毒品或某些藥品上學的學生停學或退學。
美國得克薩斯農(nóng)業(yè)和機械大學教育心理學家塞西爾·雷諾說,如今在美國中小學,言語威脅、打架或性騷擾都可能成為學生被開除的原因。這種“一刀切”做法不可取。
雷諾說,“零容忍”導致美國學校的停退學率很高,學生安全感降低,學習成績也因此下降。此外,與犯了類似過錯但未被停學的學生相比,停過學的學生重犯同樣錯誤和考試不及格的可能性更大。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育心理學家魯塞爾·斯基布阿說,各種跡象表明,“零容忍”規(guī)定正在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推向青少年法庭。他說:“過去,校長可以自行處理犯了某些過失的學生,如今這些學生卻要被送到青少年法庭。”
在美國全國中學校長協(xié)會工作的理查德·弗拉納里表示,一些想靈活運用“零容忍”規(guī)定的校長“可能會左右為難”,因為如果不遵守學校董事會的嚴格規(guī)定,校長本人要冒被解雇的風險;而照章辦事又會遭到社會的責難,被批評為對犯錯誤的學生處罰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