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高考平行志愿的利與弊

字號:

所謂平行志愿,就是在每個錄取批次的學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平行的學校,然后按“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改變了過去志愿優(yōu)先的錄取原則。具體地說,按照平行志愿錄取方式,錄取的時候?qū)⒖忌闯煽儚母叻值降头猪樞蚺抨?,依次檢索考生填報的A、B、C等幾個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錄取,如果分數(shù)不夠依序檢索B志愿,依此類推,直到找到符合條件的志愿。
    目前,全國有一些省市實行不同形式的平行志愿。大致可以分成三類:完全平行志愿、混合模式和批次中的批次。完全平行志愿是一種比較徹底的平行志愿,其特點是每個批次都有平行志愿,而且每個批次中的每個志愿都是平行志愿。混合模式的特點是部分批次中有平行志愿,有平行志愿的批次中的第一志愿不是平行志愿;而“批次中的批次”這種模式中,同批次中的學校又被分為A、B兩個批次。
    平行志愿好在哪里
    減輕學生壓力
    光華鼎力校長范萍指出,用分數(shù)優(yōu)先代替志愿優(yōu)先,避免填報失誤遺憾終身是平行志愿的大亮點。
    此前的高考志愿填報方法,更像是一場賭博——拿考生的高考成績“賭”自己未來的職業(yè)生涯,平添給考生很多考試以外的心理壓力。而平行志愿則相應增加了學生選擇學校的空間。同時,平行填報志愿更加尊重了學生選擇的權利。在高校依照考分錄取考生之外,學生憑借自己相應的分數(shù)也可以“擇優(yōu)”選擇學校。雙向選擇,使得錄取更為公正、公平。
    睿升學校副校長陸興元用“普惠性”和“激勵性”概括平行志愿對學生的優(yōu)勢。“以前的高考志愿填報方法,每一檔次的學校只能填報一所,平行志愿后,更像一個‘志愿群’?!标懶iL認為,考生的機會增多了。而機會多了,考生相對的心理壓力也就減輕了,對學生身心有利。此外,平行志愿可以讓成績處于兩極的學生有了不同層次的競爭對手,有利于激勵學生。有了平行志愿,對于那些成績本身較好,但是保險起見不敢高報志愿的學生來講,可能就有了跟頂尖學生比比看的心理,同時也督促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不敢松懈。而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也有了向上搏一搏的心態(tài),有利于形成高考志愿填報的杠桿,給考生以激勵作用。
    利于高校分層
    平行志愿實施后的另一個影響,可能會出現(xiàn)高校報名“火爆”的情況。由于平行志愿按照“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錄取,一旦實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欲報清華、北大等的考生會明顯增多。學大教育首席研究員賈智會認為,清華、北大一類的高校應該更歡迎平行志愿的實施。在平行志愿中,分數(shù)除了劃分學生檔次外,也同樣促成了高校分層——平行志愿為優(yōu)秀學生進入高校提供了保證。特別對于成績較好,卻又不敢報名清華、北大的學生,平行志愿降低了其高分落選的風險。
    社會上也有一種說法,考生的分數(shù)無形中會把高校分成三六九等。對此,專家分析認為,即使不平行志愿,高校間的差距也是自然存在的,這主要由于教育資源不均衡導致。平行志愿有可能把高校間的差距明顯化,但如果高校的專業(yè)不錯,一樣會吸引學生。
    新干線學校副校長張姍姍表示,讓高等教育分出層次會需要一個過程,終的結果是將來以專業(yè)特色和本學校的特色形成差異化辦學,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進行多元化培養(yǎng)。
    平行志愿也有不利因素
    盡管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平行志愿使考生降低了報考風險,但平行志愿并非沒有不利的一面。
    銘師堂學校馬永剛校長表示,平行志愿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在過分強化高考的分數(shù)地位?!疤貏e是新課標實施以后,國家的基本思路應是在逐漸淡化高考在孩子一生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后高考可能退化成升學的重要參考指標而不是升學的標準。在高考分數(shù)指標的基礎上,各高校充分展開自主招生?!爆F(xiàn)在平行志愿如果施行,則是在進一步強化高考的主體地位。也就是說,高考一考定終身的現(xiàn)實會被進一步放大強化。
    “如考生A和B,A的高考成績高于B兩個分數(shù)段,那么在填報志愿時,考生B填報的院校通常會低于考生A填報的院校。但有了平行志愿,選擇風險小了,考生B可以選擇與考生A同樣的第一平行志愿。”光華鼎力范萍校長舉例說,平行志愿可能會加強高考“分數(shù)定終身”的作用。另外,平行志愿雖然可以減少高分落榜的風險,但對成績中上等的學生來說,平行志愿可能不一定能幫助他們進入更好的學校。按照以往的填報模式,對于風險有人選擇有人放棄,但是平行志愿實施以后,可能會出現(xiàn)更多選擇清華、北大試一試的學生,“對于扎堆報可能會帶來一些影響。”
    在教育部提出今年高考將推行“平行志愿”錄取方式后,有人大代表表示,平行志愿強化了分數(shù),與素質(zhì)教育背道而馳。對此,海淀教育考試培訓中心教學主任霍向紅有不同的認識:“只要高考存在就是以成績而論,這與素質(zhì)教育相抵觸本身有矛盾。應試教育是人的整體素質(zhì)教育的必要條件,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部分,如果一個孩子都不能很好應試的話,不能說這個孩子素質(zhì)很高?!被粝蚣t表示,平行志愿的作用應該是使應試的分數(shù)更加公正、公開、公平。
    平行志愿也要規(guī)避風險
    有了利弊的分析,專家建議考生,如果按照“平行志愿”填報高考志愿,一定要詳細研究平行志愿填報方案的實施細則,特別關注學校投檔比例的設定問題。如果考生分數(shù)正好達到所填報志愿學校的投檔線,是有可能造成考生被學校調(diào)檔后,仍未被錄取的情況。
    平行志愿對考生來說也有風險,要量力而行。平行志愿沒有完全規(guī)避填報志愿風險,大的風險來自于錄取高校的投檔比例,考生對自我的準確定位以及考生對學校的選擇。平行志愿下,考生同樣要在填報志愿時做足功課,準確定位自身實力、統(tǒng)籌規(guī)劃自己的平行志愿,同時注意院校的搭配。實行平行志愿,分數(shù)則是選擇志愿的首要因素,這有可能造成一些考生和家長不顧及考生的興趣和愛好,而完全按分數(shù)來選擇學校與專業(yè),這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是不利的。
    因此,專家建議考生和家長,在選擇高校的同時,更應注意摸清目標院校的專業(yè)內(nèi)涵、主干課程以及培養(yǎng)方向,看其是否符合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 本報記者 王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