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愿聽自己還是聽家長?

字號:

老媽想讓兒子學醫(yī),孩子卻不想當大夫;女兒對文博感興趣,老爸卻說就業(yè)太難。本市部分高校舉行招生咨詢,記者發(fā)現,在專業(yè)選擇上,一些考生和家長之間出現的還是老問題——“志愿之爭”。
    家長“包辦”志愿咨詢
    在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招生咨詢現場,家長成為絕對的“主力”。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出動,孩子卻不見蹤影。在交大各專業(yè)的咨詢臺前,問得最積極的也是家長。
    考大學的是孩子,“主角”不來,怎么了解心儀專業(yè)?記者詢問了幾個家長,有的說孩子周五剛考完第二次模擬考試,讓他好好歇歇,有的說正在“備戰(zhàn)”下周的考試,沒時間過來,所以,全權委托爸媽前來。
    至于咨詢什么專業(yè),有的考生和父母商定了幾個大方向,有的則讓父母“包辦”。許多家長都是“對號入座”,孩子成績好的找分數線高的專業(yè),成績差的找考分低的專業(yè)。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的咨詢臺前,人氣始終很旺。一個來自徐匯區(qū)的考生家長說,孩子模擬考成績排名較前,自然要報經濟、管理等“好專業(yè)”,“報要求低的專業(yè)不就浪費了”。
    興趣比拼“錢途”
    在上海交大醫(yī)學院咨詢臺旁,兩個家長和記者聊起與子女的“志愿之爭”?!白x啥專業(yè),我兒子到現在都沒有想法,真急人!讓他學醫(yī),將來當個外科大夫,不是蠻好的,他說不要。當老師,他也沒興趣?!币晃徊軛疃袑W生的母親說,在她的眼里,醫(yī)生和教師都是很好的職業(yè)。
    另一位文科考生的父親告訴記者,他實在弄不懂女兒的“怪”想法,“她說喜歡考古學、檔案學之類的文博專業(yè),對醫(yī)學、法學、新聞學、經濟學之類的熱門專業(yè)都沒興趣。她還講:跟錢沾邊的專業(yè)都不想去,你說將來就業(yè)怎么辦?”這位父親不免擔心。
    據了解,孩子的興趣和就業(yè)“前景”,是引發(fā)家庭“志愿之爭”的主要導火線。在咨詢現場,記者還遇到了有趣的一家,因為意見不一致,父母和兒子分頭行動。父母咨詢的是他們青睞的專業(yè),兒子咨詢的是自己看中的專業(yè),晚上回去后再開“家庭辯論會”。
    明白自己的志向
    “建議考生在填報志愿前,先理清自己的興趣和志向,弄清楚將來想干什么?!鄙虾=淮笳修k常務副主任陶正蘇指出,“比如,自己到底是喜歡理工科還是理科?然后選擇相應的高校、專業(yè)。自己是否真正熱愛經濟或熱愛醫(yī)學?如果強迫一個缺乏愛心的人從醫(yī),會帶來很大的問題?!弊屓顺泽@的是,此前在交大自主選拔錄取過程中,就有近八成考生“一窩蜂”報考經濟管理類專業(yè)。
    據介紹,交大每年有個別同學因為成績不好退學,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學生不喜歡所學專業(yè)。記者從另一所大學的就業(yè)指導中心獲悉,專業(yè)與興趣不符,也會為就業(yè)埋下隱患,畢竟,從事自己不喜歡的行業(yè)并不快樂。因而,專家建議高三學生在填報志愿前,應當給自己做個人生規(gu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