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建筑工程施工的特點,并根據施工特點闡述了在施工中容易發(fā)生的主要傷亡事故類別,提出了傷亡事故的預防措施,達到減少事故發(fā)生的目的。
建筑業(yè)的生產活動危險性大,不安全因素多,是事故多發(fā)行業(yè)。每年因工死亡人數僅次于礦難,居全國各行業(yè)的第二位。就南寧市來說建筑行業(yè)的傷亡人數也是較多的,僅次于交通行業(yè)。2004年起南寧市強制實行了建筑業(yè)企業(yè)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加強了建筑市場的準入控制,并進一步加強對建筑企業(yè)施工現場的生產安全檢查力度,但傷亡事故仍然時有發(fā)生。筆者認為,傷亡事故多主要是由建筑行業(yè)的特點決定的。
1、建筑施工的特點
(1)工程建設的特點就是產品固定,這是它不同于其它行業(yè)的根本點,建筑產品是固定的,體積大、生產周期長。建筑物一旦施工完畢就固定了,生產活動都是圍繞著建筑物、構筑物來進行的,有限的場地上集中了大量的人員、建筑材料、設備零部件和施工機具等,這樣的情況可以持續(xù)幾個月或一年,有的甚至需要七、八年,工程才能完成。
(2)高處作業(yè)多,工人常年在室外操作。一幢建筑物從基礎、主體結構到屋面工程、室外裝修等,露天作業(yè)約占整個工程的70%.現在的建筑物一般都在7層以上,絕大部分工人都在十幾米或幾十米的高處從事露天作業(yè)。工作條件差,且受到氣候條件多變的影響。
(3)手工操作多,繁重的勞動消耗大量體力。建筑業(yè)是勞動密集型的傳統(tǒng)行業(yè)之一,大多數工種需要手工操作。例如,一名磚瓦工,每天如果砌筑1000塊磚,以每塊磚重2. 5 k g計算,就要憑體力用兩只手把約3噸重的磚一塊塊砌起來,彎腰兩、三千次。還有許多工種,如抹灰工、架子工、混凝土工、管工、木工等都在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近幾年來,墻體材料有了改革,出現了大模、滑模、大板等施工工藝,但就全國來看絕大多數墻體仍然是使用粘土磚、水泥空心磚和小砌塊砌筑。
(4)現場變化大。每棟建筑物從基礎、主體到裝修,每道工序都不同,不安全因素也就不同,即使同一工序由于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不同,生產過程也不同。而隨著工程進度的推進,施工現場的施工狀況和不安全因素也隨之變化。為了完成施工任務,要采取很多臨時性措施。
(5)近年來,建筑任務己由工業(yè)為主向民用建筑為主轉變,建筑物由低層向高層發(fā)展,施工現場由較為寬闊的場地向狹窄的場地變化。施工現場的吊裝工作量增多,垂直運輸的辦法也多了,多采用龍門架(或#字架)、高大旋轉塔吊等。隨著流水施工技術和網絡施工技術的運用,交叉作業(yè)也隨之大量增加,木工機械如電平刨、電鋸普遍使用。因施工條件變化,傷亡類別增多。過去是如“釘子扎腳”等小事故較多,現在則是機械傷害、高處墜落、觸電等事故較多。
建筑施工復雜,加上流動分散、工期不固定,比較容易形成臨時觀念,不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存在僥幸心理,傷亡事故必然頻繁發(fā)生。
建筑業(yè)的生產活動危險性大,不安全因素多,是事故多發(fā)行業(yè)。每年因工死亡人數僅次于礦難,居全國各行業(yè)的第二位。就南寧市來說建筑行業(yè)的傷亡人數也是較多的,僅次于交通行業(yè)。2004年起南寧市強制實行了建筑業(yè)企業(yè)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加強了建筑市場的準入控制,并進一步加強對建筑企業(yè)施工現場的生產安全檢查力度,但傷亡事故仍然時有發(fā)生。筆者認為,傷亡事故多主要是由建筑行業(yè)的特點決定的。
1、建筑施工的特點
(1)工程建設的特點就是產品固定,這是它不同于其它行業(yè)的根本點,建筑產品是固定的,體積大、生產周期長。建筑物一旦施工完畢就固定了,生產活動都是圍繞著建筑物、構筑物來進行的,有限的場地上集中了大量的人員、建筑材料、設備零部件和施工機具等,這樣的情況可以持續(xù)幾個月或一年,有的甚至需要七、八年,工程才能完成。
(2)高處作業(yè)多,工人常年在室外操作。一幢建筑物從基礎、主體結構到屋面工程、室外裝修等,露天作業(yè)約占整個工程的70%.現在的建筑物一般都在7層以上,絕大部分工人都在十幾米或幾十米的高處從事露天作業(yè)。工作條件差,且受到氣候條件多變的影響。
(3)手工操作多,繁重的勞動消耗大量體力。建筑業(yè)是勞動密集型的傳統(tǒng)行業(yè)之一,大多數工種需要手工操作。例如,一名磚瓦工,每天如果砌筑1000塊磚,以每塊磚重2. 5 k g計算,就要憑體力用兩只手把約3噸重的磚一塊塊砌起來,彎腰兩、三千次。還有許多工種,如抹灰工、架子工、混凝土工、管工、木工等都在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近幾年來,墻體材料有了改革,出現了大模、滑模、大板等施工工藝,但就全國來看絕大多數墻體仍然是使用粘土磚、水泥空心磚和小砌塊砌筑。
(4)現場變化大。每棟建筑物從基礎、主體到裝修,每道工序都不同,不安全因素也就不同,即使同一工序由于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不同,生產過程也不同。而隨著工程進度的推進,施工現場的施工狀況和不安全因素也隨之變化。為了完成施工任務,要采取很多臨時性措施。
(5)近年來,建筑任務己由工業(yè)為主向民用建筑為主轉變,建筑物由低層向高層發(fā)展,施工現場由較為寬闊的場地向狹窄的場地變化。施工現場的吊裝工作量增多,垂直運輸的辦法也多了,多采用龍門架(或#字架)、高大旋轉塔吊等。隨著流水施工技術和網絡施工技術的運用,交叉作業(yè)也隨之大量增加,木工機械如電平刨、電鋸普遍使用。因施工條件變化,傷亡類別增多。過去是如“釘子扎腳”等小事故較多,現在則是機械傷害、高處墜落、觸電等事故較多。
建筑施工復雜,加上流動分散、工期不固定,比較容易形成臨時觀念,不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存在僥幸心理,傷亡事故必然頻繁發(f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