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項目的項目會計現(xiàn)狀
我國的項目管理正在經(jīng)歷國內(nèi)傳統(tǒng)項目管理理念向國際的跨越。國內(nèi)施工企業(yè)的會計管理目前普遍存在的是兩種管理體系,即財務(wù)會計和管理會計。對于項目會計,目前還沒有形成系統(tǒng),更沒有形成一種標準。但項目會計的管理工具和技術(shù)掙值管理(Earned Value Management,縮寫EVM)則用于項目管理中特別是國外管理模式的項目管理中。
由于財務(wù)會計和管理會計都是以固定的基期報告期進行分析和控制企業(yè)財務(wù)狀況,具有靜態(tài)性,因而對一個以里程碑為依據(jù)的項目來說,兩種體系都達不到實時動態(tài)監(jiān)控的效果,項目會計就是對這兩種體系的彌補。由于資源和成本事先至少分配于工作包(Work Package,WBS的基本單位)一級,因而基本上可以做到針對某個時間點,通過計算與分析,對目前工期和費用做到實時監(jiān)控,對小的偏差分析原因、進行改進,并對大的偏差采取補救措施,提出預警。
項目會計在國內(nèi)外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在國外僅有Project Accounting的提法。它是基于國際流行的項目管理模式下,運用會計體系中的信息,將項目管理特有的工作分解結(jié)構(gòu)(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縮寫WBS)和賬目編碼(Cord of Accounts)結(jié)合起來,使用掙值管理對工期和成本進行分析與預測的一種管理方法。其作用是監(jiān)督(Monitor)與控制(Control),目的是通過對計劃完成的工作、實際掙得的收益、實際的花費進行比較,以確定成本與進度是否與計劃一致,對拖延工期和超支進行即時監(jiān)控與改進,對以后工期、成本、效率進行預測,使項目工作處于可控狀態(tài)。
目前國內(nèi)施工項目對掙值管理的認識大都還停留在理論上,對項目會計還比較陌生。真正在實際工作中把它作為一個管理工具來運用還比較少。
二、施工項目的項目會計管理運行的程式
國際流行的項目管理模式下,對于一個施工項目,投標方據(jù)招標文件,編制自己的項目管理計劃,進行己方的WBS工作;針對此標的項目和WBS,進行至少里程碑級的施工進度編排,按WBS分配好資源(包括利用外部資源的分包),計算最可能的成本,并把WBS和施工進度編制于技術(shù)標書中。當投中標,對施工方來說,項目活動即從投標工作開始,自此直至項目收尾(Close Project),項目正式結(jié)束。
施工方投標過程中,項目會計工作的框架即以WBS和施工進度計劃確立,中標后,施工方的項目會計工作即開始運行。
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針對項目的WBS,根據(jù)施工進度進行實時監(jiān)控,以掙值分析工具進行即時分析和預測,達到即時預警、即時監(jiān)控的目的。這種監(jiān)控一直持續(xù)到項目收尾。
而以此模式運行的業(yè)主,按照與施工方對接的項目會計體系,監(jiān)控項目進度,及時保證材料或設(shè)備到貨,保證投資或融資的資金到位,做到對施工方即時撥付工程款,確保施工方后續(xù)工作健康運行。
三、施工項目的項目會計的建立與運行
前文已經(jīng)提到,施工項目的項目會計的在投標時即建立。項目會計主要采用賬目編碼,對項目工程WBS分解至少到工作包。對工作包進行施工進度編排并進行資源分配、進行時間和費用估算。當施工方中標,則表示W(wǎng)BS和施工進度獲得了認可(除非業(yè)主要求擴大項目范圍邊界,增加新的工作內(nèi)容,或認為施工方WBS不完整,善意要求進行補充,形成新的項目WBS和新的施工進度表)。這種經(jīng)認可的WBS和施工進度表就形成了項目會計監(jiān)控的基準,基準以貨幣化表現(xiàn),整個工程的項目會計成本基準計劃為完工預算(Budget at Completion,縮寫B(tài)AC)。
項目施工運行時,項目會計的實時監(jiān)控采用的工具和技術(shù)是掙值管理(EVM),而EVM最早用于美國項目管理協(xié)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縮寫PMI),并成為其獨特的項目管理技術(shù)。
項目會計要進行掙值管理,就要掌握當前按計劃當前應(yīng)該完成多少(Planned Value,縮寫PV,也稱為Budgeted Cost of Work Scheduled, 縮寫B(tài)CWS),當前完成計劃的多少(Earned Value,縮寫EV,也稱為Budgeted Cost of Work Performed, 縮寫B(tài)CWP),實際完成多少(Actul Cost, 縮寫AC,也稱為Actul Cost of Work Performed, 縮寫ACWP)。同時,由于要對項目的整體進行控制,除掌握以上三個參數(shù)外,還要掌握完工預算(BAC),并推算項目完工估算(Estimate at Completion,縮寫EAC)和完工尚需估算(Estimate to Complete, 縮寫ETC), 決定成本和進度績效是否符合原定計劃,以確保監(jiān)控的有效性,確保項目成功。
按美國管理協(xié)會(PMI)公布的掙值管理技術(shù),掙值管理分析方式如下:
1、偏差分析
(1)、成本偏差(Cost Variance, 縮寫CV)=EV-AC,當CV=0,表明成本控制正好;CV>0,表明節(jié)約; CV<0,表明超支。
當項目完成時,CV=BAC-ACC。
(2)、進度偏差(Schedule Variance,縮寫SV)=EV-PV,當SV=0,表明進度控制正好;SV>0,表明提前; SV<0,表明滯后。
項目完成時,CV=0。
2、績效分析
(1)、成本績效指數(shù)(Cost Performance Index, 縮寫CPI)= EV/AC,表明花一元錢完成了相應(yīng)多少錢的工作量。當CPI=1,表明成本控制正好;CPI>1,表明節(jié)約; CPI<1,表明超支。 來源:考試大
(2)、進度績效指數(shù)(Schedule Performance Index, 縮寫SPI)= EV/PV,表明計劃完成1元的工作量而實際完成了多少錢的工作量。當SPI=1,表明進度控制正好;SPI>1,表明提前; SPI<1,表明滯后。
(3)、累加成本績效指數(shù)(Cost Performance Index Cumulation, 縮寫CPIC)CPIC=EVC/ACC, CPIC,用來進行項目完工估算(EAC)。
累計掙值(Earned Value Cumulation,縮寫EVC)
累計實際費用(Actul Cost Cumulation,縮寫ACC)
我國的項目管理正在經(jīng)歷國內(nèi)傳統(tǒng)項目管理理念向國際的跨越。國內(nèi)施工企業(yè)的會計管理目前普遍存在的是兩種管理體系,即財務(wù)會計和管理會計。對于項目會計,目前還沒有形成系統(tǒng),更沒有形成一種標準。但項目會計的管理工具和技術(shù)掙值管理(Earned Value Management,縮寫EVM)則用于項目管理中特別是國外管理模式的項目管理中。
由于財務(wù)會計和管理會計都是以固定的基期報告期進行分析和控制企業(yè)財務(wù)狀況,具有靜態(tài)性,因而對一個以里程碑為依據(jù)的項目來說,兩種體系都達不到實時動態(tài)監(jiān)控的效果,項目會計就是對這兩種體系的彌補。由于資源和成本事先至少分配于工作包(Work Package,WBS的基本單位)一級,因而基本上可以做到針對某個時間點,通過計算與分析,對目前工期和費用做到實時監(jiān)控,對小的偏差分析原因、進行改進,并對大的偏差采取補救措施,提出預警。
項目會計在國內(nèi)外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在國外僅有Project Accounting的提法。它是基于國際流行的項目管理模式下,運用會計體系中的信息,將項目管理特有的工作分解結(jié)構(gòu)(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縮寫WBS)和賬目編碼(Cord of Accounts)結(jié)合起來,使用掙值管理對工期和成本進行分析與預測的一種管理方法。其作用是監(jiān)督(Monitor)與控制(Control),目的是通過對計劃完成的工作、實際掙得的收益、實際的花費進行比較,以確定成本與進度是否與計劃一致,對拖延工期和超支進行即時監(jiān)控與改進,對以后工期、成本、效率進行預測,使項目工作處于可控狀態(tài)。
目前國內(nèi)施工項目對掙值管理的認識大都還停留在理論上,對項目會計還比較陌生。真正在實際工作中把它作為一個管理工具來運用還比較少。
二、施工項目的項目會計管理運行的程式
國際流行的項目管理模式下,對于一個施工項目,投標方據(jù)招標文件,編制自己的項目管理計劃,進行己方的WBS工作;針對此標的項目和WBS,進行至少里程碑級的施工進度編排,按WBS分配好資源(包括利用外部資源的分包),計算最可能的成本,并把WBS和施工進度編制于技術(shù)標書中。當投中標,對施工方來說,項目活動即從投標工作開始,自此直至項目收尾(Close Project),項目正式結(jié)束。
施工方投標過程中,項目會計工作的框架即以WBS和施工進度計劃確立,中標后,施工方的項目會計工作即開始運行。
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針對項目的WBS,根據(jù)施工進度進行實時監(jiān)控,以掙值分析工具進行即時分析和預測,達到即時預警、即時監(jiān)控的目的。這種監(jiān)控一直持續(xù)到項目收尾。
而以此模式運行的業(yè)主,按照與施工方對接的項目會計體系,監(jiān)控項目進度,及時保證材料或設(shè)備到貨,保證投資或融資的資金到位,做到對施工方即時撥付工程款,確保施工方后續(xù)工作健康運行。
三、施工項目的項目會計的建立與運行
前文已經(jīng)提到,施工項目的項目會計的在投標時即建立。項目會計主要采用賬目編碼,對項目工程WBS分解至少到工作包。對工作包進行施工進度編排并進行資源分配、進行時間和費用估算。當施工方中標,則表示W(wǎng)BS和施工進度獲得了認可(除非業(yè)主要求擴大項目范圍邊界,增加新的工作內(nèi)容,或認為施工方WBS不完整,善意要求進行補充,形成新的項目WBS和新的施工進度表)。這種經(jīng)認可的WBS和施工進度表就形成了項目會計監(jiān)控的基準,基準以貨幣化表現(xiàn),整個工程的項目會計成本基準計劃為完工預算(Budget at Completion,縮寫B(tài)AC)。
項目施工運行時,項目會計的實時監(jiān)控采用的工具和技術(shù)是掙值管理(EVM),而EVM最早用于美國項目管理協(xié)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縮寫PMI),并成為其獨特的項目管理技術(shù)。
項目會計要進行掙值管理,就要掌握當前按計劃當前應(yīng)該完成多少(Planned Value,縮寫PV,也稱為Budgeted Cost of Work Scheduled, 縮寫B(tài)CWS),當前完成計劃的多少(Earned Value,縮寫EV,也稱為Budgeted Cost of Work Performed, 縮寫B(tài)CWP),實際完成多少(Actul Cost, 縮寫AC,也稱為Actul Cost of Work Performed, 縮寫ACWP)。同時,由于要對項目的整體進行控制,除掌握以上三個參數(shù)外,還要掌握完工預算(BAC),并推算項目完工估算(Estimate at Completion,縮寫EAC)和完工尚需估算(Estimate to Complete, 縮寫ETC), 決定成本和進度績效是否符合原定計劃,以確保監(jiān)控的有效性,確保項目成功。
按美國管理協(xié)會(PMI)公布的掙值管理技術(shù),掙值管理分析方式如下:
1、偏差分析
(1)、成本偏差(Cost Variance, 縮寫CV)=EV-AC,當CV=0,表明成本控制正好;CV>0,表明節(jié)約; CV<0,表明超支。
當項目完成時,CV=BAC-ACC。
(2)、進度偏差(Schedule Variance,縮寫SV)=EV-PV,當SV=0,表明進度控制正好;SV>0,表明提前; SV<0,表明滯后。
項目完成時,CV=0。
2、績效分析
(1)、成本績效指數(shù)(Cost Performance Index, 縮寫CPI)= EV/AC,表明花一元錢完成了相應(yīng)多少錢的工作量。當CPI=1,表明成本控制正好;CPI>1,表明節(jié)約; CPI<1,表明超支。 來源:考試大
(2)、進度績效指數(shù)(Schedule Performance Index, 縮寫SPI)= EV/PV,表明計劃完成1元的工作量而實際完成了多少錢的工作量。當SPI=1,表明進度控制正好;SPI>1,表明提前; SPI<1,表明滯后。
(3)、累加成本績效指數(shù)(Cost Performance Index Cumulation, 縮寫CPIC)CPIC=EVC/ACC, CPIC,用來進行項目完工估算(EAC)。
累計掙值(Earned Value Cumulation,縮寫EVC)
累計實際費用(Actul Cost Cumulation,縮寫A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