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淺析干混砂漿優(yōu)越性

字號:

一、概述
    沈陽富民斜拉橋工程由主橋、兩岸引橋、兩岸引道及其附屬工程組成,主橋主塔墩為4、5#,邊墩為3、6#墩;兩岸引橋分別為0#墩-2#臺、7#墩-9#臺。
    主橋為折線型雙塔獨柱式單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跨徑為89 242 89m,主梁采用抗風性能很好的近似三角形斷面,單箱三室結構。由頂板、底板、斜腹板、豎腹板、懸臂板及橫隔板組成。箱梁頂梁32.5m,底寬4.0m,沿橋中線縱斷面梁高3.414m,1#塊段布置在主墩中跨側,地段長5.9m,1#塊段布置在主墩邊跨側,塊段長5.2m。梁體砼強度等級為C50。4#、5#兩個主墩的1#、1塊段均在墩旁組拼的托架上對稱進行砼澆筑施工。
    梁體塊段采用縱、橫、豎三向預應力??v向預應力分鋼絞線束及鋼絲束兩類,其中鋼絞線束采用YM自錨式夾片錨及連接器,鋼絲束采用DM鐓頭錨及連接器??v向預應力束主要以在箱梁逐塊段交錯張拉錨固后再用連接器進行接長的方式進行布置,只有部分預應力束在1#、1’#塊段端部或齒板上直接錨固??v向預應力束共分7-Φ15、12-Φ15、15-Φ15鋼絞線束及48Φ5、36Φ5鋼絲束五種類型。橫向預應力束采用5-Φ15鋼絞線、扁錨布置在箱梁頂板。豎向預應力采用32精軋螺紋鋼筋,布置在斜拉索梁端錨固區(qū)。
    4#、5#兩個主墩自1#、1#塊段開始分別設置第一對共4根斜拉索,各墩1#塊段側為2根C1束(PES7-241),1’#塊段側為2根C1’束(PES7-211)。
    由于5#墩為塔梁固結、梁墩分離體系,為平衡主塔及主梁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非對稱荷載,按設計要求,在5#墩主梁1#、1’#地塊下各設一組臨時支點,每組臨時支點由Φ1.1m鋼管砼柱組成,底部支承于承臺上。每組臨時支點順橋向對稱于墩中心14.2m布置,每組臨時鋼管砼柱橫橋向則對稱于橋中線1.75m布置,柱內澆注C50砼。
    二、5#墩鋼管砼臨時支點(即墩旁托架)施工
    (一)構造及安裝方法:
    5#墩鋼管砼臨時支點在墩身南、北側各設置一組,每組支點由外徑Φ1.1m,壁厚δ=12mm鋼管砼柱組成,柱內填充C50級砼,鋼管柱底部與承臺上所設預埋件焊接,柱頂焊接δ=25mm厚鋼板,柱頂鋼板與支點處梁底預埋鋼板間設置2-3層聚四氯乙烯板,以利梁體水平滑動。為增加鋼管砼柱剛度及側向穩(wěn)定,每組支點鋼管柱間需設置上、中部兩道橫向聯結系,每根鋼管柱還需設置上、中部兩道縱向聯結系與墩身預埋件連接。
    (二)結構受力體系轉換
    5#墩主梁0#-2塊段施工完畢,也即1#、1’#塊段施工前,必須先安裝好墩頂抗風支擋并進行支座下板壓漿,當水泥漿試件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及以上后,才可松楔塊落下墩身南、北側主梁施工托架承重貝雷梁,進行1#、1’#塊段底、外模拖拉滑移作業(yè),此時墩頂南、北側型鋼組臨時支撐暫不能拆除。待1#、1’#地段施工完畢,也即1#、1’#塊段完成梁體預應力張拉壓漿后,并在掛設第一對余拉索之前,則可將墩頂南、北側型鋼組臨時支撐拆除,此時上部結構垂直荷載主要作用于墩頂支座上,而不平衡荷載則由南側或北側鋼管砼臨時支點承擔,水平荷載由墩頂布置的抗風支擋承受。
    三、主梁砼澆注
    (一)砼灌注方法
    1、砼灌注前,應對模板、鋼筋、預應力管道、斜拉索預埋管、其他預埋件等位置進行詳細檢查,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并應辦理簽證手續(xù)。
    2、砼入模腹板、底板采用活動式橡膠管直接輸送到灌注點的辦法,為防止砼自由下落與鋼筋、管道碰撞發(fā)生離析,灌注底板砼時,橡膠管穿過頂板“天窗”,“天窗”按梁體每個空腔1-2個布置,頂板則可移動橡膠管較為方便地進行砼灌注。
    3、砼振搗:砼振搗采用內部插入振搗。在灌注底、頂板砼時采用B-50插入式振搗器,在灌注腹板及隔墻時采用B-50及B-30插入式振搗器。
    4、砼灌注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層。底、腹板分層厚度為30cm,頂板結構厚度為16cm-70cm,由于管道密集,縱橫交錯,宜分兩層灌注,以避免管道底部漏振。
    5、灌注作業(yè)必須連續(xù)進行,上下層砼灌注間隔時間宜控制在3h-5h左右。
    6、灌注直腹板及隔墻砼時,砼容許在內模的水平板下冒出,其冒出的砼不要過早鏟除,需待砼穩(wěn)定后再作處理。
    7、澆注斜腹板砼時,因砼流動會使局部斷面超厚應及時加蓋反壓模板,對多余的砼必須鏟除,以免增加梁體塊段重量。
    8、砼振搗是保證砼質量的關鍵工序,操作時要遵守規(guī)定的灌注順序及振搗距離,實行分區(qū)定人負責和檢查,在預應力齒板、斜拉索預埋管處及5#墩墩旁托架頂梁底預埋鋼板處,必須采取可靠措施,確保砼灌注質量。
    9、澆注順序
    順橋向:先塊段端部,后塊段根部接縫處,兩側塊段對稱澆注。
    垂直方向:底板→直腹板、斜腹板→頂板。
    橫橋向:底板中→直腹板、斜腹板→頂板翼緣→頂板中部
    10、砼澆注完畢后應注意
    ①找平底板及斜腹板面的砼,讓內側模板的反壓模板側面暴露出來,并用鐵皮抹子在側下刮出一條縫隙以利于脫模。
    ②縱向波紋管均需進行清孔和通孔檢查,已安裝預應力束的孔道應來回抽動鋼束進行檢查。
    (二)砼養(yǎng)護
    砼的養(yǎng)護用沉井內滲水。底板、斜腹板及頂板砼在收漿后2小時左右即砼初凝后,即鋪塑料布及用編織袋袋裝草墊進行  覆蓋保溫并灑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為防止覆蓋物被風刮跑應采取壓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