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注冊稅務師《稅法》預測試卷(二)-2

字號:

四、計算題(本題型共4題,每小題5分,共計20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每步驟運算得數(shù)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
     1.某化妝品生產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7年1月從國外進口一批散裝化妝品,支付給國外的貨價120萬元、相關稅金10萬元、購貨傭金2萬元、運抵我國海關前的運雜費和保險費18萬元;進口機器設備一套,支付給國外的貨價35萬元、運抵我國海關前的運雜費和保險費5萬元。散裝化妝品和機器設備均驗收入庫。本月內企業(yè)將進口的散裝化妝品的80%生產加工為成套化妝品7800件,對外批發(fā)銷售6000件,取得不含稅銷售額290萬元;向消費者零售800件,取得含稅銷售額51.48萬元。
     (化妝品的進口關稅稅率40%、消費稅稅率30%;機器設備的進口關稅稅率20%。)
     要求:
     (1)計算該企業(yè)在進口環(huán)節(jié)應繳納的消費稅、增值稅。
     (2)計算該企業(yè)國內生產銷售環(huán)節(jié)應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
     2.某產品出口外商投資企業(yè),合同經營期12年。2001年開始生產,當年虧損15萬元;2002年獲利10萬元;2003年獲利40萬元,外商投資者將分得的稅后利潤16萬元再投資于該企業(yè);2004年虧損8萬元;2005年獲利60萬元,外商投資者將分得的稅后利潤20萬元購買另一投資者的股權;2006年獲利50萬元。外商投資者將分得的稅后利潤20萬兀增加本企業(yè)注冊資本。
     要求:請分別計算該企業(yè)2001~2006年每年的應納企業(yè)所得稅和有關年度外商投資者的再投資退稅額(假設地方所得稅6年間均免征,稅率30%)。
     3.某企業(yè)2007年度有關資料如下:
     (1)實收資本比2006年增加100萬元;開立新增賬簿6本。
     (2)與租賃公司簽訂融資租賃合同,合同金額300萬元,年利率5%。
     (3)與甲公司簽訂以貨換貨合同,本企業(yè)的貨物價值350萬元,甲公司的貨物價值352萬元。
     (4)與乙公司簽訂受托加工合同,本企業(yè)提供價值80萬元的原材料和價值15萬元的輔助材料并收加工費20萬元。
     (5)與丙公司簽訂轉讓技術合同,轉讓收入由丙公司按2007~2009年實現(xiàn)利潤的30%支付。
     (6)與貨運公司簽訂運輸合同,載明運輸費用8萬元(其中含裝卸費O.5萬元)。
     (7)與鐵路部門簽訂運輸合同,載明運輸費及保管費共計20萬元。
     (8)與丁公司簽訂銷售合同合同金額500萬元,后因實際執(zhí)行金額為550萬元,故修改了原合同金額。
     要求:逐項計算該企業(yè)2007年應繳納的印花稅。
     4.中國公民王某系某大學教授,2006年10月份收入情況如下:
     (1)在國內專業(yè)雜志上發(fā)表文章兩篇,取得稿酬收入1200元(并拿出400元捐贈給希望工程基金會)和700元:
     (2)在A國某大學講學取得酬金折合人民幣30000元,已按A國稅法規(guī)定繳納個人所得稅折合人民2000元:
     (3)將其擁有的的一套已使用7年的住房出售,轉讓收入220000元,該房產造價120000元,另支付交易費用等相關費用4000元;
     (4)教育儲蓄存款利息收入800元,股息收入10000元;
     (5)為某集團公司翻譯技術資料取得2000元;
     要求:請根據(jù)上述資料分項計算王教授10月份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五、綜合題(本題型共4題,每小題10分,共計30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每步驟運算得數(shù)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
     1.某市區(qū)一酒廠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7年2月份發(fā)生以下經濟業(yè)務:
     (1)銷售瓶裝糧食白酒35噸,含稅單價每噸22230元,全部款項存入銀行。
     (2)銷售散裝糧食白酒3噸,含稅單價每噸4680元,收取包裝物押金2340元,全部款項存入銀行。
     (3)銷售以外購薯類白酒和自產糠麩白酒勾兌的散裝酒6噸,含稅單價每噸2340元,其中外購薯類白酒3噸,含稅價共計4680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全部用于勾兌并銷售,貨款存入銀行。
     (4)用自產瓶裝糧食白酒10噸,等價換取釀酒所用原材料222300元。
     (5)該廠委托另一酒廠為其加工酒精6噸,由委托方提供糧食,發(fā)出材料成本51000元;支付加工費6000元、增值稅102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收回的酒精全部用于連續(xù)生產套裝禮品白酒20噸,含稅單價每噸35100元,當月全部銷售。
     (6)用本廠生產的瓶裝糧食白酒春節(jié)前饋贈他人3噸,發(fā)給本廠職工7噸。(糧食白酒適用消費稅稅率為20%和每斤0.5元,薯類白酒適用消費稅稅率為20%和每斤0.5元,酒精適用消費稅稅率為5%)
     (7)外購薯類白酒20噸,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銷售額160000元,增值稅額27200元。
     根據(jù)以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該酒廠上述第(2)筆業(yè)務應納稅的消費稅;
     (2)該酒廠上述第(3)筆業(yè)務應納的消費稅;
     (3)該酒廠上述第(5)筆業(yè)務中,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4)該酒廠本月份應繳納的消費稅合計;
     (5)該酒廠本月份應繳納的增值稅合計;
     (6)該酒廠本月份應繳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合計。
     2.東北某電信企業(yè)于2006年8月開業(yè),當年獲利15萬元。經稅務機關檢查審核,該企業(yè)2006年生產經營情況如下:
     (1)取得銷售收入950萬元;
     (2)銷售成本250萬元;
     (3)發(fā)生銷售費用70萬元(其中廣告費25萬元,業(yè)務宣傳費5萬元);管理費用80萬元,財務費用50萬元;
     (4)銷售稅金130萬元;
     (5)營業(yè)外收入20萬元,營業(yè)外支出30萬元;
     (6)設備類固定資產賬戶金額500萬元,殘值率3%,折舊年限10年。當年提取折舊33.68萬元:
     (7)實發(fā)工資總額60萬元,并相應按規(guī)定比例計提了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和職工教育經費11.1萬元。(該企業(yè)年均在冊職工80人)
     要求:請計算該企業(yè)2004年度實際應納企業(yè)所得稅多少?
     3.設在西部地區(qū)的某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yè),2001年8月投產,經營期限20年,當年獲利50萬元。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稅收優(yōu)惠政策的執(zhí)行時間從2002年開始計算。2002年虧損10萬元,2003年獲利20萬元,2004年虧損10萬元,2005年獲利40萬元,2006年獲利50萬元。2007年初,企業(yè)核算上年的應納稅所得額為50萬元。后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審核,發(fā)現(xiàn)以下項目需要調整:
     (1)接收捐贈新設備一臺價值20萬元,計入待轉資產價值,并已提取折舊4萬元。
     (2)企業(yè)境內投資取得股息5萬元,已并入應納稅所得額。被投資企業(yè)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與投資方相同。
     (3)2003年到期的應付未付款10萬元,債權人始終沒有要求償還,并且無法與之取得聯(lián)系。
     (4)該企業(yè)與境外關聯(lián)咨詢企業(yè)共同與境內客戶簽訂合同并提供咨詢服務,由該企業(yè)收取咨詢費收入16萬元,從中分得60%,未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5)漏記購買國債取得利息收入4萬元,國庫券轉讓收益2萬元。
     (6)外國投資者從該企業(yè)分得利潤10萬元,匯往境外。
     (提示:預提所得稅稅率10%;該企業(yè)符合西部地區(qū)國家鼓勵類外商投資企業(yè)的標準;免征地方所得稅。)
     要求:
     (1)計算該企業(yè)2001年至2005年應繳納的企業(yè)所得稅。
     (2)逐項說明調整理由,并計算2006年該企業(yè)應補(退)的企業(yè)所得稅。
     (3)計算該企業(yè)2006年應代扣代繳的預提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