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的譯名

字號:

Internet 的中譯名多達十余種,在科技、文教、翻譯、出版等各界造成混亂,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經(jīng)過長期的審議于 1997 年 7 月發(fā)布了正式譯名“因特網(wǎng)”。
     在 Internet 的許多譯名中除音譯名外,所有的意譯名無非在“國際”,“全球”,“電腦”,“計算機”,“資訊”,“交互”,“互聯(lián)”,“網(wǎng)絡”,“網(wǎng)”這些名詞的范圍內(nèi)加以選取和組配,多則9 個漢字,少則3個漢字,但 無論如何選配均有其不足之處。
     internet(inter + net,即 internet network 的簡寫)泛指各種互聯(lián)的計算機網(wǎng)絡,而 Internet 則專指由美國國防部原ARPA 網(wǎng)演變而來的、采用TCP/IP 為協(xié)議的一種互聯(lián)網(wǎng),是許多種互聯(lián)網(wǎng)中的一種。因此,Internet 為專指性的專有名詞,而internet為泛指性的普通名詞。在英語中可用大、小寫字母以區(qū)別 Internet 和internet,但在中文名詞中卻無法將兩者加以區(qū)分,造成混淆。 Inter指“互”,原文本身并無“國際”或“全球”之義:國際性的 (international)計算機網(wǎng)絡有多種,而 Internet, 并非計算機網(wǎng)絡中的國際性計算機網(wǎng)絡?!敖换ァ?、“互聯(lián)”既是Internet 網(wǎng)的特征,也是其他各種類型的交互型計算機網(wǎng)所具有的特征,“交互網(wǎng)”或“互聯(lián)網(wǎng)”并非 Internet 所能專用的名詞。 國外公司及其產(chǎn)品名稱往往不可意譯,例如美國3M 公司的全名為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 如按原義“忠實”地譯出,不但冗長,而且反而令人誤解為該公司當前的主要產(chǎn)品是礦山機械;Motorola原義為“汽車音樂”(英語 Motor + 希臘語rola, 該公司曾以制造汽車收音機而起家);Sprint 原義為 Special Police Radio Inquire Network, Southern Pacific Communications switched long distance service, 以上各公司的名稱如一一按原義譯出,實屬畫蛇添足之舉(當然,在說明有關公司的歷史沿革等情況時又當一論)。此外,日本松下公司的產(chǎn)品商標NATIONAL. 曾按粵語讀音譯為“樂聲”,但卻從未聞譯為“國民”之例,由此可見在許多情況下音譯勝于意譯。
     為此,Internet 的譯名可按 ALONA 網(wǎng),ARPA 網(wǎng),Sprintnet 網(wǎng)等例在中文科技書刊中直接引用英文原名,在必須用中文表達的場合下則采用音譯名。
     Internet 曾有過“英特網(wǎng)”的音譯名,原可繼續(xù)采用,但按照新華社的外國人名、地名音譯標準,in 為“因”,ing 為“英”;此外,不采用“英特網(wǎng)”的另一主要原因是為了避免與英特爾公司(Inter) 的“英特網(wǎng)”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