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識:漢傳佛教

字號:

漢傳佛教又稱漢語經(jīng)典系佛教或漢地佛教,俗稱大乘佛教。漢傳佛教唐代傳入云南。史料記載,唐開元二年(714年),南詔國王盛邏皮遣宰相張建成向唐朝入貢通好,得唐玄宗厚禮相待,并賜給佛像。張建成過成都時學(xué)習(xí)佛經(jīng),回到云南后傳播漢傳佛教佛經(jīng)。傳播地首先在大理蒼山、洱海地區(qū)。南詔中后期,統(tǒng)治者崇拜佛,佛教得以發(fā)展;勸豐佑時建崇圣寺千尋塔。隆舜時,佛教“遍于云南境中,家知戶到,皆以敬佛為首務(wù)”。大理國時期,佛教進(jìn)一步發(fā)展,以致于大理國有“佛國”、“妙香國”之稱。現(xiàn)在,漢傳佛教主要分布在昆明、大理、保山、玉溪、紅河、楚雄、東川、曲靖、臨滄和昭通等地,為部分漢族、白族、納西族、彝族和拉祜族群眾所信仰。
    云南漢傳佛教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留下了大量寺、塔、幢、窟等佛教文物古跡和藝術(shù)瑰寶。在眾多的寺院中,昆明圓通寺、邛竹寺、華亭寺,大理雞足山的祝圣寺和銅瓦殿1983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中國漢地佛教的重點寺院。大理崇圣寺三塔、昆明官渡金剛塔、劍川石鐘山石窟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教繪畫杰作《南詔中興畫卷》、《大理國張勝溫圖卷》堪稱國寶。前者流落海外,后者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云南漢傳佛教有許多帶有地方特色的佛教節(jié)日和廟會,其中最突出的是大理三月街。它起源于對觀音的崇拜,反映了南詔國時期漢地佛教傳入時作為開國護法神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