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的指示詞除了指示代名詞之外, 還有兩個系列∶(1)連體詞和(2)指示副詞。它們在詞義、用法上和指示代名詞有密切關(guān)系, 也是以「こ(近稱)、そ(中稱)、あ(遠稱)、ど(不定稱)」這么四個系列表達。(1)放在體言(名詞、代詞)前面, 用于修飾體言的連體詞∶① 「この、その、あの、どの」(相當漢語的"這個~、那個~、那個~、哪個~")。② 指示事物樣子的「こんな、そんな、あんな、どんな」(相當漢語的"這樣的~、那樣的~、那樣的~、什么樣的~")?!袱长螭省故恰袱长韦瑜Δ省沟目谡Z形。(2)用于修飾用言(有活用變化的動詞、形容詞的總稱)的副詞:① 「こう、そう、ああ、どう」(相當漢語的"這樣、那樣、那樣、怎么樣")。②「こんなに、そんなに、あんなに、どんなに」(相當漢語的"這么、那么、那么、多么")。
下面主要從指示代名詞的角度來看看日語指示詞的用法。
指示代名詞是指示、代替人或事物的語群。日語使用 こ(近稱)、「そ(中稱)、あ(遠稱)、ど(不定稱) 這么四個系列表達, 而相應的漢語只有"這(近稱)、那(遠稱)、哪(不定稱)"這么三個系列。從指示對象來說, 有指代事物的「これ、それ、あれ、どれ」(這個、那個、哪個)和指代場所的「ここ、そこ、あそこ、どこ」(這里、那里、哪里)以及指代方位的「こっち、そっち、あっち、どっち」(這邊、那邊、哪邊)。統(tǒng)稱「こ、そ、あ、ど」系列。
從指示的用法來說, 可以分為"現(xiàn)場指示"和"文脈指示".前者是以說話人眼前的事物為指示對象, 是和空間距離有關(guān)的用法;后者是以談話或文章提出的不在眼前的事物為指示對象, 是和前言后語即文章的脈絡(luò)有關(guān)的用法。由于日語的「ど」系和漢語的"哪"系相當, 所以下面只就日語的「こ、そ、あ」系來看看日語的指示代名詞的用法吧。
在初學階段, 只是學習有關(guān)"現(xiàn)場指示", 即根據(jù)被指示物和談話雙方的物理距離進行指示的用法。以物的指示為例, 「これ」相當漢語的"這個", 是指說話人附近的物?!袱饯臁故侵嘎犜捜烁浇奈? 「あれ」是指既不在說話人也不在聽話人附近的物。如果談話雙方是在同一的地方, 則用「それ」和「あれ」表示被指示的物距離談話雙方遠近的程度。日語的「それ」和「あれ」, 漢語都是用"那個"表達, 日語處理得比較細致。
但是, 在這個表達距離的用法中, 有些具有特殊"心理因素"的事例, 要另行處理。比如, 孫子在給爺爺搔癢時, 孫子問:「ここ?」(是這兒?) 爺爺回答說:「そう、そこそこ?!梗▽? 就是那兒。)此時, 爺爺?shù)纳眢w在心理上距離孫子更近。在醫(yī)院, 大夫問患者哪兒疼痛, 是說:「この辺ですか?!梗ㄊ沁@塊兒嗎?) 患者回答說:「そう、そこです?!梗▽? 就是那兒。)又如, 理發(fā)的時候, 顧客的頭發(fā)在心理上與理發(fā)師更貼近。因此, 當顧客看著鏡子對理發(fā)師說:「そこはもう少し短く…?!梗莾涸偌舳厅c兒。)于是, 理發(fā)師說:「あ、ここですね。このくらいですか?!梗ò? 是這兒吧?剪到這個程度嗎?)顧客回答說:「うん、そのくらい?!梗ㄠ? 就那么個程度。) 以漢語為母語的讀者, 您對上述的譯語大概沒有異議吧?, 因為漢語和日語的表達方式是一致的啊。奇妙吧?語言盡管不同, 思維相通的例子卻不時可以碰到。
關(guān)于文脈的指示, 隨著學習的深入, 常常會碰到。在學習中, 恐怕都體驗過由于找不到文脈指示詞的指示對象, 而不能正確理解文意的困惑。因此, 對于文脈指示的用法, 很值得我們注意和學習。下面就自己浮淺的理解, 稍加整理, 做個介紹。
1.「あ」系指示詞的使用, 是以談話者雙方對于被指示的事物具有共同的了解為前提。否則要用「そ」系指示。例如, ☆學校の庭に1本の木があった。あれ(それ)は松の木だった。〔校園里曾經(jīng)有一棵樹。那棵樹是松樹。〕※日語通過使用「あれ」或「それ」, 不但指示了事物, 而且表明了被指示物是說話人雙方都了解的事物, 或者只是說話人單方面了解的事物。漢語則不能做這種區(qū)分?!袱ⅰ瓜抵甘驹~用于下述這些場合。
①被指示的事物是雙方有共同體驗的事物。
☆A∶五年前、湯沢へ行ったことを覚えていますか。
(五年前, 一塊去膨賣的事, 記得嗎?)
B∶はい、よく覚えています。あの時は本當に楽しかったですね。
(誒, 太記得啦。那時候真是太愉快啦。)
☆(聽到奇怪的聲響, 向同屋的人詢問)あれは何ですか。(那是什么響動。)
☆(對共同生活幾十年的配偶說)あれを持ってきて。(把那個給我拿來。)
②確知被指示的事物經(jīng)自己一提, 對方就能想起來的事物。
☆A∶ところで、あの本もう読みましたか。(那個, 那本書看了嗎?)
B∶ああ、一週間前にお借りした本ですね。半分ぐらい読んだところですが、なかなか面白いですね。(啊, 您說的是一星期前借的那本書吧, 看了大約一半啦, 挺有意思的呀。)
③被指示的是往事的回憶 (自言自語);或者是被問到的自己往昔的體驗。
☆あの時は本當に悲しかったなあ。(那時候可真夠悲痛的呀。)
☆A∶強盜に襲われた時は、どんな気持ちがしましたか。
(遭到強盜襲擊時, 您是什么樣的心境呢?)
B∶あの時は怖くて聲も出ませんでした。(那時候嚇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2.「そ」系指示詞是說話人用客觀、冷靜的語氣敘述事物時使用的, 是用得較廣泛的指示詞。用于下述場合。
①表明指示的是自己不了解的屬于對方的事物;或者指示的是被說話人否定的對方說話的內(nèi)容。
☆A∶《狂人日記》読みましたか。(《狂人日記》看了嗎?)
B∶え、何ですか。それは。(誒, 那是什么書呢?)
☆A∶知らないのですか。魯迅の有名な小説ですよ。
(不知道嗎?是魯迅的有名的小說呦。)
☆A∶お子さん、東大に受かったんですってね。えらいですね。
(令郎, 聽說考上了東京大學, 了不起呀。)
B∶そんなこと。(哪里、哪里。)※連體詞「そんな」是「そのような」(那樣的)的口語形態(tài)。
這里漢語的"哪里、哪里。"的意思是"沒有那樣的事兒。"日語也好, 漢語也好, 都把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謂語"沒有。"省略了。
②對于會話或文章中出現(xiàn)過的事物加以指示時。
☆先週の日曜日に箱根へ行った。その日はたいへんいい天気でした。
(上星期去箱根了。那天天氣太好了。)
☆もし熱が一時間たっても下がらなかったら、その時また電話してください。
(如果過一個小時熱度還不退的話, 那時請再來電話。)
③說話人對于自己了解、而對方不了解的事物, 以客觀、冷靜的語氣指示時。
☆昨日 、王という人に會いました。その人、日本語がうまくできなくて、カメラを買うのに困っていたので、助けてあげました。(昨天碰到一位姓王的, 那個人買照相機, 日語說不好, 挺為難的, 我?guī)椭恕#?BR> 3. 「こ」系指示詞主要用在文章里, 在會話里也多是就某一特定的主題展開討論時使用。用于下述場合。
①在文章或?qū)υ捴? 對于前面已經(jīng)敘述過的事物進行指示時, 通常是用「そ」系指示詞, 但是, 當說話人想引起對方的注意時, 有意識地使用具有指示"身邊事物"的強烈色彩的 「こ」系指示詞, 使不在身邊的事物浮現(xiàn)在眼前, 從而產(chǎn)生一種栩栩如生的效果。
☆私には酒好(さけずき)という変わった名前の友人がいる。この人は名前とは逆に一滴も酒が飲めない。(我有一位姓酒好的怪姓的朋友。這個人嘛, 和姓氏相反, 一滴酒也不喝。)
②強調(diào)以自己的立場、觀點觀察事物。
☆これからの人生を如何に生きたらいいか、これが私にとって、もっとも重大なことだ。(今后的人生之路, 怎么走才好, 這對我來說才是更為重大的事情。)
③在文脈中, 后行指示只能使用こ 系指示詞。因為, 尚未說出來的話只有說話人才知道。,
☆このこと誰にも話さないというなら、教えてあげてもいいけど。
(這件事兒你對誰也不說的話, 告訴你也行。)
☆A∶こういう話聞いたことがある?(這樣的事兒, 聽說過嗎?)
※「こういう =「このような」
B∶どういう話だい?(什么事兒呢?) ※「どういう」=「どのような」
☆こう伝え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就這么給轉(zhuǎn)達一下, 好嗎?)
※這是A委托B向另一個人捎個口信, 在口信兒的內(nèi)容說出之前囑咐B說的話, 這里使用「こう」(副詞)(=「このように」;如果口信兒已經(jīng)向B說出再囑咐的話, 日語是說:「そう伝え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梗ň湍敲唇o傳達一下, 好嗎?)這時就該使用 そう (= そのように))了。
※在轉(zhuǎn)達別人發(fā)言的內(nèi)容時, 一般是說:「田中さんがそう言いました。」(田中先生是那么說的。)但是, 也可以說:「田中さんがこう言いました?!梗ㄌ镏邢壬沁@么說的。)這是表示說話人對于轉(zhuǎn)達的內(nèi)容仍然在關(guān)切, 覺得還沒有轉(zhuǎn)達得徹底。
下面主要從指示代名詞的角度來看看日語指示詞的用法。
指示代名詞是指示、代替人或事物的語群。日語使用 こ(近稱)、「そ(中稱)、あ(遠稱)、ど(不定稱) 這么四個系列表達, 而相應的漢語只有"這(近稱)、那(遠稱)、哪(不定稱)"這么三個系列。從指示對象來說, 有指代事物的「これ、それ、あれ、どれ」(這個、那個、哪個)和指代場所的「ここ、そこ、あそこ、どこ」(這里、那里、哪里)以及指代方位的「こっち、そっち、あっち、どっち」(這邊、那邊、哪邊)。統(tǒng)稱「こ、そ、あ、ど」系列。
從指示的用法來說, 可以分為"現(xiàn)場指示"和"文脈指示".前者是以說話人眼前的事物為指示對象, 是和空間距離有關(guān)的用法;后者是以談話或文章提出的不在眼前的事物為指示對象, 是和前言后語即文章的脈絡(luò)有關(guān)的用法。由于日語的「ど」系和漢語的"哪"系相當, 所以下面只就日語的「こ、そ、あ」系來看看日語的指示代名詞的用法吧。
在初學階段, 只是學習有關(guān)"現(xiàn)場指示", 即根據(jù)被指示物和談話雙方的物理距離進行指示的用法。以物的指示為例, 「これ」相當漢語的"這個", 是指說話人附近的物?!袱饯臁故侵嘎犜捜烁浇奈? 「あれ」是指既不在說話人也不在聽話人附近的物。如果談話雙方是在同一的地方, 則用「それ」和「あれ」表示被指示的物距離談話雙方遠近的程度。日語的「それ」和「あれ」, 漢語都是用"那個"表達, 日語處理得比較細致。
但是, 在這個表達距離的用法中, 有些具有特殊"心理因素"的事例, 要另行處理。比如, 孫子在給爺爺搔癢時, 孫子問:「ここ?」(是這兒?) 爺爺回答說:「そう、そこそこ?!梗▽? 就是那兒。)此時, 爺爺?shù)纳眢w在心理上距離孫子更近。在醫(yī)院, 大夫問患者哪兒疼痛, 是說:「この辺ですか?!梗ㄊ沁@塊兒嗎?) 患者回答說:「そう、そこです?!梗▽? 就是那兒。)又如, 理發(fā)的時候, 顧客的頭發(fā)在心理上與理發(fā)師更貼近。因此, 當顧客看著鏡子對理發(fā)師說:「そこはもう少し短く…?!梗莾涸偌舳厅c兒。)于是, 理發(fā)師說:「あ、ここですね。このくらいですか?!梗ò? 是這兒吧?剪到這個程度嗎?)顧客回答說:「うん、そのくらい?!梗ㄠ? 就那么個程度。) 以漢語為母語的讀者, 您對上述的譯語大概沒有異議吧?, 因為漢語和日語的表達方式是一致的啊。奇妙吧?語言盡管不同, 思維相通的例子卻不時可以碰到。
關(guān)于文脈的指示, 隨著學習的深入, 常常會碰到。在學習中, 恐怕都體驗過由于找不到文脈指示詞的指示對象, 而不能正確理解文意的困惑。因此, 對于文脈指示的用法, 很值得我們注意和學習。下面就自己浮淺的理解, 稍加整理, 做個介紹。
1.「あ」系指示詞的使用, 是以談話者雙方對于被指示的事物具有共同的了解為前提。否則要用「そ」系指示。例如, ☆學校の庭に1本の木があった。あれ(それ)は松の木だった。〔校園里曾經(jīng)有一棵樹。那棵樹是松樹。〕※日語通過使用「あれ」或「それ」, 不但指示了事物, 而且表明了被指示物是說話人雙方都了解的事物, 或者只是說話人單方面了解的事物。漢語則不能做這種區(qū)分?!袱ⅰ瓜抵甘驹~用于下述這些場合。
①被指示的事物是雙方有共同體驗的事物。
☆A∶五年前、湯沢へ行ったことを覚えていますか。
(五年前, 一塊去膨賣的事, 記得嗎?)
B∶はい、よく覚えています。あの時は本當に楽しかったですね。
(誒, 太記得啦。那時候真是太愉快啦。)
☆(聽到奇怪的聲響, 向同屋的人詢問)あれは何ですか。(那是什么響動。)
☆(對共同生活幾十年的配偶說)あれを持ってきて。(把那個給我拿來。)
②確知被指示的事物經(jīng)自己一提, 對方就能想起來的事物。
☆A∶ところで、あの本もう読みましたか。(那個, 那本書看了嗎?)
B∶ああ、一週間前にお借りした本ですね。半分ぐらい読んだところですが、なかなか面白いですね。(啊, 您說的是一星期前借的那本書吧, 看了大約一半啦, 挺有意思的呀。)
③被指示的是往事的回憶 (自言自語);或者是被問到的自己往昔的體驗。
☆あの時は本當に悲しかったなあ。(那時候可真夠悲痛的呀。)
☆A∶強盜に襲われた時は、どんな気持ちがしましたか。
(遭到強盜襲擊時, 您是什么樣的心境呢?)
B∶あの時は怖くて聲も出ませんでした。(那時候嚇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2.「そ」系指示詞是說話人用客觀、冷靜的語氣敘述事物時使用的, 是用得較廣泛的指示詞。用于下述場合。
①表明指示的是自己不了解的屬于對方的事物;或者指示的是被說話人否定的對方說話的內(nèi)容。
☆A∶《狂人日記》読みましたか。(《狂人日記》看了嗎?)
B∶え、何ですか。それは。(誒, 那是什么書呢?)
☆A∶知らないのですか。魯迅の有名な小説ですよ。
(不知道嗎?是魯迅的有名的小說呦。)
☆A∶お子さん、東大に受かったんですってね。えらいですね。
(令郎, 聽說考上了東京大學, 了不起呀。)
B∶そんなこと。(哪里、哪里。)※連體詞「そんな」是「そのような」(那樣的)的口語形態(tài)。
這里漢語的"哪里、哪里。"的意思是"沒有那樣的事兒。"日語也好, 漢語也好, 都把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謂語"沒有。"省略了。
②對于會話或文章中出現(xiàn)過的事物加以指示時。
☆先週の日曜日に箱根へ行った。その日はたいへんいい天気でした。
(上星期去箱根了。那天天氣太好了。)
☆もし熱が一時間たっても下がらなかったら、その時また電話してください。
(如果過一個小時熱度還不退的話, 那時請再來電話。)
③說話人對于自己了解、而對方不了解的事物, 以客觀、冷靜的語氣指示時。
☆昨日 、王という人に會いました。その人、日本語がうまくできなくて、カメラを買うのに困っていたので、助けてあげました。(昨天碰到一位姓王的, 那個人買照相機, 日語說不好, 挺為難的, 我?guī)椭恕#?BR> 3. 「こ」系指示詞主要用在文章里, 在會話里也多是就某一特定的主題展開討論時使用。用于下述場合。
①在文章或?qū)υ捴? 對于前面已經(jīng)敘述過的事物進行指示時, 通常是用「そ」系指示詞, 但是, 當說話人想引起對方的注意時, 有意識地使用具有指示"身邊事物"的強烈色彩的 「こ」系指示詞, 使不在身邊的事物浮現(xiàn)在眼前, 從而產(chǎn)生一種栩栩如生的效果。
☆私には酒好(さけずき)という変わった名前の友人がいる。この人は名前とは逆に一滴も酒が飲めない。(我有一位姓酒好的怪姓的朋友。這個人嘛, 和姓氏相反, 一滴酒也不喝。)
②強調(diào)以自己的立場、觀點觀察事物。
☆これからの人生を如何に生きたらいいか、これが私にとって、もっとも重大なことだ。(今后的人生之路, 怎么走才好, 這對我來說才是更為重大的事情。)
③在文脈中, 后行指示只能使用こ 系指示詞。因為, 尚未說出來的話只有說話人才知道。,
☆このこと誰にも話さないというなら、教えてあげてもいいけど。
(這件事兒你對誰也不說的話, 告訴你也行。)
☆A∶こういう話聞いたことがある?(這樣的事兒, 聽說過嗎?)
※「こういう =「このような」
B∶どういう話だい?(什么事兒呢?) ※「どういう」=「どのような」
☆こう伝え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就這么給轉(zhuǎn)達一下, 好嗎?)
※這是A委托B向另一個人捎個口信, 在口信兒的內(nèi)容說出之前囑咐B說的話, 這里使用「こう」(副詞)(=「このように」;如果口信兒已經(jīng)向B說出再囑咐的話, 日語是說:「そう伝え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梗ň湍敲唇o傳達一下, 好嗎?)這時就該使用 そう (= そのように))了。
※在轉(zhuǎn)達別人發(fā)言的內(nèi)容時, 一般是說:「田中さんがそう言いました。」(田中先生是那么說的。)但是, 也可以說:「田中さんがこう言いました?!梗ㄌ镏邢壬沁@么說的。)這是表示說話人對于轉(zhuǎn)達的內(nèi)容仍然在關(guān)切, 覺得還沒有轉(zhuǎn)達得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