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網(wǎng)工筆試考前練習(5)

字號:

一般來說,>Cache 的功能>(1)。某> 32 位計算機的> cache 容量為> 16KB,>cache 塊的大小為> 16B,若主存與> cache 的地址映射采用直接映射方式,則主存地址為> 1234E8F8(十六進制)的單元裝入的> cache 地址為>(2)。在下列> cache 替換算法中,平均命中率的是>(3)。
    (1)A.全部由軟件實現(xiàn)>
    B.全部由硬件實現(xiàn)
    C.由硬件和軟件相結合實現(xiàn)
    D.有的計算機由硬件實現(xiàn),有的計算機由軟件實現(xiàn)
    (2)A. 00 0100 0100 1101 (二進制>)
    B. 01 0010 0011 0100 (二進制>)
    C. 10 1000 1111 1000 (二進制>)
    D. 11 0100 1110 1000 (二進制>)
    (3)A.先入后出(FILO)算法>
    B.隨機替換(RAND)算法
    C.先入先出(FIFO)算法>
    D.近期最少使用(LRU)算法
    ●設某流水線計算機主存的讀>/寫時間為> lOOns,有一個指令和數(shù)據(jù)合一的> cache,已知該> cache 的讀>/寫時間為> lOns,取指令的命中率為> 98%,取數(shù)的命中率為> 95%。在執(zhí)行某類程序時,約有> 1/5 指令需要存>/取一個操作數(shù)。假設指令流水線在任何時候都不阻塞,則設置> cache 后,每條指令的平均訪存時間約為>(4)。
    (4)A.12 ns
    B. 15 ns
    C.18 ns
    D.120 ns
    ●相聯(lián)存儲器的訪問方式是>(5)。
    (5)A.先入先出訪問>
    B.按地址訪問>
    C.按內(nèi)容訪問>
    D.先入后出訪問
    ●假設一個有> 3 個盤片的硬盤,共有> 4 個記錄面,轉速為> 7200 轉>/分,盤面有效記錄區(qū)域的外直徑為> 30cm,內(nèi)直徑為> lOcm,記錄位密度為> 250位>/mm,磁道密度為> 8道>/mm,每磁道分>16個扇區(qū),每扇區(qū)> 512字節(jié),則該硬盤的非格式化容量和格式化容量約為>(6),數(shù)據(jù)傳輸率約為>(7)若一個文件超出一個磁道容量,剩下的部分>(8)。
    (6) A.120MB和>1OOMB
    B.30MB和>25MB
    C. 60MB和>50MB
    D.22.5MB 和> 25MB
    (7) A.2356KB/s
    B.3534KB/s
    C.7069KB/s
    D.1178KB/s
    (8) A.存于同一盤面的其它編號的磁道上>
    B.存于其它盤面的同一編號的磁道上
    C.存于其它盤面的其它編號的磁道上
    D.存放位置隨機
    答案:(1)B(2) C (3)D (4)B(5) C (6) B (7)A (8)B
    說明:
    (2):>Cache塊號占>10位地址,塊內(nèi)>4位地址共占>14位地址。直接映象為內(nèi)存低位部分的>14位地址。即:>E8F8=1110 1000 1111 1000 塊號>10位> 塊內(nèi)地址>
    用直接映象法,裝入>Cache的塊號為>10 1000 1111,主存地址為> 1234E8F8(十六進制)的單元裝入的> cache 地址為:>10 1000 1111 1000。
    (4):取指令平均時間:>10*0.98+100*(1-0.98)=11.8ns
    取數(shù)據(jù)平均時間:>10*0.95*0.2+100*(1-0.95)*0.2=2.9ns;提示:有>20%的指令在取完指令后還要取數(shù)據(jù)。
    取指令和取數(shù)據(jù)(指令執(zhí)行)平均時間>T:>T=11.8ns+2.9ns=14.7ns
    (6)格式化容量:>{512B*16*[8*(150mm-50mm)>*4>]>/220=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