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06年高考命題形式多種多樣,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局面,看圖作文、材料作文、命題作文等各領風騷的話,那么,2007年高考作文則更顯得“萬紫千紅”,創(chuàng)意迭出。話題作文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則徹底被打破。那么,2008年的命題情況又會怎么樣呢?依據(jù)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的發(fā)展趨勢,特別是2007年高考作文命題情況對2008年的命題趨勢思考如下:
一.多種命題樣式并存,命題作文、題意作文看好
2007年,作文命題樣式的多樣性充分顯示出,作文命題不再胃口單一,而是異彩紛呈。話題作文、命題作文、材料作文、題意作文、看圖作文等等,幾乎所有的命題樣式全都登臺。這就意味著,不能再用單打一的應試方式來應對高考作文,而應該全面撒網(wǎng),綜合訓練,以寫作素質的全面提高作為復習應考的不二法寶,克服投機心態(tài),以“素質提高”之不變,來應對命題樣式之萬變。
盡管話題作文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但話題作文仍然有相當令人關注的市場,它畢竟在某個層面上來講是一種比較符合高考考查方向和意圖的命題樣式,如,2007年浙江、上海、山東等省市仍然采用話題作文的命題樣式,因而,2008年絕不會完全消失,估計仍有少數(shù)高考卷會繼續(xù)采用話題作文的題型。只提供話題和既提供話題又提供話題材料兩種命題樣式都有可能出現(xiàn)。看圖作文可能會東山再起,從考查的效度和信度的角度來說,依然具有較大的魅力。2007年全國卷Ⅰ的《摔了一跤》 ,即可顯露端倪。這種命題樣式仍然不可忽視。
在吸納了話題作文的優(yōu)點之后的命題作文,靈活性更強,可操作性更大,被青睞的程度在逐步被提高。它不同于以往命題作文的是,在題目的確定方面,命題的立意趨向和選材范圍能使考生有較大的可操作空間,更便于考生展示特長和個性。近兩年高考中這種命題樣式出現(xiàn)的頻率逐步提高,2007年命題作文達九個之多,所占比例大,因此,必須用新觀點來看待并重視“老”命題樣式,必須作為迎考訓練的重頭戲來看待。
題意作文,又稱“新材料作文”,是糅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于一體的一個新的變種,只是提供材料,沒有把話題明確出來,如,2007年全國卷Ⅱ的關于“幫助” 的材料作文就與話題作文極盡可能地進行了融合。這種命題樣式,近兩年出現(xiàn)的頻率也比較高,如,2006年的全國卷Ⅰ、全國卷Ⅱ、山東卷、湖北卷等,2007年的全國卷Ⅱ、北京卷、湖北卷、海南寧夏卷等。因而,要把對題意作文命題樣式的關注程度提高到新的層次上來認識。
二.命題內(nèi)容關注現(xiàn)實,貼近學生生活體驗。
2008年高考作文的命題走向,將在近幾年越來越注重現(xiàn)實生活,注重人文精神,注重個人體驗的基礎上,向現(xiàn)代化方向邁進。從命題的內(nèi)容上來說,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高度重視現(xiàn)代人的生活,現(xiàn)代人的理念,現(xiàn)代人的精神追求,雖然不直接涉及重大的社會現(xiàn)實主題,但總是以這樣那樣的方式給予曲折的體現(xiàn)。如,2007年海南、寧夏卷 《論科學家的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 湖南卷 《詩意地生活》等都從不同的方面映射出人們對現(xiàn)代生活的期望和追求。2008年,這種傾向性仍將會延續(xù),并有更科學、更得體的發(fā)展。從命題形式上來說,越來越適應現(xiàn)代人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不再拘泥于某種固有的樣式,而是靈活多變,盡量地符合現(xiàn)代人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需要。從類型上說,各種不同命題形式的展現(xiàn),充分說明了命題人對于考生的個性的尊重;從具體要求上來說,越來越注入了較多的現(xiàn)代精神。如2007年四川卷 《一步與一生》: 以“一步與一生”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文體自選。②不少于800字。表現(xiàn)出非常明顯的開放性、自主性色彩,給學生以較大地展示空間,規(guī)范性與自主性高度協(xié)調地統(tǒng)一在一起。2008年,開放性、自主性將更充分,規(guī)范性、科學性將更突出。
從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的發(fā)展趨勢看,2008年高考作文命題,題目的內(nèi)涵將更加貼近生活,更加強調學生的生活體驗,將更加尊重高中生認知發(fā)展的實際。取材將進一步表現(xiàn)出尊重中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認知狀況的特點。如,2007年重慶卷 《酸甜苦辣說高考》,江西卷 的《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 ,直接針對學生的臨界體驗,人人都有切身感受,人人都能有話可說。
對高中生來說,體驗可以理解為親身經(jīng)歷、外在感知、自我認識、理性思辨等諸多方面,寫作意義上的體驗實際上包括了觀察、認識、理解、分析、感悟、想象等諸方面。因此,圍繞高中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將納入命題取材的范圍。如果把整個寫作內(nèi)容作全面整合的話,不外乎人、自然、社會三個縱切面。這三個層面又交織滲透成人、情、事、理四個緯度。經(jīng)緯交織點就是“人”。這是由寫作的特性決定的,“文學即人學”,這是自古以來形成的共識。因此,回歸人本的實質是尊重學生寫作的主體地位,以便提供給他們更廣泛的自由發(fā)揮空間。命題者會盡可能地站在考生的立場上去命題,讓考生覺得自己就是自我“言說”、自我認識、自我思考,自我交流的主體,從而激發(fā)他們寫作的能動性和積極性。
三.突出新課標理念,凸顯人文精神
新課程理念已深入人心,2008年的高考作文命題將會更多的更深刻的體現(xiàn),特別是實行新課改的省市,作文命題方面將使新課程理念有更深入的滲透。
2007年的十八套高考試卷的作文命題,比較充分地體現(xiàn)出了新課程理念。2008年,將在較為成熟的層面上將新課程的理念進行深入開掘和拓展。新課程標準要求引導學生“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guī)劃人生”,培養(yǎng)探究、發(fā)現(xiàn)精神,“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因此,考生應適當將關注目標指向寫作的本質,在關注和貼近自己生活的基礎上,養(yǎng)成“關注社會、關注人生、感悟生活”的習慣,注意觀察、發(fā)掘、思考生活,注重探究、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深刻思考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習慣,學會“考慮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負責的態(tài)度陳述自己的看法,表達真情實感”。
新課標強調人文精神,倡導“做人與作文相結合”的理念,強調回歸人本,回歸生活。這里所說的人文是指思想文化方面的積累與積淀,主要是指人的道德修養(yǎng)。滲透人文體驗的目的是檢驗考生關注社會和人文互動的能力。人文體驗有時可以直接通過話題體現(xiàn),如2007年湖南卷 《詩意地生活》、 四川卷 《一步與一生》、 北京卷根據(jù)詩句“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的意境自由命題作文等,在 素材、語言、立意等方面無不滲透著人文體驗。有時,是間接地體現(xiàn)在命題素材及寫作要求當中。在“發(fā)展等級”中強調了“有啟迪性、有哲理、有深度”,這實際上就是人文的具體表現(xiàn)。人文體驗的另一層意義是能夠對社會現(xiàn)實進行人文性的思考,從而獲得對社會現(xiàn)實的個性化理解,這往往體現(xiàn)在作文命題所具有的多角度的立意因素上。
四.注重審美能力,命意富有詩意
近幾年,高考逐步擺脫了價值取向單一、立意方向單調的道德說教性的命題窠臼,愈來愈重視對考生審美體驗和審美鑒賞能力的考查。命題方面,表現(xiàn)出明顯的詩意化傾向,如,2007年,江蘇卷的《懷想天空》,湖南卷的《詩意地生活》,安徽卷的《提籃春光看媽媽》,江西卷的《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等,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顯示出向高層次的精神內(nèi)涵和表達能力進行滲透性考查的趨勢。
五.命題視野逐步擴大,命題要求具體細化
為避免考題被猜中,高考作文命題必須做到兩點:一是盡量不直指當年的政治熱點,二是盡量避免與近幾年的作文命題相近或相同。為此,高考作文命題的視野必然會不斷拓展。從內(nèi)容上說,2008年的高考作文命題將會繼續(xù)拓寬范圍,從要求上說,將力避前幾年話題作文容易宿構的弊端,條件限制將進一步細化,進一步具體化。但是, 要求的細化、具體,并不是束縛考生的手腳,而是為了提供一個能進行公平公正評價的規(guī)范。
希望以上一些預測能為考生提供一點有價值的參考。
一.多種命題樣式并存,命題作文、題意作文看好
2007年,作文命題樣式的多樣性充分顯示出,作文命題不再胃口單一,而是異彩紛呈。話題作文、命題作文、材料作文、題意作文、看圖作文等等,幾乎所有的命題樣式全都登臺。這就意味著,不能再用單打一的應試方式來應對高考作文,而應該全面撒網(wǎng),綜合訓練,以寫作素質的全面提高作為復習應考的不二法寶,克服投機心態(tài),以“素質提高”之不變,來應對命題樣式之萬變。
盡管話題作文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但話題作文仍然有相當令人關注的市場,它畢竟在某個層面上來講是一種比較符合高考考查方向和意圖的命題樣式,如,2007年浙江、上海、山東等省市仍然采用話題作文的命題樣式,因而,2008年絕不會完全消失,估計仍有少數(shù)高考卷會繼續(xù)采用話題作文的題型。只提供話題和既提供話題又提供話題材料兩種命題樣式都有可能出現(xiàn)。看圖作文可能會東山再起,從考查的效度和信度的角度來說,依然具有較大的魅力。2007年全國卷Ⅰ的《摔了一跤》 ,即可顯露端倪。這種命題樣式仍然不可忽視。
在吸納了話題作文的優(yōu)點之后的命題作文,靈活性更強,可操作性更大,被青睞的程度在逐步被提高。它不同于以往命題作文的是,在題目的確定方面,命題的立意趨向和選材范圍能使考生有較大的可操作空間,更便于考生展示特長和個性。近兩年高考中這種命題樣式出現(xiàn)的頻率逐步提高,2007年命題作文達九個之多,所占比例大,因此,必須用新觀點來看待并重視“老”命題樣式,必須作為迎考訓練的重頭戲來看待。
題意作文,又稱“新材料作文”,是糅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于一體的一個新的變種,只是提供材料,沒有把話題明確出來,如,2007年全國卷Ⅱ的關于“幫助” 的材料作文就與話題作文極盡可能地進行了融合。這種命題樣式,近兩年出現(xiàn)的頻率也比較高,如,2006年的全國卷Ⅰ、全國卷Ⅱ、山東卷、湖北卷等,2007年的全國卷Ⅱ、北京卷、湖北卷、海南寧夏卷等。因而,要把對題意作文命題樣式的關注程度提高到新的層次上來認識。
二.命題內(nèi)容關注現(xiàn)實,貼近學生生活體驗。
2008年高考作文的命題走向,將在近幾年越來越注重現(xiàn)實生活,注重人文精神,注重個人體驗的基礎上,向現(xiàn)代化方向邁進。從命題的內(nèi)容上來說,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高度重視現(xiàn)代人的生活,現(xiàn)代人的理念,現(xiàn)代人的精神追求,雖然不直接涉及重大的社會現(xiàn)實主題,但總是以這樣那樣的方式給予曲折的體現(xiàn)。如,2007年海南、寧夏卷 《論科學家的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 湖南卷 《詩意地生活》等都從不同的方面映射出人們對現(xiàn)代生活的期望和追求。2008年,這種傾向性仍將會延續(xù),并有更科學、更得體的發(fā)展。從命題形式上來說,越來越適應現(xiàn)代人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不再拘泥于某種固有的樣式,而是靈活多變,盡量地符合現(xiàn)代人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需要。從類型上說,各種不同命題形式的展現(xiàn),充分說明了命題人對于考生的個性的尊重;從具體要求上來說,越來越注入了較多的現(xiàn)代精神。如2007年四川卷 《一步與一生》: 以“一步與一生”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文體自選。②不少于800字。表現(xiàn)出非常明顯的開放性、自主性色彩,給學生以較大地展示空間,規(guī)范性與自主性高度協(xié)調地統(tǒng)一在一起。2008年,開放性、自主性將更充分,規(guī)范性、科學性將更突出。
從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的發(fā)展趨勢看,2008年高考作文命題,題目的內(nèi)涵將更加貼近生活,更加強調學生的生活體驗,將更加尊重高中生認知發(fā)展的實際。取材將進一步表現(xiàn)出尊重中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認知狀況的特點。如,2007年重慶卷 《酸甜苦辣說高考》,江西卷 的《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 ,直接針對學生的臨界體驗,人人都有切身感受,人人都能有話可說。
對高中生來說,體驗可以理解為親身經(jīng)歷、外在感知、自我認識、理性思辨等諸多方面,寫作意義上的體驗實際上包括了觀察、認識、理解、分析、感悟、想象等諸方面。因此,圍繞高中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將納入命題取材的范圍。如果把整個寫作內(nèi)容作全面整合的話,不外乎人、自然、社會三個縱切面。這三個層面又交織滲透成人、情、事、理四個緯度。經(jīng)緯交織點就是“人”。這是由寫作的特性決定的,“文學即人學”,這是自古以來形成的共識。因此,回歸人本的實質是尊重學生寫作的主體地位,以便提供給他們更廣泛的自由發(fā)揮空間。命題者會盡可能地站在考生的立場上去命題,讓考生覺得自己就是自我“言說”、自我認識、自我思考,自我交流的主體,從而激發(fā)他們寫作的能動性和積極性。
三.突出新課標理念,凸顯人文精神
新課程理念已深入人心,2008年的高考作文命題將會更多的更深刻的體現(xiàn),特別是實行新課改的省市,作文命題方面將使新課程理念有更深入的滲透。
2007年的十八套高考試卷的作文命題,比較充分地體現(xiàn)出了新課程理念。2008年,將在較為成熟的層面上將新課程的理念進行深入開掘和拓展。新課程標準要求引導學生“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guī)劃人生”,培養(yǎng)探究、發(fā)現(xiàn)精神,“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因此,考生應適當將關注目標指向寫作的本質,在關注和貼近自己生活的基礎上,養(yǎng)成“關注社會、關注人生、感悟生活”的習慣,注意觀察、發(fā)掘、思考生活,注重探究、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深刻思考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習慣,學會“考慮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負責的態(tài)度陳述自己的看法,表達真情實感”。
新課標強調人文精神,倡導“做人與作文相結合”的理念,強調回歸人本,回歸生活。這里所說的人文是指思想文化方面的積累與積淀,主要是指人的道德修養(yǎng)。滲透人文體驗的目的是檢驗考生關注社會和人文互動的能力。人文體驗有時可以直接通過話題體現(xiàn),如2007年湖南卷 《詩意地生活》、 四川卷 《一步與一生》、 北京卷根據(jù)詩句“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的意境自由命題作文等,在 素材、語言、立意等方面無不滲透著人文體驗。有時,是間接地體現(xiàn)在命題素材及寫作要求當中。在“發(fā)展等級”中強調了“有啟迪性、有哲理、有深度”,這實際上就是人文的具體表現(xiàn)。人文體驗的另一層意義是能夠對社會現(xiàn)實進行人文性的思考,從而獲得對社會現(xiàn)實的個性化理解,這往往體現(xiàn)在作文命題所具有的多角度的立意因素上。
四.注重審美能力,命意富有詩意
近幾年,高考逐步擺脫了價值取向單一、立意方向單調的道德說教性的命題窠臼,愈來愈重視對考生審美體驗和審美鑒賞能力的考查。命題方面,表現(xiàn)出明顯的詩意化傾向,如,2007年,江蘇卷的《懷想天空》,湖南卷的《詩意地生活》,安徽卷的《提籃春光看媽媽》,江西卷的《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等,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顯示出向高層次的精神內(nèi)涵和表達能力進行滲透性考查的趨勢。
五.命題視野逐步擴大,命題要求具體細化
為避免考題被猜中,高考作文命題必須做到兩點:一是盡量不直指當年的政治熱點,二是盡量避免與近幾年的作文命題相近或相同。為此,高考作文命題的視野必然會不斷拓展。從內(nèi)容上說,2008年的高考作文命題將會繼續(xù)拓寬范圍,從要求上說,將力避前幾年話題作文容易宿構的弊端,條件限制將進一步細化,進一步具體化。但是, 要求的細化、具體,并不是束縛考生的手腳,而是為了提供一個能進行公平公正評價的規(guī)范。
希望以上一些預測能為考生提供一點有價值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