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的小留學生們:亮出我的年輕護照

字號:

我在想到哪一天才會真正學習長大/我知道我的道路不會只有單行道開滿鮮花/我不怕任何風雨只會讓我更加瀟灑/亮出我的年輕護照/可不可以不再偽裝/如果熱情就要爆發(fā)/亮出我的年輕護照/就要離開我溫暖的家/黎明之前不再說話/看到陽光就要出發(fā)/心一直飛/飛向那海角天涯國外的生活,有這么一群人,同齡人在父母旁邊撒嬌的年紀,他們已經(jīng)背上行囊離開家,一個人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遠渡重洋到一個完全未知的國家,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整理開辟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踏上異鄉(xiāng)的土地那一刻,他們還是孩子的年紀,但是就要獨自承擔課業(yè)的負重,生活的壓力,還沒來得及開始起步就要迅速成長,和大人一樣思考和生存。
    他們就是很多人口中的“小留學生”,去年有部同名影視作品正是以他們?yōu)樵芜M行創(chuàng)作拍攝完成。
    他們是那么讓人沒有辦法給出確切定義的一個特殊族群。相對于大部分都還掙扎在貧困線上的移民,小留學生似乎是奢侈、浮華、懶惰的代名詞;他們開新的豪華跑車、買的衣服手袋、出入高級餐廳、住高檔的CONDO;他們不需要辛苦的打工就有數(shù)目不菲的巨額零用錢,他們居然自己開設(shè)論壇公開比誰的衣服多,誰的名車多;他們駕車出去旅行每天好像都是假日。國外生活如同一個光怪陸離的秀場,在重重誘惑面前,有些人沉浸流連行程,卻忘記了本來的目的地。
    很多時候,蘋果上面一個小小的蟲洞卻可以讓人對整個的紅彤圓潤視而不見。在我們對“小留學生”嘆息反感的時候,卻沒有看到,那只是一個非常小的群體,大批的他們那么年輕激昂、那么努力向上、那么風華正茂地用自己的青春在這片天空上書寫自己的故事。他們那么痛快地揮灑汗水;他們無所畏懼,永遠往前沖;他們早早地告別了少年時代的輕狂任性,他們收斂自己的鋒芒和棱角;他們在很重的課業(yè)壓力和生活壓力之間奮力斗爭著;他們在后廚幫忙、送餐、賣東西、打掃,付出和別人一樣的體力卻只能拿到很少的一點點CASH;他們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那種小留學生,他們值得人尊重和正視。
    這樣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我們應該走進他們的生活、聽聽他們的心聲、看看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知道,年輕護照的七彩顏色。
    多大的天空書寫著我彩色的夢
    李潤東24歲CATHAY MAGAZINE(楓華雜志)主編,就讀于多倫多大學。2002年1月,19歲的李潤東從中國北方來到加拿大,開始在一所國際高中就讀,于2004年考入多大政治系。
    2005年他接手多大的中文校刊《CATHAY MAGAZINE》,作為一個從采訪編輯到美編設(shè)計,尋找廣告商投資,跑印刷廠每個步驟細節(jié)都由學生自己完成的刊物,其中的壓力和工作量可想而知。小李接手《楓華雜志》后,對雜志的主體設(shè)計、版面風格、文章選擇、內(nèi)容概要都做出了大幅度的改革,并組織人力建立了網(wǎng)上的電子雜志,設(shè)立網(wǎng)站,把雜志的影響力覆蓋到整個多倫多地區(qū)。改版后的新一期雜志是自建刊以來印刷數(shù)量多的一期,是05年春季刊(綠色封面)雜志印刷數(shù)量的3倍,是05年秋季刊(地圖封面)印刷數(shù)量的1.88倍。雜志第一批的發(fā)行地點為Downtown校區(qū)分別在Sidney Smith Hall、Robarts Library 2nd floor、LM、UC新宿舍樓、WO、BA、Trinity College、Innis College Student Residence,其中SS和Robarts的份額多,均為100本;UTSC校區(qū)的發(fā)放地點是Student Centre,Management Building和Foley Hall,總量為200本;第一期共計發(fā)行600本。作為多大華人學生圈中具影響力學生刊物,《CATHAY MAGAZINE》在今天的成績已經(jīng)讓人刮目相看了。
    為了能夠辦好這份雜志,小李對于學生刊物類市場進行了一番調(diào)研。并且對于創(chuàng)立學生刊物并將它推向大眾這一行動,并如何更好的走向明天,他也有自己的一番思考——“現(xiàn)在市面上的很多刊物,或多或少都帶有一些功利企圖,太注重娛樂大眾了,關(guān)注的東西很微觀,不能從一個發(fā)展的角度去做雜志和傳媒,當然可能現(xiàn)代的主流就是這樣,也不能難為這些人,大家已經(jīng)盡力了。學生刊物,當我們和20世紀初的學生們相比,甚至和89那批人相比,我們都太保守,太沒有激情和向上的精神。
    我們?nèi)鄙僖还稍瓌恿?,缺少足夠的對理想的爭取,缺少團結(jié)的氛圍,缺少付出的精深,缺少敢作敢當?shù)娘L格,缺少沉淀。當然,還是那句話,這個就是主流所限制的,我們只能跟著主流走,而那些非主流又太讓人不知所措,得不到足夠的支持?!?BR>    創(chuàng)辦學生刊物大的困難就是凝聚力;其次是資金;再其次制度化的確立和遵守;后是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勇氣與付出的精神。對《CATHAY MAGAZINE》來說,確立一個相對學生化的制度,和資金來源組織簽訂長期和約以保證長期的資金來源,然后要有激發(fā)群眾熱情的舉措,并以此選取學生當中的管理者,藝術(shù)者,思考者。在未來的發(fā)展中,《CATHAY MAGAZINE》會將一切學生制度陳列在案,包括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fā)事件怎樣處理,怎樣激發(fā)活力,怎樣選舉,怎樣出刊,前人的經(jīng)驗和教訓是什么。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雜志的穩(wěn)定和政策的持久性?!霸谀壳皝碚f,我不知道具體的步驟是什么;我會爭取一切手段去吸引群眾,我的原則是模糊化的,具體手段有很多,都只是一時的行為。我更希望雜志的每一個成員都兢兢業(yè)業(yè)地去工作,去理性地決策,為雜志著想,只要這樣可以維持2,3年,這個傳統(tǒng)就形成了。
    一個有傳統(tǒng)的雜志才是吸引人的,讓人在其中工作會有榮譽感。
    拿我們雜志來說,改革的步驟是這樣的:首先,雜志美術(shù)編輯上的大換血,以學生歡迎的風格和設(shè)計吸引讀者;其次,文章上面的多元化和突出重點,關(guān)心學生切實的生活問題,注入思想性和文藝性。重要的是,也是一切的前提是資金的充足供給,有資金一切都好說。
    我們會組建宣傳部和business部門,也會組織一些相關(guān)活動,都是有實際意義及切實為留學生著想的,這樣才會有更大的群眾基礎(chǔ)支持。
    此外,電子版雜志將會在每兩期印刷版雜志出刊之間發(fā)行,網(wǎng)絡(luò)電子版好的效應就是傳播和宣傳,一旦電子版做成功,就會和印刷版交相呼應,彼此支持資金供給,文字共享,群眾喜愛,贊助商信心等等。這就需要我們的每一個步驟走好的決策和智慧,以及更加努力的工作。從溝通和學習上來說,我也會給選擇的人足夠的權(quán)力和自由,大家一起做事,互相扶持互相尊重,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BR>    李潤東很真誠地說:“我也是個留學生,并沒有資格對別人有任何評點,很多時候,只要留學生把自戀心態(tài)稍稍放下一些,多一些理性的區(qū)別看待事物,尊重別人,就好了。
    如果你想有更遠大的目標,就要認識到這個大目標所需要走的具體的路線和步驟是什么,不要輕易地被一些良好的結(jié)果所迷惑了,比如說留學生選擇大學,如果等待或者再奮斗半年就有把握去一個更好的學校,我就根本不會考慮現(xiàn)在這個已經(jīng)準備接受我的學校,不管多少人認為它好。實際上一個肯于攀登的人,執(zhí)著的人,牛的地方是能意識到在他身旁的階梯是什么,把手是什么;思路要開闊,交往也要廣泛一些,不能一條路跑到黑,不能不撞南墻不回頭;很多多大留學生一切都是為了一個找工作。我想人生不必如此急功近利,人在每時每刻都可以實現(xiàn)和找到自己的價值,如果被一個目標和所謂的理想所局限,那么不大容易實現(xiàn)我在想到哪一天才會真正學習長大/我知道我的道路不會只有單行道開滿鮮花/我不怕任何風雨只會讓我更加瀟灑/亮出我的年輕護照/可不可以不再偽裝/如果熱情就要爆發(fā)/亮出我的年輕護照/就要離開我溫暖的家/黎明之前不再說話/看到陽光就要出發(fā)/心一直飛/飛向那海角天涯
    國外的生活,有這么一群人,同齡人在父母旁邊撒嬌的年紀,他們已經(jīng)背上行囊離開家,一個人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遠渡重洋到一個完全未知的國家,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整理開辟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踏上異鄉(xiāng)的土地那一刻,他們還是孩子的年紀,但是就要獨自承擔課業(yè)的負重,生活的壓力,還沒來得及開始起步就要迅速成長,和大人一樣思考和生存。
    他們就是很多人口中的“小留學生”,去年有部同名影視作品正是以他們?yōu)樵芜M行創(chuàng)作拍攝完成。
    他們是那么讓人沒有辦法給出確切定義的一個特殊族群。相對于大部分都還掙扎在貧困線上的移民,小留學生似乎是奢侈、浮華、懶惰的代名詞;他們開新的豪華跑車、買的衣服手袋、出入高級餐廳、住高檔的CONDO;他們不需要辛苦的打工就有數(shù)目不菲的巨額零用錢,他們居然自己開設(shè)論壇公開比誰的衣服多,誰的名車多;他們駕車出去旅行每天好像都是假日。國外生活如同一個光怪陸離的秀場,在重重誘惑面前,有些人沉浸流連行程,卻忘記了本來的目的地。
    很多時候,蘋果上面一個小小的蟲洞卻可以讓人對整個的紅彤圓潤視而不見。在我們對“小留學生”嘆息反感的時候,卻沒有看到,那只是一個非常小的群體,大批的他們那么年輕激昂、那么努力向上、那么風華正茂地用自己的青春在這片天空上書寫自己的故事。他們那么痛快地揮灑汗水;他們無所畏懼,永遠往前沖;他們早早地告別了少年時代的輕狂任性,他們收斂自己的鋒芒和棱角;他們在很重的課業(yè)壓力和生活壓力之間奮力斗爭著;他們在后廚幫忙、送餐、賣東西、打掃,付出和別人一樣的體力卻只能拿到很少的一點點CASH;他們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那種小留學生,他們值得人尊重和正視。
    這樣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我們應該走進他們的生活、聽聽他們的心聲、看看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知道,年輕護照的七彩顏色。
    多大的天空書寫著我彩色的夢
    李潤東24歲CATHAY MAGAZINE(楓華雜志)主編,就讀于多倫多大學。2002年1月,19歲的李潤東從中國北方來到加拿大,開始在一所國際高中就讀,于2004年考入多大政治系。
    2005年他接手多大的中文??禖ATHAY MAGAZINE》,作為一個從采訪編輯到美編設(shè)計,尋找廣告商投資,跑印刷廠每個步驟細節(jié)都由學生自己完成的刊物,其中的壓力和工作量可想而知。小李接手《楓華雜志》后,對雜志的主體設(shè)計、版面風格、文章選擇、內(nèi)容概要都做出了大幅度的改革,并組織人力建立了網(wǎng)上的電子雜志,設(shè)立網(wǎng)站,把雜志的影響力覆蓋到整個多倫多地區(qū)。改版后的新一期雜志是自建刊以來印刷數(shù)量多的一期,是05年春季刊(綠色封面)雜志印刷數(shù)量的3倍,是05年秋季刊(地圖封面)印刷數(shù)量的1.88倍。雜志第一批的發(fā)行地點為Downtown校區(qū)分別在Sidney Smith Hall、Robarts Library 2nd floor、LM、UC新宿舍樓、WO、BA、Trinity College、Innis College Student Residence,其中SS和Robarts的份額多,均為100本;UTSC校區(qū)的發(fā)放地點是Student Centre,Management Building和Foley Hall,總量為200本;第一期共計發(fā)行600本。作為多大華人學生圈中具影響力學生刊物,《CATHAY MAGAZINE》在今天的成績已經(jīng)讓人刮目相看了。
    為了能夠辦好這份雜志,小李對于學生刊物類市場進行了一番調(diào)研。并且對于創(chuàng)立學生刊物并將它推向大眾這一行動,并如何更好的走向明天,他也有自己的一番思考——“現(xiàn)在市面上的很多刊物,或多或少都帶有一些功利企圖,太注重娛樂大眾了,關(guān)注的東西很微觀,不能從一個發(fā)展的角度去做雜志和傳媒,當然可能現(xiàn)代的主流就是這樣,也不能難為這些人,大家已經(jīng)盡力了。學生刊物,當我們和20世紀初的學生們相比,甚至和89那批人相比,我們都太保守,太沒有激情和向上的精神。
    我們?nèi)鄙僖还稍瓌恿?,缺少足夠的對理想的爭取,缺少團結(jié)的氛圍,缺少付出的精深,缺少敢作敢當?shù)娘L格,缺少沉淀。當然,還是那句話,這個就是主流所限制的,我們只能跟著主流走,而那些非主流又太讓人不知所措,得不到足夠的支持?!?BR>    創(chuàng)辦學生刊物大的困難就是凝聚力;其次是資金;再其次制度化的確立和遵守;后是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勇氣與付出的精神。對《CATHAY MAGAZINE》來說,確立一個相對學生化的制度,和資金來源組織簽訂長期和約以保證長期的資金來源,然后要有激發(fā)群眾熱情的舉措,并以此選取學生當中的管理者,藝術(shù)者,思考者。在未來的發(fā)展中,《CATHAY MAGAZINE》會將一切學生制度陳列在案,包括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fā)事件怎樣處理,怎樣激發(fā)活力,怎樣選舉,怎樣出刊,前人的經(jīng)驗和教訓是什么。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雜志的穩(wěn)定和政策的持久性?!霸谀壳皝碚f,我不知道具體的步驟是什么;我會爭取一切手段去吸引群眾,我的原則是模糊化的,具體手段有很多,都只是一時的行為。我更希望雜志的每一個成員都兢兢業(yè)業(yè)地去工作,去理性地決策,為雜志著想,只要這樣可以維持2,3年,這個傳統(tǒng)就形成了。
    一個有傳統(tǒng)的雜志才是吸引人的,讓人在其中工作會有榮譽感。
    拿我們雜志來說,改革的步驟是這樣的:首先,雜志美術(shù)編輯上的大換血,以學生歡迎的風格和設(shè)計吸引讀者;其次,文章上面的多元化和突出重點,關(guān)心學生切實的生活問題,注入思想性和文藝性。重要的是,也是一切的前提是資金的充足供給,有資金一切都好說。
    我們會組建宣傳部和business部門,也會組織一些相關(guān)活動,都是有實際意義及切實為留學生著想的,這樣才會有更大的群眾基礎(chǔ)支持。
    此外,電子版雜志將會在每兩期印刷版雜志出刊之間發(fā)行,網(wǎng)絡(luò)電子版好的效應就是傳播和宣傳,一旦電子版做成功,就會和印刷版交相呼應,彼此支持資金供給,文字共享,群眾喜愛,贊助商信心等等。這就需要我們的每一個步驟走好的決策和智慧,以及更加努力的工作。從溝通和學習上來說,我也會給選擇的人足夠的權(quán)力和自由,大家一起做事,互相扶持互相尊重,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李潤東很真誠地說:“我也是個留學生,并沒有資格對別人有任何評點,很多時候,只要留學生把自戀心態(tài)稍稍放下一些,多一些理性的區(qū)別看待事物,尊重別人,就好了。
    如果你想有更遠大的目標,就要認識到這個大目標所需要走的具體的路線和步驟是什么,不要輕易地被一些良好的結(jié)果所迷惑了,比如說留學生選擇大學,如果等待或者再奮斗半年就有把握去一個更好的學校,我就根本不會考慮現(xiàn)在這個已經(jīng)準備接受我的學校,不管多少人認為它好。實際上一個肯于攀登的人,執(zhí)著的人,牛的地方是能意識到在他身旁的階梯是什么,把手是什么;思路要開闊,交往也要廣泛一些,不能一條路跑到黑,不能不撞南墻不回頭;很多多大留學生一切都是為了一個找工作。我想人生不必如此急功近利,人在每時每刻都可以實現(xiàn)和找到自己的價值,如果被一個目標和所謂的理想所局限,那么不大容易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