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07年高考大綱解讀:遵循考綱把握復習重點

字號:

編者: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寫的《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日前正式頒發(fā)?!犊荚嚧缶V》是高考命題、復習備考的總則和依據(jù)。教師應如何準確理解高考命題要求、科學組織復習?本版文章將提供指導。
    物理:遵循考綱,把握復習重點
    2007年高考《考試大綱》物理部分與2006年相比沒有變化,只在“題型示例”中分別增加了兩個選擇題、填空題和計算題。它體現(xiàn)了近幾年高考物理在“穩(wěn)定中求發(fā)展”的命題原則。但是今年的《考試大綱》與三年前相比,變化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新一輪高三教師還應認真研讀《考試大綱》。
    把握命題特點
    高考由于時間和題量的限制,對基本知識的考查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對重點、主干知識的考查不會減少。因為它們是物理學科基本知識的支撐和構架,是高考備考的重點工程。
    高三第一輪按章節(jié)進行復習,不可能將相關的重要知識建立起廣泛的聯(lián)系。通過第二輪的專題復習,分析對比分散于各章節(jié)的重點知識,找到其中的內在聯(lián)系。進一步通過拆分、重組、構建,形成知識模塊,建立一個由葉脈、枝丫、主干構成的“知識樹”。比如,針對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為核心的專題,可設置從運動和力的觀點解決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和偏轉問題;從能量的觀點解決帶電粒子中的加速與偏轉問題;從運動和力的觀點解決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圓周運動問題。
    高考試題是《考試大綱》要求的典型范例,具有強烈的指示性和重要的示范性,是把握教學的重要標尺。研究近幾年的試題,需弄清??嫉?、必考的、變化的知識點;實驗考查了哪些基本儀器的操作、使用以及如何考查設計性實驗;計算題的物理情景以什么背景材料切入,涉及到哪些重點和主干知識。通過認真研究,可以把握高考命題的基本趨勢。
    落實習題訓練
    搞好綜合訓練和模擬測試是下一步復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訓練時,應嚴格篩選題目、控制數(shù)量。選擇的試題要能夠幫助學生從解題中悟出科學思維方法,總結出解題規(guī)律,突現(xiàn)由知識到能力的躍遷。具體來說應注意以下幾點:結合考點設計訓練。訓練應結合《考試大綱》的知識點,對照課本,逐個掃描。把缺漏的知識,不扎實的概念設計成專項訓練題,使學生通過做習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同時把課本中的閱讀材料、課后小實驗、課本注解也習題化、問題化,確保不留知識盲點。
    針對熱點設計訓練。近幾年物理高考題總有一些似曾相識的題目。所以,教師應根據(jù)高考命題的熱點改造試題、變換設問方式,克服思維定勢。同時設計出一些貼近高考的新穎試題:比如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題目、設計性的實驗題目等,以使訓練貼近高考。
    控制數(shù)量與難度。在綜合訓練階段,經(jīng)常聽到學生感嘆,做了不少題目卻在容易題上卡殼,做了很多難題還是在難題面前束手無策。其實高考難題數(shù)量很少,訓練時難題過多會沖擊學生對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也會影響學生的情緒和自信;題量過大,考試太多,學生疲于應付,缺少歸納和總結,沒有時間反思和補救,沒有“提煉”,哪來的“提升”。對外地的模擬試卷不能全套照搬,應嚴格篩選,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復習效率。
    注意訓練規(guī)范。解題不規(guī)范是分數(shù)提高的瓶頸。計算題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題中沒有給的物理量要有設定,字母表達的物理量要符合“習慣”,題中用到的公式、定理、定律要說明根據(jù);題解要像“詩”一樣分行寫出,方程單列一行,要寫原式,不能寫連等式、變形式或綜合式。
    搞好習題精講
    教師編選、評講例題時應把握以下原則:一是選擇例題要有針對性,二是例題之間要有一定的梯度,即知識理解深度的遞進關系、問題綜合度的遞進關系、分析問題能力的遞進關系等。三是選擇的例題應具有知識、方法、能力多種考查功能和示范功能。四是每個例題的意圖、講解的重點、拓展的內容都要講清,同時講解時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審題的要點可歸納為:理解關鍵詞語,挖掘隱含條件,排除干擾條件。
    同時,還應對學生進行“定時”測試,學生只有在臨考狀態(tài)下才能暴露出問題。應讓學生對錯題進行認真總結,弄清問題的根源,后對照“標準答案”糾正錯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