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國公眾具備科學素養(yǎng)的平均水平是1.4%;2003年,這個數字是1.98%;2007年,這個數字沒有公布。為什么?日前,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起草組組長、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來到杭州,為我市機關干部解讀《全民科學素質計劃綱要》時透露,因為這個比例在下降,這也意味著更多的人不注重提高科學素養(yǎng)!
應市委組織部、市科協(xié)和市委黨校的邀請,王渝生為我市機關干部舉行“領導干部應具備的科學素質”報告會。王渝生透露,與公眾具備科學素養(yǎng)平均比例不到2%相對照,公眾相信算命、看相的比例,至少在20%以上。在《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中,未成年人、農民、城鎮(zhèn)勞動人口、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是帶動全民科學素質提高的四大重點人群,而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更是四大人群的重中之重。與普通老百姓相比,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無疑應具備更多的科學知識。但現實情況不盡樂觀,王渝生舉了一個例子:他在國家行政學院講課時,出了一道什么是納米的選擇題。選項有3個:一種長度單位、一種新材料、水稻的新品種。參加考試的都是司局級干部和處級干部,答對的只有18%,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現在一些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缺乏基本的科學知識。
不久前,應中組部要求,王渝生花了一個星期,出了一千道有關科學素質的考題,全部進入國家公務員考試題庫,也就是說,今后公務員考試將加強對考生科學素質的測試。
應市委組織部、市科協(xié)和市委黨校的邀請,王渝生為我市機關干部舉行“領導干部應具備的科學素質”報告會。王渝生透露,與公眾具備科學素養(yǎng)平均比例不到2%相對照,公眾相信算命、看相的比例,至少在20%以上。在《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中,未成年人、農民、城鎮(zhèn)勞動人口、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是帶動全民科學素質提高的四大重點人群,而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更是四大人群的重中之重。與普通老百姓相比,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無疑應具備更多的科學知識。但現實情況不盡樂觀,王渝生舉了一個例子:他在國家行政學院講課時,出了一道什么是納米的選擇題。選項有3個:一種長度單位、一種新材料、水稻的新品種。參加考試的都是司局級干部和處級干部,答對的只有18%,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現在一些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缺乏基本的科學知識。
不久前,應中組部要求,王渝生花了一個星期,出了一千道有關科學素質的考題,全部進入國家公務員考試題庫,也就是說,今后公務員考試將加強對考生科學素質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