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考研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核心考點(五)

字號:

36、壟斷和競爭
    當代壟斷主要形式:跨國公司;(私人壟斷的產生是由于資本主義生產和資本越來越集中的結果)
    (1)壟斷:少數大企業(yè)為獲取高額壟斷利潤而聯(lián)合起來,控制一個或幾個部門的生產和銷售。
    (2)壟斷是作為自由競爭的對立物而產生的;壟斷沒有,也不可能消除競爭,而是與競爭并存。
    37、壟斷利潤
    占統(tǒng)治地位的資本是:金融資本
    (1)壟斷利潤:壟斷資本家憑借在生產和流通中的壟斷地位獲得大大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
    (2)壟斷利潤的來源是本國工人、小生產者和其他國家勞動者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和剩余價值。
    38、壟斷價格
    形成基礎:壟斷統(tǒng)治;
    (1)壟斷價格:壟斷組織在購買和銷售時規(guī)定的、旨在保證限度利潤的市場價格。
    (2)壟斷價格沒有否定價值規(guī)律,只是改變了價值規(guī)律作用的表現(xiàn)形式。=生產成本+壟斷利潤。
    39、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
    (1)國家資本主義是資產階級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的一種壟斷資本主義。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從根本上說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3)生產社會化與壟斷資本主義私人占有矛盾的加深,具體表現(xiàn):①科技革命推動生產迅速擴大與消費需求相對狹小之間的矛盾;②部門間相互依賴加深與私人資本相互競爭加劇之間的矛盾;③社會化大生產對社會固定資本投資的巨大需求與私人壟斷資本積累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④高科技的研究開發(fā)、勞動力再生產社會化與私人壟斷資本的局限性之間的矛盾;⑤生產和資本的國際化,為爭奪國際市場、加強國際競爭實力的問題更加突出等等。
    40、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和雙重作用
    國家壟斷根本特征是國家對經濟干預和調節(jié)。
    (1)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私人壟斷資本與國家政權相結合的資本主義,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從維護和鞏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維護壟斷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fā),借助國家政權力量直接參與和干預社會經濟生活,以保證壟斷資產階級獲取高額壟斷利潤。
    (3)不可能克服資本主義制度內在的固有矛盾和歷史局限性;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占統(tǒng)治地位的資本:金融資本,統(tǒng)治者是金融寡頭。金融寡頭在經濟上實現(xiàn)其統(tǒng)治形式—參與制;在政治上實現(xiàn)統(tǒng)治形式—對國家機器的控制。二戰(zhàn)后,壟斷組織表現(xiàn)為跨行跨部混聯(lián)企業(yè)。
    41、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1)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
    (2)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具體表現(xiàn)。
    (3)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現(xiàn)有:①資本主義企業(yè)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tài)之間的矛盾;②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狹小之間的矛盾;③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42、產業(yè)資本循環(huán)經歷的三個階段和采取的三種職能形式★★★
    (1)資本循環(huán):產業(yè)資本經過三個階段,實現(xiàn)了價值的增殖,并回原出發(fā)點的全部運動過程。
    (2)產業(yè)資本運動依次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劃分三種資本的目的是為了揭示單個資本連續(xù)循環(huán)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①貨幣資本的職能是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剩余價值生產準備條件;
    ②生產資本的職能是使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結合,生產剩余價值;
    ③商品資本的職能是通過商品的出售,收回預付資本價值和實現(xiàn)剩余價值。
    (3)資本要保存和增殖自己的價值,必須連續(xù)不斷地進行循環(huán)。每種職能形式上的資本,都要經過循環(huán)的三個階段而回到原來的出發(fā)點。產業(yè)資本循環(huán)就有貨幣資本循環(huán)、生產資本循環(huán)、商品資本循環(huán)三種不同的循環(huán)形式。
    43、產業(yè)資本循環(huán)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資本周轉★★
    (1)產業(yè)資本循環(huán)的必要條件:①必須保持產業(yè)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在空間上并列存在;
    ②必須保持產業(yè)資本的每一種職能形式的依次轉化,在時間上相繼進行。
    (2)資本周轉是指不斷重復、周而復始的資本循環(huán)過程。資本循環(huán)和資本周轉都是資本運動的形式。考察資本周轉,主要是揭示資本周轉速度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資本循環(huán)考察連續(xù)性
    44、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與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劃分依據、目的、形式都不同)
    (1)固定資本是指以廠房、機器、設備等勞動資料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本部分,它們的價值按每次生產使用過程中損耗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漸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產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劃分固定資本和可變資本的目的是為了揭示剩余價值,分析剝削程度
    (2)流動資本是指投在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和投在勞動力上的生產資本部分,它們的價值在周轉方式上是一次性投人生產過程,隨著商品的銷售一次性全部收回。
    (3)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區(qū)別:
    ①價值周轉方式不同;②周轉速度不同;③價值回收方式不同;④實物更新方式不同。
    45、技術進步和固定資本折舊折舊率=折舊費/固定資本原價值。
    (1)固定資本的損耗分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兩種。按固定資本磨損程度,以貨幣形式逐步提取資本價值叫折舊費。
    (2)無形損耗:固定資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內,由于生產技術進步而引起的價值上的損失。減少無形損耗的辦法:①提高勞動強度②延長勞動時間③提高對機器利用率。
    (3)固定資本折舊:固定資本在使用過程中因損耗而轉移到產品中去的那部分價值的補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