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北京奧運會落下了帷幕,但與此次奧運會有關的保險機構卻遠沒有到與奧運說“再見”的時候。開始于幾年前的奧運保險安排,其理賠工作很可能也將持續(xù)幾年,甚至更長時間。而由奧運引發(fā)的體育賽事保險的推進,才剛剛開始。
雖然目前官方尚無披露北京奧運會總保額和總保費,但歷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1992年巴賽羅那奧運會總保險開支為1800萬美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達到2520萬美元,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其主辦者支付的保險費則高達3000萬美元。
本屆奧運會,北京奧組委選擇中國人保財險作為合作伙伴,而由于再保險合約的限制,以及特殊的承保條件,大部分責任風險被轉移到勞合社及歐洲再保險市場。
缺席奧運的“賽事取消險”
2005年,達信保險經(jīng)紀公司(Marsh)受聘成為北京奧組委的風險管理顧問,此前達信已為多屆奧運會提供過風險咨詢,包括2000年悉尼奧運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在對本屆奧運會所面臨的風險進行分析后,達信將一份承保方案推介給保險市場。
據(jù)參與奧運保險安排的達信法國運動與賽事服務部專家介紹,考慮到奧組委面臨風險的多樣性,在為歷屆奧組委提供保險咨詢建議的過程中,達信一直建議歷屆奧組委購買以下5類保險:責任保險、賽事取消或推遲保險、團體人身意外保險、機動車保險和財產(chǎn)保險。但最終,賽事取消或推遲保險并未進入北京奧組委的大保單中。
賽事取消保險承保的是由于保險合同條款列明的意外事件的發(fā)生,使預定的賽事不能如期在指定地點舉辦或徹底取消時,導致主辦方遭受損失,由保險人根據(jù)合同條款的約定進行賠償。
奧運會購買賽事取消保險始于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當時,奧運會承辦方支付600萬美元購買了保額達2億美元的賽事取消保險;2004年,國際奧委會則為雅典奧運會購買了總保額為1.72億美元“奧運災難險”,并為此付出了680萬美元的保險費。
高達3%-4%的費率成為賽事取消保險缺席北京奧組委大保單的重要原因。北京奧組委財務部財務風險管理處處長周旺成曾表示,在對奧運會期間的天氣、自然災害、恐怖襲擊等可能導致賽事取消的風險作了整體評估后,決定不以保險方式來轉移這部分風險,“既然是商業(yè)手段,就要考慮風險的概率和投保成本的核算。”
雖然北京奧組委選擇了風險自留,但來自國際奧委會和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的消息顯示,國際奧委會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購買了41.5億美元保額的賽事取消保險,其中涵蓋了北京奧運會、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夏季奧運會。
獎勵賠償保險
2007年,達信在中國新設大型活動和運動娛樂服務部,意在進一步介入各種賽事和演出保險市場。
“我們希望能將賽事取消保險,或活動取消保險在國內(nèi)推廣?!边_信北京分公司大型活動及特殊風險服務部經(jīng)理楊威表示。與此同時,另一個國人更陌生的險種——獎勵賠償保險也有望被達信引入中國。
楊威介紹,獎勵賠償保險是對承諾在運動員拿到獎牌或名次時提供獎金的一方進行賠償?shù)碾U種,目前在國外已經(jīng)相當盛行。
該類保險的需求方主要是贊助商、俱樂部等,例如,約定對拿到奧運金牌、某單項賽事的冠軍、打破世界紀錄、或進入某一輪的運動員或運動隊給予現(xiàn)金獎勵,在購買了該險種后,則可在上述約定實現(xiàn)的情況下,由保險公司進行賠償,用賠償金支付獎金。
在我國,奧運會各運動參賽隊一般都有自己的服裝、器械、飲料等產(chǎn)品主贊助商,而這些贊助商在與參賽隊簽約時都會約定如該項目所屬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取得金牌,將追加相當數(shù)額的特別獎金。
例如,舉重隊如在本屆奧運會上獲得5枚以上金牌,贊助商將追加獎金1000萬元。而燕京集團作為奧運水上項目的贊助商更是為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水上項目中所獲獎牌給出金牌100萬元、銀牌50萬元、銅牌20萬元的獎勵。
“比賽開始前,結果都是未知數(shù),因此其中必有風險存在,就可以通過保險進行風險的轉移?!睏钔Q。
不過,對于那種內(nèi)定了獎牌得主、或者無論什么名次都將給予獎勵的情況,由于風險已經(jīng)確定,因此要被列為該險種的除外責任。
但是,中國的國情可能導致獎勵賠償保險的潛在需求沒有國外市場那么大,因為在所有獎金中來自政府的獎勵占了很大部分,而中國的“舉國體育”機制要跟商業(yè)保險接軌也尚需時日。
8月13日,財政部正式批復了體育總局對北京奧運會上成績優(yōu)異運動員和運動隊的獎勵辦法,中央將通過國家財政對北京奧運會金牌獲得者獎勵35萬元人民幣,而按照以往慣例,各地政府對金牌獲得者的獎勵力度一般都會超過中央政府的數(shù)額。
也有業(yè)內(nèi)人士稱,伴隨著國內(nèi)體育賽事商業(yè)化的發(fā)展,必定給類似獎勵賠償保險等新險種提供發(fā)展空間。
風險管理計劃三步走
事實上,保險只是北京奧組委進行風險管理的手段之一。在達信的整個風險管理過程中,涵蓋風險識別、應急計劃和損失控制三大項內(nèi)容。
達信大型活動和運動娛樂服務部專家Richard Tolley介紹,對北京奧運會風險識別的工作始于2005年,達信根據(jù)北京奧組委的運行綱要對交通、餐飲、物流等62個業(yè)務口進行了風險識別,將風險分門別類列出來后,給北京奧組委提供了一個風險登記表。
此后,達信對先期完成的風險分析工作做了進一步評估。其間,一些比較小的風險隱患被發(fā)現(xiàn)。
一個實例是,在豐臺壘球場的測試賽中,達信發(fā)現(xiàn)場館中的志愿者比較多,將此作為隱患之一提交給奧組委。“志愿者多可能是為了提供好的服務,但過多的志愿者可能導致有人無事可做,而有損賽事的形象?!?Richard Tolley表示。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對首要風險制定應急計劃,即如果發(fā)生了干擾賽事正常運行的重大事件,如地震、恐怖事件等,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Richard Tolley 表示,“小雨或場地濕滑等次要風險不屬于啟動應急計劃的范圍,當發(fā)生首要風險時,餐飲、交通、清廢等業(yè)務口各自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我們的任務是幫助奧組委進行整合處理?!?BR>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為損失控制。達信在不同階段與奧組委一起進行場館查勘,包括競賽場館(鳥巢、水立方等)、非競賽場館(機場、酒店)和訓練場館,并根據(jù)往屆經(jīng)驗提出改進建議。
“我們給奧組委提供了一個風險檢查表,告訴他們要查哪些項目,如何操作,并幫他們設計風險跟蹤的電子系統(tǒng),對賽時的所有事件進行跟蹤,幫助做出是向保險公司索賠還是用其他措施彌補的決定?!?Richard Tolley稱。
雖然目前官方尚無披露北京奧運會總保額和總保費,但歷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1992年巴賽羅那奧運會總保險開支為1800萬美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達到2520萬美元,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其主辦者支付的保險費則高達3000萬美元。
本屆奧運會,北京奧組委選擇中國人保財險作為合作伙伴,而由于再保險合約的限制,以及特殊的承保條件,大部分責任風險被轉移到勞合社及歐洲再保險市場。
缺席奧運的“賽事取消險”
2005年,達信保險經(jīng)紀公司(Marsh)受聘成為北京奧組委的風險管理顧問,此前達信已為多屆奧運會提供過風險咨詢,包括2000年悉尼奧運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在對本屆奧運會所面臨的風險進行分析后,達信將一份承保方案推介給保險市場。
據(jù)參與奧運保險安排的達信法國運動與賽事服務部專家介紹,考慮到奧組委面臨風險的多樣性,在為歷屆奧組委提供保險咨詢建議的過程中,達信一直建議歷屆奧組委購買以下5類保險:責任保險、賽事取消或推遲保險、團體人身意外保險、機動車保險和財產(chǎn)保險。但最終,賽事取消或推遲保險并未進入北京奧組委的大保單中。
賽事取消保險承保的是由于保險合同條款列明的意外事件的發(fā)生,使預定的賽事不能如期在指定地點舉辦或徹底取消時,導致主辦方遭受損失,由保險人根據(jù)合同條款的約定進行賠償。
奧運會購買賽事取消保險始于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當時,奧運會承辦方支付600萬美元購買了保額達2億美元的賽事取消保險;2004年,國際奧委會則為雅典奧運會購買了總保額為1.72億美元“奧運災難險”,并為此付出了680萬美元的保險費。
高達3%-4%的費率成為賽事取消保險缺席北京奧組委大保單的重要原因。北京奧組委財務部財務風險管理處處長周旺成曾表示,在對奧運會期間的天氣、自然災害、恐怖襲擊等可能導致賽事取消的風險作了整體評估后,決定不以保險方式來轉移這部分風險,“既然是商業(yè)手段,就要考慮風險的概率和投保成本的核算。”
雖然北京奧組委選擇了風險自留,但來自國際奧委會和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的消息顯示,國際奧委會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購買了41.5億美元保額的賽事取消保險,其中涵蓋了北京奧運會、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夏季奧運會。
獎勵賠償保險
2007年,達信在中國新設大型活動和運動娛樂服務部,意在進一步介入各種賽事和演出保險市場。
“我們希望能將賽事取消保險,或活動取消保險在國內(nèi)推廣?!边_信北京分公司大型活動及特殊風險服務部經(jīng)理楊威表示。與此同時,另一個國人更陌生的險種——獎勵賠償保險也有望被達信引入中國。
楊威介紹,獎勵賠償保險是對承諾在運動員拿到獎牌或名次時提供獎金的一方進行賠償?shù)碾U種,目前在國外已經(jīng)相當盛行。
該類保險的需求方主要是贊助商、俱樂部等,例如,約定對拿到奧運金牌、某單項賽事的冠軍、打破世界紀錄、或進入某一輪的運動員或運動隊給予現(xiàn)金獎勵,在購買了該險種后,則可在上述約定實現(xiàn)的情況下,由保險公司進行賠償,用賠償金支付獎金。
在我國,奧運會各運動參賽隊一般都有自己的服裝、器械、飲料等產(chǎn)品主贊助商,而這些贊助商在與參賽隊簽約時都會約定如該項目所屬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取得金牌,將追加相當數(shù)額的特別獎金。
例如,舉重隊如在本屆奧運會上獲得5枚以上金牌,贊助商將追加獎金1000萬元。而燕京集團作為奧運水上項目的贊助商更是為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水上項目中所獲獎牌給出金牌100萬元、銀牌50萬元、銅牌20萬元的獎勵。
“比賽開始前,結果都是未知數(shù),因此其中必有風險存在,就可以通過保險進行風險的轉移?!睏钔Q。
不過,對于那種內(nèi)定了獎牌得主、或者無論什么名次都將給予獎勵的情況,由于風險已經(jīng)確定,因此要被列為該險種的除外責任。
但是,中國的國情可能導致獎勵賠償保險的潛在需求沒有國外市場那么大,因為在所有獎金中來自政府的獎勵占了很大部分,而中國的“舉國體育”機制要跟商業(yè)保險接軌也尚需時日。
8月13日,財政部正式批復了體育總局對北京奧運會上成績優(yōu)異運動員和運動隊的獎勵辦法,中央將通過國家財政對北京奧運會金牌獲得者獎勵35萬元人民幣,而按照以往慣例,各地政府對金牌獲得者的獎勵力度一般都會超過中央政府的數(shù)額。
也有業(yè)內(nèi)人士稱,伴隨著國內(nèi)體育賽事商業(yè)化的發(fā)展,必定給類似獎勵賠償保險等新險種提供發(fā)展空間。
風險管理計劃三步走
事實上,保險只是北京奧組委進行風險管理的手段之一。在達信的整個風險管理過程中,涵蓋風險識別、應急計劃和損失控制三大項內(nèi)容。
達信大型活動和運動娛樂服務部專家Richard Tolley介紹,對北京奧運會風險識別的工作始于2005年,達信根據(jù)北京奧組委的運行綱要對交通、餐飲、物流等62個業(yè)務口進行了風險識別,將風險分門別類列出來后,給北京奧組委提供了一個風險登記表。
此后,達信對先期完成的風險分析工作做了進一步評估。其間,一些比較小的風險隱患被發(fā)現(xiàn)。
一個實例是,在豐臺壘球場的測試賽中,達信發(fā)現(xiàn)場館中的志愿者比較多,將此作為隱患之一提交給奧組委。“志愿者多可能是為了提供好的服務,但過多的志愿者可能導致有人無事可做,而有損賽事的形象?!?Richard Tolley表示。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對首要風險制定應急計劃,即如果發(fā)生了干擾賽事正常運行的重大事件,如地震、恐怖事件等,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Richard Tolley 表示,“小雨或場地濕滑等次要風險不屬于啟動應急計劃的范圍,當發(fā)生首要風險時,餐飲、交通、清廢等業(yè)務口各自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我們的任務是幫助奧組委進行整合處理?!?BR>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為損失控制。達信在不同階段與奧組委一起進行場館查勘,包括競賽場館(鳥巢、水立方等)、非競賽場館(機場、酒店)和訓練場館,并根據(jù)往屆經(jīng)驗提出改進建議。
“我們給奧組委提供了一個風險檢查表,告訴他們要查哪些項目,如何操作,并幫他們設計風險跟蹤的電子系統(tǒng),對賽時的所有事件進行跟蹤,幫助做出是向保險公司索賠還是用其他措施彌補的決定?!?Richard Tolley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