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公關心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0643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第一印象所產生的效應,就是(?。?BR> A.近因效應
B.優(yōu)先效應
C.暈輪效應
D.刻板效應
2.公眾對組織所持有的評價和行為傾向是指( )
A.公眾心理
B.公眾態(tài)度
C.公眾印象
D.社會組織形象
3.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是以職業(yè)特征為存在形式的(?。?BR> A.正式群體
B.行動群體
C.假設群體
D.實際群體
4.基本的情緒表現形式是( )
A.語言和語氣
B.面部表情
C.動作姿勢
D.生理反應
5.企業(yè)產品的消費者對于企業(yè)來說屬于(?。?BR> A.內部公眾
B.外部公眾
C.公共關系行為的發(fā)出者
D.公共關系活動的組織者
6.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進行反映的過程是(?。?BR> A.感覺
B.知覺
C.思維
D.認知
7.公共關系人員必須具備的首要的心理素質是(?。?BR> A.良好的性格
B.充分的自信心
C.穩(wěn)定樂觀的情緒
D.良好的意志品質
8.公共關系傳播的主體是( )
A.個人
B.專門的信息傳播機構
C.社會組織
D.公眾
9.預防逆反心理的首要策略是(?。?BR> A.向公眾全面、準確地提供有關信息
B.選擇專家、權威部門作為信息發(fā)出源
C.尊重公眾的人格
D.調整公共關系傳播的信息量以及時間和強度
10.影響公眾心理的主要因素是( )
A.組織行為
B.公眾個性
C.社會環(huán)境
D.大眾傳播媒介
11.下列屬于組織形象軟要素的是(?。?BR> A.組織的無形資產
B.組織的地理環(huán)境
C.組織的產品
D.組織成員的數量和質量
12.在公眾印象形成的過程中,被印象者指(?。?BR> A.公眾
B.組織
C.社會
D.大眾傳播媒介
13.在社會上或群體中人們對普遍關心的人和事公開地發(fā)表一致性的意見稱為( )
A.時尚
B.流言
C.輿論
D.謠言
14.把公眾態(tài)度分為積極的態(tài)度和消極的態(tài)度是按照______劃分的。( )
A.認知評價
B.行為傾向
C.情感體驗
D.穩(wěn)定程度
15.當知覺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fā)生變化時,人們對知覺對象的理解仍保持相對不變,這種知覺特性是指(?。?BR> A.知覺的選擇性
B.知覺的恒常性
C.知覺的主觀性
D.知覺的整體性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以活動的側重點而論,公共關系活動可以分為(?。?BR> A.日常的公共關系活動
B.專門性公共關系活動
C.宣傳型公共關系活動
D.交際型公共關系活動
E.社會服務型公共關系活動
2.公共關系人員的職業(yè)道德主要包括( )
A.克盡職守,誠實信用
B.努力學習,有效工作
C.務實肯干,積極上進
D.廉潔奉公,不謀私利
E.公道正派,謙虛團結
3.公共關系傳播的基本要素包括(?。?BR> A.公共關系傳播者
B.公共關系傳播內容
C.公共關系傳播渠道
D.目標公眾
E.公共關系傳播效果
4.直接測定公眾態(tài)度時采用的方法有( )
A.自由反應法
B.行為觀察法
C.分層抽樣法
D.自我評定法
E.再認識實驗
5.國外具代表性的印象管理理論有(?。?BR> A.符號相互作用論
B.自我表現論
C.槍彈論
D.個人差異說
E.情景認同論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1.組織凝聚力
2.公眾
3.槍彈論
4.近因效應
5.公眾逆反心理
6.關系障礙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1.簡述影響組織士氣的因素。
2.簡述個體加入群體的必要性。
3.社會組織形象具有哪些特點?
4.簡述公共關系傳播中人際交往的重要性。
五、論述題(本大題14分)
結合性格的重要性,論述了解公眾性格特征對于公共關系工作的意義。
公關心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0643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第一印象所產生的效應,就是(?。?BR> A.近因效應
B.優(yōu)先效應
C.暈輪效應
D.刻板效應
2.公眾對組織所持有的評價和行為傾向是指( )
A.公眾心理
B.公眾態(tài)度
C.公眾印象
D.社會組織形象
3.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是以職業(yè)特征為存在形式的(?。?BR> A.正式群體
B.行動群體
C.假設群體
D.實際群體
4.基本的情緒表現形式是( )
A.語言和語氣
B.面部表情
C.動作姿勢
D.生理反應
5.企業(yè)產品的消費者對于企業(yè)來說屬于(?。?BR> A.內部公眾
B.外部公眾
C.公共關系行為的發(fā)出者
D.公共關系活動的組織者
6.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進行反映的過程是(?。?BR> A.感覺
B.知覺
C.思維
D.認知
7.公共關系人員必須具備的首要的心理素質是(?。?BR> A.良好的性格
B.充分的自信心
C.穩(wěn)定樂觀的情緒
D.良好的意志品質
8.公共關系傳播的主體是( )
A.個人
B.專門的信息傳播機構
C.社會組織
D.公眾
9.預防逆反心理的首要策略是(?。?BR> A.向公眾全面、準確地提供有關信息
B.選擇專家、權威部門作為信息發(fā)出源
C.尊重公眾的人格
D.調整公共關系傳播的信息量以及時間和強度
10.影響公眾心理的主要因素是( )
A.組織行為
B.公眾個性
C.社會環(huán)境
D.大眾傳播媒介
11.下列屬于組織形象軟要素的是(?。?BR> A.組織的無形資產
B.組織的地理環(huán)境
C.組織的產品
D.組織成員的數量和質量
12.在公眾印象形成的過程中,被印象者指(?。?BR> A.公眾
B.組織
C.社會
D.大眾傳播媒介
13.在社會上或群體中人們對普遍關心的人和事公開地發(fā)表一致性的意見稱為( )
A.時尚
B.流言
C.輿論
D.謠言
14.把公眾態(tài)度分為積極的態(tài)度和消極的態(tài)度是按照______劃分的。( )
A.認知評價
B.行為傾向
C.情感體驗
D.穩(wěn)定程度
15.當知覺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fā)生變化時,人們對知覺對象的理解仍保持相對不變,這種知覺特性是指(?。?BR> A.知覺的選擇性
B.知覺的恒常性
C.知覺的主觀性
D.知覺的整體性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以活動的側重點而論,公共關系活動可以分為(?。?BR> A.日常的公共關系活動
B.專門性公共關系活動
C.宣傳型公共關系活動
D.交際型公共關系活動
E.社會服務型公共關系活動
2.公共關系人員的職業(yè)道德主要包括( )
A.克盡職守,誠實信用
B.努力學習,有效工作
C.務實肯干,積極上進
D.廉潔奉公,不謀私利
E.公道正派,謙虛團結
3.公共關系傳播的基本要素包括(?。?BR> A.公共關系傳播者
B.公共關系傳播內容
C.公共關系傳播渠道
D.目標公眾
E.公共關系傳播效果
4.直接測定公眾態(tài)度時采用的方法有( )
A.自由反應法
B.行為觀察法
C.分層抽樣法
D.自我評定法
E.再認識實驗
5.國外具代表性的印象管理理論有(?。?BR> A.符號相互作用論
B.自我表現論
C.槍彈論
D.個人差異說
E.情景認同論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1.組織凝聚力
2.公眾
3.槍彈論
4.近因效應
5.公眾逆反心理
6.關系障礙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1.簡述影響組織士氣的因素。
2.簡述個體加入群體的必要性。
3.社會組織形象具有哪些特點?
4.簡述公共關系傳播中人際交往的重要性。
五、論述題(本大題14分)
結合性格的重要性,論述了解公眾性格特征對于公共關系工作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