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估價輔導:2008年全國房地產市場走勢看點

字號:

在宏觀調控等因素作用下,當前持續(xù)快速增長的房價將呈現(xiàn)出穩(wěn)定趨降的態(tài)勢。
    當前房價增長仍然偏快
    當前我國房價增長仍在高位運行。2007年12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比上年同期增長10.5%,仍處于較高水平;特別是烏魯木齊、北海、深圳、北京等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比上年同期增長仍分別達21.3%、18.0%、16.4%、15.0%.當前房價增長仍高位運行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土地交易價格增長較快。2007年第四季度全國土地交易價格比上年同期增長10.7%,增幅比上年同期高4.6個百分點,比同期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高0.5個百分點。作為房價的重要成本,土地交易價格較快增長是造成房價高位運行的重要因素。
    二是商品房供小于銷格局沒有改變。2007年1-11月,全國住宅銷售面積達54976.2萬平方米,為同期住宅竣工面積的兩倍多;同時全國住宅銷售面積比上年同期增長32.3%,增幅比同期住宅住竣工面積高23.8個百分點。房地產市場繼續(xù)保持供給小于銷售的格局,同時這種矛盾呈現(xiàn)持續(xù)擴大的趨勢,這也成為房價增長繼續(xù)高位運行的重要支撐。
    三是居民收入增長和城市化進程加快。2007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786元,比上年實際增長12.2%,增幅比上年高1.8個百分點。同時,我國城市化進程持續(xù)發(fā)展,2006年城鎮(zhèn)人口達57706萬人,占總人口的43.9%,比重較2005年高0.9個百分點。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以及城市化進程的持續(xù)發(fā)展所形成的強大需求因素,也成為房價增長保持高位運行的重要因素。
    今年房價增長幅度趨降
    受宏觀調控等影響,房價進一步持續(xù)增長的空間縮小,未來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但出現(xiàn)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也比較小。這主要由如下幾個方面的因素決定。
    一是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2007年針對房價和房地產投資增長過快等問題,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措施,特別是2007年9月出臺的提高第二套(含)以上住房消費貸款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等措施,對需求特別是投機性需求增長的抑制作用不斷增強,造成商品房交易量的降低。據(jù)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統(tǒng)計,2007年北京市商品房交易量為14.8萬套,其中住宅類產品為12.4萬套,不及2006年前11個月的成交量,呈下降趨勢。
    二是住房結構調整力度較大。一方面商品房中中小型住房投資力度加大,2007年1-11月,90平方米以下住房投資更達到3360.0億元,分別占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和住宅投資的15.5%和21.8%.這對于更好地消化需求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持續(xù)發(fā)展,2007年1-11月,經濟適用房投資完成額為693.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7%,分別占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和住宅投資的3.2%和4.5%;除此之外,在相關調控和發(fā)展政策的導向和支持下,政府還加大了廉租房和“兩限房”等類型的投入力度。僅以北京市為例,在2007年530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開工建設的基礎上,2008年將繼續(xù)建設包括“兩限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在內的保障性住房800萬平方米。這不僅直接有利于房價總水平的降低,而且減輕了商品房的需求壓力。
    三是人們對房價預期發(fā)生變化。受宏觀調控政策等因素影響,目前人們對房價未來走勢的預期發(fā)生了較大變化,認為房價趨降而持幣觀望的人明顯增加。據(jù)中國青年報社調查中心通過新浪網對全國50個大中城市所作的調查顯示,預期2008年所在城市房價會“有所下降”的比重為34.0%,雖仍占少數(shù),但比重比上年提高了20.9個百分點。綜上所述,在城市化、市場化迅速發(fā)展,住房需求等不斷增加的背景下,通過有效的政策制定和調控,引導和保障不同收入群體合理居住需求,抑制投資特別是投機性需求等,2008年房價增長總體上將平穩(wěn)趨降,出現(xiàn)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較小。中國經濟景氣監(jiān)測中心2007年第四季度中國百名經濟學家信心調查也顯示,認為未來6個月國內房地產價格將同比“上漲10%以上”,和“上漲5%-10%”的經濟學家比第三季度分別減少13和22個百分點;而認為“上漲5%以內”、“持平”和“下降”的分別為28%、15%和5%,比第三季度分別增加18、13和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