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瑣記

字號:

3個月的異鄉(xiāng)生活,仿佛只是一瞬間,但其中的甜酸苦辣,以及在一個陌生國家的新感覺,充斥在心中,急著想與朋友分享。
    飛機飛過了晨昏,當太陽剛剛光臨這座英國工業(yè)城市———伯明翰時,我第見到了這個古老的國家。學校派來了接送學生的專車,一路上處處是一望無際的草地,有精致卻不奢華的小洋房,一小時后,我已來到了位于伯明翰附近一座小鎮(zhèn)上的我的學校。
    不輕松的A-Level
    我是讀(預科)的,A-Level中,你至少要學3門功課。你別看才3門,好像很幸福,其實不比在國內(nèi)念書輕松。就拿Businese(工商業(yè))做例子吧,一本600多頁的書,老師就放手讓你自己去學,只抽一些重點來講,講完就布置論文,都是些從未考慮過的問題,一寫就是好幾千字還不一定能拿A.氣人的是老師經(jīng)常會突襲考試,題目都出自書中,但非常靈活,沒有社會經(jīng)驗的還真不會做。上課不同于國內(nèi),全班人數(shù)不會超過25人,且從不刻意排位子,老師上課時又常常是天馬行空地開玩笑,說著他在世界各地的見聞,知識淵博卻不限于書本,常叫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數(shù)學倒是很簡單,但一切作業(yè)用英語寫,剛開始還真不習慣。每天晚上,除了寫那比你想像中多得多的作業(yè)外,還要對著一本全英語的課本“死啃”,除了不停敲打“快譯通”別無他法,好不容易似懂非懂了后,還要背下來。幾乎每天睡覺時都是第二天凌晨了。
    入鄉(xiāng)隨俗“做禮拜”
    學校規(guī)定,周日及周五早上,全體學生都必須到教堂做禮拜,一個不信教的我站在那兒隨著外國人一起對耶酥“大發(fā)感情”,感覺實在滑稽。有個周末,我們?nèi)プ龆Y拜時,發(fā)現(xiàn)平常走的偏門關了,開了一道正門。就像電影中一樣,我們從紅地毯走向自己的位置。教堂里到處燭光點點,莊嚴的神父、天真的孩子們穿著傳統(tǒng)的服裝,拿著“法器”走進教堂,唱詩班的孩子們唱出優(yōu)美的歌曲。到后來才知道,這是他們在慶祝豐收節(jié)。
    從“入鄉(xiāng)隨俗”中,真正獲益匪淺的是期中放假的那幾天,學校會為我們這些不到世界各地旅游的學生安排Homestory,即留在當?shù)厝思依镒∷?。時間雖短,卻讓我有機會了解當?shù)氐娘L土民情,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并能學會如何進入當?shù)厣鐣?BR>    在英國的點點滴滴,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它讓我清楚出國并不是傳說的那么輕松,它并不比國內(nèi)簡單。但不知為什么,我已經(jīng)在期待開學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