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給同一人買了20份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卡,巧合的是,被保險人在保險期被電身亡。
保險公司對同一人持20張保險卡提出質(zhì)疑,并表示給被保險人投保的人與其并無直接保險利益關(guān)系,拒絕支付保險金。
到底該咋賠?
2005年12月,李某的妹妹、妹夫和李某妹夫的弟弟、妹妹先后為他各購買了5份保險卡。該保險卡是沈城一保險公司新推出的用郵寄明信片形式購買的人身傷害保險卡,并委托一家郵政儲蓄所負責銷售。保險卡正面顯示“本明信片收件人即為被保險人,保險金額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5000元,保險費10元,保險期為一年?!焙诵奶崾荆簩W(xué)生意外傷害保險 航空意外保險|平安意外傷害保險|工傷意外保險
巧的是,2006年8月31日,仍處在保險期的李某被高壓電電擊不幸身亡。當李某妻子拿著保險卡到保險公司尋求理賠時,卻遭保險公司拒絕。“購買保險卡時,卡上沒有填寫被保險人姓名,被保險人姓名是事故發(fā)生后填寫的?!北kU公司還認為,給李某投保的人同李某并無直接保險利益關(guān)系,保險合同應(yīng)屬無效,所以保險公司不應(yīng)賠償。
法院一審認為,此保險卡所形成的保險合同,因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無直接保險利益關(guān)系,應(yīng)屬無效合同。但保險公司在公開發(fā)行不特定購買對象的格式保險合同中,未加明示法律規(guī)定相關(guān)的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及無效條款,銷售時也未明確告之購買者,致使購買者合理善意的信賴利益落空。保險公司應(yīng)當承擔合同無效的過錯責任,即按保險卡上承諾的保險利益進行賠償。
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維持原判,即判決保險公司賠付李某妻子保險金10萬元。
保險公司對同一人持20張保險卡提出質(zhì)疑,并表示給被保險人投保的人與其并無直接保險利益關(guān)系,拒絕支付保險金。
到底該咋賠?
2005年12月,李某的妹妹、妹夫和李某妹夫的弟弟、妹妹先后為他各購買了5份保險卡。該保險卡是沈城一保險公司新推出的用郵寄明信片形式購買的人身傷害保險卡,并委托一家郵政儲蓄所負責銷售。保險卡正面顯示“本明信片收件人即為被保險人,保險金額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5000元,保險費10元,保險期為一年?!焙诵奶崾荆簩W(xué)生意外傷害保險 航空意外保險|平安意外傷害保險|工傷意外保險
巧的是,2006年8月31日,仍處在保險期的李某被高壓電電擊不幸身亡。當李某妻子拿著保險卡到保險公司尋求理賠時,卻遭保險公司拒絕。“購買保險卡時,卡上沒有填寫被保險人姓名,被保險人姓名是事故發(fā)生后填寫的?!北kU公司還認為,給李某投保的人同李某并無直接保險利益關(guān)系,保險合同應(yīng)屬無效,所以保險公司不應(yīng)賠償。
法院一審認為,此保險卡所形成的保險合同,因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無直接保險利益關(guān)系,應(yīng)屬無效合同。但保險公司在公開發(fā)行不特定購買對象的格式保險合同中,未加明示法律規(guī)定相關(guān)的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及無效條款,銷售時也未明確告之購買者,致使購買者合理善意的信賴利益落空。保險公司應(yīng)當承擔合同無效的過錯責任,即按保險卡上承諾的保險利益進行賠償。
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維持原判,即判決保險公司賠付李某妻子保險金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