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會計師資格考試復習指導大全二

字號:

三、學習方法與應試技巧
    1、制定應試目標和復習計劃
    《中級會計實務(一)》是2005年全國會計專業(yè)中級技術資格考試科目調整后,針對2004年只通過《中級會計實務(二)》的部分考生過渡2005年考試保留的一門課程,并且通過的成績僅限2005年有效,因此今年選擇報考《中級會計實務(一)》的考生尤其要把握好這后的機會。
    良好的心態(tài)對于復習和考試至關重要,只有樹立信心才有學習的動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采用倒計時的方法制定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
    (1)拿到教材后要粗略的翻看一遍,看看哪些內容學過并已掌握,哪些內容沒有學過尚未掌握,從而確定學習重點,做到心中有數。
    (2)深入細致的學習,要逐章逐節(jié)的一個一個考點的學習,吃透教材內容,熟練掌握教材的每一道例題,然后配合練習題反復學習教材和做題。
    (3)考前沖剌重點復習,可再次重點研習一下歷年考題,并做一些模擬考試的練習。
    當然《中級會計實務(一)》的具體復習計劃,則因人而異,適當時可請有經驗的輔導老師提供參考意見。
    2、緊扣大綱,精讀指定教材
    考試大綱是編寫指定教材的綱領性指導材料,是命題的依據,也是考生的復習范圍。指定教材是考試命題和答案的來源,歷年考試中大部分命題都可以直接從教材中獲得答案或依據。因此,考生對指定教材的內容,要反復研讀、細讀,深刻理解內容的實質,弄懂弄通、學深學透。
    指定教材一般應通讀兩至三遍,以便了解教材體系及知識點的分布,找出復習的重點和難點,提出問題及疑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記得住、記得牢、會運用。為了提高應試能力,考生還可選擇1~2本習題集,以供日常練習用??忌谑煜そ滩牡幕A上再做題練習,做題中發(fā)現問題再研習教材,加深理解,反復練習,直到熟練掌握和運用知識。要強調的是,必須獨立地并脫離教材進行測驗和練習,防止邊做習題邊翻閱教材,致使達不到練習的實際效果。
    3、有效地借鑒歷年試題
    歷年試題是應試練習的首選佳范例,必須認真研習。要研究教材內容是怎樣形成試題的,那些內容是年年必考的,那些內容已考過,那些內容尚未考過,以便確定復習重點,制定復習計劃,主動有效地準備考試。
    4、全面學習、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由于《中級會計實務(一)》題量大,考核點多,因此全面學習是必要的。
    要求考生把握重點,是因為歷年考試中,重點內容其分值都較大(近兩年考試中,幾個重點章節(jié)的內容,分數的比重在60%左右),可見掌握了重點內容,才能有把握通過考試。
    要注重突破難點,學習中的難點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材的內容較難理解,二是知識運用的靈活性較大,即所謂“題目難”。“難點”的出現也正是考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考生全面系統(tǒng)掌握知識體系的障礙?!半y點”是相對的,也易突破,只要考生肯下功夫,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可以逐步消滅“難點”。況且,難點內容往往與重點內容交織在一起,突破了難點,即掌握了重點!
    5、避免復習應試中出現誤區(qū)
    (1)“抓大放小”:為了找捷徑,只復習重點內容,對于非重點內容和可能出小題的內容不復習或下功夫不夠。其實考題中,小題分數占45%,大題分數占55%;但小題所花時間短,得分率高,大題費時,得分率低。因此,考生一定要按照大綱范圍和指定教材全面、系統(tǒng)地學習,切不可猜題押題;要在全面學習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善于歸納出各章的重點和難點。
    (2)習慣從會計分錄編制角度思考問題,不具備直接根據發(fā)生的業(yè)務計算會計指標的能力。如考題中要求計算各年壞賬準備實際提取數,很多考生必須編完會計分錄后,才能得出計算結果,這樣必然會影響計算速度。
    (3)重視對會計知識和有關規(guī)定的理解,忽視對有關知識點和規(guī)定的記憶以及熟練運用。正像有的考生說:“能理解,記不住,全會做,做不完”。
    (4)思維定式:有些會計工作經驗比較豐富的考生,習慣用會計實務中記賬、算賬、報賬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影響復習效果,不利于應試。
    6、將科學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起來
    科學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包括預習、聽課、練習、沖剌復習等幾個階段,各環(huán)節(jié)盡量不要脫節(jié)。有條件的話盡量多在網上聽老師講解和在網上與學友進行交流,有一流的培訓老師講授,既省時、省力,又能解疑答惑,能交流各方面的信息,特別是在臨考前能幫助考生把握考核點、重點,使得沖剌復習具有針對性。當然也要有一些好的輔導材料,多角度、多層次地練習能使考生從不同側面牢固掌握知識
    要點,熟悉考試題型,強化記憶。本網給學員提供的同步練習、強化練習和模擬試題,本著習題多樣化,難度多層次化的宗旨,為廣大考生提供頗為有效的各方面信息,希望能參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四、2005年命題趨勢預測
    在考試中,試題分數來自于出題點。出題點的形成,主要取決于以下四個因素:
    (1)本科目的重點。這些重點形成了一門學科的支撐點;
    (2)本科目的難點。這些難點是出題的亮點和考生得分的關鍵點;
    (3)社會問題熱點。如目前會計實務中存在的主要熱點問題是資產不實,業(yè)績評價和利用關聯方提高虛假的經營業(yè)績。在命題中經常會引導考生關注這些熱點問題,如何解決這些熱點問題;
    (4)新的知識點。考試的目的是希望通過考試,掌握新知識,實現知識更新,凡是新的知識點,都是命題中的敏感點。
    在綜合分析本科目的知識結構體系和歷年命題規(guī)律之后,結合2005年教材和大綱與前兩年沒有變化的特點,本科目的主要出題點是:
    一級出題點:是經常出綜合題的部分,包括:
    (1)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
    (2)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3)資產負債表的編制;
    (4)利潤表的編制;
    (5)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二級出題點:是經常出計算分析題的部分,包括:
    (1)存貨的計價;
    (2)長期債權投資的核算;
    (3)固定資產折舊;
    (4)利潤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5)資產計提八項準備的會計處理。
    三級出題點:經常出小分題或作為主觀題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包括:
    (1)應收票據貼現;
    (2)短期投資的核算;
    (3)固定資產取得與處置;
    (4)無形資產的核算;
    (5)應交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6)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的核算;
    (7)分部的確定。
    教材中涉及的具體會計準則部分(如:“投資”準則,“收入”準則)、資產減值準備和財務會計報告等內容應該是命題的重點。從2001年至2004年試題可看出,題目中的綜合性題目分數高,難度較大,跨章節(jié)較多。綜合性題目仍將是2005年考試命題的重點,因此,考生應在全面掌握教材內容的前提下,重點掌握教材中新知識、新內容。由于2005年《中級會計實務(一)》科目考試是針對2004年只通過《中級會計實務(二)》的部分考生過渡2005年考試保留的一門課程,為了兼顧廣大考生的實際情況,在試題難度上應該不會有大的變化,甚至可能比近兩年考試略低。我們預測,2005年的命題仍應以“全面考核,重點突出,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為原則,題型題量基本會不變。客觀題應占到50%左右的分數,難度不會太大;主觀題約占50%左右的分數,其中計算分析題、綜合題大約各占2道,會有一定難度。因此,要注意跨章節(jié)、甚至跨科目的解題能力的訓練。
    從整體上說,2005年的考試,相對考試大綱來說,掌握部分會占70%以上,熟悉部分會占20%左右,了解部分一般不會超過10%。主觀題會加強對考生會計理論和實務融會貫通的考查,綜合題仍將出現一題多問、一題多章的情況,并體現“側重實務操作”的考試原則。另外,2005年不可能出現一些較偏的題目來增加整個試卷的難度,這是今年選擇本課程考試的考生不可多遇的機會。
    考生如果要以很高的可靠程度通過《中級會計實務(一)》的考試,需要經過兩個步驟:一是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透徹理解出題點,只有理解了才能記得?。欢羌芯κ炀氄莆粘鲱}點,并通過練習,將主要出題點串連起來,融會貫通,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