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chǎn)估價案例與分析精講班第27講講義

字號:

6.3.4.2 實際收益和客觀收益
    房地產(chǎn)的收益可分為實際收益和客觀收益。實際收益是在現(xiàn)狀下實際取得的收益,一般來說它不能直接用于估價。因為具體經(jīng)營者的經(jīng)營能力等對實際收益影響很大,如果將實際收益進行資本化,就會得到不切實際的結果。例如城市中有一塊空地,目前未作任何使用,實際收益為零,甚至為負數(shù)(因為要繳納各種稅費),但如此并不表示這塊空地無價值。再如某企業(yè)占用一宗交通便利的房地產(chǎn),但由于經(jīng)營不善,由收入減去費用所得的結果可能為負數(shù),這也不意味著該宗房地產(chǎn)無價值。相反的情形,如一個交通不便、環(huán)境不太好的賓館,但有特殊的關系能將一些會議、活動指定在該賓館舉行,因此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但這并不意味著該賓館的價值較高。
    客觀收益是排除了實際收益中屬于特殊的、偶然的因素之后所能得到的一般正常收益,一般來說只有這種收益才可以作為估價的依據(jù)。所以,估價中采用的潛在毛收入、有效毛收入、運營費用或者凈收益,除了有租約限制的以外,都應采用正常客觀的數(shù)據(jù)。為此,除了有租約限制的以外,利用估價對象本身的資料直接測算出潛在毛收入、有效毛收入、運營費用或者凈收益后,還應與類似房地產(chǎn)在正常情況下的潛在毛收入、有效毛收入、運營費用或者凈收益進行比較。如果與正??陀^的情況不符,則應對它們進行適當?shù)男拚?,使其成為正常客觀的。
    有租約限制的,租賃期限內(nèi)的租金應采用租約約定的租金(簡稱租約租金,又叫稱為實際租金),租賃期限外的租金應采用正??陀^的市場租金。所以,租約租金高于或低于市場租金,都會影響房地產(chǎn)的價值。從投資角度來說,當租約租金高于市場租金時,房地產(chǎn)的價值就要高一些;相反,當租約租金低于市場租金時,房地產(chǎn)的價值就要低一些。當租約租金與市場租金差異較大時,毀約的可能性也較大,這對于房地產(chǎn)的價值也有影響。
    收益法的一種變通形式是“成本節(jié)約法”。當一種權益或資產(chǎn)并不產(chǎn)生收入,卻可以幫助所有者避免原本可能發(fā)生的成本時,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評估其價值。該方法的實質(zhì)是,某種權益或資產(chǎn)的價值等于其未來有效期內(nèi)可以節(jié)約的成本的現(xiàn)值。承租人權益的價值評估是這種方法的一種典型。承租人權益的價值等于剩余租賃期限內(nèi)租約租金與同期市場租金的差異經(jīng)折現(xiàn)后的現(xiàn)值。如果租約租金低于市場租金,則承租人權益就有價值;反之,如果租約租金高于市場租金,則承租人權益就是負價值。
    同一宗房地產(chǎn),有租約限制下的價值、無租約限制下的價值和承租人權益的價值三者之間的關系為:有租約限制下的價值=無租約限制下的價值-承租人權益的價值[例6-19] 某商店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從2000年10月1日起計。該商店共有兩層,每層可出租面積各為200m2.一層于2001年10月1日租出,租賃期限為5年,可出租面積的月租金為180元/m2,且每年不變;二層現(xiàn)暫空置。附近類似商場一、二層可出租面積的正常月租金分別為200元/m2和120元/m2,運營費用率為25%。該類房地產(chǎn)的報酬率為9%。試測算該商場2004年10月1日帶租約出售時的正常價格。
    [解] 該商場2004年10月1日帶租約出售時的正常價格測算如下:(1)商店一層價格的測算:租賃期限內(nèi)年凈收益=200×180×(1-25%)×12=32.40(萬元)
    租賃期限外年凈收益=200×200×(1-25%)×12=36.00(萬元)
    V=375.69(萬元)
    (2)商店二層價格的測算:年凈收益=200×120×(1-25%)×12=21.60(萬元)
    V=229.21(萬元)
    該商店的正常價格=商店一層的價格+商店二層的價格=375.69+229.21=604.90(萬元)
    [例6-20] 某公司3年前與一寫字樓所有權人簽訂了租賃合同,租用其中500m2的面積,約定租賃期限為10年,月租金固定不變?yōu)?5元/m2.現(xiàn)市場上類似寫字樓的月租金為100元/m2.假設折現(xiàn)率為10%,試計算目前承租人權益的價值。
    [解] 采用下列公式計算目前承租人權益的價值:A=(100-75)×500×12=150000(元)
    y=10%n=10-3=7(年)
    所以,V=73.03(萬元)
    6.3.5 凈收益流模式
    運用報酬資本化法估價,在求取估價對象的凈收益時,應根據(jù)估價對象的凈收益在過去和現(xiàn)在的變動情況及未來可獲收益年限,確定估價對象未來各期的凈收益,并判斷未來凈收益流屬于下列哪種類型,以便選用相應的報酬資本化法公式進行計算:①每年基本上固定不變;②每年基本上按某個固定的數(shù)額遞增或遞減;③每年基本上按某個固定的比率遞增或遞減;④其他有規(guī)則變動的情形。
    在實際估價中使用最多的是凈收益每年不變的公式,其凈收益A的求取方法下列幾種:(1)“過去數(shù)據(jù)簡單算術平均法”。它是通過調(diào)查,求取估價對象過去若干年(如過去3年或5年)的凈收益,然后將其簡單算術平均數(shù)作為A.(2)“未來數(shù)據(jù)簡單算術平均法”。它是通過調(diào)查,預測估價對象未來若干年(如未來3年或5年)的凈收益,然后將其簡單算術平均數(shù)作為A.(3)“未來數(shù)據(jù)資本化公式法”。它是通過調(diào)查,預測估價對象未來若干年(如來3年或5年)的凈收益,然后利用報酬資本化法公式演變出的下列等式(略)來求取A(可視為一種加權算術平均數(shù)):由于收益法采用的凈收益應是估價對象的未來凈收益,而不是歷史凈收益或當前凈收益。所以,上述三種方法中相對而言第三種最合理,其次是第二種。
    [例6-21)某宗房地產(chǎn)的收益年限為40年,判定其未來每年的凈收益基本上固定不變,通過預測得知其未來4年的凈收益分別為25萬元、26萬元、24萬元、25萬元,報酬率為10%。試求該宗房地產(chǎn)的收益價格。
    [解] 該宗房地產(chǎn)的收益價格求取如下:(略)
    6.3.6 收益年限的確定
    收益年限是估價對象自估價時點起至未來可獲收益的年數(shù)。收益年限應視估價對象的不同,在房地產(chǎn)自然壽命、法律規(guī)定(如土地使用權法定年限)、合同約定(如租賃合同約定的租賃期限)等的基礎上,結合房地產(chǎn)剩余經(jīng)濟壽命來確定。
    一般情況下,估價對象的收益年限為其剩余經(jīng)濟壽命,其中,土地為剩余使用年限。對于單獨土地和單獨建筑物的估價,應分別根據(jù)土地剩余使用年限和建筑物剩余經(jīng)濟壽命確定收益年限,選用相應的收益年限為有限年的公式進行計算。
    對于土地與建筑物合成體的估價對象,如果是建筑物的經(jīng)濟壽命晚于或與土地使用年限一起結束的,應根據(jù)土地剩余使用年限確定收益年限,選用相應的收益年限為有限年的公式進行計算。如果是建筑物的經(jīng)濟壽命早于土地使用年限而結束的,可先根據(jù)建筑物的剩余經(jīng)濟壽命確定收益年限,選用相應的收益年限為有限年的公式進行計算,然后再加上建筑物經(jīng)濟壽命結束之后的剩余年限土地使用權在估價時點時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