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鳳凰品味沱江

字號:

10月13日,星期五,一個對我來說比較忌諱的日子(耶穌遇難是13日、周五。雖然沒有明確的宗教信仰,但認為這一天應該謹慎行事),籌劃許久的鳳凰之旅終于成行了。同行者老陳,一位我十幾年的同事和朋友,雖然性格有所差異,是一位慷慨義氣人士。
    自助旅行,一方面可以節(jié)約一些費用,另方面沒有約束,自由自在,想走就走、想看就看。13日下午3點32分,偷偷地與單位同事打了招呼,就直奔火車站而去。這次去鳳凰打算好好感受一下鳳凰沱江的別樣風情,迷糊一下,呆一呆。但上了火車,還是又一些工作打來電話,老陳也同樣在車上聯(lián)系工作。
    二個多小時后,終于到了正常下班時間,電話歸于平靜。這時,天色漸暗,中午匆匆在超市里買的一些速食,終于擺上了小桌子。拉開了啤酒罐、打開了勁酒瓶,就著花生米、鹽水雞、鹵水菜,我與老陳終于喝了起來,此時,感到有種說不出的輕松和一絲莫名的興奮。
    車窗外什么也看不見了,喝了點酒,又在狹小的空間里,人感到有些睡意朦朧,于是倒頭睡下。當然,睡前沒有忘記把貴重物品放在了枕下。因為,下午車剛到蕭山就又4個小偷被警察抓住了,看來要“天下無賊”還任重道遠。半夜被老陳的口哨聲和礦泉水瓶的摩擦聲驚醒,原來老陳被上鋪的鼾聲煩的無法入睡,終于忍無可忍,拿出了絕招——口哨+水彈??墒牵顺承褎e人、使自己更清醒外,對打鼾者毫發(fā)未損,“鼾”聲依舊。一看時間才十二點,隨后又是列車人員換班,噪聲不斷。唉,長夜漫漫,老陳苦矣。
    醒醒睡睡,天色終于朦朦見光,鼾聲沒有了,老陳安睡了。待老陳醒來,車過江西,正向萬山群中的湘西進發(fā)。上鋪打鼾的長興老兄一早起來就說抱歉,搞得老陳滿臉疲倦,嘟噥幾句,便也無話可說。天氣有些陰沉,車窗外也實在沒有風景可看。中午,老陳沒了喝白酒的興致,喝了兩瓶啤酒又睡覺了。為了減輕負擔,我也把后一罐啤酒消滅了。
    火車終于在下午3點45分到了懷化,先前聯(lián)系的懷化朋友來接站,一刻也沒有耽擱,馬上派司機把我們送往鳳凰縣。懷化到鳳凰92公里,走318國道,路面平整,然而彎道多多,車行不快。送我們去鳳凰的羅師父是一位75年參加工作的老司機,開朗熱情,一路給我們講了一些當?shù)氐拿袼罪L情,列數(shù)了出生當?shù)氐拿?,也講到了單位里正在進行的減人改革,雖然不是好消息,但估計他后顧之憂不重、人開朗,所以也顯得樂觀。
    車在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次的彎道后,在天色將暗未暗時分,遠遠地看到一片高高低低的黑色屋頂,鳳凰城到了。湘西州和鳳凰縣的一些同仁已在大院等我們。當晚,在離縣城不遠、沱江上游邊上的一個農莊,鳳凰同仁作東,在江邊用木板搭起的廊檐里,一桌7個人很快喝完了2瓶茅臺,匆匆收場。
    回到招待所,略作休整,挎上裝備(相機、DV、錢包),直奔古城江邊而去。出南華門高高大大的門樓,沿一段陡峭臺階來到沱江岸邊。江邊有些安靜,岸邊石階、石凳上坐了一些情侶在靜靜地觀賞沱江夜景,有些游人在江邊的攤上買了荷花燈來放。
    荷花燈有許多造型,從一塊錢10個、20個到8塊、10塊一個,大大小小,簡單復雜。一般的荷花燈用一張紅色的油紙疊成荷花型,里面又有5朵紙做的小荷花,每個小荷花里有一支紅紅的小蠟燭,賣燈的人再送你一支帶長柄的小蠟燭,給你點燈用。我和老陳也覺得新奇,一人買了一盞全家福的荷花燈,沿江邊放了下去,望著漸漸隨江水而去的荷花燈,心中也許下一個愿望。
    放過了燈,沿著江邊窄窄的街巷,一路走去。此時古城街巷正是一片繁華,小巷兩旁的客棧、餐館、工藝店、特產(chǎn)店燈火明亮,不少游人在小巷、店前流連觀賞。此時,想把來之前做的“功課”在腦子里翻尋出來,哪個景色值得品味、哪個餐館值得嘗試、哪個特產(chǎn)比較正宗,一時忘了來這里的目的。
    看了一回,逛了一陣,湘西餐館、姜糖、苗家酒---有些想買一買、品一品、嘗一嘗的沖動。老陳在我的勸說下,終于沒有動手,以看為主。從逥龍閣來到虹橋上,虹橋是一座九十年代重建的廊橋,橋上有2層廊房,開的都是商鋪,橋上也是游人不少。穿越虹橋,來到沱江的南岸,前面就是攻略上介紹的小吃一條街。走到這里終于要動手了,在小吃攤前撿個位置,要了幾樣燒烤小吃,又在旁邊店里要了一碗紹興臭豆腐,在酒店里要了3杯苗家糯米酒(有1杯老陳在喝到一半時,激動一下,撒了)。其實這些燒烤一般,杭州也有,可是在杭州老陳從來不會去這些小攤,所以覺得新奇。臭豆腐有些意思,一點不臭,也少有油炸臭豆腐的香氣,倒是澆在臭豆腐上的調料有味道,酸酸辣辣,吃了一碗還有些不過癮。
    喝酒聊天,不覺夜色已深,起身來到江邊,走過的跳跳巖,回到江對岸,沿來路回招待所休息。
    本來到鳳凰打算呆3—4天,安排一天看湘西特色——去鳳凰周邊的苗寨,2天就呆在鳳凰古城、沱江岸邊,觀古城、看江景、品風情。昨天晚上,老陳提出單位有許多事情等待處理,是否提早一天回去。看來,雖然人在旅途也不能忘記工作啊!所以,早晨第一件“大事”就是先與懷化朋友聯(lián)系,把原定18日的車票改為17日中午。
    早上搬出招待所另覓客棧,沿江邊尋找,看了幾家,完全合乎心意的沒有,不是位置不佳,就是房間設施不好,又怕浪費時間,后在江邊的北邊街上的雲(yún)軒客棧落腳,家庭客棧,一樓、靠江,有獨立衛(wèi)生間,有窄窄的靠江陽臺,與平常出門所住的賓館相比,設施簡陋。不過,好歹滿足了住宿的基本需求。
    不知是昨天在那個地方出現(xiàn)了問題,早上我們兩人腸胃都有些不舒服,所以在客棧住下后略微休息了一下,與客棧老板聊聊天,對當?shù)氐囊恍┗厩闆r做了大致了解。后決定,一天隨意在古城閑逛,沒有明確的目的地;另外一天去一個苗寨,也看看苗族風情。
    走出客棧,沿著北邊街,在東門城樓左拐,到繁華的小巷逥龍閣,小巷兩邊餐館和姜糖店林立。沿小巷,往虹橋下穿過,可到沈從文墓地。就在逥龍閣我們碰到一個叫吳求松的船家,他提出帶我們去參觀沈從文墓地,并劃船去參觀桃花島。我們本無目標,就隨遇而安,跟了船家去。
    在逥龍閣巷盡頭(舊時的沱江碼頭。官員在此上岸,坐船、騎馬者在這里換轎進城;也稱接官道)、聽濤山邊,便是大名鼎鼎的文學大師、文物專家沈從文先生的墓地。山上不遠處分別有2塊石頭,一塊是沈從文的表侄、畫家黃永玉題寫的碑文“一個士兵不是戰(zhàn)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xiāng)”。在上邊一些的一塊石頭上,正面是沈先生自述“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認識人”;背面是沈先生的姨妹張充和的撰聯(lián)“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據(jù)說,在這塊五彩大理石下,埋著沈先生的部分骨灰。
    看過沈從文墓地,坐船順江水而下。江面漸漸開闊,江水很淺,不少地方僅及膝蓋,淺水的地方水草興盛。遠處山巒綿綿,江兩岸少有房屋,但當?shù)厝松钬毨?,許多山地被開墾為一塊塊糧地菜地,山林遠遠不及江南的茂盛。江兩岸可以看到一些生活垃圾,好在江面漂浮物還極少,一旦發(fā)洪水就難保不污染江水;雖然當?shù)亟⒘宋鬯幚韽S,將工業(yè)和生活污水凈化處理再排放,但聽當?shù)厝苏f,近幾年沒有下過大雨,水量不足,江水不及以前清了。
    船行5里,到了一處江中沙洲,江水沿沙洲兩邊分流,沙洲取名“桃花島”。島上栽有一片稀疏的桃樹,秋季落葉時分,也沒有桃花盛開的精彩。聽說此處承包給了江蘇投資客,想在島上建一個苗寨度假村。然而除了有每天兩場的苗族歌舞表演外,只有江邊沙地上的秋千,可玩的東西太少。上島游玩的外地游客并不多,而上島的門票卻沒有價格,我們讓船家與管門人交涉,說是2個人50塊,拿到的門票上沒有價格,卻有來回坐船的副票,詢問他們,說是以前負責接送,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接送了。
    即來之,則安之。讓船家去打聽,苗族歌舞表演要下午2點開始。一看時間才12點多點,離表演還有一個多小時。剛好島上有兩批搞活動的團隊,一批是畢業(yè)40多年的老同學聚會,大家有些激動,拿著話筒,又是大聲講話,又是唱當年的歌曲;另外一批是當?shù)厝藟郾kU公司舉辦“團康”活動,一個領隊模樣女士甚是熱情,看我們無所事事,建議我們去看他們活動中的一項——殺豬。殺豬者的也是公司的員工,并非專業(yè)“殺手”,5、6個人在那里給豬吹氣,燒水退毛。一見沒什么可看,我與老陳兩個在島周邊閑走了一圈,來到島上的餐廳吃飯。出來沒有帶水,老陳要了一瓶啤酒當水喝,由于腸胃不舒服只吃了很少一些飯菜。
    吃了午飯,回到表演場,苗家歌舞表演剛好開始。表演有6、7個節(jié)目,一般唱唱歌跳跳舞沒看出什么特別,印象深的還是上刀梯和眼睛吊水。看完表演,回到碼頭找船家(船家在我們上島后,經(jīng)我們同意又接生意去了),劃船的老吳已把船停在碼頭等我們。來時是順水而下,回去卻是逆水而上了。所以來時用漿,回時用的是帶鐵頭的竹鎬,甚是費力。
    船行到一半,又看見站在水中賣草編小玩具的小姑娘。本來,老陳就覺得小姑娘站在冷水中有些可憐,當時就要支持一下,由于順水船行較快,沒有來得及?,F(xiàn)在老陳拿出10塊錢買下了小姑娘1塊錢的小玩具,小姑娘收了錢,臉色并沒有多少喜悅,轉頭又向另外船走去。
    在聽濤山沈從文墓地上了船,看到有不少手拉車在兜客,本來也想坐一坐,但拉車的希望一輛車只拉一個人,即輕松又多些錢,說這里過去有些上坡,蠻費力。我有些不悅地說:也不要辛苦了,你就休息吧,我們走走算了。我們往前走,身后傳來:”我不辛苦的,我拉你們”。正如剛才聽船家老吳說的,本來當?shù)厝耸欠浅5拇緲?,并不會做生意,外地人在這里開店做生意的多了,一些人也學會耍*說謊。
    回來的路上,又在古城街上閑逛一陣。在一家“鳳凰城旅行社”,我們定好了明天去烏龍山、老洞苗寨的一日*程。在一家苗家酒店買了一壺酒后回到客棧。放下東西,洗把臉,泡杯茶,在靠江的陽臺閑坐,看昨天晚上在虹橋上買的《品讀湘西》。天色漸暗,回看房里,老陳早已睡去多時了。將老陳叫醒,一起去街上吃晚飯。
    許多攻略上提到大使飯店,大使飯店是因為黃永玉先生在這里接待過德國大使而得名。向房東一打聽,原來在江邊的大使飯店已轉讓改名,老板自己新開了一家大使飯店。剛出客棧門,就碰到一群問路去大使飯店的人。我們尋路而去,在古城外的大路邊找到大使飯店,飯店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熱鬧,參觀了廚房,也覺得平常,況且在大路邊,我覺得環(huán)境沒有江邊來得有味道,提議去“鳳凰潘長江餐館”。老陳大度,隨我而去?;氐焦懦墙?,就在東門城樓邊的潘長江餐館靠江的窗邊坐定,老陳親自點菜,計有:清燉本雞、蒜蓉小香菜(野菜)、清炒茭菜、肉末酸豆角,自己點一杯45度的苗家燒酒,為我點一杯18度的苗家糯米酒,考慮極為周到。端著酒杯,臨窗觀江,東南西北,閑話一場。
    其實苗家菜的特點是酸、辣。辣倒一般,酸有特色,苗家酸菜較多,有道是苗家人“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踉蹌”,酸辣結合有味道。晚上我們點的菜并不是當?shù)靥厣?,只是早上腸胃不適的應景菜。閑話中途,一個右眼是假眼的18、9歲大男孩,一手拿二胡、一手拿曲譜進來,希望我們點他的曲子。一首“二泉印月”拉得十分認真、十二分投入,不過有幾個音拉錯了,與我們常聽瞎子阿炳拉的有差距。隨后再進來一位帶吉他、帶音響的流浪歌手,老陳點的一首“橄欖樹”還有幾分味道。一曲唱罷,后面一桌一個人在吃飯的女士,聽了“橄欖樹”后,要求再聽,于是“流浪、流浪”的蒼涼悠揚旋律又在江邊響起。
    吃完晚飯,走出門來,正好碰到餐館老板張小海(酷似潘長江,餐館名由此而來)。張小海不僅長相酷似潘長江,而且參加過一些央視節(jié)目,與央視導演、潘長江本人有合作演出,這些照片都掛在餐館的墻上。于是在餐館門前,我們與“潘長江”一起合影留念。
    回到客棧,端上茶杯在陽臺呆坐,抽煙喝茶,漫看沱江兩岸燈火。江邊小路游人漸疏,江面早已沒有了游船,慢慢地江邊景燈熄滅,岸邊酒吧的音樂分貝漸低,后酒吧門前的霓虹燈也滅了,只剩下江水流動的嘩嘩聲,沱江沉睡了,古城安息了。
    半夜被樓上新到的游客吵醒(房子是木結構,隔音差啊),早上起來,雖然有些朦朧,乘著去烏龍山前的一個小時,穿街走巷,走了幾個攻略上的景點,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田恕興將軍府等,看了看街巷古建筑。沈、熊故居都不大,帶天井的兩進小院,裝飾儉樸,陳設一些生平介紹和日常用品,與一般類似景點沒有太大差異,轉一轉,也就是到此一游,沒有感受到名人的其他。
    去烏龍山的車滿座是17座,但當天預訂的游客只有9人,說是八點半發(fā)車,等到八點五十,實在沒有再去的游客,于是開車上路。烏龍山屬鳳凰縣,在縣城西面30公里,與貴州省交界。聽說烏龍山景區(qū)是由私人投資開發(fā)的,8月3日才開放,我們到時還看見一條祝賀的橫幅。烏龍山雖說不遠,然而道路奇差,泥石路面,一輛車行路都顯得有些狹窄,30公里路走了近2個小時,好在司機技術嫻熟,沒有走過這條路的司機難免不出事。
    據(jù)說原來沒有烏龍山這個地名,是在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播出后才有的,而電視劇是根據(jù)當年解放軍在兩省交界的烏剿河、龍?zhí)梁痈浇缴辖朔说墓适赂木帲?條河各取一個字,定名烏龍山剿匪記。
    下車后,沿著田埂往山里走。由于昨晚半夜下過了雨,路顯得有些泥濘。山路上的水有些大,一些路需要撐傘而過(路上方懸崖形成瀑布),有些路是攀援而過,雖然鞋子衣服有些濕漉,但還是蠻開心。水樓梯瀑布、云中棧道、巖峰窩、千丈崖、駱駝峰、頂天柱、玉女洞、五子山、翠碧流紗等等景點一路過去,9個人除了2個年紀大些的河南游客外,其他人(一對四川來的情侶、一對廣東來的姑嫂,一個株洲的小伙子,另外是老陳與我)很快說說笑笑在一起。十二點半,我們來到了20年前鉆山豹、田大榜常常光顧的村子。村里,石頭窄巷,黑頂泥墻;村外,大樹池塘,坡田種糧。20多年來村子的景象與電視上的沒有什么兩樣。
    在一戶帶院子的人家吃所謂的“苗家飯”,加導游10個人,圍坐在一條很長的矮桌旁,紅燒辣魚、肉骨蘿卜、水煮南瓜、柴鍋飯,房東十分客氣大方、不停地加菜添飯,大家喝酒吃飯,吃得也算暢快。
    下午的老洞苗寨有些失望,沒有入苗寨的基本程式:寨門擊鼓、對歌、喝攔門酒。倒是苗民房子有些特色,用石片、石塊、石板堆砌而成,院子或南北、或東西,都有2個門相通(便于躲匪)??催^苗民房子,在村里的曬場看苗家風情表演。表演的人一看便是真正的村民,與昨天在桃花島上的職業(yè)表演人完全不同,有年輕,也有年長的,唱歌時還不敢直向看客,帶些羞澀。除了前面提到年歲稍大2個人外,在跳舞時,其他人都與村民一起參與,氣氛還不錯,只是跟上午一樣,下午的整個行程沒有看見其他任何游人。
    回程路上,大家一起聊天,除了我與老陳,居然還有2位是金融系統(tǒng)的。一位是四川銀監(jiān)局的,一位是廣東湛江人行的,老陳算是找到了聊友,借此對銀行信貸風險工作作了相當精彩的闡述。車回鳳凰虹橋,下車時老陳與廣東來的姑嫂約定,晚上我們四人一起共進晚餐。
    乘著天色還亮,我們又到虹橋邊沙灣景區(qū)一帶走走。這里江面較寬,有萬名塔(古時,文人焚紙?zhí)帲?、黃永玉的奪翠樓,還有一個乾隆年間建造的古城門,只是城門很小。由于明天要走,所以在回客棧的路上順便買了些鳳凰特產(chǎn):姜糖、野生獼猴桃肉、沱江小魚,苗酒。
    回到客棧天色有些黑了,新認識的姑(劉)嫂(王)打電話來,詢問在哪里共進晚餐。我決定就在熱鬧的逥龍閣、潘長江餐館相鄰的小城餐館,樓上靠江,位置不錯。再見到姑嫂2個,已經(jīng)換過衣裳,氣色不錯。
    晚上我要了點菜權,老陳十分隨意,聽我安排。因為我私底下想點些有特色的當?shù)夭?,但又不想點被攻略上普遍看壞、而有名的血粑鴨子、酸菜肉。點了:清炒小香菜、鳳凰小魚、野豬干鍋、大蒜臘肉、辣炒豆干蘑菇和老陳不屑的罐罐菌(即牛肝菌)。本想喝些當?shù)孛拙疲髑?位小姐女士的意見,喝啤酒。于是,又倚江臨窗,喝酒聊天,閑話鳳凰。期間少不了有人來賣藝,一曲葫蘆絲“鳳尾竹”吹得有些走樣。
    走出餐館,又一起逛街購物。隨后去了江邊老營哨的守望者酒吧。倚江臨窗,泡吧喝酒,玩骰游戲,他唱自唱,氣氛也融融。酒吧臨江的窗欞上掛滿了游人的留言,游人驢友留下許多感言。受此感觸,我也請酒吧小妹拿來紙筆,我寫不了大師的““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認識人”的傳世名言,只能寫下此時的心情:遠夢鳳凰,終感其暢;土苗酸姜,各有圓方;萍水劉王,把酒沱江;紛擾且忘,心安品賞。
    一份遺憾,一絲牽掛,都留在了鳳凰,留在了沱江。鳳凰、沱江,有機會再來品味、游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