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經濟師考試初級工商管理考點精講(6)

字號:

第六章源管理人力資
     考試目的:
     本章包括員工招聘與選拔、員工培訓、員工績效管理、員工報酬管理、職業(yè)發(fā)展與職業(yè)管理、勞動關系等內容。通過本章的學習和考試,要求了解、熟悉和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并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全過程有一個總體的了解和把握。
     重點:
     (1)員工招聘的一般程序
     (2)員工招聘渠道的類型
     (3)員工選拔的方法
     (4)制定員工培訓計劃的步驟
     (5)績效考評的原則和方法
     一、員工招聘與選拔
     員工招聘和選拔是工具人力資源規(guī)劃的要求,尋找、吸引有能力且有興趣到企業(yè)任職的申請者,并從中選出合 適的人員予以錄用的過程。
     (一) 員工招聘程序與要求
     1. 員工招聘的一般程序:
     (1)制定招聘計劃
     (2)落實招聘組織
     (3)尋找、吸引求職者
     (4)員工選拔
     (5)錄用、簽訂勞動合同
     (6) 招聘工作評價與反饋
     2. 員工招聘工作應滿足的基本要求
     (1)要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guī)的要求
     (2)保證被錄用人員具有較高的素質
     (3)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4)遵循效率優(yōu)先的原則
    ( 二)招聘渠道及其選擇
     1. 招聘渠道類型
     (1) 廣告招聘。即通過登發(fā)報紙廣告、電視電臺廣告,吸引求職者的注意。
     (2)在職人員推薦。即由企業(yè)現有員工推薦應聘者的辦法。
     (3)企業(yè)內部搜尋
     (4)校園招聘。優(yōu)缺點。
     (5)通過專門的就業(yè)服務機構招聘
     專門的就業(yè)服務機構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政府成立的公共就業(yè)服務機構;另一類是私營的就業(yè)服務機構。
     (6)網絡招聘。是指在互聯網上發(fā)布招聘其實,吸引申請者的一種招聘方法。
     2.招聘渠道選擇
     企業(yè)具體選擇那一種渠道,主要根據空缺職位的類型和級別、企業(yè)規(guī)模和實力,以及當地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等因素來確定:(1)……;(2)……;(3)……。
     (三) 選拔的意義和方法
     1.選拔的意義
     選拔是指在企業(yè)吸引到一批申請者之后,采取適當的方法對他們進行測評和遴選,并做出錄用或不錄用決策的過程。
     之所以說選拔是招聘工作過程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因為:(1)……;(2)……;(3)……。
     選拔工作會產生四種可能的結構:正確接受、正確拒絕、錯誤接受和錯誤拒絕。
     2.選拔方法
     (1)證明材料及履歷資料審查
     (2)面試。
     面試是指通過與應聘者正式的交談,了解應聘者的知識水平、求職動機、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及個人修養(yǎng)等信息, 并對應聘者是否具備錄用資格做出評價的過程。
     面試的分類。根據面試的標準化程度,可以把面試分為三類:第一,結構化面試;第二,非結構化面試;第三,混合面試。
     影響面試效果的因素:七個方面。
     面試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五個方面。
     (3)心理測試
     心理測試是通過一系列科學方法來測試應聘者的智力、能力、興趣以及個性差別的選拔方法。
     心理測試的內容包括:智力測驗、特殊能力測驗、人格測試。
     (4)評價中心技術
     四、員工培訓
     員工培訓除了可以銜接學校教育和工作需要外,還能夠確保員工掌握運用新技術所必需的一些基本技能,能夠滿足員工自我發(fā)展的需要進而對其產生激勵作用,能夠幫助員工更有效地工作從而為企業(yè)做出更多貢獻。
     (一) 員工培訓的對象和內容
     企業(yè)中需要培訓的三種人:第一種是新加入的員工;第二種是需要改進目前工作績效的人;第三種是具有發(fā)展?jié)摿Φ娜恕?BR>     培訓內容重要包括:
     1.技術技能
     2.人際關系能力
     3.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培訓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1. 確定培訓需求
     比較常用的分析方法:
     (1) 任務分析法
     (2) 績效分析法
     2. 明確培訓目標
     培訓目標是指通過培訓,每個受訓者應在知識、技能、態(tài)度、行為等方面發(fā)生哪些變化以及變化的程度。
     3. 制定培訓計劃
     4. 設施培訓計劃
     5. 培訓效果的評估與反饋
     在評價一項培訓計劃的效果和效益時,一般要考慮的四個方面的因素:
     (1) 反應
     (2) 知識
     (3) 行為
     (4) 成果
     為了掌握培訓計劃在上面四個方面所取得的效果,企業(yè)可采取以下措施:
     (1)……;(2)……;(3)……;(4)……。
     (三) 培訓方法及其選擇
     1. 新員工的崗前培訓
     對新員工的培訓,也稱為崗前培訓,其目的時減少新員工開始工作時常會感覺到的焦慮,讓他們盡快熟悉工作崗位、所在部門和整個企業(yè),促進外來者向內部人的轉換。
     2. 在職培訓
     在職培訓指在工作場所進行的員工培訓。
     3. 脫產培訓
     也稱為離職培訓,是指讓員工離開工作崗位到大學或其他企業(yè)或企業(yè)自辦學校學習的一種方法。
     五、員工績效管理
     (一) 績效考評的目的
     員工績效考評是指按照一定的標準,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員工一定時期內的工作表現做出客觀、公正評價的過程。
     工作績效具有三個特征:
     (1) 多因性
     (2) 多維性
     (3) 動態(tài)性
     (二) 績效考評的原則
     1. 客觀公正原則
     2. 可操作性原則
     3. 一致性原則
     4. 民主透明原則
     在績效考評過程中,有可能出現下列問題影響考評的效果:(1)……;(2)……;(3)……;(4)……。
     (三) 績效考評方法
     1. 書面描述法
     通過一份簡短的書面鑒定,描述出一個員工的優(yōu)點和確定、成績與不足、發(fā)展?jié)摿σ约案倪M的建議等。
     2. 關鍵事件法
     通過記錄那些區(qū)分有效的和無效的關鍵行為,進而對員工的工作績效做出評價。
     3. 評分表法
     4. 行為錨定評價法
     采用行為錨定評價法進行績效考評的步驟:(1)……;(2)……;(3)……;(4)……。
     5. 多人比較法
     是指將一名員工的工作表現與其他員工進行比較,進而確定其績效水平的考評方法。
    該方法常用的形式有:
     (1) 簡單排序法
     (2) 交錯排序法
     (3) 配對比較法
     (四) 績效考評的實施過程
     1. 制定考評計劃
     2. 技術準備
     (1) 選擇考評者??荚u者的選擇需要符合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第二,……;第三,……。
     (2) 制定考評標準。
     制定考評標準時,必須注意三點:
     第一, 考評標準要與考評內容相對應
     第二, 考評標準要明確、具體,并盡可能量化
     第三, 有關考評標準的信息能夠較完整地收集到
     (3) 選擇考評方法
     3. 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的渠道:
     (1) 生產記錄
     (2) 定期抽查
     (3) 考勤記錄
     (4) 關鍵事件記錄
     (5) 項目評定
     4. 分析評價
     即對照考評標準,對員工的績效狀況進行分析并做出評價。
     5. 考評結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