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好話題作文
●寫好話題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為小”
●寫好話題作文,其次要善于“以小見大”
●“獨辟蹊徑、表現(xiàn)個性”是寫好話題作文的關(guān)鍵
話題作文試題有三個主要特點:第一,題目只提供寫作內(nèi)容圍繞的核心,而不以標題的形式提供具體明確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寫作范圍,而且范圍相當寬泛,要求所寫內(nèi)容與話題相關(guān)即可,不要求歸納試題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緊扣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話題作文一般要求自擬文題,而非話題作文不要求自擬文題,也不能另立文題。
在以上三個主要特點中,最主要的是“范圍寬泛”這個特點。由于“范圍寬泛”,給寫作者提供了更廣泛的發(fā)揮空間,有利于寫作者表現(xiàn)個性特征,有利于選拔人才??梢哉f,以話題作文作為高考作文主要題型之一,是高考作文命題成熟的表現(xiàn)。
要想寫好話題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為小”。話題作文的寫作范圍十分寬泛,如果僅把話題當做一個僵死的概念,視為“鐵板一塊,不可分割”的整體,籠而統(tǒng)之去做文章,勢必內(nèi)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寫好話題作文的第一點要求就是善于在一個寬泛的范圍內(nèi),“擇其一點,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寫“大范圍”中的“某一方面”。給自己提供一個充分發(fā)揮、具體表現(xiàn)的好舞臺,這樣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內(nèi)寫出立意鮮明集中、內(nèi)容具體充實的好文章。
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針見血”。拿2000年高考作文來說,要把“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這樣一個大范圍“化而小之”,變?yōu)橐粋€具體的小范圍,可以寫“生活態(tài)度”方面的,可以寫“辨明是非”方面的,也可以寫“意識轉(zhuǎn)變”“思維方式”“教育改革”“道德修養(yǎng)”“人物評價”“歷史反思”“職業(yè)選擇”“個性發(fā)展”等等方面的,這樣,“化大為小”,“化空為實”,文章才能“出彩”,才能出現(xiàn)題材多樣、迭彩紛呈的好局面。
再拿下面一個話題作文為例:請以“壓力”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善于“以問領(lǐng)寫”:“什么可以構(gòu)成壓力?”“有沒有壓力?”“壓力來自何方?”“壓力帶來什么?”“怎樣對待壓力?”等等,然后自己回答這些問題,從這些回答中選擇一二來寫文章,達到“化大為小”的目的。可以寫壓力來自過重負擔,也可以寫壓力來自責任感;可以寫壓力的從無到有,也可以寫壓力的從有到無;可以寫壓力來自外界,也可以寫壓力來自自身;可以寫在重壓下喘不過氣來,也可以寫變壓力為動力;可以寫要善于自我減壓,也可以寫“把壓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等等。要選擇其中一個來寫,不要貪多,否則會造成東拉西扯,空談漫議。
提醒同學們注意:善于“化大為小”,還要善于“以小見大”,從小的方面表現(xiàn)深刻的主題。這就要求作者在選擇“小的方面”的時候,注意所選方面的“現(xiàn)實性、針對性、典型性”。
寫好話題作文的第二個本事是“獨辟蹊徑、表現(xiàn)個性”?!犊荚囌f明》“發(fā)展等級”要求考生作文“有個性特征”。要達到這一要求,必須增強“選擇意識”。首先要善于選擇自己熟悉的、想說的(有話可說的),有一定拓展空間的內(nèi)容去寫。要善于選擇新的切入點,也就是從新的方面認識事物、表現(xiàn)事物。
拿2000年高考話題作文來說,可以從“認識世界的多樣性”“看到事物的兩面性”“講究包容性”“承認差異性”“尊重并發(fā)展個性”“增強批判性”“鼓勵創(chuàng)新性”“反對僵死性”“提倡靈活性”等角度做文章,不要簡單地停留在原話題的“豐富多彩”原地轉(zhuǎn)磨盤,更不要簡單地僅僅用一些事例去佐證原話題的正確性。注意:只要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相關(guān),就都符合話題作文寫作的要求,不要錯把“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當做一成不變的命題。
當然,“有個性特征”還表現(xiàn)在文章的構(gòu)思和表達上,但最主要的是“獨具慧眼”。在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角度上做到獨辟蹊徑,表現(xiàn)出文章的新穎性和作者的創(chuàng)造性。
寫話題作文容易出現(xiàn)以下主要問題:
復制話題
試題給的是話題,要求圍繞話題“做文章”。怎樣做文章?就是要引發(fā)新的議論,展開新的聯(lián)想,講述新的故事,抒發(fā)新的感情??傊?,不能停留在原處。原處僅僅是個起點,如果在原處轉(zhuǎn)磨盤,就沒有創(chuàng)造,只有復制而已。要既不脫離起點,又不止于起點,要從起點走出來或說擴展開來:既可以從起點向遠處延伸,也可以圍繞起點縱橫馳騁。須知,猶如母體和子體之間的關(guān)系,起點以外的東西才是你自己的創(chuàng)造,這才是“做文章”。為什么非要寫“起點以外的東西”不可呢?因為試題所提供的材料———“一位學者給出四個圖形,讓選出與其他幾個圖形不同的圖形”的故事,讀者已經(jīng)聽過了,感受過了,不需要你再去重復提供同樣的材料。讀者需要的是新的東西:如果寫議論文,就要能夠幫助讀者深刻領(lǐng)悟其中道理;如果寫記敘文,就要通過描述自己的體驗或講述故事,使讀者有更具體、更強烈的感受;如果寫抒情散文,就要召喚起更新鮮、更強烈、更豐富的思想感情……
總之,讀者不需要復制,讀者需要創(chuàng)新。不要簡單地原樣復制,舉出一個個相同的例子然后“鳴金收兵,得勝回朝”。與材料相同的例子能不能舉呢?如果作為新的論證的材料,當然可以舉,但要為自己新的論述服務,如果沒有新的論述,那就等同于原樣復制了,我們稱之為“復制話題”。
2000年高考不少考生的作文有這種毛病。例如,開篇就“復制”,說有人喜歡山,有人喜歡海,這僅僅能表明社會上存在著“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的現(xiàn)象而已,再也沒有什么新的東西了。有的考生作文舉出榴蓮和臭豆腐,說有人喜歡也有人討厭,這就沒有多大意義。有的考生作文所舉的例子很好,說“在一次聯(lián)歡會上,主持人拿一個塑料袋,問大家這個塑料袋有什么用途,有人說可以當口罩,有人說可以當帽子,有人說灌上空氣可以當氣球。最后班長說把成千上萬個塑料袋壓在一起,可以做塑料板”。這些例子本身是不錯的,但可惜舉完例子就戛然而止了,沒能充分運用這個例子進行說理。有一些考生舉了“給一個溫度計測量樓高”“一加一等于幾”等智力測驗題或“某次考試失利每人總結(jié)的原因各不相同”的體驗等等,這些例子本身都是不錯的,可惜沒能進一步讓這些例子為論證服務,而僅僅把這些例子往那里一擺就完事大吉了,這叫“以擺代議”。如果所舉例子與試題材料相同或十分相近,沒有什么新的論述,就不僅僅是“以擺代議”了,而是“克隆”原材料了。
●寫好話題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為小”
●寫好話題作文,其次要善于“以小見大”
●“獨辟蹊徑、表現(xiàn)個性”是寫好話題作文的關(guān)鍵
話題作文試題有三個主要特點:第一,題目只提供寫作內(nèi)容圍繞的核心,而不以標題的形式提供具體明確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寫作范圍,而且范圍相當寬泛,要求所寫內(nèi)容與話題相關(guān)即可,不要求歸納試題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緊扣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話題作文一般要求自擬文題,而非話題作文不要求自擬文題,也不能另立文題。
在以上三個主要特點中,最主要的是“范圍寬泛”這個特點。由于“范圍寬泛”,給寫作者提供了更廣泛的發(fā)揮空間,有利于寫作者表現(xiàn)個性特征,有利于選拔人才??梢哉f,以話題作文作為高考作文主要題型之一,是高考作文命題成熟的表現(xiàn)。
要想寫好話題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為小”。話題作文的寫作范圍十分寬泛,如果僅把話題當做一個僵死的概念,視為“鐵板一塊,不可分割”的整體,籠而統(tǒng)之去做文章,勢必內(nèi)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寫好話題作文的第一點要求就是善于在一個寬泛的范圍內(nèi),“擇其一點,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寫“大范圍”中的“某一方面”。給自己提供一個充分發(fā)揮、具體表現(xiàn)的好舞臺,這樣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內(nèi)寫出立意鮮明集中、內(nèi)容具體充實的好文章。
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針見血”。拿2000年高考作文來說,要把“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這樣一個大范圍“化而小之”,變?yōu)橐粋€具體的小范圍,可以寫“生活態(tài)度”方面的,可以寫“辨明是非”方面的,也可以寫“意識轉(zhuǎn)變”“思維方式”“教育改革”“道德修養(yǎng)”“人物評價”“歷史反思”“職業(yè)選擇”“個性發(fā)展”等等方面的,這樣,“化大為小”,“化空為實”,文章才能“出彩”,才能出現(xiàn)題材多樣、迭彩紛呈的好局面。
再拿下面一個話題作文為例:請以“壓力”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善于“以問領(lǐng)寫”:“什么可以構(gòu)成壓力?”“有沒有壓力?”“壓力來自何方?”“壓力帶來什么?”“怎樣對待壓力?”等等,然后自己回答這些問題,從這些回答中選擇一二來寫文章,達到“化大為小”的目的。可以寫壓力來自過重負擔,也可以寫壓力來自責任感;可以寫壓力的從無到有,也可以寫壓力的從有到無;可以寫壓力來自外界,也可以寫壓力來自自身;可以寫在重壓下喘不過氣來,也可以寫變壓力為動力;可以寫要善于自我減壓,也可以寫“把壓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等等。要選擇其中一個來寫,不要貪多,否則會造成東拉西扯,空談漫議。
提醒同學們注意:善于“化大為小”,還要善于“以小見大”,從小的方面表現(xiàn)深刻的主題。這就要求作者在選擇“小的方面”的時候,注意所選方面的“現(xiàn)實性、針對性、典型性”。
寫好話題作文的第二個本事是“獨辟蹊徑、表現(xiàn)個性”?!犊荚囌f明》“發(fā)展等級”要求考生作文“有個性特征”。要達到這一要求,必須增強“選擇意識”。首先要善于選擇自己熟悉的、想說的(有話可說的),有一定拓展空間的內(nèi)容去寫。要善于選擇新的切入點,也就是從新的方面認識事物、表現(xiàn)事物。
拿2000年高考話題作文來說,可以從“認識世界的多樣性”“看到事物的兩面性”“講究包容性”“承認差異性”“尊重并發(fā)展個性”“增強批判性”“鼓勵創(chuàng)新性”“反對僵死性”“提倡靈活性”等角度做文章,不要簡單地停留在原話題的“豐富多彩”原地轉(zhuǎn)磨盤,更不要簡單地僅僅用一些事例去佐證原話題的正確性。注意:只要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相關(guān),就都符合話題作文寫作的要求,不要錯把“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當做一成不變的命題。
當然,“有個性特征”還表現(xiàn)在文章的構(gòu)思和表達上,但最主要的是“獨具慧眼”。在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角度上做到獨辟蹊徑,表現(xiàn)出文章的新穎性和作者的創(chuàng)造性。
寫話題作文容易出現(xiàn)以下主要問題:
復制話題
試題給的是話題,要求圍繞話題“做文章”。怎樣做文章?就是要引發(fā)新的議論,展開新的聯(lián)想,講述新的故事,抒發(fā)新的感情??傊?,不能停留在原處。原處僅僅是個起點,如果在原處轉(zhuǎn)磨盤,就沒有創(chuàng)造,只有復制而已。要既不脫離起點,又不止于起點,要從起點走出來或說擴展開來:既可以從起點向遠處延伸,也可以圍繞起點縱橫馳騁。須知,猶如母體和子體之間的關(guān)系,起點以外的東西才是你自己的創(chuàng)造,這才是“做文章”。為什么非要寫“起點以外的東西”不可呢?因為試題所提供的材料———“一位學者給出四個圖形,讓選出與其他幾個圖形不同的圖形”的故事,讀者已經(jīng)聽過了,感受過了,不需要你再去重復提供同樣的材料。讀者需要的是新的東西:如果寫議論文,就要能夠幫助讀者深刻領(lǐng)悟其中道理;如果寫記敘文,就要通過描述自己的體驗或講述故事,使讀者有更具體、更強烈的感受;如果寫抒情散文,就要召喚起更新鮮、更強烈、更豐富的思想感情……
總之,讀者不需要復制,讀者需要創(chuàng)新。不要簡單地原樣復制,舉出一個個相同的例子然后“鳴金收兵,得勝回朝”。與材料相同的例子能不能舉呢?如果作為新的論證的材料,當然可以舉,但要為自己新的論述服務,如果沒有新的論述,那就等同于原樣復制了,我們稱之為“復制話題”。
2000年高考不少考生的作文有這種毛病。例如,開篇就“復制”,說有人喜歡山,有人喜歡海,這僅僅能表明社會上存在著“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的現(xiàn)象而已,再也沒有什么新的東西了。有的考生作文舉出榴蓮和臭豆腐,說有人喜歡也有人討厭,這就沒有多大意義。有的考生作文所舉的例子很好,說“在一次聯(lián)歡會上,主持人拿一個塑料袋,問大家這個塑料袋有什么用途,有人說可以當口罩,有人說可以當帽子,有人說灌上空氣可以當氣球。最后班長說把成千上萬個塑料袋壓在一起,可以做塑料板”。這些例子本身是不錯的,但可惜舉完例子就戛然而止了,沒能充分運用這個例子進行說理。有一些考生舉了“給一個溫度計測量樓高”“一加一等于幾”等智力測驗題或“某次考試失利每人總結(jié)的原因各不相同”的體驗等等,這些例子本身都是不錯的,可惜沒能進一步讓這些例子為論證服務,而僅僅把這些例子往那里一擺就完事大吉了,這叫“以擺代議”。如果所舉例子與試題材料相同或十分相近,沒有什么新的論述,就不僅僅是“以擺代議”了,而是“克隆”原材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