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譯漢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總的原則
(1)翻譯時既要忠實于原文,又要符合漢語的習慣
(2)翻譯不可太拘泥。拘泥、刻板的翻譯因死守原文語言形式而損害了原文思想內(nèi)容。好的譯文應該是形式與內(nèi)容的統(tǒng)一
(3)能夠直譯盡量不意譯
(4)翻譯的過程應該是先理解后表達?,F(xiàn)就這一點作進一步論述。
2 結合英文寫作特點對語言進行整體理解
首先,英文段落的首句一般為topic sentence,然后展開說明。展開的寫法有多種,可分可總,可下定義,可同義重復,可以代詞復指等。利用這一技巧,先通讀全文,便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段與段之間的關系,在翻譯時就能在上下文中確定詞義,從而進行準確的翻譯。
其次,就具體而言:
(1)對詞的理解可以從構思法、詞的搭配關系和詞匯之間的邏輯關系等方面入手
(2)對句子的理解可以從句子的內(nèi)在邏輯、成分之間的從屬關系和句子的語法組成等方面來實現(xiàn)
(3)對于長句,可采用如下譯法:
順譯法:按照原文順序譯
逆續(xù)法:順序與原文順序相反
重復法:重復前一個詞
分譯法:一個句子分成幾個部分來翻譯
括號法:在譯文后加括號進行解釋和說明等
終合法:綜合運用上述各種方法
3 表達
正確理解原文后,還要通過適當?shù)姆g技巧用規(guī)范的漢語表達出來。這些技巧有:
(1)增詞法。根據(jù)需要增加一些詞語,如名詞等
(2)減詞法。根據(jù)漢語習慣,刪去一些詞
(3)肯否表達法。原文為肯定句,譯成漢語是為增強修飾效果,可以譯為否定句。反之亦然
(4)變換法,名詞譯成動詞或動詞轉譯成名詞等
(5)分合法。一個長句可分成若干部分來譯,或者把原文的幾個簡單句用一個句子表達出來。
(6)省略法:兩種語言由于存在差異,表達時不可能總是對等,經(jīng)??梢允÷砸恍┰~和句子成分,如英語中的冠詞漢語里沒有,譯時可以省略
4.應試中還應注意的問題
(1)詞的指代問題要搞清楚
(2)漢語知識的應用,如修辭等
(3)部分否定和否定重點。部分否定,如not all; 否定重點,如I don't teach because I have knowledge. (我并非因為有知識才去教書) 。否定重點為 because, 而不是teach.
(4)虛擬語氣。這種語法現(xiàn)象有時并非只表示字面意思,它經(jīng)常有感情色彩,譯時要注意。
(5)要認真地通讀全文,根據(jù)上下文來確定詞義、句意,切不可斷章取義,望文生義.
5.核對原文
既要核對譯文是否準確、通順,還要注意關鍵詞的采分點。同時不要忘記全文結構的表達,這部分還有0.5分呢。
考試翻譯的復習與應試
翻譯是一門藝術,同時又是一種實踐。它是對英語綜合能力的考查,沒有一定的英語基本功,要想在這部分得到高的分數(shù)是不可能的。但是,具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并不等于具有較高的翻譯能力。因此在學習和復習時掌握一些翻譯的基本常識和一些常用方法,針對考試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些語言現(xiàn)象,仔細分析一些翻譯實例,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再加以必要的練習,對考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自己在該部分的得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試題與考生應試情況分析
通過考試試題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英譯漢試題中的英文句子大致有以下三個特點:
1. 句子較長,其中包括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等從屬結構,致使句子結構復雜,意思不容易把握。
2. 句子雖然不長,但其中包含著較難理解的詞、詞組或短語,尤其是一些表示抽象意義的詞,另外,句子中往往含有比較復雜的語法現(xiàn)象。
3.考查的翻譯技巧主要包括:(1) 定語從句的譯法;(2) 被動語態(tài)的處理;(3) 長句的處理等等。
掌握這些規(guī)律為我們復習應考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考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多選擇一些與上述內(nèi)容有關的文章,多做一些有關的練習,并結合這類文章的特點,在練習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
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考生在這部分表現(xiàn)出的主要障礙有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基本的翻譯常識
作為公共英語學習者,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他們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很少或根本就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的翻譯訓練,更缺乏對翻譯要求以及翻譯過程等一些常識性的東西基本的了解,因此在考前復習和考試過程中一籌莫展,無從下手。
2.對于英譯漢翻譯技巧知之甚少
任何事情都有其內(nèi)在的規(guī)律,翻譯也不例外,作為考生,在備考時應掌握一些英譯漢過程中經(jīng)常采用的翻譯技巧,注意體會英語和漢語之間的差異,同時要特別注意考試中經(jīng)??嫉囊恍┘记桑⒖偨Y其中的翻譯規(guī)律。
3.劃線的部分理解不透
為了增加試題的難度,試題設計者往往選擇那些語法結構錯綜復雜的部分,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時,對于翻譯練習的句子,要仔細分析它們的語言結構,尤其是要注意那些具有分割定語從句等復雜語法現(xiàn)象的句子,在分析好句子結構并真正理解之后,再動手翻譯。
4.語表達不清,缺乏中文表達能力
英譯漢是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之間的轉化,要求漢語準確完整,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因此,考生在復習時也應該注意訓練自己的漢語表達能力。另外,考生在使用漢語表達時,還存在著用詞不準,違反自然科學常識的現(xiàn)象。
5.有些代詞翻譯得不夠明確
語言的使用總是發(fā)生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 在語言的使用過程中, 為了避免重復,往往需要使用一些代詞來代替前面所提到的人或物, 在考試的過程中, 考生應該仔細地閱讀全文, 找出劃線部分中英語代詞所指代的人或物, 并盡量明確地把它們翻譯出來。而且,還要把代詞翻成它(們)所代的名詞、短語。
在英譯漢的過程中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幾點:
(1) 漢語所要表達的是英語原文的內(nèi)容, 即句子或文章的意義, 而不是句子結構;
(2) 在翻譯過程中,英語原文的內(nèi)容要準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而不是將兩種語言結構進行簡單的轉換。因此,在做英譯漢的題目時,漢語所表達的意義應與原文保持一致,而漢語的句子結構只是為這一表達服務,而不應拘泥于原文。
(3)應付英譯漢考試和一般的從事翻譯創(chuàng)作不同,因為各自有不同的衡量標準,翻譯創(chuàng)作的標準為 “ 信、達、雅 ”, 而英譯漢考試則只要做到 “ 忠實、通順 ” 即可。要做到忠實原文,就應該掌握好適度原則,即要把原文的內(nèi)容準確完整地表達出來,既不能改變和歪曲,也不能增加或刪減。
1 總的原則
(1)翻譯時既要忠實于原文,又要符合漢語的習慣
(2)翻譯不可太拘泥。拘泥、刻板的翻譯因死守原文語言形式而損害了原文思想內(nèi)容。好的譯文應該是形式與內(nèi)容的統(tǒng)一
(3)能夠直譯盡量不意譯
(4)翻譯的過程應該是先理解后表達?,F(xiàn)就這一點作進一步論述。
2 結合英文寫作特點對語言進行整體理解
首先,英文段落的首句一般為topic sentence,然后展開說明。展開的寫法有多種,可分可總,可下定義,可同義重復,可以代詞復指等。利用這一技巧,先通讀全文,便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段與段之間的關系,在翻譯時就能在上下文中確定詞義,從而進行準確的翻譯。
其次,就具體而言:
(1)對詞的理解可以從構思法、詞的搭配關系和詞匯之間的邏輯關系等方面入手
(2)對句子的理解可以從句子的內(nèi)在邏輯、成分之間的從屬關系和句子的語法組成等方面來實現(xiàn)
(3)對于長句,可采用如下譯法:
順譯法:按照原文順序譯
逆續(xù)法:順序與原文順序相反
重復法:重復前一個詞
分譯法:一個句子分成幾個部分來翻譯
括號法:在譯文后加括號進行解釋和說明等
終合法:綜合運用上述各種方法
3 表達
正確理解原文后,還要通過適當?shù)姆g技巧用規(guī)范的漢語表達出來。這些技巧有:
(1)增詞法。根據(jù)需要增加一些詞語,如名詞等
(2)減詞法。根據(jù)漢語習慣,刪去一些詞
(3)肯否表達法。原文為肯定句,譯成漢語是為增強修飾效果,可以譯為否定句。反之亦然
(4)變換法,名詞譯成動詞或動詞轉譯成名詞等
(5)分合法。一個長句可分成若干部分來譯,或者把原文的幾個簡單句用一個句子表達出來。
(6)省略法:兩種語言由于存在差異,表達時不可能總是對等,經(jīng)??梢允÷砸恍┰~和句子成分,如英語中的冠詞漢語里沒有,譯時可以省略
4.應試中還應注意的問題
(1)詞的指代問題要搞清楚
(2)漢語知識的應用,如修辭等
(3)部分否定和否定重點。部分否定,如not all; 否定重點,如I don't teach because I have knowledge. (我并非因為有知識才去教書) 。否定重點為 because, 而不是teach.
(4)虛擬語氣。這種語法現(xiàn)象有時并非只表示字面意思,它經(jīng)常有感情色彩,譯時要注意。
(5)要認真地通讀全文,根據(jù)上下文來確定詞義、句意,切不可斷章取義,望文生義.
5.核對原文
既要核對譯文是否準確、通順,還要注意關鍵詞的采分點。同時不要忘記全文結構的表達,這部分還有0.5分呢。
考試翻譯的復習與應試
翻譯是一門藝術,同時又是一種實踐。它是對英語綜合能力的考查,沒有一定的英語基本功,要想在這部分得到高的分數(shù)是不可能的。但是,具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并不等于具有較高的翻譯能力。因此在學習和復習時掌握一些翻譯的基本常識和一些常用方法,針對考試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些語言現(xiàn)象,仔細分析一些翻譯實例,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再加以必要的練習,對考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自己在該部分的得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試題與考生應試情況分析
通過考試試題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英譯漢試題中的英文句子大致有以下三個特點:
1. 句子較長,其中包括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等從屬結構,致使句子結構復雜,意思不容易把握。
2. 句子雖然不長,但其中包含著較難理解的詞、詞組或短語,尤其是一些表示抽象意義的詞,另外,句子中往往含有比較復雜的語法現(xiàn)象。
3.考查的翻譯技巧主要包括:(1) 定語從句的譯法;(2) 被動語態(tài)的處理;(3) 長句的處理等等。
掌握這些規(guī)律為我們復習應考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考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多選擇一些與上述內(nèi)容有關的文章,多做一些有關的練習,并結合這類文章的特點,在練習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
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考生在這部分表現(xiàn)出的主要障礙有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基本的翻譯常識
作為公共英語學習者,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他們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很少或根本就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的翻譯訓練,更缺乏對翻譯要求以及翻譯過程等一些常識性的東西基本的了解,因此在考前復習和考試過程中一籌莫展,無從下手。
2.對于英譯漢翻譯技巧知之甚少
任何事情都有其內(nèi)在的規(guī)律,翻譯也不例外,作為考生,在備考時應掌握一些英譯漢過程中經(jīng)常采用的翻譯技巧,注意體會英語和漢語之間的差異,同時要特別注意考試中經(jīng)??嫉囊恍┘记桑⒖偨Y其中的翻譯規(guī)律。
3.劃線的部分理解不透
為了增加試題的難度,試題設計者往往選擇那些語法結構錯綜復雜的部分,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時,對于翻譯練習的句子,要仔細分析它們的語言結構,尤其是要注意那些具有分割定語從句等復雜語法現(xiàn)象的句子,在分析好句子結構并真正理解之后,再動手翻譯。
4.語表達不清,缺乏中文表達能力
英譯漢是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之間的轉化,要求漢語準確完整,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因此,考生在復習時也應該注意訓練自己的漢語表達能力。另外,考生在使用漢語表達時,還存在著用詞不準,違反自然科學常識的現(xiàn)象。
5.有些代詞翻譯得不夠明確
語言的使用總是發(fā)生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 在語言的使用過程中, 為了避免重復,往往需要使用一些代詞來代替前面所提到的人或物, 在考試的過程中, 考生應該仔細地閱讀全文, 找出劃線部分中英語代詞所指代的人或物, 并盡量明確地把它們翻譯出來。而且,還要把代詞翻成它(們)所代的名詞、短語。
在英譯漢的過程中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幾點:
(1) 漢語所要表達的是英語原文的內(nèi)容, 即句子或文章的意義, 而不是句子結構;
(2) 在翻譯過程中,英語原文的內(nèi)容要準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而不是將兩種語言結構進行簡單的轉換。因此,在做英譯漢的題目時,漢語所表達的意義應與原文保持一致,而漢語的句子結構只是為這一表達服務,而不應拘泥于原文。
(3)應付英譯漢考試和一般的從事翻譯創(chuàng)作不同,因為各自有不同的衡量標準,翻譯創(chuàng)作的標準為 “ 信、達、雅 ”, 而英譯漢考試則只要做到 “ 忠實、通順 ” 即可。要做到忠實原文,就應該掌握好適度原則,即要把原文的內(nèi)容準確完整地表達出來,既不能改變和歪曲,也不能增加或刪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