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信用風險評估與計量
2.2.1客戶信用評級
1.違約風險與違約概率
(1)巴塞爾有規(guī)定
(2)我國沒有準確規(guī)定
(3)違約概率和違約頻率
違約概率:借款人一年內累計違約概率與3個基點中的較高者,0.03%的下限
違約頻率EDF(Expectdefaultfrequency):屬于事后統(tǒng)計,概率屬于事前預測
2.外部評級和內部評級體系
(1)專家判斷法(expertsystem)
借款人因素:reputation,leverage,volatilityofearnings,collateral
與市場有關的因素:businesscycle,macro-economypolicy,levelofinterestrates
5c體系:character,capital,capacity,collateral,condition
5ps體系:personalfactor,purposefactor,paymentfactor,portectionfactor,perspective
camel體系:capitaladequacy,assetquality,management,earnings,liquidity
(2)信用評分法
線性概率模型(linearprobabilitymodel)
logit模型
線性辨別模型(lineardiscriminantmodel)兩個公式:初期的公式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Z低于1.81,企業(yè)很容易破產(chǎn)
相關詞匯:liquidity,profitability,leverage,solvency,activity
存在一定問題,僅考慮違約和非違約兩個極端;沒有考慮中間情況,建立在歷史數(shù)據(jù)基礎上,與現(xiàn)實情況有差距;沒有考慮一些難以量化的重要因素;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建立符合要求的數(shù)據(jù)庫
2.2.2債項評級
1.信貸資產(chǎn)風險分析
(1)五級分類
(2)銀行需要做到如下要求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
建立有效的信貸組織管理體制
審貸分離
完善檔案管理制度
保障管理層能夠及時得到有關貸款的重要信息
敦促借款人提供真實準確地財務信息
及時根據(jù)情況變化調節(jié)分類
2.違約損失率、預期損失與非預期損失
(1)違約損失率(LossRateGivenDefault,LGD)指發(fā)生違約時債務面值中不能收回部分所占的比例
(2)預期損失和非預期損失,預期損失(EL)=違約概率(PD)*違約損失率(LGD)*違約敞口風險(EAD)
(3)預期與非預期區(qū)別
預期損失是一個常數(shù),非預期損失是對均值和預期損失的偏離
預期損失可用計提準備金的方式補償,非預期損失要用經(jīng)濟資本金補償
3.內部評級法下的債項評級——核心是LGD
(1)項目因素
(2)公司因素
(3)行業(yè)因素
(4)宏觀經(jīng)濟周期因素
(5)優(yōu)先清償率(seniority)›宏觀經(jīng)濟因素›行業(yè)因素›企業(yè)資本結構因素
4.巴塞爾協(xié)議對違約損失率估計上的一些規(guī)定
對于抵押品未認定的優(yōu)先級公司債,違約損失率50%,抵押品未獲認定的次級公司債,LGD75%,全額抵押,則在原違約敞口的違約風險損失率基礎上乘以0.15
2.2.3壓力測試
金融機構運用不同方法來衡量由一些例外但又可能發(fā)生的事件所導致的潛在損失
2.2.4信用風險基本模型
1.CreditMetrics模型
(1)信用風險取決于債務人的信用狀況、而債務人的信用狀況用信用等級來表示
(2)信用工具(貸款、私募債券)的市場價值取決于信用等級
(3)從資產(chǎn)組合來看,而不是單一資產(chǎn)的角度
(4)采用邊際風險貢獻率(marginalriskcontributiontotheportfolio)
2.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
(1)違約率取決于
宏觀變量的歷史數(shù)據(jù)
對整個經(jīng)濟體系產(chǎn)生影響的沖擊和改革
僅影響單個宏觀變量的沖擊和改革
(2)適合投機級借款人,因為該借款人對宏觀經(jīng)濟因素的變化更敏感
(3)信用等級遷移矩陣(Transitionmatrix)
3.Creditmonitor模型
(1)將企業(yè)與銀行的信貸關系視為期權買賣關系,如果償還債務的成本大于投資,就會選擇違約
(2)和CreditMetrics是現(xiàn)在銀行最流行的模型
4.KPMG風險中性定價模型
(1)假設金融市場中的每一個參與者都是風險中立者
(2)違約率=1-(1+國債收益率)/(1+債券收益率)
5.死亡率模型
(1)邊際死亡率(MMR1)=等級為B的債券在發(fā)行第一年違約的總價值/處于發(fā)行第一年的等級為B的債券總價值
(2)存活率(Survivalrates)=1-MMR
(3)累計死亡率(CMR)=1-SR1*SR2*….SRN
6.Creditrisk+模型
(1)在一個貸款組合里面,發(fā)生N筆貸款違約的概率
Prob(n筆貸款違約)=e-mхmn/n!
其中,e=2.71828,m為貸款組合平均違約率*100,n為實際未月的貸款數(shù)量
(2)存在的問題是,模型假設每一組的平均違約率都是固定不變的,實際變化很大
7.CreditMonitor,風險中性定價模型和CreditRisk+模型的區(qū)別
(1)理論基礎不同
(2)CreditMonitor、風險中性定價模型主要針對單一企業(yè),CreditRisk+則是針對組合
(3)CreditMonitor屬于動態(tài)分析,另外兩個屬于靜態(tài)分析
(4)風險中性定價模型和CreditRisk+采用歷史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CreditMonitor采用股票市場價格
(5)Creditmonitor適用于上市公司風險分析,風險中性定價模型主要適用于度量發(fā)行的債券人的風險,CreditRisk+適用于貸款組合
8.信用風險模型面臨的問題
(1)相關性的處理(目前比較成熟的估計違約相關系數(shù)的方法
宏觀經(jīng)濟
行業(yè)因素
信用主體之間的關系
目前對于相關性的處理流行采用模擬法,即假設信用組合中債務人自查價值服從正態(tài)分布,組合價值符合正態(tài)分布
(2)信用損失計量方法的選擇
兩種方法DefaultModel和Mark-to-MarketModel
違約法下,損失為BookValue和可回收現(xiàn)值的差額,CreditMonitor采用的就是違約法,JP摩根采用的是CreditMetrics,是盯市法
(3)貸款估值方法
盯市法采用(DiscountedContractualCashFlowApproach和Risk-NeutralValuationApproach)
Creditmetrics采用合同現(xiàn)金流貼現(xiàn)法,即對貸款合同中規(guī)定的未來現(xiàn)金流按照該貸款的信用等級相適應的貼現(xiàn)利率予以貼現(xiàn),但有問題,比如優(yōu)先貸款和次級貸款(seniorandsubordinatedloan)的貼現(xiàn)率相同
CreditMonitor采用的是風險中性評估法,將貸款看作是在有限責任公司制度下基于借款人資產(chǎn)價值的一種或有要求權(contingentclaim),簡單講,就是債務人資產(chǎn)高于其負債時,違約不會發(fā)生
(4)模型的參數(shù)估計
(5)模型有效性的檢驗
2.2.1客戶信用評級
1.違約風險與違約概率
(1)巴塞爾有規(guī)定
(2)我國沒有準確規(guī)定
(3)違約概率和違約頻率
違約概率:借款人一年內累計違約概率與3個基點中的較高者,0.03%的下限
違約頻率EDF(Expectdefaultfrequency):屬于事后統(tǒng)計,概率屬于事前預測
2.外部評級和內部評級體系
(1)專家判斷法(expertsystem)
借款人因素:reputation,leverage,volatilityofearnings,collateral
與市場有關的因素:businesscycle,macro-economypolicy,levelofinterestrates
5c體系:character,capital,capacity,collateral,condition
5ps體系:personalfactor,purposefactor,paymentfactor,portectionfactor,perspective
camel體系:capitaladequacy,assetquality,management,earnings,liquidity
(2)信用評分法
線性概率模型(linearprobabilitymodel)
logit模型
線性辨別模型(lineardiscriminantmodel)兩個公式:初期的公式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Z低于1.81,企業(yè)很容易破產(chǎn)
相關詞匯:liquidity,profitability,leverage,solvency,activity
存在一定問題,僅考慮違約和非違約兩個極端;沒有考慮中間情況,建立在歷史數(shù)據(jù)基礎上,與現(xiàn)實情況有差距;沒有考慮一些難以量化的重要因素;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建立符合要求的數(shù)據(jù)庫
2.2.2債項評級
1.信貸資產(chǎn)風險分析
(1)五級分類
(2)銀行需要做到如下要求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
建立有效的信貸組織管理體制
審貸分離
完善檔案管理制度
保障管理層能夠及時得到有關貸款的重要信息
敦促借款人提供真實準確地財務信息
及時根據(jù)情況變化調節(jié)分類
2.違約損失率、預期損失與非預期損失
(1)違約損失率(LossRateGivenDefault,LGD)指發(fā)生違約時債務面值中不能收回部分所占的比例
(2)預期損失和非預期損失,預期損失(EL)=違約概率(PD)*違約損失率(LGD)*違約敞口風險(EAD)
(3)預期與非預期區(qū)別
預期損失是一個常數(shù),非預期損失是對均值和預期損失的偏離
預期損失可用計提準備金的方式補償,非預期損失要用經(jīng)濟資本金補償
3.內部評級法下的債項評級——核心是LGD
(1)項目因素
(2)公司因素
(3)行業(yè)因素
(4)宏觀經(jīng)濟周期因素
(5)優(yōu)先清償率(seniority)›宏觀經(jīng)濟因素›行業(yè)因素›企業(yè)資本結構因素
4.巴塞爾協(xié)議對違約損失率估計上的一些規(guī)定
對于抵押品未認定的優(yōu)先級公司債,違約損失率50%,抵押品未獲認定的次級公司債,LGD75%,全額抵押,則在原違約敞口的違約風險損失率基礎上乘以0.15
2.2.3壓力測試
金融機構運用不同方法來衡量由一些例外但又可能發(fā)生的事件所導致的潛在損失
2.2.4信用風險基本模型
1.CreditMetrics模型
(1)信用風險取決于債務人的信用狀況、而債務人的信用狀況用信用等級來表示
(2)信用工具(貸款、私募債券)的市場價值取決于信用等級
(3)從資產(chǎn)組合來看,而不是單一資產(chǎn)的角度
(4)采用邊際風險貢獻率(marginalriskcontributiontotheportfolio)
2.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
(1)違約率取決于
宏觀變量的歷史數(shù)據(jù)
對整個經(jīng)濟體系產(chǎn)生影響的沖擊和改革
僅影響單個宏觀變量的沖擊和改革
(2)適合投機級借款人,因為該借款人對宏觀經(jīng)濟因素的變化更敏感
(3)信用等級遷移矩陣(Transitionmatrix)
3.Creditmonitor模型
(1)將企業(yè)與銀行的信貸關系視為期權買賣關系,如果償還債務的成本大于投資,就會選擇違約
(2)和CreditMetrics是現(xiàn)在銀行最流行的模型
4.KPMG風險中性定價模型
(1)假設金融市場中的每一個參與者都是風險中立者
(2)違約率=1-(1+國債收益率)/(1+債券收益率)
5.死亡率模型
(1)邊際死亡率(MMR1)=等級為B的債券在發(fā)行第一年違約的總價值/處于發(fā)行第一年的等級為B的債券總價值
(2)存活率(Survivalrates)=1-MMR
(3)累計死亡率(CMR)=1-SR1*SR2*….SRN
6.Creditrisk+模型
(1)在一個貸款組合里面,發(fā)生N筆貸款違約的概率
Prob(n筆貸款違約)=e-mхmn/n!
其中,e=2.71828,m為貸款組合平均違約率*100,n為實際未月的貸款數(shù)量
(2)存在的問題是,模型假設每一組的平均違約率都是固定不變的,實際變化很大
7.CreditMonitor,風險中性定價模型和CreditRisk+模型的區(qū)別
(1)理論基礎不同
(2)CreditMonitor、風險中性定價模型主要針對單一企業(yè),CreditRisk+則是針對組合
(3)CreditMonitor屬于動態(tài)分析,另外兩個屬于靜態(tài)分析
(4)風險中性定價模型和CreditRisk+采用歷史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CreditMonitor采用股票市場價格
(5)Creditmonitor適用于上市公司風險分析,風險中性定價模型主要適用于度量發(fā)行的債券人的風險,CreditRisk+適用于貸款組合
8.信用風險模型面臨的問題
(1)相關性的處理(目前比較成熟的估計違約相關系數(shù)的方法
宏觀經(jīng)濟
行業(yè)因素
信用主體之間的關系
目前對于相關性的處理流行采用模擬法,即假設信用組合中債務人自查價值服從正態(tài)分布,組合價值符合正態(tài)分布
(2)信用損失計量方法的選擇
兩種方法DefaultModel和Mark-to-MarketModel
違約法下,損失為BookValue和可回收現(xiàn)值的差額,CreditMonitor采用的就是違約法,JP摩根采用的是CreditMetrics,是盯市法
(3)貸款估值方法
盯市法采用(DiscountedContractualCashFlowApproach和Risk-NeutralValuationApproach)
Creditmetrics采用合同現(xiàn)金流貼現(xiàn)法,即對貸款合同中規(guī)定的未來現(xiàn)金流按照該貸款的信用等級相適應的貼現(xiàn)利率予以貼現(xiàn),但有問題,比如優(yōu)先貸款和次級貸款(seniorandsubordinatedloan)的貼現(xiàn)率相同
CreditMonitor采用的是風險中性評估法,將貸款看作是在有限責任公司制度下基于借款人資產(chǎn)價值的一種或有要求權(contingentclaim),簡單講,就是債務人資產(chǎn)高于其負債時,違約不會發(fā)生
(4)模型的參數(shù)估計
(5)模型有效性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