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楚王劉英祭祠佛陀與黃老

字號:

佛教傳入內地后,最早接受佛教信仰的是社會的上層人士和知識分子。據(jù)現(xiàn)存資料,東漢楚王劉英是最早信奉佛教者。劉英是漢明帝(58-75年在位)的異母弟,在光武帝建武十七年(41)被封為楚王,第二年到達封國楚(當今江蘇、安徽、河南、山東交界處),在明帝即位后多次回洛陽朝見皇帝。當時社會上盛行“黃老”(黃帝、老子)、神仙方術,人們把剛傳入的佛教也看作是一種方術,將佛當作神仙,依附于黃老進行祭祠。劉英就是這樣做的。
    《后漢書•楚王英傳》記載,楚王劉英晚年“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永平八年(65)明帝下詔天下有死罪者可以用縑贖罪,劉英派人到國相(中央派駐封國主持政務者)獻黃縑白紈贖罪。明帝得知,立即下詔:“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按,男居士)、桑門(按,沙門)之盛饌?!笔钦f劉英既信奉黃老,讀誦黃老之言,又祭祠佛陀,并且按照佛教的規(guī)定定期持戒吃素,對于他派人上繳黃縑白紈贖罪的做法表示諒解,示意他無罪,勿須心懷不安,并退回縑紈讓他作供養(yǎng)居士、僧人之用。
    劉英奉佛的例子表明,在東漢初期佛教已經被作為黃老方術的一種在社會上層部分人中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