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政治理論單元預測:第一章選擇題Ⅰ答案

字號:

《2005年政治理論單元預測》:第一章選擇題Ⅰ
     一、選擇題Ⅰ:
     1【參考答案】 D
     2【參考答案】 B
     【解析】 這是道較為簡單的題,用排除法可以直接篩選出答案。AD顯然不合題意,對于C項“科學的世界觀”,唯心主義不是科學的世界觀,但它無疑是哲學。
     3【參考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這道題是基本理論題,很多人對這種部分、整體、共性、個性、普遍、特殊、理論、實踐等相關概念容易混淆不清。其實歸根結底只要弄清了哲學的整體定義,這類題不難解答。
     4【參考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自然科學基礎”,這是一道記憶題,在記憶上的理解要注意“基礎”二字。
     5【參考答案】 A
     【解析】 本題要求選擇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唯物主義哲學的最主要的區(qū)別。在ABCD四項選擇中,堅持世界可知性和堅持世界物質統一性,是所有唯物主義共有的特點,因而可以排除;強調意識的能動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唯物主義哲學的區(qū)別之一,但唯物主義歷史觀是更為重要的區(qū)別,因為唯物主義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根本的特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革命的發(fā)源地。所以應該選A。
     6【參考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從哲學基本問題中誰決定誰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惟一標準,延伸到社會歷史領域中是否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就是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惟一標準。
     7【參考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把握和理解,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之前,在自然觀上有唯物和唯心的斗爭,但進入到歷史領域,無論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都陷入歷史唯心主義,即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之前沒有完整的唯物史觀。這個題若題干改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后,存在……”則成為多選題了,答案為ABCD。
     8【參考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哲學基本問題是什么?應該毫不猶豫地直接選擇C項,C項是概括和抽象,它包括了ABD三項的內容,不能選擇ABD三項中的任何一項。
     9【參考答案】 B
     【解析】 本題是考查哲學基本問題中第一性的問題,即物質和精神誰決定誰的問題,是哲學中的問題,由此而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和斗爭決定了一切哲學問題,即哲學的黨性問題,所以只能選擇B項,其它均不合題意。
     10【參考答案】 A
     【解析】 本題題義是考人的主觀世界和內心世界究竟是什么因素占據著主導和核心地位。ABCD四種都屬于人的內心世界中的因素,相比較而言,在這四種因素中,世界觀和人生觀是處于核心地位的,因為世界觀和人生觀決定著人的勞動態(tài)度、思想情操和道德風尚,所以本題選A。
     11【參考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唯心主義產生的認識論根源。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是把主觀認識夸大并絕對化為創(chuàng)造世界的東西,所以本題中D符合題義,應該選D。
     12【參考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哲學基本問題中第一性的問題,物質和精神誰決定誰的問題,即世界本原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惟一標準。只有C項正確,ABD三項都不符合題意。
     13【參考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對客觀唯心主義根本特點的理解??陀^唯心主義是把某種脫離任何個人的精神作為整個世界的根源和第一性的東西。在本題中,心、意志、感覺都是屬于人的精神,ABC三個選項都是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只有D符合客觀唯心主義的標準,所以選D。
     14【參考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對唯心主義根本特點的理解。唯心主義的根本特點是在物質與意識何者第一性的問題上,堅持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在本題中,ABD都是唯物主義觀點,都是確認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只有C不承認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否認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換句話說,意識可以脫離物質而獨立自存,在邏輯上必然導致意識產生物質的唯心主義觀點。所以本題應該選C。
     15【參考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對辯證唯物主義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的理解。在本題中,A選項不能成立,因為哲學有一元論哲學和二元論哲學,只有一元論哲學才承認世界的統一性,所以不能認為所有哲學都承認這一選項;因為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不承認物質世界是多樣性的統一,所以B選項也不能選;D選項當然不能選,因為唯心主義不承認物質世界是多樣性的統一,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統一于精神。物質世界是多樣性的統一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16【參考答案】 D
     【解析】 一般考生對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用“金、木、水、火、土”這五行去理解世界的本原這一特點是可以理解的,但具體化為“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就難以理解了,有的容易當作“多元論觀點”而錯選A項。
     17【參考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客觀唯心主義觀點”的確認,答對此題,只要抓住“畏天命”這一表示客觀唯心主義的關鍵語,就不難得分。這種對文言格式觀點的辨析的考題很多,基本上每年都有,考生要有一定的文言文理解能力,但歸根結底還是對哲學基本理論的理解。
     18【參考答案】 D
     【解析】 這句話譯成現代話便是:“宇宙是物質世界發(fā)展的的東西,人是動物界發(fā)展的產物?!睆娬{的是世界的物質性,人是自然發(fā)展的產物,完全符合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唯物主義原則,因此選D。
     19【參考答案】 C
     【解析】 這句話是馬克思的名言,主要揭示人的活動與動物本能活動的區(qū)別,揭示人的活動是與人的意識的能動作用不能分離的,所以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強調意識的能動作用與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是片面夸大意識的能動性,把意識的能動性絕對化到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的地位。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特點是否認意識的能動作用,所以D當然在不選之列。
     20【參考答案】 C
     【解析】 本題確認“心”是萬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東西,當然是唯心主義觀點,因此可以排除B選項。由于唯心主義又有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區(qū)別,盡管A與C都是對的,但單選題是選選項,在A與C的比較中,C選項更為準確。至于是不是D即宿命論的選項,取決于對“心”的解釋,由于本題沒有提供充分條件,所以對該選項尚難作出準確判斷,所以可以不選。
     21【參考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歷史唯物主義的創(chuàng)立,屬于記憶性的知識,恩格斯指出: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是馬克思的兩個偉大的發(fā)現。本題只能選擇D。
     22【參考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性質和內容,D項是錯誤觀點,BC是部分,只有A項是正確的,考生基礎扎實,這類題目直接就選擇A項,其它選項無需排除。
     23【參考答案】 A
     【解析】 答這道題不要被題干的引言所迷惑,要認識到這句話只是一種觀念、概念,一句真理性的話,是必須經過人的意識之后才能產生。同樣,如果引用一句錯誤的觀點,也只能由意識產生。
     24【參考答案】 D
     【解析】 本題是考查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關系,時代屬于社會存在,哲學屬于社會意識,當然只能選擇D項。
     25【參考答案】 C
     【解析】 人本主義是西方現代哲學的特點之一,但西方現代哲學中的人本主義與傳統的人道主義、以人為本以及強調人的主體性不是一回事,西方現代哲學的人本主義的根本特點是C選項,是反對科學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義,所以選C。
     26【參考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對西方現代哲學根本特點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因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貫穿于整個哲學的主線,而現代西方哲學是這一主線的當代唯心表現,所以A不選??茖W精神與人文精神是人類的兩種優(yōu)秀的精神,而西方現代哲學已背離了這兩種優(yōu)秀精神,因此B也可以排除。至于科學技術決定論只是當代西方現代哲學的一個特點,即科學主義的特點,本題中選項是C,即表現為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種對立的思潮。
     27【參考答案】 C
     【解析】 此題是考查考生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個方面的內容,即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及其作用的把握。對于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即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及其作用,是考生所熟悉的知識點。而對哲學基本問題所包含的第二個方面的內容,特別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是在哲學認識論上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這一知識點,有一部分考生是陌生的,也正因此會誤選A項或D項。
     28【參考答案】 B
     【解析】 此題考查對唯心主義觀點的確認。對精神是世界的本原這一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和特點,一般考生都能掌握,因此B項必正確無疑。A項,如果考生頭腦稍一急轉彎,就會斷定是不合題意的,因為唯心主義認為世界有一個“派生物”而不是“自身存在著的世界”。D項是二元論的觀點,考生也會很容易地斷定不能選。問題會出在考生對C項的模糊不理解而錯選失分。
     29【參考答案】 C
     【解析】 此題考查考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這一知識點的掌握。解答此題,主要在于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和直接理論來源區(qū)別開來。馬克思主義哲學之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哲學和辯證法哲學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只能是“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這樣排除干擾項A和D,去掉錯誤項B,就會選出正確選項C。
     30【參考答案】 B
     【解析】 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對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具體命題、觀點相區(qū)別的確認。對于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一般區(qū)別,考生是可以把握的,但具體到判定某一個命題、觀點是主觀唯心主義的還是客觀唯心主義的,如果知識掌握的不全面,判斷起來就有了一定的難度。此題干是古希臘典型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拉圖的命題,這里的“理念世界”不是指人的主觀世界,而是獨立于人之外的虛無飄渺的“世界”,所以是客觀唯心主義的命題。有的考生會因將“理念世界”誤認為是人的主觀意識而錯選A項。
     31【參考答案】 D
     【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的掌握。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就是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唯物主義經歷了樸素唯物主義、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三種形態(tài),其中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主要區(qū)別就在于是否承認事物的運動和變化,因此該題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