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因難“過”而難過?

字號:

網上曾流傳這樣一個帖子:一對熱戀中的大學生,男孩向女孩歷數自己的缺點,女孩都不改初衷。最后,男孩說了一句話令女孩揚長而去。這句石破天驚的話就是:“我四級沒過”。
    這形象地描繪出了英語四六級在大學生心中的“顯赫地位”。同樣,四六級考試也是汕大學生的家常話題,甚至有人談 “四六級”色變。
    為了解汕大四六級實際情況,適逢新學期始06年12月四六級成績的公布,07年上半年四六級考試已接受報名,《汕大青年》設計了“英語四六級”調查問卷,對汕大各本科年級的學生進行隨機抽查。共發(fā)放問卷250份,回收237份,有效問卷235份,有效率為94%。
    半數人已過四級
    調查顯示,汕大50.9%的被調查者已通過四級考試,近12.3%的人通過六級;最近一次考試中,兩成應考四級的學生沒有通過,而沒有通過六級的多達六成(四六級改革后折算以425分為合格線)。而四六級沒通過的人并沒有放棄拼搏與希望,91.5%表示會繼續(xù)努力,希望下次通過,只有5%表示絕望不再考了。
    過半學生質疑改革效果
    四六級改革早已啟動,教育部公布從2005年6月起改為發(fā)放四六級考試成績單,并申明四六級考試不與學位掛鉤,也不鼓勵用人單位以成績作標準。
    但54%同學對此改革的作用表示質疑,他們認為四六級依然是找工作的一道門坎,存在已久的現實不輕易因這一公布而改變。用人單位在大學生過多的情況下,自然采用四六級作為篩選人才的標準。被問及參加四六級考試的目的時,58.7%的人是為了取得相關證書以方便找工作,只有25.4%是想通過考試來提升自己的外語水平。
    曾國藩曾提出“勿以考卷論終身”的明言,指出讀書是為了明理,而不是為考試做準備,為升官發(fā)財打基礎??磥碓系拿餮栽诖瞬⒉皇軞g迎。
    高分生不多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調查顯示:僅有8.9%的人四級分數在550分以上,而近49.2%的人六級成績在300-424之間,在520-600之間的只有3.2%。由此可看,高分考生并不多。
    為什么四六級成績普遍偏低呢?不適應新題型是一個因素,但調查數據顯示主要原因卻不在此。
    被調查者有77.7%認為之所以沒有通過四六級是因為自己不重視,準備不充分;另外認為由于不適應新題型及臨考心理素質差等因素的均有7.1%。
    如何備考也是一個決定成績好壞的重要因素?,F在汕大很多學生都抱著“臨時抱佛腳”、“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觀念,總以為幸運會降臨在自己的身邊。調查數據告訴我們,約63.2%的人至多在考試前1-2周復習,做幾套模擬試題。在四六級考試的花費,大約21.3%的人花的是在51-100元之間。
    對四六級褒貶不一
    應考學生中,從內心真正喜歡英語的并不多。受調查的某大一理科男生甚至對四六級產生了厭惡之情,他說“我恨四六級考試?!?BR>    四六級考試改革逐漸提上日程,從2007年1月起,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規(guī)定社會考生不能報考。有些高校為了提高四六級,甚至限制學生參加四六級考試的時間和次數。中山大學教務處去年九月發(fā)出通告,本科生只可報考四六級各2次。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受害的似乎是處于“底層”的學子,他們覺得壓力更重了。當然,同學們并沒有將四六級完全否定。也有四成學生認為四六級考試能夠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檢驗英語水平的一個有效標準。66%學生表示通過四六級后,還會繼續(xù)學習英語。
    即使四六級考試如何難“過”,眾多學生還是繼續(xù)為拿到四六級考試的“通行證”而努力,據調查有32%的汕大學生有意考取托福、雅思、BEC劍橋商務這類英語證書,另有37%學生打算考計算機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