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板工程
為保證現澆箱梁的外觀質量光潔度、表面平整度和線形,加快施工進度,本工程箱梁底模采用鋪設竹膠板,外側模采用大塊鋼模板,箱體內采用膠合板木模。
1、底模:
箱梁底模采用竹膠板,模板加工時可根據箱梁線形曲線及寬度將模板分段(按順橋向每5m為一段考慮)制作,將每一段視為直線段,即分段用折線代替圓曲線,從而提高了模板的使用效率。
鋸板采用合金鋸片,直徑400毫米,120齒左右,轉速3800轉/分,在板下墊實時鋸切,以預防毛邊。玻璃鋼竹膠板存放時板面不得與地面接觸,要下墊方木,邊角對齊堆放,保持通風良好,防止日曬雨淋,并定期檢查。
當一跨砼澆筑好后,等強度達到80%后,便可張拉、壓漿,壓漿完成后可將底模板下的可調頂托下降,將I14工字鋼、木枋和竹膠板脫離底板,取下竹膠模板等。
2、內模:
箱梁內模采用九合板,木枋順向布置,木枋截面尺寸為6X12cm,木枋布置間距為35cm左右。為施工方便,內模分塊加工成幾種型號,并確保同一類型號的模板能夠互用;加工時,將面板和木枋通過鐵釘加工成整體。為便于內模從箱梁內取出,在每一跨箱梁頂板上預留兩個160㎝(縱向)×100㎝(橫向)的人洞,人孔分布在每跨離橋墩10米處,不能跨越施工縫;每一跨箱梁底板鋼束張拉、壓漿及封錨完成后,將人孔澆注砼封閉。
箱梁內模支撐采用φ48×3.5腳手管做排架,立柱支撐在底模頂面上,腳手管順橋向按0.9米設置一排,每排7根,且每排均需設置剪刀撐和縱、橫水平撐,以增加支架的整體穩(wěn)定性,防止內模脹模,內模支架的搭設原理及方式與滿堂腳手架的搭設原理及方式基本相同;立柱支撐點必須與橫橋向底模下的工字鋼位置對應,而且立柱不可直接支撐在底模頂,兩者間須墊設混凝土墊塊。經受力驗算,內模及內模支架均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本處計算過程從略。
澆注砼之后,等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30%后方可進行拆除內模。如果拆模時間過早,容易造成箱梁頂板砼下饒、開裂,甚至倒坍;如果拆模時間過晚,將增大了拆模難度,造成拆模時間長且容易損壞模板。具體拆模時間由現場技術人員視現場砼的凝固情況把握好。
3、封頭模板和翼緣端模板
端橫隔板封頭模板采用玻璃鋼竹膠板,施工接縫處縫頭模板采用5mm厚鋼板制作。內側翼緣端模板采用[20a槽鋼(翼緣板砼厚為18cm);外側翼緣板由于防撞護欄設計構造的緣故,留有10cm的后澆段,采用4cm厚的泡沫板,安裝及拆除時十分方便,雖然泡沫板只能一次性使用,但由于其價格便宜,與采用鋼板相比更為經濟。
4、外側模板和翼緣模板
為確保外觀美觀,本箱梁外側模板和翼緣模板采用大型鋼板,由專業(yè)模板加工廠家加工制作;為施工方便,將外側模板和翼緣模板加工成整體,每塊模板寬為2.7米。
面板采用5mm厚鋼板,橫肋采用∠70角鋼,背帶采用2[10槽鋼,背帶間距為90cm,每塊模板上設有3道背帶,每道背帶上設置兩根φ18的拉桿。經受力驗算和施工檢驗,此模板強度和剛度完全能夠滿足施工要求。
為調模、脫模方便,模板外側每道背帶上設有3根可調絲桿用來支撐模板,確保模板在澆注砼時不向外傾倒。可調絲桿的上端與模板采用鉸聯結,下端與翼緣模板下方的橫向I14工字鋼鉸聯結,每塊模板下方的3根橫向工字鋼通過鋼筋連成整體,橫向工字鋼安裝在順橋向外側模行走軌道上(縱向I14工字鋼)。為確保模板整體不向外滑移,翼緣模板下方的橫向工字鋼與底板下方的橫向工字鋼通過“C-C”型緊索具連接在一起,如此一來,澆注砼時兩側腹板砼向外的脹力可以相互抵消。
首跨外側模板及翼緣模板安裝時,采用16t汽車吊起吊。模板起吊前,要將相應的絲桿和橫向I14工字鋼聯接好,在模板就位時,要將模板上的橫向工字鋼與底模板下的橫向工字鋼位置對齊。由于每塊模板面板均為平面,沒有按照箱梁平曲線設置弧面,故安裝模板時,確保模板與模板之間留有15mm左右的間隙,以此來調出箱梁的平曲線(實際為若干折線)。模板之間的間隙通過木板條和玻璃膠進行堵塞,不留縫隙。
當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60%時,方可脫離外側模板和翼緣模板。脫模時,只需將每塊模板上的可調絲桿收緊,模板就會自動脫離砼表面,十分方便。為確保外側模和翼緣模能夠順利行走,應確保模板脫離砼面不小于8cm。
為保證現澆箱梁的外觀質量光潔度、表面平整度和線形,加快施工進度,本工程箱梁底模采用鋪設竹膠板,外側模采用大塊鋼模板,箱體內采用膠合板木模。
1、底模:
箱梁底模采用竹膠板,模板加工時可根據箱梁線形曲線及寬度將模板分段(按順橋向每5m為一段考慮)制作,將每一段視為直線段,即分段用折線代替圓曲線,從而提高了模板的使用效率。
鋸板采用合金鋸片,直徑400毫米,120齒左右,轉速3800轉/分,在板下墊實時鋸切,以預防毛邊。玻璃鋼竹膠板存放時板面不得與地面接觸,要下墊方木,邊角對齊堆放,保持通風良好,防止日曬雨淋,并定期檢查。
當一跨砼澆筑好后,等強度達到80%后,便可張拉、壓漿,壓漿完成后可將底模板下的可調頂托下降,將I14工字鋼、木枋和竹膠板脫離底板,取下竹膠模板等。
2、內模:
箱梁內模采用九合板,木枋順向布置,木枋截面尺寸為6X12cm,木枋布置間距為35cm左右。為施工方便,內模分塊加工成幾種型號,并確保同一類型號的模板能夠互用;加工時,將面板和木枋通過鐵釘加工成整體。為便于內模從箱梁內取出,在每一跨箱梁頂板上預留兩個160㎝(縱向)×100㎝(橫向)的人洞,人孔分布在每跨離橋墩10米處,不能跨越施工縫;每一跨箱梁底板鋼束張拉、壓漿及封錨完成后,將人孔澆注砼封閉。
箱梁內模支撐采用φ48×3.5腳手管做排架,立柱支撐在底模頂面上,腳手管順橋向按0.9米設置一排,每排7根,且每排均需設置剪刀撐和縱、橫水平撐,以增加支架的整體穩(wěn)定性,防止內模脹模,內模支架的搭設原理及方式與滿堂腳手架的搭設原理及方式基本相同;立柱支撐點必須與橫橋向底模下的工字鋼位置對應,而且立柱不可直接支撐在底模頂,兩者間須墊設混凝土墊塊。經受力驗算,內模及內模支架均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本處計算過程從略。
澆注砼之后,等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30%后方可進行拆除內模。如果拆模時間過早,容易造成箱梁頂板砼下饒、開裂,甚至倒坍;如果拆模時間過晚,將增大了拆模難度,造成拆模時間長且容易損壞模板。具體拆模時間由現場技術人員視現場砼的凝固情況把握好。
3、封頭模板和翼緣端模板
端橫隔板封頭模板采用玻璃鋼竹膠板,施工接縫處縫頭模板采用5mm厚鋼板制作。內側翼緣端模板采用[20a槽鋼(翼緣板砼厚為18cm);外側翼緣板由于防撞護欄設計構造的緣故,留有10cm的后澆段,采用4cm厚的泡沫板,安裝及拆除時十分方便,雖然泡沫板只能一次性使用,但由于其價格便宜,與采用鋼板相比更為經濟。
4、外側模板和翼緣模板
為確保外觀美觀,本箱梁外側模板和翼緣模板采用大型鋼板,由專業(yè)模板加工廠家加工制作;為施工方便,將外側模板和翼緣模板加工成整體,每塊模板寬為2.7米。
面板采用5mm厚鋼板,橫肋采用∠70角鋼,背帶采用2[10槽鋼,背帶間距為90cm,每塊模板上設有3道背帶,每道背帶上設置兩根φ18的拉桿。經受力驗算和施工檢驗,此模板強度和剛度完全能夠滿足施工要求。
為調模、脫模方便,模板外側每道背帶上設有3根可調絲桿用來支撐模板,確保模板在澆注砼時不向外傾倒。可調絲桿的上端與模板采用鉸聯結,下端與翼緣模板下方的橫向I14工字鋼鉸聯結,每塊模板下方的3根橫向工字鋼通過鋼筋連成整體,橫向工字鋼安裝在順橋向外側模行走軌道上(縱向I14工字鋼)。為確保模板整體不向外滑移,翼緣模板下方的橫向工字鋼與底板下方的橫向工字鋼通過“C-C”型緊索具連接在一起,如此一來,澆注砼時兩側腹板砼向外的脹力可以相互抵消。
首跨外側模板及翼緣模板安裝時,采用16t汽車吊起吊。模板起吊前,要將相應的絲桿和橫向I14工字鋼聯接好,在模板就位時,要將模板上的橫向工字鋼與底模板下的橫向工字鋼位置對齊。由于每塊模板面板均為平面,沒有按照箱梁平曲線設置弧面,故安裝模板時,確保模板與模板之間留有15mm左右的間隙,以此來調出箱梁的平曲線(實際為若干折線)。模板之間的間隙通過木板條和玻璃膠進行堵塞,不留縫隙。
當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60%時,方可脫離外側模板和翼緣模板。脫模時,只需將每塊模板上的可調絲桿收緊,模板就會自動脫離砼表面,十分方便。為確保外側模和翼緣模能夠順利行走,應確保模板脫離砼面不小于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