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司考之路

字號:

隨著8月份的來臨,一年一度的司法考試又進入了倒計時階段。相信準備參加司考的人們心情肯定不會輕松,在這個白熱化的階段,有誰敢自信的說自己已經(jīng)準備好了呢?考試題目變幻莫測,逐年增加的法條更讓人們頭暈眼花。2006年,我參加了司法考試,并且很幸運就通過了,第四卷得分102分。作為司考的過來人,我想對考生們談一下我的司考經(jīng)歷,供大家參考。
    我原來的職業(yè)是教師,在河口區(qū)第一中學教授思想政治課程。出于對法律知識的好奇與渴望,我放棄了很多人眼中的穩(wěn)定職業(yè),參加了2005年的研究生考試,并順利進入山東大學法學院學習。在經(jīng)歷了初的興奮后,和所有法律專業(yè)的學生一樣,我也順理成章地加入了司考大軍。早就聽說司法考試考察范圍之廣、之低堪稱全國第一大考,初看題型時感覺題目好像沒有想象的那樣難。隨著復習的深入,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一切都是錯覺。我是10月份開始準備的,本來想“笨鳥先飛早入林”,但一直到年底我才把三本資料看完一遍,合上書后就好像沒看過一樣。這讓我的自信心大受打擊,到這時才明白全國第一大考并非徒有虛名。我的第一遍復習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主要是弄懂所有的法律術語和知識點,對于本科學了四年法律的法學碩士來說好像不是太難,但對于我們這些半路出家的法律碩士來說,這一遍的學習并不是一個“難”字能表達的。我不是在看書,而是在啃書,容易啃的要啃,肯不動的也要慢慢啃。有時都懷疑自己的選擇,甚至有過放棄的念頭。通過這一遍復習,我改變了自己通過的目標,只要自己盡了大努力,就沒有可遺憾的了。
    春節(jié)過后,我開始了第二輪復習,有了第一遍復習作為鋪墊,第二遍好像容易了很多。這我是一邊看書,一邊做題,通過做題篩選書上的知識點。題目的選擇很重要,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容易,太難會挫傷學習的積極性,而單純知識點的羅列達不到重點突出的效果。這一遍復習我用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頭腦中對所考知識已經(jīng)有一個整體的印象。
    第三輪復習我針對三卷不同的特點采用了不同的復習方式。針對第一卷內容多,分散、不成體系的特點,我分別列出了不同章節(jié)的提綱,把各個知識點安插到各章的提綱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卷和第三卷雖然有系統(tǒng)性,但是往往容易混淆的知識點特別多。在這兩卷的復習中,增加了對不同概念的對比,在對比中深化對知識點的認識。這遍復習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達到了能準確復述各卷目錄的效果。
    在復習過程中,我并沒有像有的考生那樣早出晚歸,而是早晨七點吃完早飯后去自習室,晚上一般到九點半,有時是十點,一天保證學習十個小時。因為學習的過程非??菰?,每隔一周我還會讓自己休息一下,短暫的緩沖可以讓自己始終保持精力充沛的狀態(tài)。
    很快暑假開始了,這段日子是關鍵也是容易松懈的。在暑假期間,我制定了作息時間表,并嚴格按照作息表來安排自己的活動。基本上每天至少要學習八個小時,堅持每周做一套模擬試題,在做題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并加以糾正。做題的目的是讓自己的關注點放在考試內容的大范圍,而不是局部的某一部分。
    還有就是歷年真題和法條的復習也非常重要,歷年真題我做了兩遍,有的同學還做了三遍甚至四遍。在復習法條的過程中要關注重點法條,更要突出新出臺和修訂的法律、法規(guī),這些都將成為考察的重點。
    第四卷是主觀體部分,這一卷是難拿分也是容易拉開差距的部分。這一卷的復習關鍵是掌握這一題型的答題思路,關鍵中的關鍵是審題即弄清楚題目問的是什么。然后,針對問題組織自己的答題思路。歷年真題中的主觀題部分,也是提高答題技巧的重要內容。
    后,在考試鄰近的時候,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是重要的。有的同學抱著志在必得的想法參加考試,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結果往往是不能如愿的。在盡了自己的大努力后,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在這個黑色的八月,我想對準備參加司法考試的朋友說,放下包袱向前沖,走過黑暗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