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422100掌握樁基施工質量控制

字號:

1K422100 掌握樁基施工質量控制
    1K422101 鉆孔灌注樁成孔方法的技術要求和質量事故預防措施
    (1)正循環(huán)回轉鉆孔原理
    用泥漿以高壓通過鉆機的空心鉆桿,從鉆桿底部射出,底部的鉆頭(鉆錐)在回轉時將土層攪松成鉆渣,被泥漿浮懸,隨著泥漿上升而溢出流到井外泥漿溜槽,經過沉淀池沉淀凈化,泥漿再循環(huán)使用。井孔壁依靠水頭和泥漿保護。
    (2)反循環(huán)回轉鉆孔原理
    泥漿由鉆桿外流(注)人井孔,用真空泵或其他方法(如空氣吸泥機等)將鉆渣從鉆桿中吸出。由于鉆桿內徑較井孔直徑小得多,故鉆桿內泥水上升速度較正循環(huán)快很多,就是清水也可把鉆渣帶上鉆桿頂端,流到泥漿沉淀池,凈化后泥漿可循環(huán)使用。
    反循環(huán)與正循環(huán)相比,鉆孔進度快4/u5倍,需用泥漿料少,轉盤所消耗動力較少,清孔時間較快等優(yōu)點。
    (3)技術要求
    在鉆孔灌注樁鉆孔過程中,應保持護筒中泥漿施工液位一定高度,形成1~2m液位差,以保護孔壁免于坍塌。
    鉆孔灌注樁的護筒內徑的大小,與鉆機在鉆孔時在孔內擺動程度有關,護筒內徑大小要求比樁徑大20~40cm。
    鉆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時,導管埋置深度,一般宜控制在2~6m。
    (4)事故預防與處理
    常見的鉆孔(包括清孔時)事故有以下幾種:坍孔、鉆孔偏斜、掉鉆落物、糊鉆和埋鉆、擴孔和縮孔、鉆桿折斷、鉆孔漏漿等。
    擴孔和坍孔發(fā)生的原因相同,輕則為擴孔,重則為坍孔。常用預防措施有控制進尺速度、選用適用護壁泥漿、保證孔內必要水頭、避免觸及和沖刷孔壁等。孔內局部坍塌而擴孔,鉆孔仍能達到設計深度則不必處理;孔內坍塌,回填砂和黏質土(或砂礫和黃土)混合物到坍孔處以上1~2m,如坍孔嚴重應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積密實后再鉆。
    鉆孔偏斜產生的原因:
    ①鉆頭受到側向力;
    ②擴孔處鉆頭擺向一方;
    ③鉆桿彎曲、接頭不正;
    ④鉆機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位移。
    鉆孔偏斜后,應查明偏斜情況。一般可在偏斜處吊住鉆頭上下反復掃孔,使鉆孔正直。
    偏斜嚴重時應回填砂黏土到偏斜處,待回填物沉積密實后再鉆。
    造成鉆孔漏漿的原因有泥漿稀、護筒制作埋置不良、水頭過高等,可查明原因對癥下藥。
    1K422110 掌握預應力張拉質量控制
    1K422111 預應力張拉質量控制的技術要求
    施加預應力所用的機具設備及儀表應由專人使用管理,并應定期維護和校驗。千斤頂與壓力表應配套校驗。校驗應在經主管部門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定期進行。張拉機具設備與錨具配套使用,并應在進場時進行檢查和校驗。
    當千斤頂使用超過6個月或200次,或者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不正常或檢修以后應重新校驗。
    張拉前必須具備經批準的張拉程序和現場施工說明書,具備上崗證書的施工人員,安全措施到位,錨具安裝正確,對后張構件而言混凝土強度已達到要求。
    張拉時,應使千斤頂的張拉力作用線與預應力筋的軸線重合一致。
    預應力筋采用應力控制張拉時,應以伸長值進行校驗,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的差值應控制在6%以內。
    1K422112 先張法和后張法施工質量的過程控制
    (1)先張法
    先張法施工工藝是在預制構件時,先在臺座上張拉力筋,然后支模澆筑混凝土使構件成型的施工方法。先張法張拉預應力筋,分單根張拉和多根張拉;單向張拉和雙向張拉。張拉一般操作過程為:調整預應力筋長度、初始張拉、正式張拉、持荷、錨固。
    先張法承力臺座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其抗傾覆安全系數應不小于1.5,抗滑移系數應不小于1.3。
    先張法同時張拉多根預應力筋時,應預先調整其初應力,使相互之間的應力一致。
    先張法張拉時,對鋼絲、鋼絞線而言,同一構件內斷絲數不得超過鋼絲總數的1%;對鋼筋而言,不容許斷筋。
    當構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值的75%或設計規(guī)定放張強度時,應先將限制位移的側模、翼緣模板或內模拆除,然后按設計規(guī)定的順序放張。無設計規(guī)定,應分階段、對稱、相互交錯地放張。
    (2)后張法
    后張法是在混凝土構件達到一定的強度后,在構件預留孔道中穿人預應力筋,用機械張拉,使預應力筋對混凝土構件施加應力。
    在后張有黏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力筋的孔道可采用鋼管抽芯,膠管抽芯及金屬螺旋管等方法進行預留。對預留管道預埋的要求:
    ①具有剛性或半剛性;
    ②不允許有漏漿現象;
    ③管道預留位置正確。
    張拉前,應對構件外觀、尺寸和混凝土強度進行檢驗,符合要求才能按設計要求順序,分批、分階段對稱張拉。
    后張法梁的預應力筋張拉程序,依力筋種類與錨具類型不同而異。
    后張法預應力筋為低松弛鋼絞線,采用夾片式具有自錨性能的錨具,其張拉程序為0→初應力→σcon(持荷2min錨固)。
    預應力筋錨固完畢并經檢驗合格后,即可用砂輪機將外露長度大于30mm的多余預應力筋切除。嚴禁用電弧焊切割。
    后張法張拉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會引起預應力筋斷絲或滑絲,應加強控制和處理。與先張法相比,對鋼絞線索和鋼絲索,增加了每索斷絲或滑絲不得大于1根的要求。
    后張法預應力張拉后,孔道應盡早壓漿。水泥漿的強度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當設計無具體規(guī)定時,水泥漿強度要求不低于30MPa。壓漿應緩慢均勻地進行,不得中斷??椎缐簼{應填寫施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