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游考試傳說典故:羲之洞的傳說

字號:

廬山金輪峰下,有道玉簾泉。泉旁有一幢苔蘚斑爛的石屋。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隱居廬山時,就常在被稱作“羲之洞“的石屋里埋頭練字,并在洞外山澗里養(yǎng)了一群逗人喜愛的白鵝,王羲之為什么要養(yǎng)鵝呢?因為他覺得“鵝“定很難寫,便養(yǎng)了一群白鵝,每日仔細(xì)觀察白鵝鳧水嬉戲的姿態(tài),得其精神奧妙,匯入自己筆下。后來他的“鵝“字寫得簡直具有呼之欲出,展翅將飛的神態(tài)。
    有一回,王羲之寫字手寫酸了,就走出石屋來散散心,忽然看到山路上,有個窮人馱著一草卷,一邊哭一邊往山上去。他就上前問那人為什么會這樣傷心。那窮人回說:“老母病死,無錢買棺木,只得用稻草卷埋,故而心中悲傷?!巴豸酥犃T,就即回屋寫了一個“鵝“字,交給那窮人說:“你拿這個“鵝“字,到當(dāng)鋪去當(dāng)一百兩銀子,買一口棺木收殮你的老母吧。“那窮人半信半疑,拿著“鵝“字來當(dāng)鋪說:“老板,這張字,當(dāng)一百兩銀子?!袄习迓犃耍笮φf:“你想必是窮瘋了?一張白紙,一個“鵝“字,饑不能當(dāng)食,寒不能當(dāng)衣,要它何用?不收?!芭赃叺呢敺肯壬犃艘采锨皝砜?,只見那“鵝“字寫得龍飛鳳舞,勢欲凌云,認(rèn)出這是王羲之的真跡。就對老板說:“此字非比尋常,乃是右軍墨寶,收下了吧。“經(jīng)過帳房先生的勸說,老板才勉強(qiáng)出五十兩銀子收了下來。收下來后,又覺得五十兩白花花的銀子,買一個“鵝“字,實在劃不來!過些日子,當(dāng)鋪著了火,濃煙滾滾,烈焰沖天......忽然,火光里飛出了一只白色的鵝,撲扇著兩只大翅膀,幾下就把火撲來了。賬房先生驚喜地對老板說:“如何?虧了這個鵝字吧?“老板也大聲贊道:“真寶、真寶!“抬頭去望那只鵝時,卻已扇起翅膀飛向天邊,老板急著要去追趕,賬房先生說:“誰叫你當(dāng)初只出一半價錢,如今那里收得回來!“老板連聲嘆息,懊悔不已。
    傳說那只鵝,飛回了玉簾泉,又還原成一個“鵝“字,落在水中的一塊石頭上。此后,每逢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艷陽天氣,人們便能看到那“鵝“字,變成一只活生生的白鵝,白毛紅掌在碧波中嬉戲遨游。凡到“羲之洞“來游玩的人,都把尋找這“鵝“字,當(dāng)作一樁賞心樂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