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1日晚上7點左右,我正在宿舍上網(wǎng)瀏覽新聞,看到了司法部關于22日上午8時公布司考成績的消息。心里有些緊張,等了這么久,明天終于要出結(jié)果了。難免會一通胡思亂想,要是不幸沒過該怎么辦?大學法律科班出身,又去外地培訓了一個多月,要是沒過,真是無顏見江東父老啊。
幾乎一夜難寐,第二天早上6點多就爬了起來,守在電腦前面,一邊和網(wǎng)上也在等著查分的朋友們聊著,一邊在焦急地等待。畢竟對一個法律人來說,這個考試太重要了。一直開著中國普法網(wǎng),怕到時候人太多進不去。7點55、7點56、57、58 ……
豈有此理,試了N次,還是進不去,郁悶中……
8點10分,原來學習時同住一屋的小潘打來電話,用極其興奮的口吻說:“過了!過了!362分!”我也一陣激動,按著小潘說的,來到江西司法廳網(wǎng)站,輸入姓名、身份證、準考證號碼,回車。屏幕上馬上顯示:試卷一110;試卷二100;試卷三101;試卷四101;總分412。太好了,萬歲!好激動!抓緊跟其他幾個一起培訓的朋友打電話,大家?guī)缀醵歼^了,真是太好了!
片刻激動之后,漸漸冷靜下來,回想起兩年的司考之路,不禁|法;律,教育k網(wǎng)l收集\整理|有些感慨。院里有幾個打算明年報考的同事,叫我談談司考經(jīng)驗,正好借這個機會寫寫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對后來人有所裨益。
2006年從河北大學畢業(yè)后,應聘到南昌大學共青學院當老師,那時剛參加工作,壓力比較大,加上之前一直在考慮要不要去讀研究生的問題,所以去年確實準備得不充分,就考前看了20來天的書,憑著出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和大學還有點功底的想法就去了考場,考完后也沒對答案,11月底成績出來了347分,沒想太多,覺得很正常。
今年三月份考公務員來到德安縣人民法院工作,這才發(fā)現(xiàn)司考是多么重要,如果通過不了司考,很多事根本就不能做,于是我下定決心今年一定要過。
我們這批通過2006年優(yōu)秀法律人才招聘進來的人有個特殊待遇,就是能夠參加省高院組織的司法考試培訓。
上了三個多月班,接到江西省高院的通知,我們要去參加司法考試培訓。7月14號,帶著行李來到了南昌。每天八點上課,下午六點下課,晚上自習,可以說是緊張有序。畢業(yè)后,好久沒有坐在寬敞的教室聽過課了,忽然覺得老師對司法考試知識點的講解和分析確實讓人茅塞頓開。很多復雜的問題迎刃而解。
學習期間的生活也很有意思,吃飯的時候有如行軍打仗,大家都是以快的速度沖向食堂,以快的速度吃完飯,再回去看書。我們九江法院系統(tǒng)的人分工有序,幾個人打飯,幾個人打菜,幾個人去端湯,然后圍在一起吃?,F(xiàn)在回憶起來還覺得很好笑。
在學習的時候,還結(jié)識了不少各地法院的朋友。我們每天在下了自習后,還會熱烈地討論問題,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猶如白駒過隙,一個多月時間的學習一晃而過。個人認為這次學習大的收獲就是經(jīng)過培訓班老師的系統(tǒng)培訓,把自己原來零散的知識點給有機地串了起來,對司考的重點有了個更好的把握。
兩年的司考歷程讓我深深地認識到:信心+時間+方法=PASS
第一招:要有信心,要敢于亮劍。
可以很肯定地說,有了信心你不一定能通過司考,但如果沒有信心,那你就一定會失敗。只有抱著必勝的信念,有敢于亮劍的精神,在復習備考的時候才能全身心投入進去。如果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去準備考試,除非你運氣足夠好,否則必敗無疑。筆者在復習備考階段就是這樣給自己心理暗示的,當時就在想,不要考多了,四百左右就行,呵呵,有點吹牛的嫌疑了,不過這招還真的挺管用的。其實只要是真的認真準備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就沒什么好遺憾的了。
良好的心態(tài)也很重要,這也屬于信心的一部分。筆者反對那種把司考當成一件痛苦的事來對待,主張快樂司考。這不是否定司考要全身心投入,而是主張要勞逸結(jié)合,把心態(tài)放好。要告訴自己,我是在做一件快樂的事情。
第二招:要有一定的復習時間。
司法考試號稱中國第一考,自然不是隨便看看書就能過的,那就要求有一定的復習備考時間。有朋友問,司考到底要準備多長時間才合適呢?我感覺這要因人而異,區(qū)別對待。如果是科班出身,并且在大學學得還不錯,在平時經(jīng)常翻翻書的前提下,集中學習兩到三個月應該就夠了。筆者所在的培訓班這次通過的同學大都是這樣的。如果是非科班出身的,又有一定法律基礎的人,認真準備并參加輔導班的話,應該一年就夠了。我家附近有個私人診所的醫(yī)生,平常經(jīng)常喜歡看看法律方面的書籍,打算參加2007年的司法考試,從去年9月份開始準備,看書非常用功,并參加了司法考試培訓,今年368分通過。
無論是準備兩三個月還是一兩年,只要保證堅持每天認真看三到五個小時足矣,有些朋友說復習備考時,頭發(fā)胡子都沒時間剃,連上廁所都在看書,搞得跟閉關修練|法;律教l育k網(wǎng),收.集.整理|一樣,我認為大可不必如此。筆者一直很崇尚快樂司考,老師就常說:“不打打球,跑跑步怎么可能過得了司考呢?”在南昌學習期間,我們在課余總會去打打籃球、羽毛球,晚飯后邊散步邊討問題。
第三招:正確的方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xiàn)在市場上的各種司考復習資料很多,而且是良莠不齊,可能會讓你看得眼花繚亂。有的朋友信奉題海戰(zhàn)術,各種資料買了一大堆,往往到后看不了幾本。筆者則信奉書不在多,而在于精。一般來說,第一輪復習看司法部的三本教材足矣,第二輪復習就在第一輪的基礎上再細看并把歷年真題吃透即可,后一兩個月的時間看看一些關于串講精講的資料就OK了??傊?,準備三本司法部的教材、一本法條、一本歷年真題解析、幾套模擬題再加上一套教材的輔導書就基本夠用了。
有條件的考生,好能夠報個輔導班系統(tǒng)學習一下。有的朋友可能會問,是不是科班出身的不用報。我個人感覺,司法考試跟大學法學學習雖不能說一點都不沾邊,但兩者的側(cè)重點確實不一樣??歼^法學研究生的考生應該更清楚這一點,大學法學本科學習側(cè)重的是理論學習,而司法考試側(cè)重的是應用。至于報哪個班,據(jù)了解,現(xiàn)在國內(nèi)做得比較好的有法律教育網(wǎng)、新起點、新東方等,具體上面授班還是網(wǎng)絡培訓班,按照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
不要一個人埋頭讀書,要學會與人交流,一起討論學習。為什么參加培訓班會比較高?原因有很多,比如說老師系統(tǒng)講解、自己認真看書、全真模擬考場等,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司考培訓班提供了一個討論學習的氛圍。你想想啊,周圍的人都在看書,你好意思一個人躺著睡大覺?我們在南昌培訓時,老師也鼓勵我們相互之間多討論。我們經(jīng)常會在晚上10點多回到宿舍后,還在意猶未盡地討論問題,提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有時甚至會爭得面紅耳赤,10點多還去打擾老師。法律本身屬于人文科學,處理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這種特性就決定了很多法律問題很難用一種答案去解決,這樣的討論對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法律條文是有著很大幫助的。
后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死鉆牛角尖。前面提到法律是一門人文科學,是處理各種復雜關系的科學,既然如此那么很多問題就不像自然科學那樣有個確定無疑的答案。無論是在復習階段還是在考試時,很多問題的幾個答案都可能說得過去,這時候就千萬|法,律l教l育網(wǎng),收集k整o理|不能去鉆什么牛角尖。要記住你不是在搞學術研究,不是讓你與出題者進行辯論,所以你就要去揣摩出題者的意圖,按照他的意圖來選擇一個佳答案。切記,死鉆牛角尖等于與自己過不去,與分數(shù)過不去。
以上談的幾個方面不敢說是什么司考的金科玉律,而且復習備考方法也是因人而異,只是過來人回首司考歷程的一點經(jīng)驗之談,希望能對后來者有點用處,可以少走點彎路,就深感欣慰了。
幾乎一夜難寐,第二天早上6點多就爬了起來,守在電腦前面,一邊和網(wǎng)上也在等著查分的朋友們聊著,一邊在焦急地等待。畢竟對一個法律人來說,這個考試太重要了。一直開著中國普法網(wǎng),怕到時候人太多進不去。7點55、7點56、57、58 ……
豈有此理,試了N次,還是進不去,郁悶中……
8點10分,原來學習時同住一屋的小潘打來電話,用極其興奮的口吻說:“過了!過了!362分!”我也一陣激動,按著小潘說的,來到江西司法廳網(wǎng)站,輸入姓名、身份證、準考證號碼,回車。屏幕上馬上顯示:試卷一110;試卷二100;試卷三101;試卷四101;總分412。太好了,萬歲!好激動!抓緊跟其他幾個一起培訓的朋友打電話,大家?guī)缀醵歼^了,真是太好了!
片刻激動之后,漸漸冷靜下來,回想起兩年的司考之路,不禁|法;律,教育k網(wǎng)l收集\整理|有些感慨。院里有幾個打算明年報考的同事,叫我談談司考經(jīng)驗,正好借這個機會寫寫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對后來人有所裨益。
2006年從河北大學畢業(yè)后,應聘到南昌大學共青學院當老師,那時剛參加工作,壓力比較大,加上之前一直在考慮要不要去讀研究生的問題,所以去年確實準備得不充分,就考前看了20來天的書,憑著出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和大學還有點功底的想法就去了考場,考完后也沒對答案,11月底成績出來了347分,沒想太多,覺得很正常。
今年三月份考公務員來到德安縣人民法院工作,這才發(fā)現(xiàn)司考是多么重要,如果通過不了司考,很多事根本就不能做,于是我下定決心今年一定要過。
我們這批通過2006年優(yōu)秀法律人才招聘進來的人有個特殊待遇,就是能夠參加省高院組織的司法考試培訓。
上了三個多月班,接到江西省高院的通知,我們要去參加司法考試培訓。7月14號,帶著行李來到了南昌。每天八點上課,下午六點下課,晚上自習,可以說是緊張有序。畢業(yè)后,好久沒有坐在寬敞的教室聽過課了,忽然覺得老師對司法考試知識點的講解和分析確實讓人茅塞頓開。很多復雜的問題迎刃而解。
學習期間的生活也很有意思,吃飯的時候有如行軍打仗,大家都是以快的速度沖向食堂,以快的速度吃完飯,再回去看書。我們九江法院系統(tǒng)的人分工有序,幾個人打飯,幾個人打菜,幾個人去端湯,然后圍在一起吃?,F(xiàn)在回憶起來還覺得很好笑。
在學習的時候,還結(jié)識了不少各地法院的朋友。我們每天在下了自習后,還會熱烈地討論問題,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猶如白駒過隙,一個多月時間的學習一晃而過。個人認為這次學習大的收獲就是經(jīng)過培訓班老師的系統(tǒng)培訓,把自己原來零散的知識點給有機地串了起來,對司考的重點有了個更好的把握。
兩年的司考歷程讓我深深地認識到:信心+時間+方法=PASS
第一招:要有信心,要敢于亮劍。
可以很肯定地說,有了信心你不一定能通過司考,但如果沒有信心,那你就一定會失敗。只有抱著必勝的信念,有敢于亮劍的精神,在復習備考的時候才能全身心投入進去。如果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去準備考試,除非你運氣足夠好,否則必敗無疑。筆者在復習備考階段就是這樣給自己心理暗示的,當時就在想,不要考多了,四百左右就行,呵呵,有點吹牛的嫌疑了,不過這招還真的挺管用的。其實只要是真的認真準備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就沒什么好遺憾的了。
良好的心態(tài)也很重要,這也屬于信心的一部分。筆者反對那種把司考當成一件痛苦的事來對待,主張快樂司考。這不是否定司考要全身心投入,而是主張要勞逸結(jié)合,把心態(tài)放好。要告訴自己,我是在做一件快樂的事情。
第二招:要有一定的復習時間。
司法考試號稱中國第一考,自然不是隨便看看書就能過的,那就要求有一定的復習備考時間。有朋友問,司考到底要準備多長時間才合適呢?我感覺這要因人而異,區(qū)別對待。如果是科班出身,并且在大學學得還不錯,在平時經(jīng)常翻翻書的前提下,集中學習兩到三個月應該就夠了。筆者所在的培訓班這次通過的同學大都是這樣的。如果是非科班出身的,又有一定法律基礎的人,認真準備并參加輔導班的話,應該一年就夠了。我家附近有個私人診所的醫(yī)生,平常經(jīng)常喜歡看看法律方面的書籍,打算參加2007年的司法考試,從去年9月份開始準備,看書非常用功,并參加了司法考試培訓,今年368分通過。
無論是準備兩三個月還是一兩年,只要保證堅持每天認真看三到五個小時足矣,有些朋友說復習備考時,頭發(fā)胡子都沒時間剃,連上廁所都在看書,搞得跟閉關修練|法;律教l育k網(wǎng),收.集.整理|一樣,我認為大可不必如此。筆者一直很崇尚快樂司考,老師就常說:“不打打球,跑跑步怎么可能過得了司考呢?”在南昌學習期間,我們在課余總會去打打籃球、羽毛球,晚飯后邊散步邊討問題。
第三招:正確的方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xiàn)在市場上的各種司考復習資料很多,而且是良莠不齊,可能會讓你看得眼花繚亂。有的朋友信奉題海戰(zhàn)術,各種資料買了一大堆,往往到后看不了幾本。筆者則信奉書不在多,而在于精。一般來說,第一輪復習看司法部的三本教材足矣,第二輪復習就在第一輪的基礎上再細看并把歷年真題吃透即可,后一兩個月的時間看看一些關于串講精講的資料就OK了??傊?,準備三本司法部的教材、一本法條、一本歷年真題解析、幾套模擬題再加上一套教材的輔導書就基本夠用了。
有條件的考生,好能夠報個輔導班系統(tǒng)學習一下。有的朋友可能會問,是不是科班出身的不用報。我個人感覺,司法考試跟大學法學學習雖不能說一點都不沾邊,但兩者的側(cè)重點確實不一樣??歼^法學研究生的考生應該更清楚這一點,大學法學本科學習側(cè)重的是理論學習,而司法考試側(cè)重的是應用。至于報哪個班,據(jù)了解,現(xiàn)在國內(nèi)做得比較好的有法律教育網(wǎng)、新起點、新東方等,具體上面授班還是網(wǎng)絡培訓班,按照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
不要一個人埋頭讀書,要學會與人交流,一起討論學習。為什么參加培訓班會比較高?原因有很多,比如說老師系統(tǒng)講解、自己認真看書、全真模擬考場等,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司考培訓班提供了一個討論學習的氛圍。你想想啊,周圍的人都在看書,你好意思一個人躺著睡大覺?我們在南昌培訓時,老師也鼓勵我們相互之間多討論。我們經(jīng)常會在晚上10點多回到宿舍后,還在意猶未盡地討論問題,提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有時甚至會爭得面紅耳赤,10點多還去打擾老師。法律本身屬于人文科學,處理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這種特性就決定了很多法律問題很難用一種答案去解決,這樣的討論對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法律條文是有著很大幫助的。
后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死鉆牛角尖。前面提到法律是一門人文科學,是處理各種復雜關系的科學,既然如此那么很多問題就不像自然科學那樣有個確定無疑的答案。無論是在復習階段還是在考試時,很多問題的幾個答案都可能說得過去,這時候就千萬|法,律l教l育網(wǎng),收集k整o理|不能去鉆什么牛角尖。要記住你不是在搞學術研究,不是讓你與出題者進行辯論,所以你就要去揣摩出題者的意圖,按照他的意圖來選擇一個佳答案。切記,死鉆牛角尖等于與自己過不去,與分數(shù)過不去。
以上談的幾個方面不敢說是什么司考的金科玉律,而且復習備考方法也是因人而異,只是過來人回首司考歷程的一點經(jīng)驗之談,希望能對后來者有點用處,可以少走點彎路,就深感欣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