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傻GRE詞匯研究(下篇)――GRE詞匯應試對策

字號:

太傻在本文的上篇中,似乎講了不少廢話(太傻最討厭的就是說廢話了),但很多東西,太傻不能不說,否則進一步的闡述就沒有了立論的基礎(chǔ)。在下篇,太傻希望能給GRE考生一些實用的東西,尤其是那些即將走進GRE考場的同學。我們將把討論的重點放在GRE詞匯考題考試模式的研究上,而我們所有的問題,都將圍繞著一個中心展開:“背單詞與GRE詞匯應試技巧培養(yǎng)的統(tǒng)一!” 我們首先從GRE最容易考生最容易誤解的一個問題入手: 一、GRE詞匯的精確記憶與模糊記憶的完美統(tǒng)一:背單詞的境界
    新東方的詞匯老師非常強調(diào)“GRE詞匯的精確記憶”,可是,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精確記憶。很多剛?cè)腴T的GRE考生都認為把紅寶書上的釋義一字不漏的背下來,就叫做精確記憶了,于是”tremulous”就必須背成“顫動的,不安的”背成“忙亂的,驚恐的”惶恐的就不行。俞敏洪就似乎連這還不如。在《詞匯頻率統(tǒng)計表》的前言中,他煞有介事的告訴我們“有些單詞表面意思差不多,但實際考試意義有很細微的變化,如:accuse是起訴的意思,accused是被起訴的意思,一主動,一被動,不可不分清楚”……FAINT
    俞敏洪到底懂不懂背單詞呀?好像一個中學生看到一個單詞加了“-ed”是表被動,GRE考生不至于要在這種地方下苦功吧! 即使在類比反義題中,主被動均一一對應,也沒有什么人會弄錯吧?。?!
    一個單詞,無論它的漢語釋義是怎樣的精心推敲,反復琢磨,究竟是一種傳譯,有永遠無法達到精確的地步,反而,常常是因為編者自身英漢背景的差異,而給一個背單詞的同學很多的誤解。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一個類比,提干是”scowl: displeasure” 簡單,動作及其表達內(nèi)容;選項就比較模糊:“kiss : affection”與“hurl : disgust”前者,按新東方的模式思維:Kiss不一定表達 “affection”比如非洲某國,人人見面都Kiss一番,就好像咱們見面,“您吃過了嗎!”后者就比較模糊了,似乎誰也沒去研究hurl的精確釋義,于是拿來新東方的《東方詞圣》一查:“用力投擲,憤慨地說出,丟下”為什么有憤慨呢,當然就是指“厭惡,嫌惡(digest)”。OK!只是可惜,太傻找遍韋氏釋義也沒發(fā)現(xiàn)任何帶一點貶義色彩的詞匯,頂多“with violence”“with vehemence”似乎怎么也扯不上“厭惡,嫌惡”吧?。?!那么Kiss呢?“kiss:to touch with the lips especially as a mark of affection or greeting”與“scowl:to contract the brow in an expression of displeasure”對應得多么工整?。。?BR>    這樣得例子大家在看《太傻單詞》時就會發(fā)現(xiàn)簡直是舉不勝舉。太傻只是想說:單詞的記憶,依靠中文,我們的目標永遠只能是模糊記憶,即記憶一個單詞最特征的那一部分;比如“scowl”在你的腦袋能記下一個模糊的“不高興”“面部表情”就足夠了,管他是什么“皺眉頭,做出不高興的臉”還是“愁容,暴風雨前的陰沉晦暗”。
    很多同學會問,“這樣背單詞,太危險了吧!”太傻的體會是:背單詞的境界,就是這樣的模糊記憶與精確記憶的完美統(tǒng)一。一個人看到英文,就立馬說出一個加上了無數(shù)個人主觀的中文釋義,其實是很低級的(俞敏洪似乎最擅長此道)。一個中國人,你要他用中文準確解釋中文的“憤怒”“鮮明”,誰都會感到頭大。為什么,因為那是本身是一種頭腦中形成的改概念,即模糊,又精確,誰也說不清楚,但誰也不會弄錯。英語的學習也是一樣。實在沒有必要刻意的一字不漏的去背單詞的中文釋義。至于一個單詞的名詞化、動詞化,形容詞化、否定化,就更理所當然的合成一個詞(最特征化的那個單詞)來背。這就是太傻在《太傻GRE詞匯研究(上篇)》中所說的詞頻表的的缺憾,這也正是為什么太傻花了那么多時間,去合并《太傻單詞》中此類單詞。反正,太傻不會聰明到去精確區(qū)分什么“accuse”與“accused”
    那么,我們怎樣去達到這種境界呢!假如你只是一個普通的英語學習者,太傻會告訴你,在廣泛大量的閱讀中去積累,這,說白了,就是我們一天到晚都掛在嘴邊的“語感”。但對于GRE這樣一門考試而言,結(jié)合類比反義填空用心研究一個單詞的英文釋義,才是的途徑。
    正如《太傻單詞前言》中所言,太傻為每一個單詞都配上了該單詞出現(xiàn)的類比反義原題的提干與主選,配上韋氏詞典中相對應的釋義,以及全部完整釋義項,完整的中文釋義(中文釋義其實只用注意相差很大的釋義即可)。希望大家能體會太傻的苦心。
    二、GRE類比反義的出題模式:原來ETS一點也不神秘,我也會!??!
    太傻在編輯《太傻單詞》時的體會就是,ETS的類比反義詞怎么就那幾招。相信大家拿到《太傻單詞》時會有同樣的感覺。當太傻把一個單詞所出現(xiàn)的類比反義全放在一起時,芝麻就開門了?。?!
    ETS第一招:乾坤大挪移:loquacious : talkative :: cloying : sweet(提干)與 flatter : praise :: loquacious : talkative (答案)martinet : discipline :: pedant : learning (提干) 與 stickler : exacting :: martinet : discipline(答案) consensus : factionalism :: clarity : confusion 與 law : criminality :: consensus : factionalism
    ETS第二招:偷梁換柱: odious : disgust :: menacing : fear 與 odious :repugnance :: menacing :fear maudlin : sentiment :: pedantic : scholarship 與 mawkish: sentiment :: pedantic : scholarship 不是同義,也是近義吧!!!
    ETS第三招 :一心二用:slight有兩個意思差別較大:a.細長的;輕微的 考了三次: grievous <> slight prodigious <> slight slight <> ponderous vt. 輕視,忽略,怠慢,考了兩次:cosset <> slight slight <> show respect to ;ETS真是一個也不放過。
     ETS第四招: 黔驢技窮:pedestrian 韋氏釋義:COMMONPLACE, UNIMAGINATIVE;反義機考只考了兩次:pedestrian <> imaginative pedestrian <> uncommon 大家猜第三次會怎么考?。?!
    這種東西,說得太多就沒意思了,大家肯定比我總結(jié)的更好,太傻只做一個“引子”吧?。。?BR>    這就是把單詞記憶與類比反義技巧的培養(yǎng)相結(jié)合的一個優(yōu)勢,既在真題環(huán)境中理解了單詞的精確釋義,也復習了類比反義。這也是《太傻單詞》的特點。
    三、考試現(xiàn)場應變對策: 連篇廢話
    在機考現(xiàn)場,詞匯題占了22個,這其中絕大部分,中國考生都可以輕松應付,但經(jīng)常也會出現(xiàn)一些意外:最常見的是多重對應,即似乎有兩個選項都可以成立:range : mountain :: 是chain : link 還是 archipelago : island 。一番思索后,很多人更傾向與后者, archipelago,GRE單詞, chain : link 太弱智了吧?。?!range:a series of mountains archipelago:an expanse of water with many scattered islands 不同的強調(diào)重點,我們背單詞時要記憶的就是這些典型特征。太傻如果說:多重對應要進一步分析內(nèi)部特征,那是廢話。分析不出來了,選擇那個最熟悉的選項,什么叫熟悉,就是太傻剛才說的所謂類比反義的出題模式。更具體一些,就是固定搭配,??歼x項。
    另一種意外,是出現(xiàn)生僻單詞: 類比好說;可對應的線索很多,太傻尤其是強調(diào)詞性的絕對工整對應。但有些太傻也只能去用排除法(很花時間,但也很有效)如:retainer : retinue :: witch : coven ,反義猜起來就不簡單 :比如apocalyptic:a. 啟示錄的,天啟的 (背過又怎樣);尤其verbal第一題常是反義,重要性可想而知(詳見《太傻機考數(shù)據(jù)全分析》),好在反義部分題干出現(xiàn)生僻單詞幾乎消失,幾乎所有生僻單詞都是出現(xiàn)在類比中,而且是在非主考選項中。大家不用過分擔心。至于什么用詞根詞綴,近義聯(lián)想,頻率區(qū)分,都是誰都懂的廢話,太傻就不浪費筆墨了。
    還有一種意外,并不常見:熟詞僻義:比如:varnish : glossy :: sand : smooth。英語詞匯的伸縮度是很大的,尤其是詞性的變化上,太傻只有一句話:不要怕?。?!――又是廢話。
    四、GRE詞匯考察的發(fā)展趨勢:
    正如太傻在《太傻GRE詞匯研究(上篇)》中所說的:GRE機考詞匯部分的發(fā)展趨勢,決不在于用那種誰也不認識的生僻單詞來為難考生,而更著重與對中高級詞匯的深刻理解。目前所流行的所謂“海量詞匯論”本身就是非常不現(xiàn)實的,也是一個吞噬了無數(shù)GRE考生時間與精力的無底洞。太傻的觀點,用心研究GRE最常考的那部分詞匯,有2500多個,效果絕對會比背上25000個生僻詞匯好的多。
    《太傻詞匯研究》也因該結(jié)束了,盡管太傻最討厭說廢話,但無意之中還是說了一堆。FAINT。
    太傻不是什么大牛,更絕非什么GRE權(quán)威,GRE單詞大家,(盡管太傻曾經(jīng)以為自己是)。太傻只是太傻,很多話只有傻到一定程度才會去說;很多事情只有傻到一定程度才會去做。太傻,傻到了什么程度?太傻也不知道,大概“只比大傻多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