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單選題每題一個正確答案,三個干擾項,它要求考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須達到一定的準確度。例如,備選答案與數(shù)字相關的 選題在95年考題中出現(xiàn)了4個,在96年考題中出現(xiàn)了5個,大約占單選題總題量的1/3.除了數(shù)字和計量單位外,各選答案能夠提供給考生作選擇的輔助信息 很少。單選題涉及面雖廣,但一般僅涉及基本常識,可對教材每一節(jié)中的分項題目加以研究,結合內容提煉出1-3個重要的基本常識(視內容篇幅的多少而定), 作為復習內容。
二、多項選擇題
多選題,每題共5個備選答案,其中2-5個是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難度比單 選要大。但是由于多選題自身的特點,往往使其涉及范圍比單選題要窄,常出現(xiàn)在諸如“特征”、“條件”、“原則”、“種類”、“方式”、“情形”、“職權 ”、等多個并列性內容共存、相對集中的部分,考生對此要加以重點復習。
三、填空題
填空在客觀性命題中較難答,它可出題的范圍十分寬泛。所以考生對知識的掌握必須達到一定的廣度。同時還要精確無誤??梢越Y合單選、多選、名詞解釋等內容加以復習,注意提高精確程度即可。
四、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要求考生對基本概念要有完整準確的記憶。由于每張卷只出4個,同時還要有覆蓋面(廣度),所以所涉及的范圍限于基本概念,并不是什么名詞都考。考 生可結合教材內容每章準備3-4個(視章節(jié)篇幅的長短,可略多或略少1-2個)重點詞、中心詞來掌握即可。由于每個名詞分值較低(3分),考卷留出的空白 不大,一般名詞的解釋內客文字不會過多,以教材的2-3行的文字數(shù)量為宜。
五、判斷題
判斷題在客觀性命題中最難做。它不僅 要求考生要“記住”,而且還要“理解”才行,考生應具備一定的知識運用和分析能力。判斷題的出題范圍也很寬泛,考生必須將所學知識爛熟于胸、融合貫通,才 可能多得分,由于判斷題的分值由兩部分構成:判斷正誤1分,說明理由2分,部分考生見理由說不出來,往往邊判斷都不去做或忘記做了,這是不明確的。判斷正 誤,非“正”即“誤”,考生完全可以憑現(xiàn)有知識去大膽“判斷”,以免失去得分機會 .
六、簡答題
簡答題在整個卷中分值最 高,但難度并不大。由于簡答答案一般要求由4-5個并列短句構成,所以它的涉及范圍與多項選擇題相似,也往往集中在諸如“特征”、“條件”、“手段”、“ 原則”、“宗旨”等并列性內容相對集中的部分,所以考生可以結合多項選擇題準備,提高記憶的準確性、完整性即可,同時,由于每套卷只出4個題,又要照顧到 覆蓋面,盡量不重復,所以考生可以結合各個章節(jié)內容每章著重準備3-4個重點題。當然根據(jù)篇幅的不同考生可略多或略少1-2個題準備。
七、論述題
每套卷1個,占10分,難度較大。但由于只出1道,選材范圍亦相應受限制。首先論述題的選材要具備論述的必要性,它應當是書中相關章節(jié)的理論性強的重點內 容,它應當是相關章節(jié)、編乃至全書的重點問題,特別要以全書的高度審視,并不是什么問題都值得論述,也不是每章節(jié)都要有論述題,更不可能都集中在一章里出 現(xiàn),其次,論述題材要有論述的可能性,由于記分值較高(10分),答案的文字數(shù)量相對較多。一般它較易出現(xiàn)在教材中有大段或連續(xù)多段的記述部分。再次,為 了體現(xiàn)考試的信度和效度,論述題不會重復出現(xiàn),已考過的題不會再出論述的內客,考生就無需再從論述的角度準備了。
八、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題,分值高,難度大,主要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對考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述能力及邏輯性的考查。許多考生感到無從下手,不知道怎么答較好。
做案例分析一般分兩步走:
第一步定性。首先,考生通讀案例內容,弄明白案例所講的內容從法律上看是屬于什么性質或哪一類的問題。其次,考生結合案例內容與所學知識確定本案涉及到教 材中哪章或哪幾章的法律規(guī)范,即從大體范圍上確認一下,本案應由哪種法律規(guī)范來調整。再次,詳細反復閱讀案例內容,確認案例可能涉及到的具體法律規(guī)定。
第二步處理。給合具體的法律規(guī)定對照案情。凡是案情與法律規(guī)定相一致的,都將引起積極的法律后果。如成立、有權、有效等。凡是案情與法律規(guī)定相沖突的,都 將引起消極的法律后果。如不成立、無權、無效等,并由此引發(fā)相應法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及刑事責任,可結合具體案情來認定)。如1995年考題,法 律對職務與非職務技術成果的劃分主要是看該技術成果是否為“執(zhí)行本單位任務或主要利用單位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結合法律詳細規(guī)定對照案情,可以認定陳某完成 技術成果為職務技術成果,對此單位享有轉讓權,陳某作為技術成果完成者享有署名權、名譽權、受獎勵權等并無轉讓權。是否為業(yè)余時間研制,并非法定的認定依 據(jù)。所以業(yè)余時間研制并不影響該成果的性質和權屬。又如1996年考題,法律規(guī)定接受委托代訂經濟合同,應按照委托書授權范圍訂立,始對委托人產生權利、 義務、對照案情張某顯屬超越代理權限訂立合同,違反了委托代理的規(guī)則。同時越權代理又是認定合同是否有效的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超越代理權限范圍訂立的經濟合同 是無效合同,但委托人對代理人越權行為追認的除外,對照案情,石家莊某商場付貨款行為即是對張某越權行為的追認,所以合同成立有效。由此,可以認定商場的 訴訟主張不能成立,應承擔違約責任,支付違約全,繼續(xù)履行合同,賠償損失等。違約金為85×1000×5%=4250元,合同總價款1000×85= 85000元,商場只付了4萬元,尚余45000無需繼續(xù)履行,同時商場應承擔由違約而給服裝廠造成的損失。
單選題每題一個正確答案,三個干擾項,它要求考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須達到一定的準確度。例如,備選答案與數(shù)字相關的 選題在95年考題中出現(xiàn)了4個,在96年考題中出現(xiàn)了5個,大約占單選題總題量的1/3.除了數(shù)字和計量單位外,各選答案能夠提供給考生作選擇的輔助信息 很少。單選題涉及面雖廣,但一般僅涉及基本常識,可對教材每一節(jié)中的分項題目加以研究,結合內容提煉出1-3個重要的基本常識(視內容篇幅的多少而定), 作為復習內容。
二、多項選擇題
多選題,每題共5個備選答案,其中2-5個是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難度比單 選要大。但是由于多選題自身的特點,往往使其涉及范圍比單選題要窄,常出現(xiàn)在諸如“特征”、“條件”、“原則”、“種類”、“方式”、“情形”、“職權 ”、等多個并列性內容共存、相對集中的部分,考生對此要加以重點復習。
三、填空題
填空在客觀性命題中較難答,它可出題的范圍十分寬泛。所以考生對知識的掌握必須達到一定的廣度。同時還要精確無誤??梢越Y合單選、多選、名詞解釋等內容加以復習,注意提高精確程度即可。
四、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要求考生對基本概念要有完整準確的記憶。由于每張卷只出4個,同時還要有覆蓋面(廣度),所以所涉及的范圍限于基本概念,并不是什么名詞都考。考 生可結合教材內容每章準備3-4個(視章節(jié)篇幅的長短,可略多或略少1-2個)重點詞、中心詞來掌握即可。由于每個名詞分值較低(3分),考卷留出的空白 不大,一般名詞的解釋內客文字不會過多,以教材的2-3行的文字數(shù)量為宜。
五、判斷題
判斷題在客觀性命題中最難做。它不僅 要求考生要“記住”,而且還要“理解”才行,考生應具備一定的知識運用和分析能力。判斷題的出題范圍也很寬泛,考生必須將所學知識爛熟于胸、融合貫通,才 可能多得分,由于判斷題的分值由兩部分構成:判斷正誤1分,說明理由2分,部分考生見理由說不出來,往往邊判斷都不去做或忘記做了,這是不明確的。判斷正 誤,非“正”即“誤”,考生完全可以憑現(xiàn)有知識去大膽“判斷”,以免失去得分機會 .
六、簡答題
簡答題在整個卷中分值最 高,但難度并不大。由于簡答答案一般要求由4-5個并列短句構成,所以它的涉及范圍與多項選擇題相似,也往往集中在諸如“特征”、“條件”、“手段”、“ 原則”、“宗旨”等并列性內容相對集中的部分,所以考生可以結合多項選擇題準備,提高記憶的準確性、完整性即可,同時,由于每套卷只出4個題,又要照顧到 覆蓋面,盡量不重復,所以考生可以結合各個章節(jié)內容每章著重準備3-4個重點題。當然根據(jù)篇幅的不同考生可略多或略少1-2個題準備。
七、論述題
每套卷1個,占10分,難度較大。但由于只出1道,選材范圍亦相應受限制。首先論述題的選材要具備論述的必要性,它應當是書中相關章節(jié)的理論性強的重點內 容,它應當是相關章節(jié)、編乃至全書的重點問題,特別要以全書的高度審視,并不是什么問題都值得論述,也不是每章節(jié)都要有論述題,更不可能都集中在一章里出 現(xiàn),其次,論述題材要有論述的可能性,由于記分值較高(10分),答案的文字數(shù)量相對較多。一般它較易出現(xiàn)在教材中有大段或連續(xù)多段的記述部分。再次,為 了體現(xiàn)考試的信度和效度,論述題不會重復出現(xiàn),已考過的題不會再出論述的內客,考生就無需再從論述的角度準備了。
八、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題,分值高,難度大,主要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對考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述能力及邏輯性的考查。許多考生感到無從下手,不知道怎么答較好。
做案例分析一般分兩步走:
第一步定性。首先,考生通讀案例內容,弄明白案例所講的內容從法律上看是屬于什么性質或哪一類的問題。其次,考生結合案例內容與所學知識確定本案涉及到教 材中哪章或哪幾章的法律規(guī)范,即從大體范圍上確認一下,本案應由哪種法律規(guī)范來調整。再次,詳細反復閱讀案例內容,確認案例可能涉及到的具體法律規(guī)定。
第二步處理。給合具體的法律規(guī)定對照案情。凡是案情與法律規(guī)定相一致的,都將引起積極的法律后果。如成立、有權、有效等。凡是案情與法律規(guī)定相沖突的,都 將引起消極的法律后果。如不成立、無權、無效等,并由此引發(fā)相應法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及刑事責任,可結合具體案情來認定)。如1995年考題,法 律對職務與非職務技術成果的劃分主要是看該技術成果是否為“執(zhí)行本單位任務或主要利用單位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結合法律詳細規(guī)定對照案情,可以認定陳某完成 技術成果為職務技術成果,對此單位享有轉讓權,陳某作為技術成果完成者享有署名權、名譽權、受獎勵權等并無轉讓權。是否為業(yè)余時間研制,并非法定的認定依 據(jù)。所以業(yè)余時間研制并不影響該成果的性質和權屬。又如1996年考題,法律規(guī)定接受委托代訂經濟合同,應按照委托書授權范圍訂立,始對委托人產生權利、 義務、對照案情張某顯屬超越代理權限訂立合同,違反了委托代理的規(guī)則。同時越權代理又是認定合同是否有效的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超越代理權限范圍訂立的經濟合同 是無效合同,但委托人對代理人越權行為追認的除外,對照案情,石家莊某商場付貨款行為即是對張某越權行為的追認,所以合同成立有效。由此,可以認定商場的 訴訟主張不能成立,應承擔違約責任,支付違約全,繼續(xù)履行合同,賠償損失等。違約金為85×1000×5%=4250元,合同總價款1000×85= 85000元,商場只付了4萬元,尚余45000無需繼續(xù)履行,同時商場應承擔由違約而給服裝廠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