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5日。在甘肅的全國高考“狀元縣”會寧縣,177名曾經被當作轉正老師對待的骨干代課教師,突然發(fā)現通過正式招考的轉正只是“誤會”,他們未來的生活,只是繼續(xù)每天賺取四碗牛肉面的報酬,或者永遠告別講臺。
盼了3年的轉正“黃”了
甘肅會寧縣的小學將在次日開始放寒假。王廟小學教導主任嚴維俊計劃著明天去投奔在新疆的親戚,據說,那邊煤礦的井下工作一個月可以掙到兩三千,是他現在工資的8倍。去年此時,嚴維俊遙想2008年的春節(jié),慶幸那是他第一個可以輕松度過的假期,因為他將在2007年下半年轉正,薪水上千。但他并未料想到,等了整整三年的公辦教師身份說沒就沒了。為了掙錢還債,他的春節(jié)也許將在礦井下度過。
“不可能不轉正,政府怎么會開這么大的玩笑!”這是幾位教師從一位受尊敬的本地教育界人士那里詢問到的說法。在整個會寧教育系統(tǒng),通過這次招聘考試的代課老師們被普遍認為已經轉正。
177位教師的《轉正定級審批表》和《干部履歷表》都已經上交。然而2007年10月16日,教育局長李宗孝卻對教師們說:轉正定級已成泡影;但是,教育局會盡量爭取薪酬,要等到10月底。到了10月底,縣政府有了新答復:“縣長說轉正是教育局誤導教師,要撤了教育局長?!敝钡?2月9日會后,政府方面認為他們已經細致全面地宣講了政策。而教師們仍然認為組織者只是玩弄文字游戲。失望的教師們決定向上“討說法”。他們曾經向縣的上一級白銀市反映情況,但市信訪辦公室拒絕收取他們的材料,理由是:國家有政策,代課教師必須清退。12月26日,51名老師在省經濟工作會議的會場大門通道旁邊,手臂相扣,拉開要求同工同酬的橫幅,甘肅省開始了解他們的情況,并為此作出了某些沒有公開的安排和指示。
政府:所謂默認轉正是誤解
處理“轉正事件”的縣委宣傳部長常太洲表示,政府從未發(fā)文明示教師們通過考試即可轉正,177名代課老師以及所有人的“誤解”,是教育、財政、人事等一系列部門行政偏差的結果。
老師們不能理解的是,此前3年,一切的管理程序都默認他們是“轉正教師”。記者手中的“會寧縣公辦教師花名冊”,他們赫然在冊;在以會寧教育系統(tǒng)官方資料為基礎的《會寧教育600年》中,他們被統(tǒng)計到“民教轉正”;相應地,他們有著更多義務———在近三年,他們的子女不能享受農民子女的各種補助;教育系統(tǒng)統(tǒng)一扣除的救災捐款,他們的數額與公辦教師一樣;他們和同批招聘的應屆畢業(yè)生一樣被要求在3年內取得教師資格證。
常太洲指出,“本意是為了這些代課老師的待遇盡量往公辦教師上靠,但因為沒有政策支持,好心辦了壞事情?!弊鳛樨毨Эh,會寧2007年的財政收入僅為1980萬元。他表示,如果沒有相應的專門款項,靠縣財政的薄弱底子,根本無法承擔實現這些教師同工同酬所需要的每年超過200萬元的負擔。
“各個擊破”后的冰冷現實
需要代課老師,卻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這就是堅硬的現實。12月下旬以后,會寧縣官方的工作重點轉向“各個擊破”,讓老師們12月31日前在續(xù)聘合同上簽字。
官方認為自己已經表達了解決問題的誠意:在12月中旬,讓這177名教師簽訂一份《會寧縣2004年招聘代課教師續(xù)聘合同書》,工資加了60元。
這份區(qū)區(qū)三四百元的勞動報酬,無論是拒絕還是同意,后果都一樣冰冷?!案鱾€擊破”的簽約動員是成功的。12月31日,177位老師中,只有18名沒有在合同上簽字。
盼了3年的轉正“黃”了
甘肅會寧縣的小學將在次日開始放寒假。王廟小學教導主任嚴維俊計劃著明天去投奔在新疆的親戚,據說,那邊煤礦的井下工作一個月可以掙到兩三千,是他現在工資的8倍。去年此時,嚴維俊遙想2008年的春節(jié),慶幸那是他第一個可以輕松度過的假期,因為他將在2007年下半年轉正,薪水上千。但他并未料想到,等了整整三年的公辦教師身份說沒就沒了。為了掙錢還債,他的春節(jié)也許將在礦井下度過。
“不可能不轉正,政府怎么會開這么大的玩笑!”這是幾位教師從一位受尊敬的本地教育界人士那里詢問到的說法。在整個會寧教育系統(tǒng),通過這次招聘考試的代課老師們被普遍認為已經轉正。
177位教師的《轉正定級審批表》和《干部履歷表》都已經上交。然而2007年10月16日,教育局長李宗孝卻對教師們說:轉正定級已成泡影;但是,教育局會盡量爭取薪酬,要等到10月底。到了10月底,縣政府有了新答復:“縣長說轉正是教育局誤導教師,要撤了教育局長?!敝钡?2月9日會后,政府方面認為他們已經細致全面地宣講了政策。而教師們仍然認為組織者只是玩弄文字游戲。失望的教師們決定向上“討說法”。他們曾經向縣的上一級白銀市反映情況,但市信訪辦公室拒絕收取他們的材料,理由是:國家有政策,代課教師必須清退。12月26日,51名老師在省經濟工作會議的會場大門通道旁邊,手臂相扣,拉開要求同工同酬的橫幅,甘肅省開始了解他們的情況,并為此作出了某些沒有公開的安排和指示。
政府:所謂默認轉正是誤解
處理“轉正事件”的縣委宣傳部長常太洲表示,政府從未發(fā)文明示教師們通過考試即可轉正,177名代課老師以及所有人的“誤解”,是教育、財政、人事等一系列部門行政偏差的結果。
老師們不能理解的是,此前3年,一切的管理程序都默認他們是“轉正教師”。記者手中的“會寧縣公辦教師花名冊”,他們赫然在冊;在以會寧教育系統(tǒng)官方資料為基礎的《會寧教育600年》中,他們被統(tǒng)計到“民教轉正”;相應地,他們有著更多義務———在近三年,他們的子女不能享受農民子女的各種補助;教育系統(tǒng)統(tǒng)一扣除的救災捐款,他們的數額與公辦教師一樣;他們和同批招聘的應屆畢業(yè)生一樣被要求在3年內取得教師資格證。
常太洲指出,“本意是為了這些代課老師的待遇盡量往公辦教師上靠,但因為沒有政策支持,好心辦了壞事情?!弊鳛樨毨Эh,會寧2007年的財政收入僅為1980萬元。他表示,如果沒有相應的專門款項,靠縣財政的薄弱底子,根本無法承擔實現這些教師同工同酬所需要的每年超過200萬元的負擔。
“各個擊破”后的冰冷現實
需要代課老師,卻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這就是堅硬的現實。12月下旬以后,會寧縣官方的工作重點轉向“各個擊破”,讓老師們12月31日前在續(xù)聘合同上簽字。
官方認為自己已經表達了解決問題的誠意:在12月中旬,讓這177名教師簽訂一份《會寧縣2004年招聘代課教師續(xù)聘合同書》,工資加了60元。
這份區(qū)區(qū)三四百元的勞動報酬,無論是拒絕還是同意,后果都一樣冰冷?!案鱾€擊破”的簽約動員是成功的。12月31日,177位老師中,只有18名沒有在合同上簽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