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會計職稱《經(jīng)濟法》考點分析(7)

字號:

第八章 合同法律制度
    1.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格式條款與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
    2.要約的生效、撤回、撤銷和失效
     (1)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解釋1】(1)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tǒng)接收數(shù)據(jù)電文的,數(shù)據(jù)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tǒng)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2)未指定特定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tǒng)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解釋2】要約到達受要約人,并不是指要約一定實際到達受要約人(或者其代理人)手中,要約只要送達到受要約人通常的地址、住所或者能夠控制的地方(如信箱)即為送達。
     (2)要約在發(fā)出后、生效前,要約人可以撤回要約。
     (3)在要約生效后、受要約人承諾前,要約人可以撤銷要約。但某些特殊情形要約不得撤銷。(P329)
    3.實際履行原則(P331)
     (1)合同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jīng)履行主要義務并且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2)合同當事人約定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jīng)履行主要義務并且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4.無效合同(P333)
    無效合同的界定: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屬于無效合同,“未損害國家利益的”屬于可撤銷合同。
    雙方惡意串通,不管損害國家利益,還是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均屬于無效合同。
    5.可撤銷合同(P335)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合同;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需要注意此時沒有損害國家利益)。
     (2)可撤銷合同在未被撤銷前是有效的合同,但被撤銷后,自“合同成立之日起”無效。
     (3)撤銷權的時效
    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nèi)沒有行使撤銷權,撤銷權消滅;
    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6.效力待定合同(P336)
     (1)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
     (2)無權代理下訂立的合同;
     (3)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chǎn)訂立的合同。
    7.約定不明(P338)
    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zhì)量、價款、履行地點、履行費用等內(nèi)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xié)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xié)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guī)定:
     (1)質(zhì)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履行;沒有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履行;
     (2)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
     (3)履行地點不明確的,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chǎn)的,在不動產(chǎn)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8.涉及第三人的合同(P338、339)
    9.不安抗辯權(P341)
    中止履行合同后,如果對方在合理期限內(nèi)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合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1)中止履行
     (2)解除合同
    10.代位權(P342)
     (1)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是指基于扶養(yǎng)關系、撫養(yǎng)關系、贍養(yǎng)關系、繼承關系產(chǎn)生的給予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yǎng)老金、撫恤金、安置費、人壽保險、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
     (2)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勝訴的,訴訟費用由次債務人負擔,從實現(xiàn)的債權中優(yōu)先支付。
     (3)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
    11.撤銷權(P343)
    因債務人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zhuǎn)讓財產(chǎn)或者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zhuǎn)讓財產(chǎn)(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12.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
    13.簽訂保證合同的三個未約定的處理。
    方式?jīng)]有約定的,視為是連帶責任保證。
    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承擔責任。
    保證期間沒有約定的話,此時是6個月。
    14.(1)在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zhuǎn)讓給第三人的,保證債權同時轉(zhuǎn)讓,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nèi)對受讓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與債權人事先約定僅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禁止債權轉(zhuǎn)讓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2)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zhuǎn)讓部分債務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對未經(jīng)其同意轉(zhuǎn)讓部分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仍應當對未轉(zhuǎn)讓部分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3)未經(jīng)保證人同意的主合同變更,如果減輕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后的合同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加重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變更主合同履行期限的,保證期間為原合同約定的或者法律規(guī)定的期間。
    15.一般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中斷。
    連帶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中斷。
    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止的,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同時中止。
    16.以依法獲準尚未建造的或者正在建造中的建筑物抵押的,當事人辦理了抵押物登記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抵押有效。
    17.按份共有人以其共有財產(chǎn)中享有的份額設定抵押的,抵押有效。
    共同共有人以其共有財產(chǎn)設定抵押,未經(jīng)其他共有人的同意,抵押無效。但是,其他共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而未提出異議的,視為同意,抵押有效。
    18.同一財產(chǎn)法定登記的抵押權與質(zhì)權并存時,抵押權人優(yōu)先于質(zhì)權人受償。同一財產(chǎn)抵押權與留置權并存時,留置權人優(yōu)先于抵押權人受償。
    抵押權因抵押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抵押財產(chǎn)。
    19.以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出質(zhì)的,質(zhì)押合同自權利憑證交付之日起生效。以依法可以轉(zhuǎn)讓的股票、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出質(zhì)的,應當辦理出質(zhì)登記,質(zhì)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20.質(zhì)權因質(zhì)物滅而消失,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zhì)財產(chǎn)。
    21.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承攬合同以及法律規(guī)定可以留置的其他合同(如行紀合同)發(fā)生的債權,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留置權。
    22.擔保定金、生效定金、解除定金
    23.定金罰則的適用:
    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適用定金罰則。
    因合同關系以外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適用定金罰則?!?BR>    24.在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zhuǎn)讓給第三人的,保證債權同時轉(zhuǎn)讓,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nèi)對受讓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與債權人事先約定僅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禁止債權轉(zhuǎn)讓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25.主從權利一并轉(zhuǎn)讓。
    26.合同發(fā)生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條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
    27.法定解除:當法律規(guī)定的合同解除的事由出現(xiàn)之后,一方當事人就可以主張解除合同。
    合同的法定解除條件(P359)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當事人一方延遲履行主要債務,經(jīng)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nèi)仍未履行。
     (4)當事人一方延遲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BR>     (5)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28.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權利,自提存之日起5年內(nèi)不行使而消滅。
    29.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二者不能并用。
    30.如果當事人沒有履行合同,不論是自己的原因,還是第三人的原因,都應當向?qū)Ψ匠袚`約責任。
    31.訂立合同的時間。
    32.檢驗期間(P366)
    當事人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內(nèi)將標的物的數(shù)量或者質(zhì)量不符合約定的情形通知出賣人。買受人“怠于”通知的,視為標的物的數(shù)量或者質(zhì)量符合約定。
    當事人沒有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在合理期限內(nèi)未通知或者自標的物收到之日起2年內(nèi)未通知出賣人的,視為標的物的數(shù)量或者質(zhì)量符合約定。
    33.風險的承擔(P365、366)
    34.分期付款的買受人未支付到期價款的金額達到全部價款的20%的,出賣人可以要求買受人一并支付到期與未到期的全部價款或者解除合同。
    35.撤銷權的時效(P369)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1年內(nèi)行使;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6個月內(nèi)行使。
    36.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
     (1)停止發(fā)放借款
     (2)提前收回借款
     (3)解除合同
    37.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應當按照“實際的”借款期間計算利息;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shù)額收取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數(shù)額支付利息。
    38.租賃合同的期限(P371)
    租賃合同的租賃期限在6個月以上的,合同必須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雙方簽訂合同的時候沒有約定期限的,且沒有達成協(xié)議的,此時是不定期租賃;雙方簽訂合同的是約定了租賃期限,期限屆滿的時候,承租人繼續(xù)使用,出租人沒有提出異議,此時是不定期租賃。
    租賃合同的期限超過20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39.承租人經(jīng)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zhuǎn)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與出租人的租賃合同繼續(xù)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P372)。
    40.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fā)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承租人繼續(xù)使用租賃物,出租人沒有提出異議的,原租賃合同繼續(xù)有效,但租賃期限為不定期。
    41.承租人破產(chǎn)的,租賃物不屬于破產(chǎn)財產(chǎn)。
    42.承攬人將其承攬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應當就該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負責;未經(jīng)定作人同意的,定作人可以解除合同。
    43.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但定作人因此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相關鏈接】“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于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
    不定期租賃合同中,雙方可以隨時解除合同;客運合同中,旅客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44.經(jīng)發(fā)包人同意,總承包人可以將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與總承包人向發(fā)包人承擔“連帶責任”。
    【相關鏈接】在承攬合同中,承攬人經(jīng)定作人的同意,將其承攬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由承攬人(就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負責。
    45.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托運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貨物毀損、滅失的賠償額,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根據(jù)《合同法》的有關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按照“交付時”貨物“到達地”的市場價格計算。
    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因不可抗力滅失,未收取運費的,承運人不得要求支付運費;已經(jīng)收取運費的,托運人可以要求返還。
    【舉例】A企業(yè)與B企業(yè)簽訂一個100萬的買賣合同,雙方約定A把貨物運至B處,在4月1日交付貨物,A和C簽訂了運輸合同,運輸途中由于C的原因?qū)е仑浳餁p,到期不能交貨;此時A應當向B承擔違約責任,在運輸合同中,C應當向A承擔賠償責任。
    假設A向B交付10萬元的定金,因為C的原因?qū)е潞贤哪康牟荒軐崿F(xiàn),此時也是可以適用定金罰則的。
    【舉例】A是北京的某公司,B是上海的某公司,AB簽訂了一個買賣合同,A出賣貨物,雙方?jīng)]有約定履行地點,按照合同法規(guī)定的總原則無法確定,此時A把貨物交付第一承運人的時候,貨物毀損的風險移轉(zhuǎn)給B。
    假設A C簽訂運輸合同,C把貨物運至B處,途中因不可抗力造成貨物毀損,從而不能夠按期交付貨物,此時C不用向A承擔賠償責任,不過也不能向A要求支付運費。
    在AB的買賣合同中,由于是不可抗力造成的違約,所以不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假設A向B交了10萬元的定金,發(fā)生了不可抗力導致主合同不能履行,此時不能適用定金罰則。
    46.技術轉(zhuǎn)讓合同
    委托開發(fā)合同和合作開發(fā)合同中的權利歸屬問題。
    47. 委托合同中的損害賠償?shù)膯栴}。
    48.“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
    本章總結(jié):
    【舉例】A和B簽訂了100萬的合同,
     (1)問合同是否成立的時候,一般考查的是實際履行原則,一般情形下這個合同是成立的。
    結(jié)合定金考查:在4月1日簽訂,雙方約定在4.月10日交付定金的生效,不過A沒有向B交定金,但向B發(fā)貨了,而且B接受了,此時合同生效。
     (2)無權代理中合同的效力問題。
     (3)一方當事人能否撤銷合同的問題。
     (4)交付的問題:
    所有權是否轉(zhuǎn)移;風險的承擔問題;交付之前的處理問題:一方當事人延遲履行,一立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5)A和B簽訂了100萬的合同,A向B發(fā)貨了,此時可能考查約定不明的情形下,運費的承擔問題、質(zhì)量的確定問題等,。
     (6)A向B發(fā)貨了,債務人發(fā)生分立的時候,由分立后的債務人承擔連帶責任。
     (7)撤銷權和代位權。
     (8)保證的問題。
     (9)違約金的問題:違約金數(shù)額低于實際損失,可以請求增加,違約金數(shù)額過分高于實際損失,可以請求減少。
    違約金和定金適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