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三冊二單元綜合檢測題(二)

字號:

第一部分:基礎(chǔ)知識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殷勤( ?。?BR>    憎惡( ?。?BR>    恣情( ?。?BR>    模樣(  )
    2、指下下列句中梨花的含義:
    ⑴白色的梨花開滿枝頭,多么美麗的一片樹林啊?。ā 。?BR>    ⑵我們這才明白,屋里的水、米、干柴……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呵?。ā 。?BR>    ⑶"驛路梨花處處開。"( ?。?BR>    A、指自然界中的梨花 ?。?、象征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 ?。?、指梨花本人3、《一面》中對人物的描寫有一句:"瘦得叫人擔心。"若改成"非常瘦"為什么不好?
    4、《驛路梨花》中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誰?
    5、將下列詞語選填入括號內(nèi):
    精彩 精致 精細 精密 精干 精心 精練⑴展覽會上的工藝品樣樣都很(  ?。?。
    ⑵他遇事冷靜,考慮問題特別(  ?。?。
    ⑶營長選了一些(  ?。┑男』镒幼鰝刹靻T。
    ⑷在篇文章的語言很(  ?。?。
    ⑸(   )的觀察是科學研究的基礎(chǔ)。
    ⑹在大會上很多代表都作了(  ?。┑陌l(fā)言。
    ⑺他的病情在醫(yī)生的(  ?。┲委熛?,很快得到了控制。
    6、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BR>    A、老師的教誨,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B、我們?yōu)樯谶@個英雄的國度而自豪。
    C、居里夫人的家鄉(xiāng)是波蘭人。
    D、我希望你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有貢獻的人。
    7、不能表達"我要去西雙版納"這個意思的一項是(  )
    A、我是要去西雙版納的。
    B、我不得不去西雙版納。
    C、誰也阻擋不了我去西雙版納。
    D、我說過要去西雙版納嗎?
    8、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BR>    A、《一面》作者阿累,這篇記敘文以寫人為主,按時間順序,記敘了與魯迅風面的全過程及"一面"對作者巨大的鼓舞和影響。
    B、《阿長和〈山海經(jīng)〉》采用了敘敘的寫法,歌頌了阿長對我的無限的愛。
    C、《驛路梨花》中,寫梨花有實寫,也有虛寫,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增添了樹林中小茅屋的神秘感。
    D、居里夫人和丈夫發(fā)現(xiàn)了鐳,獲得了一大筆財富。
    9、聽明白了兩位代表發(fā)言的一項是(  )
    甲:只有大家都忠于職守,從我做起,把困難留給自己,將方便讓給別人,學徐虎才能取得實效。
    乙:如果各行各業(yè)都向徐虎看齊,這不僅能扭轉(zhuǎn)不良的社會風氣,還能建立起一種新型的人際關(guān)系。
    A、兩位代表從同一角度,發(fā)表了對同一問題的看法。
    B、兩位代表從不同角度,發(fā)表了對同一問題的看法。
    C、兩位代表從同一角度,發(fā)表了對性質(zhì)不同的兩個問題的看法。
    D、兩位代表從不同角度,發(fā)表了對性質(zhì)不同的兩個問題的看法。
    10、將下列句子組成一段話,正確的語序是: ⑴他就像一個孩子 ?、圃陂贅渑?,老人好像變了一個人  ⑶不,像個青年 ?、任覍嵲诓欢涕倏茖W,但是我懂老人的心 ?、刹?,簡直像個詩人 ?、仕麖囊豢脴渑艿搅硪豢脴洌咸喜唤^地向我們說著不同的品種、特點、產(chǎn)量……
    ⑺我說也說不來
    第二部分:閱讀分析 (一)
    ⑴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
    ⑵我們正在勞動,突然梨花叢中閃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邊的約莫十四五歲,紅潤的臉上有兩道彎彎的修長的眉毛和一對晶瑩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⑶接著,小姑娘向我們講述了房子的來歷。十多年前,有一隊解放軍路過這里,在樹林里過夜,半夜淋了雨。他們想,這里要有一間給過路人避風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樹割草蓋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過這邊山上來拾菌子,好奇地問解放軍叔叔:"你們要在這里長???"解放軍說:"不,我們是為了方便過路人,是雷鋒同志教我們這樣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動。從那以后,常常找機會來照料小茅屋。
    ⑷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11、選文第二段是對哈尼小姑娘的 描寫,由此 出小姑娘的美好心靈。
    12、"閃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中的"閃"字,一方面寫出了哈尼小姑娘動作的 ,又寫出了她們性格的 。
    13、選文第一段及后一段都寫了"梨花",兩處各有什么作用?
    14、文中畫線句子的作用是 。
    15、后一段引用詩句,在結(jié)構(gòu)上 ,在內(nèi)容上 ,歌頌了雷鋒精神已在邊境地區(qū)軍民中發(fā)揚光大。
     (二)
    這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隔了四年。在這四年里,我歷盡艱苦,受盡非人的虐待,我咬緊了牙,哼都不哼一聲。就是在我被人隨意辱罵、踢打……的時候,我總是昂著頭。我對自己說:
    "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這樣我就更加堅強起來。
    現(xiàn)在,先生是死了!我們不愿恣情地悲痛,這還不是我們恣情悲痛的時候;我們也不愿計算我們的損失,這是難于計算的。前面是一條路,先生沒有走完就倒下了,我們只有踏著他的血的足印,繼續(xù)前進。
    在前進中,我不能自已,寫下了上面的話。
    16、解釋詞語:
    恣情:
    不能自已:
    17、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從表達方式上看是 。
    18、文章的開頭寫道:"……我已經(jīng)困軟得像一團棉花了。"結(jié)尾寫道:"……哼都不哼一聲。"兩處感受不同,原因是什么?
    19、"前面是一條路"中"路"的含義是什么?
    20、為什么說"這還不是我們恣情悲痛的時候"?
    21、這部分文字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怎樣的思想感情?
    22、這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是 。
     (三)
    ⑴出站后,我直奔售票處,買好回部隊的車票。真是春風得意,這次多虧郵局工作的老同學"幫忙",拍了封"母病危,速回"的電報,要不,誰知道猴年馬月探親呢!
    ⑵剛離開售票窗口,那個一直守在邊上的老人突然拉住我:"去寧波?"我點點頭,忽然明白了什么,甩掉了他的手繼續(xù)朝前走。
    ⑶"探親還是出差?"他緊追不舍。"回部隊。"我愛理不理的,說實在話,經(jīng)常出門在外,這種人見多了,我猜得出再搭上兩句話,他就要說"到部隊看兒子,錢被人偷了。想借點路費,回去寄還。"這類話,可能還會擠出幾滴眼淚,后還可能拿出一個證件,但其真假只有天知道。
    ⑷猛然,他跑到前面攔住我:"解放軍同志,想求你一件事……"一聽這話,我差點笑出來,隨后指了指不遠處的民警:"找他去吧!"⑸老人一怔:"不,我想請你回部隊后替我發(fā)個電報。說著遞上一個信封和10元錢。"⑹我抽出信紙,上有一行話:"媽,兒因部隊需要不能回家服待您老人家,請媽原諒!小強于寧波。"⑺我疑惑地抬起頭,仔細打量著老人:"你自己可以拍封電報給兒子,像這種情況,部隊領(lǐng)導會考慮的。"⑻許久,老人才緩緩地說:"他媽患的是絕癥,這幾天一清醒過來就要兒子,而小強卻在兩個月前因公犧牲了,沒有辦法,只好……"⑼??!是這樣,我一時竟不知道說什么好,手上的信變得異常沉重,仿佛捧著一顆跳動的心。
    ⑽"我還要到醫(yī)院,這事拜托了。"說罷,他雙后為我扶正軍帽,撫平衣折,轉(zhuǎn)身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⑾望著人流中的老人,我莊嚴地舉起了右手。
    23、第一段中"誰知道猴年馬月探親呢!"保持原意,把這個句子改為陳述句,應是 ,這個句子從語氣上看,屬于 ,作者用嘆號是為了表現(xiàn)"我"此時 的心情。
    24、第三段中"這種人"是指 ;第七段中"這種情況"是指 ;第十段中"這事"是指 。
    25、第八段主要通過對老人語言的描寫,表現(xiàn)了他既 又 的復雜心理。
    26、文章巧用對比,突出人物性格,6-8段同第 段形成對比。
    27、作者巧設(shè)懸念,互相照應,其中第六段同第 段相照應。
    28、第四段中寫"我差點笑出來"的原因是 ;第九段中寫"我一時竟不知道說什么好"的原因是 。
    29、文中老人從"拉住我"到"為我扶正軍帽,撫平衣折"的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他對"我"的 和 之情。
    30、第十一段中"我"莊嚴地舉起了右手的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我"對他的 和 之情。
     (四)
      思路小時候,我很寂寞。爸爸在南京尚未調(diào)回上海,姐姐上學,阿姨在廚房燒飯,媽媽呢,則在小房間里,把門關(guān)得很嚴,不知道在干什么。我覺得這樣無視我的存在,完全是不應該的。當我玩膩了一切玩具之后,便敲起小房間的門,要求進去。必須使勁地敲,門才會打開,因為媽媽耳朵里塞著兩團棉花,輕了聽不見。開了門,媽媽厲聲問道:"你要干什么?""我,我要……"我自己也說不上來究竟是要什么,"我要一粒糖,或者一塊餅干。"媽媽惱火地說:"你把我的思路打斷了。"我撅著嘴,心里是一樣的惱火,思路算什么?難道比我的寂寞還重要!
    "我的思路,斷了!你知道嗎,好,我給你三粒糖,時針走到這里,吃一粒;走到這里,吃第二粒……不許再敲門了。"我不知道這思路是什么,竟然需要插上門,用棉花堵起耳朵,需要把我犧牲掉來保衛(wèi)它,我自以為自己對于媽媽是極重要的。我心里是又生氣又委屈又莫名其妙!
    后來,我長大了,長得很大,自以為有了些閱歷,又自以為有了些見解,于是大著膽子拿起筆來寫東西了。
    當腦子里火花般閃過一個念頭的時候,我會在半夜從床上翻身坐起,拖過一張紙,或者丟下手里的工作,在辦公桌抽屜匆匆記下內(nèi)個字;當那閃念清晰起來,像一條連綿的小溪那樣不絕地流淌起來,我便忘了吃飯,忘了睡覺,忘了自己的存在,忘了身外的一切;有時候,那思緒會像一條小船那樣擱淺,于是我坐立不安,心情煩躁,無緣無故地發(fā)火,一下子得罪了很多人;待到峰回路轉(zhuǎn),看著什么都可愛,世界多么好啊,而自己,則是世界上幸福的人了。
    我長大了,我懂了,這就是思路。這是條折磨人的路,又是充滿了歡樂的路,這么苦苦而又甜甜地走著這路,究竟是為什么?似乎只是為了,"使一種可存在也可不存在的東西變?yōu)榇嬖诘摹?31、給下列字注音:
    撅( )著嘴 玩膩( )了 塞( )著棉花32、文中"擱淺"一詞的含義是 33、成語"豁然開朗"出自我們學過的課文 ,其作者是 。
    34、文章可分為兩個部分,請用"||"劃出,并歸納各部分意思。
    35、通讀全篇,回答:為什么說思路有苦有甜,是條折磨人的路,又是充滿歡樂的路?
    36、對思路的認識,本文采用了什么寫法,我們學過的哪些課文用了此種寫法?
    37、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作者王安忙,是作家茹志娟的女兒。
    B、思路本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作者卻能通過切身經(jīng)歷,將其重要性闡述得非常清晰。
    C、童年作者對"思路"不理解,長大后對媽媽也一直心存怨恨。
    D、卒章顯志,總括了對思路的認識、體驗。
    第三部分:寫作總有失敗和那么多的挫折在等待我,有些是小小的誤會,有些便是失落;就如一心一意想趕頭班車,早早等待,苦苦盼望,然而那是輛擁擠不堪的車,在那一瞬間,它載著別人離去,將我的愿望一起遺失在清冷的站臺上。常常有脫了班的車要去追趕;能否趕上我一無所知。我奔跑,我追趕;只因為不愿在等待中去追尋修剪自己。據(jù)說人只是世上的一個???,對于我,它并不是一個可怕的煩惱。我喜歡這樣的追趕,去追尋遙遙的理想,在追趕中,我是個自由自在的人生主人。
    讀了這篇短文,一定會有感觸,請以"善待 (失敗或成功)"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