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級會計師資格考試內部控制制度五

字號:

7.內部報告控制
    這是為了提高單位內部管理的時效性和針對性而實施的控制。內部報告控制應當做到:(1)反映部門、人員經(jīng)管責任;(2)形式、內容簡明扼要;(3)信息傳遞和信息反饋迅捷高效。常見的報告類型有:(1)資金分析報告,包括資金日報、借款還款進度表、貸款擔保抵押表、銀行賬戶及印鑒管理表、資金調度表等;(2)經(jīng)營分析報告;(3)費用分析報告;(4)投資分析報告;(5)資產分析報告;(6)財務分析報告;(7)特定內容專報等。內部報告可以是日報、周報、月報、季報、年報等。
    8.電子信息技術控制
    電子信息技術控制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實現(xiàn)內部控制手段的電子信息化,盡可能地減少和消除人為操縱的因素,變人工管理、人工控制為計算機、網(wǎng)絡管理和控制。二是對電子信息系統(tǒng)的控制。具體地講,既要加強對系統(tǒng)開發(fā)、維護人員的控制,還要加強對數(shù)據(jù)和文字輸入、輸出、保存等有關人員的控制,保障電子信息系統(tǒng)及網(wǎng)絡的安全。
    此外,常用的控制方法還有:內部審計控制、組織規(guī)劃控制、人員素質控制等。
    (六)有關方面在內部控制中的職責作用
    1.董事會
    董事會直接影響內部環(huán)境這一控制基礎,其在內部控制中的重要職責表現(xiàn)為:科學選擇恰當?shù)墓芾韺硬ζ溥M行監(jiān)督;清晰了解管理層實施有效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范圍;知道并同意單位的風險承受能力;及時知悉最重大的風險以及管理層是否恰當?shù)赜枰詰獙Α挝回撠熑耍ǘ麻L、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對建立健全和有效執(zhí)行內部控制制度負總責。
    2.管理層
    管理層直接對一個單位的經(jīng)營管理活動負責。總經(jīng)理在內部控制中承擔重要責任,其職責包括:為高級管理人員提供領導和指引;定期與主要職能部門——營銷、生產、采購、財務、人力資源等部門——的高級管理人員進行會談,以便對他們的職責,包括他們如何管理風險等進行核查。
    3.風險管理人員
    風險管理人員的職責包括:建立風險管理政策;確定各業(yè)務單元對于風險管理的權力和義務;提高整個單位的風險管理能力;指導風險管理與其他經(jīng)營計劃和管理活動的整合;建立一套通用的風險管理語言;幫助管理人員制定報告規(guī)程;向董事長或總經(jīng)理等報告進展和暴露的問題。
    4.財務負責人
    財務負責人的活動應當貫穿單位經(jīng)營管理全過程,而不僅僅是財務活動。其在制定目標、確定戰(zhàn)略、分析風險和作出管理決策等時應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管理層應當賦予財務負責人參與決策的權力,并支持其關注經(jīng)營管理的更廣范疇,局限財務負責人的關注領域和知悉范圍,會削弱、制約單位的管理能力。
    5.內部審計人員
    內部審計人員在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提出改進建議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單位應當授予內部審計部門適當?shù)臋嗔σ源_保其審計職責的履行;對內部審計部門負責人的任免應當慎重;內部審計部門負責人與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應保持暢通溝通;應當賦予內部審計部門追查異常情況的權力和提出處理處罰建議的權力。
    6.單位員工
    所有員工都在實現(xiàn)內部控制中承擔相應職責并發(fā)揮積極作用。管理層應當重視員工的作用,并為員工反映訴求提供信息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