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山谷中,坐落著一座優(yōu)雅安謐的小城,茵斯布魯克(Innsbruck)。茵是一條河。波光粼粼的茵河上,有許多橋。但只有這座小城,擁有一個(gè)美麗的名字:茵河上的橋。
借開會的機(jī)會,我來到茵斯布魯克。會之余,購買了一張觀光卡。憑著它,我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地四處漫游。兩天下來,我的足跡幾乎遍歷了這座小城的每一處歷史遺跡和風(fēng)景名勝:凱旋拱門、安娜柱、克瑪利亞·特蕾西亞大街、金頂屋、霍夫堡皇宮、安布羅斯城堡、宮廷教堂、民俗博物館、伊格爾斯山……。
終于走累了,我倚在茵河廊橋上,凝視著奔流不息的河水,碧波簇涌著雪山倒影,如詩如畫,如幻如夢;輕徐的浪花似乎在撥弄著妙曼的琴弦,吟唱出一首久遠(yuǎn)的歌……。
I live I know not how long,And I die I know not when. Must journey I know not whither,I wonder that I am so cheerful.
我靜靜地聆聽著,細(xì)細(xì)地品味著,既熟悉,又陌生。像曹操的《龜雖壽》?卻缺少那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氣干云;像李白的《將進(jìn)酒》?卻沒有那放浪形骸、借酒消愁的狷傲悲風(fēng)。她直白、平淡、樸素?zé)o華。像一首縈回幽谷的山歌,像一段醍醐灌頂?shù)捏鹧裕瑒x那間,消除了人們心中為生、為死、為名、為利而癰生的種種塊壘,代之以恬逸歡悅、一片清明。
俯視橋下清澈的河水,我仿佛看到詩人那一雙蔚藍(lán)清澈的眼睛,仿佛看到依偎在詩人身旁那位明艷絕倫的姑娘,仿佛聽到他們留下的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
五百多年前的一天,茵河的橋上張燈結(jié)彩,哈布斯堡皇宮喜氣洋洋,身著節(jié)日盛裝的人們翹首以待,期盼著遠(yuǎn)來的新娘。人們好奇,人們揣測,這位譽(yù)滿歐洲、芳齡二十的美麗少女,這位統(tǒng)領(lǐng)法國南部和荷蘭土地的高貴女王,為什么拒絕了那些拜倒在石榴裙下的王親貴胄,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給一位年僅十八歲的少年郎?
遠(yuǎn)處人潮涌動,迎親的車隊(duì)過來了。英姿勃發(fā)的中世紀(jì)騎士們,身策駿馬,腰懸利劍,緩緩守護(hù)著一輛金碧輝煌的馬車,車廂的兩側(cè)鑲嵌著令人目眩的盾徽,勃艮第的瑪麗(Mary of Burgundy)。伴隨著人們的歡呼聲,車隊(duì)停在金頂屋(Goldenes Dachl)。奧匈帝國大旗在哥特式穹隆下獵獵起舞,兩千六百塊鍍金銅瓦映射燦爛的陽光,在天地之間形成一個(gè)耀目的光環(huán),籠罩著年輕的新郎,奧地利大公的兒子,馬克西米連(Maximilian)。
面帶著迷人的笑容,馬克西米連迎向走下馬車的瑪麗,兩道炙熱的目光交織在一起。一年前的宮廷舞會上,瑪麗看到過多少雙求婚者的眼睛,流露著貪婪、狡詐、傲慢、愚昧。只有他,這個(gè)大男孩兒,一雙蔚藍(lán)色的眼睛,如一汪湖水,純凈、熱烈、甜蜜,清澈見底。
鼓號聲中,他們手牽著手,步入金輝四溢的新婚殿堂。神像前,馬克西米連注視著新娘的臉龐,圣潔、天真、嬌媚、含苞欲放。他溫柔地托起瑪麗的左手,將一枚戒指戴在她纖細(xì)的無名指上,戒指鑲嵌著一粒晶瑩的鉆石。這是首開先河、無比浪漫的一舉,世界上的新娘們都要心存感激,從這一天起,鉆石,不再是埃及長老的權(quán)柄與陪葬,不再代表中世紀(jì)武士的勇敢與剛毅,她被馬克西米連賦予了全新的含意,她是愛情的承諾,她象征純潔、永恒、美麗。
愛情是美麗的,生命是燦爛的。馬克西米連沐浴在愛的茵河中。勃艮第的瑪麗不僅帶來了女人水一般的柔情,帶來了她名下的人民與土地,還為他生了三個(gè)粉妝玉琢的小兒女。愛情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暫的。五年后的一個(gè)春天,懷有身孕的瑪麗策馬踏青,像一個(gè)小女孩兒,活潑好動,充滿生機(jī)。突然間,不知是樹林中飛逐的小鳥,還是草叢中跳躍的野兔,驚擾了奔馳的坐騎,瑪麗不幸嬌軀墜地,香消玉隕。
瑪麗走了,像茵河上一宛幽香的花瓣,帶著她一生所能得到的愛,留下她一生所能留下的愛,隨波遠(yuǎn)去。馬克西米連無法相信,這樣年輕美麗的生命,居然像一顆流星,璀璨地燃燒,匆匆掠過天際?,旣惖娜ナ溃顾庾R到天道無常,使他領(lǐng)悟到人生苦短。他知道,瑪麗不希望他消極沉淪,而是希望他快樂地活下去,為了他的王國、為了他的臣民、為了他們的孩子,快樂地生活在瑪麗留下的愛情里。
瑪麗的愛造就了一位勇敢的騎士,馬克西米連成熟了,他繼承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冠,被稱為馬克西米連一世,奧地利大公,神圣羅馬皇帝。瑪麗的愛造就了一位豪放的詩人,他理解了人生真諦,成為文藝復(fù)興時(shí)代的開明君主,人文主義和藝術(shù)的倡導(dǎo)者兼保護(hù)人?,旣惖膼墼炀土艘晃活V堑慕y(tǒng)帥,他受到與瑪麗聯(lián)姻的啟迪,利用兒女們與鄰國的聯(lián)姻,獲取了遼闊的疆土,成為歐洲的霸主。
馬克西米連說:“讓別人為土地而打仗去吧,我們只管結(jié)婚?!?BR> 我倚在茵河廊橋上,凝視著那千百年奔流不息的河水,一陣清涼,一聲嘆息。我突發(fā)奇想,婚姻是橋,馬克西米連在美麗的茵河上修建了婚姻之橋。美好的婚姻帶來的是愛,而不是恨。如果這個(gè)世界處處都有茵河上的橋,這個(gè)世界該有多么美好?
我告別了茵河,告別了茵河上的橋。然而,在我心里,一直吟唱著茵河上的歌:
天降我兮不知生之短長,地索我兮不知何日歸殤。
將遠(yuǎn)行兮不知走向何方,我惶惑兮何以這般歡暢。
(馬克西米連一詩的翻譯為眾網(wǎng)友合作,特此致謝)
借開會的機(jī)會,我來到茵斯布魯克。會之余,購買了一張觀光卡。憑著它,我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地四處漫游。兩天下來,我的足跡幾乎遍歷了這座小城的每一處歷史遺跡和風(fēng)景名勝:凱旋拱門、安娜柱、克瑪利亞·特蕾西亞大街、金頂屋、霍夫堡皇宮、安布羅斯城堡、宮廷教堂、民俗博物館、伊格爾斯山……。
終于走累了,我倚在茵河廊橋上,凝視著奔流不息的河水,碧波簇涌著雪山倒影,如詩如畫,如幻如夢;輕徐的浪花似乎在撥弄著妙曼的琴弦,吟唱出一首久遠(yuǎn)的歌……。
I live I know not how long,And I die I know not when. Must journey I know not whither,I wonder that I am so cheerful.
我靜靜地聆聽著,細(xì)細(xì)地品味著,既熟悉,又陌生。像曹操的《龜雖壽》?卻缺少那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氣干云;像李白的《將進(jìn)酒》?卻沒有那放浪形骸、借酒消愁的狷傲悲風(fēng)。她直白、平淡、樸素?zé)o華。像一首縈回幽谷的山歌,像一段醍醐灌頂?shù)捏鹧裕瑒x那間,消除了人們心中為生、為死、為名、為利而癰生的種種塊壘,代之以恬逸歡悅、一片清明。
俯視橋下清澈的河水,我仿佛看到詩人那一雙蔚藍(lán)清澈的眼睛,仿佛看到依偎在詩人身旁那位明艷絕倫的姑娘,仿佛聽到他們留下的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
五百多年前的一天,茵河的橋上張燈結(jié)彩,哈布斯堡皇宮喜氣洋洋,身著節(jié)日盛裝的人們翹首以待,期盼著遠(yuǎn)來的新娘。人們好奇,人們揣測,這位譽(yù)滿歐洲、芳齡二十的美麗少女,這位統(tǒng)領(lǐng)法國南部和荷蘭土地的高貴女王,為什么拒絕了那些拜倒在石榴裙下的王親貴胄,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給一位年僅十八歲的少年郎?
遠(yuǎn)處人潮涌動,迎親的車隊(duì)過來了。英姿勃發(fā)的中世紀(jì)騎士們,身策駿馬,腰懸利劍,緩緩守護(hù)著一輛金碧輝煌的馬車,車廂的兩側(cè)鑲嵌著令人目眩的盾徽,勃艮第的瑪麗(Mary of Burgundy)。伴隨著人們的歡呼聲,車隊(duì)停在金頂屋(Goldenes Dachl)。奧匈帝國大旗在哥特式穹隆下獵獵起舞,兩千六百塊鍍金銅瓦映射燦爛的陽光,在天地之間形成一個(gè)耀目的光環(huán),籠罩著年輕的新郎,奧地利大公的兒子,馬克西米連(Maximilian)。
面帶著迷人的笑容,馬克西米連迎向走下馬車的瑪麗,兩道炙熱的目光交織在一起。一年前的宮廷舞會上,瑪麗看到過多少雙求婚者的眼睛,流露著貪婪、狡詐、傲慢、愚昧。只有他,這個(gè)大男孩兒,一雙蔚藍(lán)色的眼睛,如一汪湖水,純凈、熱烈、甜蜜,清澈見底。
鼓號聲中,他們手牽著手,步入金輝四溢的新婚殿堂。神像前,馬克西米連注視著新娘的臉龐,圣潔、天真、嬌媚、含苞欲放。他溫柔地托起瑪麗的左手,將一枚戒指戴在她纖細(xì)的無名指上,戒指鑲嵌著一粒晶瑩的鉆石。這是首開先河、無比浪漫的一舉,世界上的新娘們都要心存感激,從這一天起,鉆石,不再是埃及長老的權(quán)柄與陪葬,不再代表中世紀(jì)武士的勇敢與剛毅,她被馬克西米連賦予了全新的含意,她是愛情的承諾,她象征純潔、永恒、美麗。
愛情是美麗的,生命是燦爛的。馬克西米連沐浴在愛的茵河中。勃艮第的瑪麗不僅帶來了女人水一般的柔情,帶來了她名下的人民與土地,還為他生了三個(gè)粉妝玉琢的小兒女。愛情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暫的。五年后的一個(gè)春天,懷有身孕的瑪麗策馬踏青,像一個(gè)小女孩兒,活潑好動,充滿生機(jī)。突然間,不知是樹林中飛逐的小鳥,還是草叢中跳躍的野兔,驚擾了奔馳的坐騎,瑪麗不幸嬌軀墜地,香消玉隕。
瑪麗走了,像茵河上一宛幽香的花瓣,帶著她一生所能得到的愛,留下她一生所能留下的愛,隨波遠(yuǎn)去。馬克西米連無法相信,這樣年輕美麗的生命,居然像一顆流星,璀璨地燃燒,匆匆掠過天際?,旣惖娜ナ溃顾庾R到天道無常,使他領(lǐng)悟到人生苦短。他知道,瑪麗不希望他消極沉淪,而是希望他快樂地活下去,為了他的王國、為了他的臣民、為了他們的孩子,快樂地生活在瑪麗留下的愛情里。
瑪麗的愛造就了一位勇敢的騎士,馬克西米連成熟了,他繼承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冠,被稱為馬克西米連一世,奧地利大公,神圣羅馬皇帝。瑪麗的愛造就了一位豪放的詩人,他理解了人生真諦,成為文藝復(fù)興時(shí)代的開明君主,人文主義和藝術(shù)的倡導(dǎo)者兼保護(hù)人?,旣惖膼墼炀土艘晃活V堑慕y(tǒng)帥,他受到與瑪麗聯(lián)姻的啟迪,利用兒女們與鄰國的聯(lián)姻,獲取了遼闊的疆土,成為歐洲的霸主。
馬克西米連說:“讓別人為土地而打仗去吧,我們只管結(jié)婚?!?BR> 我倚在茵河廊橋上,凝視著那千百年奔流不息的河水,一陣清涼,一聲嘆息。我突發(fā)奇想,婚姻是橋,馬克西米連在美麗的茵河上修建了婚姻之橋。美好的婚姻帶來的是愛,而不是恨。如果這個(gè)世界處處都有茵河上的橋,這個(gè)世界該有多么美好?
我告別了茵河,告別了茵河上的橋。然而,在我心里,一直吟唱著茵河上的歌:
天降我兮不知生之短長,地索我兮不知何日歸殤。
將遠(yuǎn)行兮不知走向何方,我惶惑兮何以這般歡暢。
(馬克西米連一詩的翻譯為眾網(wǎng)友合作,特此致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