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大陸的父母用自己的方式愛著我們

字號:

受訪人:楊小姐,33歲,南京人,2005年初登陸多倫多
    這是《母女不和的家庭,世界上有多少?》那篇訪談的姐妹篇吧。當然,我們的主人公不同,而心境和情況也不一樣,相同的也就是她們都在講自己的母親。也許兩代人之間是有代溝,不能理解或是誤會也常常會有,當我們不能理解他們的方式的時候也請你不要質疑他們的動機,因為我們的生命是他們給予的。
    小的時候,我不喜歡我媽
    我的母親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她并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師,在我的童年里她一直是個榮譽滿身的人——資深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勞動模范……于是,我在她嚴格犀利的眼皮底下足足熬了6年。
    我沒有快樂的童年。6歲以前的記憶已經十分的模糊,我只是知道,我在奶奶和外婆家里的時間多,其余是和我爸在一起。6歲之后,我被母親安排在她工作的小學里讀書,雖然可以整天和她在一起,但是每天提心吊膽地生活。
    可能是我家里就我一個孩子的原因,我媽對我的要求很苛刻,至少對一個孩子來說,很難接受。我的學習成績是她抓的重點,從來沒放松過。每天我的作業(yè)都是同學們的2倍,是我媽讓我的班主任給我額外留的。我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功課,吃完飯后還要復習,直到她認為應該睡覺為止。每當學校里有小測驗考試,我必須要竭盡全力,如果一張試卷上被扣掉了0.5分,她都會讓我解釋,非要揪出根本原因,我考了滿分,她卻連個笑容都吝嗇給我。
    我會彈鋼琴,從我7、8歲的時候開始學的,那時候能學上鋼琴的小孩子并不多,所以我很是興奮了一把。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會有貪玩的時候,也總會有耍性子。每當看到別的小孩子周末出去玩或是平時在外面做游戲的時候,我的心也會飛,時間長了,鋼琴這種在當時非常昂貴的東西也會變成惡心的垃圾。呵呵,現在想想,在加拿大長大的小孩子很是幸福呢!
    我的學習成績很好,思想、品德、行為都是老師們眼里的模范生,我應該是個多才多藝,不折不扣的好孩子。我已經忘記我當時的心境了,也許光環(huán)戴到我頭上的時候,也會很高興??墒俏也幌矚g我媽,我很清楚地記得。我害怕她的每一個動作,其實她從來就不像別的父母一樣打孩子,可我依然怕她,怕她精明犀利的眼睛,和嚴厲的批評。
    爸爸在我眼里是大好人。他不會罵我,不會對我生氣,他只會在媽媽給我上教育課的時候在旁邊搗亂,在我把曲子彈得亂七八糟的時候嘆氣,他會在媽媽沒時間管我的時候帶我出去玩,他會在發(fā)工資的時候給我買一些花哨的衣服,為此媽媽會和他吵架。他在我眼里是很偉大的,慈祥的,愛我的和我愛的人,而媽媽是我當時討厭的人,她總是說我,管著我,讓我干活兒,不給我買零食和漂亮衣服。我永遠不會讓她滿意,我真希望她不是我媽媽,甚至有時候希望她消失,可是那時我不敢忤逆她。
    長大了,叛逆了
    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高興得幾天沒睡好覺,當時心里想的,僅僅是“我自由了”。這個時候,我媽卻一反常態(tài),她每天笑容滿面,對我百依百順,頓頓給我做好吃的東西,帶著我出去買衣服,款式任我選,還帶著我出去玩兒。也不知道為什么,我更討厭她這樣。我覺得她是在作秀,在向親朋和她的同事炫耀她有個考上了大學的女兒,她是教女有方,我反感死了。
    有點像脫韁的野馬,大學時期我變得比較貪玩兒,學習成績不好,為此,我和她吵了很多次架,鬧到下放假都不愿意回家。嚴重的是她要掐斷我的經濟來源,于是我更不愿意和她多說話。自己的脾氣犟,不想對她低頭,爸爸寄來的私房錢和自己省吃儉用外加當家教,學習不但沒下降反而還好了,辛苦地堅持了一年關系才有所緩解。
    畢業(yè)后回到了南京,找的工作自己不滿意,無精打采地混日子,給的家用也很少,那時候,我媽越發(fā)看我不順眼,整天說我不知進取,可此時的我,翅膀硬了,早就聽不進去了。后來交了男朋友,和我一個公司也是大學生,可是從農村出來??尚贤恋膭∏橐矔l(fā)生在我的身上,我媽不同意,把男方從家庭環(huán)境到經濟能力再到以后的種種,用她的眼光挑了個遍。這個男孩兒每次來我家,我媽從來不給好臉色看,甚至放了狠話,如果我和他在一起就別進這個家門。分手了,我傷心死了,我恨我媽這個有文化卻極度世俗的女人。
    一年后,我媽退休了,在家里閑著沒事情整天安排我相親。這時的我,已經換了個不錯的工作,薪水也高。其實現在想想,和我相親的對象各方面條件都是很好的,可惜大家沒緣。拖拖拉拉幾年里,總覺得我媽是想早點把我嫁出去,什么人都行似的,為此我們常吵架,厲害了可以一個月沒有對話。
    不過,我還是嫁出去了,自由戀愛的結果。這回她還算是滿意,不過談婚論嫁的時候,依舊做出了讓我覺得很討厭的事情,那就是錢。在經濟上她對我未婚夫很苛刻,對我卻能省則省,省到我自己都覺得丟面子,當然也沒少要男方的錢,好像在賣女兒一樣。婚后,要求我們增加給她的養(yǎng)老錢,因為是兩個人的收入了,如果漲工資了還要加,每到逢年過節(jié)也要孝敬,簡直是拿我們當銀行了。
    我對她的意見不是一般的多,我討厭她拿我們當學生似的教育,討厭她動不動就找我們要錢,討厭她的固執(zhí)的性格,和吵起架來說出的一長串大道理都是對人不對已。我們的關系好像只是用錢在維持,可悲可憐!
    她是愛我的,用另一種方式
    移民紙拿在手里,一家三口(此時我已經有了一個2歲的女兒)興奮了一陣子,過后又為將來皺起了眉頭。這時我媽又出來說話了,她說,這么久的等待中我們卻什么規(guī)劃都沒有做,極度不負責任,我是很反感她說這些沒用的話。
    我們舍不得賣掉房子,老公更舍不得扔了工作,痛下決心扔了飯碗也還是不能放棄房子,總覺得如果賣掉了,就連的后路都堵上了??墒堑顷懞?,可能面臨長時間的賦閑在家,那日子又怎么過?所有的積累居然也只能拿出1萬多加幣,真后悔自己平時的浪費。
    讓我想不到,我媽和我爸在我還發(fā)愁的時候,已經把他們的存折拿到了我家。存折里的錢合算起來,按當時的匯率也有2萬塊加幣呢!腦海里只有我媽當時很興奮的樣子,她告訴我,這些錢都是我們以前給的,還有少部份是她自己存的,現在正好派上用場。還有我爸,只會一直說“你們的,全是你們的”。
    我記得我拿到那些錢的時候,我的心都在顫,然后在心里默默地想,原來她從來沒有花我們給的錢,都給我們留著呢,只是在等著一個合適的時候和方式還給我們。差不多從那時起,我開始學著站在另一個角度去看一個人,尤其是對我媽,我想,我已經真正成熟了。
    很遺憾,我們移民后的生活沒有幸運到哪里去。女兒,我們夫妻倆的愛,此時也變成我們的問題。這么小的孩子,倆個人為工作和學習忙碌沒有辦法細心照顧她,也不能給她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我媽知道后,在電話里和我溝通,希望我們先把孩子送回國,等什么時候想她了,或是條件好些了,隨時都能把她再帶來。我們被說通了,孩子在登陸還不到半年的時候就被我們送走了,我心里是很難過的,也突然想起我媽在機場送我們時的那張臉。
    孩子在國內整整呆了半年,我們的條件也好了很多,實在是想她想得沒法睡覺了,急急忙忙又把她接回來。看到女兒時,哇!白白胖胖很可愛的。女兒沒有和我生疏,見到我同樣很高興,可能是每天打電話的原因。她很聰明,還認識些字,很有規(guī)矩懂禮貌還聽話,有點像小時候的我。我也不得不承認,我媽的確是教育小孩子的高手。想起來自己心里也很美,也許小時候,我也是人見人愛的吧。
    孩子在外婆家又吃又住,又穿又玩兒的半年里,我媽從來沒和我提過什么錢的事情。不僅這樣,她偶爾還會去我婆婆那里送些錢,說是我們給的。我婆婆長年有病,以前我們還能照顧,現在換成我媽幫忙了。我沒和我媽說過什么感謝的話,可一提起心里就激動。
    其實若干年前,我就已經發(fā)現了,我媽做的事情都是有她的道理的,只是她有辦法處理和其他人的關系,卻不知道怎么和我相處。會教導別人家的小孩子,卻用生硬的方式和自己的女兒來。
    一些從小和我一起長大的鄰居或是朋友,有的過得并不好,下崗了,生活水平差,問其原因,終究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原來和我分手的男朋友,現在也離婚了,是他妻子提出來的,原因還是和男方家庭有關。我媽每天都去打掃我們的房子,像是原來監(jiān)督我一樣,讓它一絲不茍。每逢打電話過去,她的身體都是硬朗的不行,連感冒都沒有,像超人似的。她從來不在電話里說想我,卻在放下電話后偷偷流眼淚。她不再和我爭論也不再和我吵架,她只會說“你也當媽了”。她常常去看我婆婆,總是一個人夸自己的兒子,另一個夸自己的女婿。她沒有再找我要過錢,還常給我女兒買一些兒童書寄過來。在我和我先生吵架的時候,她也總是罵我這個女兒,然后再寬慰她的女婿。這就是她,那個曾經被我誤會和討厭的女人——我母親。
    也許我從來沒有真正地去了解她,也沒有用心地去體會過,回想起來她所做的種種才明白,她也是愛著我的,只是方式不同罷了。
    也許每個人都有被父母教訓過的經歷,那時候我們也是很生氣。長大了,又產生了代溝,彼此不能溝通。成家了,又要為自己的小家奔波,忽略了他們感受。孩子調皮的時候,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會讓你想起當初的自己。也許若干年后,我們看著自己父母的照片,會唏噓到:“他們曾經……”